廣州80後「靚湯達人」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20 廣州日報

鄭雅甄不僅人靚,也擅長煲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廣州哪家的湯最好喝,答案一般是自己家……」2月2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養》播出,作為食養文化的一部分,廣州湯水成了這集的主角之一。而片中分享美顏湯方,介紹自己「靚湯和公益生涯」的80後鄭雅甄,也在一夜間「紅」了起來。

在廣式湯水三十多年的滋潤中,這位土生土長的廣州女孩跳出了熟悉的媒體行業,把生活重心放在湯方研究上,不吝分享,整整8年,成了朋友和粉絲中的「靚湯達人」。然而,6個月前,鄭雅甄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機會通過《舌尖上的中國》向全國觀眾介紹廣式湯水。「有人問湯方,有人給我鼓勁,就像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鄭雅甄笑著說,「感覺外省的朋友也因此有機會深入了解廣式湯水。」

初衷:

湯水成白領「奢侈品」 無暇煲湯調養身體

廣州人喝湯的歷史由來已久。不同時節,喝父母熬的各式「老火靚湯」,是不少年輕街坊的集體記憶。鄭雅甄對湯水的喜愛,卻源於自己的偶像。「小學時,聽說朱茵的保養心得是每天喝湯,我才喜歡上喝湯。」鄭雅甄說,那時至少隔天就能喝到父母煲的湯水。

然而,當生活忙碌起來,湯水也成為一種「奢侈品」。和不少年輕白領一樣,在一家雜誌社工作的鄭雅甄從父母的房子搬了出去。每天工作後,和朋友見個面,玩玩手機,一不留神,時針便划過了晚上11時。鄭雅甄說,「那時習慣晚睡,不會特意調理身體,也不煲湯喝,生活飲食都不太健康。」

「2010年左右,有一段時間長痘,就意識到調理的重要性。」那年,父母看到臉色發黃的女兒,斷定她是喝湯不夠。鄭雅甄說,「當時他們就給我買了電燉盅,讓我學燉湯。」

說起廣式湯水,不少人想到的是老城區的老字號及爸媽手中的湯勺。如今年輕人喜歡奶茶、水果茶等冷飲的居多,外面的湯水不一定真材實料夠滋潤。鄭雅甄則說,「越到後面,越開始留意飲食和生活健康,適合的湯水也是一種調養。」工作之餘,她向母親拜師,看書上網,實踐「一日一湯」,希望喝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蘋果雪梨祛溼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成長:

一日一湯做出「門道」 辭職創業「做湯」

做湯不難,做出一煲有營養的湯卻不容易。剛開始,鄭雅甄在湯料的配比上都是憑感覺亂來。幾乎每天,她都堅持熬製一煲湯水,有時向一些中醫師取經,後來還開微博分享湯方,「有不少朋友也跟著一起做,有的還會指教我的湯方什麼湯料不適合。」

湯方成了鄭雅甄的時間度量單位,365天365例湯,漸漸地,她感覺自己摸到了廣式湯水的門路——可以根據身體情況熟練地找出相應湯方。「比如說,傳統的老火湯不一定好,因為嘌呤含量高,尤其不適合痛風的人飲用。」鄭雅甄說,有一次,父親喝老火湯出現了痛風加重的症狀。後來,她找到了煲湯的新方法——藥材事先浸泡一小時,再一起煲,煲煮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內,既減少嘌呤,又保持補益的功效。

「最近,很多朋友說溼氣重,像薏米、茯苓等都能祛溼。但薏米性寒涼,需要先炒一下。」不同時節,不同年紀、體質的人,用不同配方,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元氣。鄭雅甄的食養之道,從此紮根在湯水中。她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先後寫出了上百種湯譜,成為不少朋友口中的「靚湯達人」。

湯水還成了她的事業。2013年,鄭雅甄辭職,「想體驗新的東西。」貿易項目、研發產品、包裝定位、市場渠道,鄭雅甄通通試了一遍,也學了不少東西,但始終不是自己的「心水」事業。思前想後,湯水成了她的最終選擇。「像都市白領,真的沒多少機會喝到滋潤的湯水,所以就自己創業,做湯。」

當喜歡的事情成了一份工作,鄭雅甄的一大記憶卻是「36年沒吃過的苦,在這次創業中,全吃了」。「洗、做、送,全是一個人做,朝六晚九,提湯給外送人員,每天提心弔膽地做客服,每天各種搬重東西……」鄭雅甄說,當時朋友一傳十,十傳百,一天百來份訂單,自己扛,「因為對自己路數,所以要堅持下來。」不知不覺,鄭雅甄製作了三年的湯水,還吸引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來拍攝。鄭雅甄突然覺得一切都得到了肯定。

煲湯成為凝聚鄭雅甄一家的紐帶,她煲湯,父親就在一旁拍照。(《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截圖)

滋潤廣州的

不僅是湯水還有正氣

吸引《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不僅是鄭雅甄煲的一手靚湯。

「廣州是一座包容力很強的城市」,在跟拍過程中,鄭雅甄每周二晚上和一群朋友一起向露宿街頭的「街友」派發物資,促膝長談的畫面,同樣被記錄了下來。

在外人看來,廣式湯水養出的正氣,和這座城市的公益氛圍相得益彰。湯水滋潤,而公益則充滿溫暖。鄭雅甄在創業的階段中,依舊有空就參加公益活動。她說,「你用心對別人,別人也就用心對這個社會。慢慢影響身邊挺多人也來做義工,見到有些事情可以做都會去做。」

而令鄭雅甄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元旦凌晨3時的英雄廣場。「有位義工團的朋友看到倒數後的廣場垃圾遍地,發了圖片,十三個人也不管累不累,起來就去掃地。」這個城市,一如這個城市的人,受著湯水以及人的滋潤。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中,在關於廣州湯水的片段中,最後的解說詞寫道,「他們將飲食調養的心得,進一步化為了人際間的互助與社會的公益,促使更多人養出正氣,固本培元,康健無疾。」

煲湯秘訣

如何出味並減少嘌呤?

區別於直接煲煮的做法,鄭雅甄喜歡讓湯料在浸泡的過程中出味。藥材事先浸泡一小時,再一起煲,煲煮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內,既減少嘌呤,又保持補益的功效。

如何減少薏仁寒性?

像薏米、茯苓等等都能祛溼,但薏米性寒涼,需要先炒一下。

湯方分享

蘋果雪梨祛溼湯(4人分量)

這次,鄭雅甄分享的是蘋果雪梨祛溼湯,有滋潤補益的功能。區別於傳統的做法,加了一些藥材,以此祛溼,順帶補氣潤肺。

食材:薏米15克,黃芪5克,南杏15克,北杏8克,豬瘦肉500克,蘋果3個,雪梨2個,薑片適量。

湯品益處:祛溼下火,補氣潤肺。

做法:

1.瘦肉去皮去脂肪,切小粒,焯水待用

2.薏米乾鍋炒香

3.把薏米、黃芪、南杏、北杏洗一洗,用水浸泡30分鐘

4.用湯鍋煮沸水,把所有材料放進湯鍋裡,再次煮沸後,調成文火煲45分鐘即可

5.飲用時可加鹽調味

文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贊、李妍

編丨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廣東「靚湯」花膠燉雞上了《舌尖上的中國》,有多厲害(內附做法)
    時隔四年,讓萬千吃貨期待的《舌尖3》終於在大年初四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這可是我最愛的紀錄片,沒有之一。它不僅講述了一個個溫情的美食故事,更是中國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的時代縮影。《舌尖 3》中亮相的美食依舊不少,色香味依舊迷人,隔著屏幕都能味道香氣。第4集《養》的播出,終於說到我最愛的廣東靚湯。對於廣東人來說,湯不僅僅是美食,還是他們生活裡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廣東飲食文化中最深的底蘊。吃飯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說:「飲碗湯先啦!」可見一碗靚湯,在廣東吃貨心目中的重要性。
  • 煲湯10年的家姐因《舌尖3》火了!爆出30款靚湯秘方
    前幾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式回歸,再一次勾起了全國吃貨們的饞蟲。第3季第4集《養 食療並用的中華藥膳》,光看標題,特搜君就預感到我大廣東的老火靚湯必定會出現。最後,果然不出我所料。舌尖3第4集裡,出現了一位在廣州的「煲湯達人」。她叫鄭雅甄,因為喜歡煲湯來調理身體,她潛心的研究了上百種湯譜。鄭雅甄的湯,根據不同年紀、體質的人,有不同的配方,在保證功效的前提下,儘量使之簡單,因此不僅被家人稱讚,也受到了很多白領的喜愛。
  • 《百變達人》冠軍誕生 高廣利《舌尖傳奇》捧得「百達之杯」
    7月7日晚,在一場終極體現了達人精神與創造力的「百達盛典」中,江蘇衛視全球創意競演秀《百變達人》完美收官。有著「生命奇蹟」之稱的腦癱小夥高廣利憑藉《舌尖傳奇》這一升級競演秀贏得冠軍,捧得「百達之杯」;如百靈鳥一般飛出小山村的「天籟童聲」韓甜甜、將血淚汗水化作最美作品的「空竹小王子」紀永勳分獲第二、第三名。
  • 廣州拍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穿街走巷帶你覓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據廣州日報報導:香噴噴的彈牙雲吞麵、回味無窮的叉燒飯、令人稱道的一盅兩件……昨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廣州荔灣發布、荔灣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品味舌尖,分享西關」論壇暨「至味西關」紀錄片開機儀式在荔灣區舉行。《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關美食,與網友開展互動,熱議荔灣美食特色。
  • "舌尖上的中國"與毒食
    《舌尖上的中國》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5月14日晚10點半,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長度為7集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開播。它不僅成為「吃貨必看」的美食記錄片,還打敗各種電視劇,把守著電腦的80後、90後觀眾重新拖回到電視機前,每晚準點追看。《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這樣紅?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
  • 舌尖上的中華老字號廣州酒家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廣州酒家,公司為食品+餐飲的雙主業經營模式,食品業務以「利口福」、「秋之風」、「陶陶居」等品牌進行銷售,產品包括月餅、速凍、腊味、餅酥等等,餐飲業務主要以經營「廣州酒家」門店為主,輔以「天極品」、「星樾城」、「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
    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要說泉州的街邊小吃,那真是多的要數大半天,每一種幾乎都讓人愛不釋手。
  • 中國品牌萬裡行——走進廣州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品牌萬裡行——全國品牌推廣活動」日前已在我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市舉行了啟動儀式,首站走進廣州,以後一路北上,明年元旦在北京舉行總結大會。    本次「品牌萬裡行」活動走進廣州,首期重點向大家推薦了獨具嶺南特色的中國科學養生湯料知名品牌——「媽子靚湯」。媽子靚湯」由香港媽子靚湯有限公司榮譽出品。
  • 廣州最有名的一道美食,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做法教給你
    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2》給我安利的一道美食 名叫「娟姨第一家豬腳姜」她家做了二十年了,每次走過她家附近,閉著眼,聞著味都能輕而易舉找到她家。店裡那個和藹可親的微胖大姐就是娟姨。我心裡想,肯定是她家豬腳姜太好吃了,所以她長胖了。
  • 廣州日航酒店美味佳餚品鑑會活動回顧
    大洋網訊 2018廣州日報大洋網星級品牌推薦盛典美食評選團,今期招募識飲識食的達人到廣州日航酒店貝拉諾全天候餐廳、桃李酒家一嘗美味佳餚。距舉辦中國最大規模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僅需約20分鐘的車程,離2010年亞運會會場——「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也僅需乘車約10分鐘。交通順暢,出行極為方便。
  • 「舌尖3地點」精選舌尖3背後的拍攝地 帶你重溫熒幕上的美味
    【舌尖3地點】精選舌尖3背後的拍攝地 帶你重溫熒幕上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後,引起不少吃貨的圍觀。高超的烹飪手藝,將不起眼的食材轉化成精緻的餐桌美食,不得不說這就是中華美食的魅力所在。此外,動人、質樸的美食故事同樣扣人心弦。而你,是否開始對這些美食垂涎三尺了呢?
  • 廣東老闆開快餐店,生意十分紅火,只因「一盅靚湯」,怎麼做的?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快餐店老闆只用了「一種靚湯」,就讓自己的生意十分紅火,老闆也因此在廣州買了套房。【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姓吳,今年38歲,是一位80後。吳老闆是廣州人,大家一聽到「廣州人」這三個字,腦子裡是不是立馬出現了,有錢人、拆遷戶兩個詞?然而對於吳老闆來說,拆的都是人家的房子,自己有的只是貧窮。沒別的原因,因為吳老闆不是本地人,不過是因為人才引進才加入了廣州戶口。對於一個有戶口,但是沒有房子的人來說,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吳老闆是名校高材生,畢業之後也留在了廣州工作,由於是計算機專業,所以收入還算不錯。
  • 《舌尖上的中國》引動全球熱潮
    圖為日本神戶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學班的學生們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毛丹青/供圖《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從《舌尖上的中國》令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那天起,這部紀錄片「能否走向世界」的問題就產生了。坎城電視節主席點名看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映儀式上,總導演陳曉卿請了80多個國家的大使到場,他的考慮是,要儘可能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世界。
  • 登上舌尖的廣式啫啫煲,在廈門也能吃上,定製煲仔只用一次!
    食在廣州,這句話大概全世界華人都認同,畢竟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愛吃能吃,而廣州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粵菜中,「啫啫煲」這個做法可以說是獨創,對火候的把握控制到精準時分,廚師還要根據餐桌與爐灶的距離,調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時機,短短的上桌距離,烹飪仍在繼續。
  • 舌尖上的中國——廣州美食篇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
  • 廣州做好「舌尖上」防疫喜迎新春
    廣州做好「舌尖上」防疫喜迎新春。行業協會將盡最大努力指導監督餐飲企業做好疫情防控,不斷滿足社會各界對「食在廣州」的美好願望。他還鼓勵餐飲行業要更加注重年夜飯的營養搭配和服務模式,反對餐飲浪費,提升行業抵禦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 奢侈品牌愛馬仕毛衣34800一件 達人效仿成本80元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奢侈品牌愛馬仕毛衣34800一件 達人效仿成本80元時間: 2011-11-20責任編輯: 天使之翼旅遊_中國網 這兩天,奢侈品牌——愛馬仕的毛衣又成為大家談論的焦點開價34800元的高領毛衣接連被民間各種毛衣達人效仿,而最低成本能達到80元。愛馬仕的這件毛衣由於圖案極像上世紀80年代我國流行的「走麻花」手工織法,一露臉就引起熱議。毛衣達人在論壇上分析說,這個圖案是很老舊的,也就是普通的8字針法,只需要前四針和後四針交換順序就行,然後按照自己喜歡的大小操作就行。
  • 民間達人登上大舞臺,這場演出既精彩又有愛!
    民間達人登上大舞臺,這場演出既精彩又有愛!「舞蹈達人賀金秋」是一個面向民間各界人士敞開的舞臺,為所有懷抱舞蹈夢想的人提供了一個能夠登上專業舞臺的機會。主辦方歷時兩個月從近百個對舞蹈充滿熱愛與夢想的民間達人中遴選出十餘個具有代表性的團體,為觀眾奉獻一場豐富的舞蹈盛宴。
  • 兼職達人APP兩度登上蘋果AppStore熱搜
    兩次登上「蘋果App Store熱搜榜」數據統計由深圳90後創業團隊開發的兼職達人APP,在2015年7月獲得千萬級Pre-A輪融資,平臺用戶目前突破120萬,超過10萬商家入駐。近期,更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兩次登上「蘋果App Store熱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