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考古學》新譯本

2022-01-28 史學批評研究

《知識考古學》

作者: [法] 米歇爾·福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原作名: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譯者: 董樹寶
出版年: 2021-8
頁數: 280
定價: 52.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學術前沿
ISBN: 9787108071873


20 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叛性的法國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1970 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思想體系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數研究致力於考察具體的歷史,由此開掘出眾多富有衝擊力的思想主題,從而激烈地批判現代理性話語;同時,福柯的行文風格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講究修辭,飽含激情,這也是他在歐美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


董樹寶,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學博士,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訪問學者、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現任職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要從事西方文論、法國當代批評理論的研究與翻譯工作,講授《西方文論》《西方人文經典閱讀》《外國文學史》等課程,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哲學動態》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譯文4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專著有《像之叛逆:法國當代哲學的藝術之思》,譯著有福柯的《知識考古學》(重譯本)、德勒茲的《<荒島>及其他文本》(法譯漢)和《對話》(法譯漢)、加塔利的《混沌互滲》(法譯漢)、理察•沃林的《東風:法國知識分子與20世紀60年代的遺產》(英譯漢)等著作,曾獲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年,排名第6)、第三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2017年)、北方工業大學科技創新獎(2019年)。(http://wf.ncut.edu.cn/)


不要問我是誰,也別要求我一成不變:這是一種身份的倫理;它決定著我們的身份證件。但願它讓我們在寫作時獲得自由。——福柯

《知識考古學》猶如思想的空中樓閣,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話語的規則性
1.話語的單位
2.話語形成
3.對象的形成
4.陳述樣態的形成
5.概念的形成
6.策略的形成
7.評語與結論
第三章 陳述與檔案
1.確定陳述
2.陳述功能
3.陳述的描述
4.稀缺性、外部性、累積
5.歷史的先天性與檔案
第四章 考古學的描述
1.考古學與觀念史
2.原創的與有規則的
3.諸矛盾
4.比較的事實
5.變化與諸轉換
6.科學與知識(savoir)
第五章 結 論
索 引
譯後記 福柯與他的考古學

相關焦點

  • 福柯的兩本知識考古學
    文 | 陸釣雪福柯先生有「兩本」「知識」「考古學」(Archéologie),因為很容易搞混(也許只是我自己會搞混
  • 知識考古學與認知考古學——序《建構神聖:良渚文化玉器、圖像與信仰》
    俞先生說得對,此書的確不是考古書,而是哲學書,福柯只是借用「考古學」一詞。考古學在這裡不是一門學科的名字,而是一個表示研究方法的動詞。「美術考古學」、「認知考古學」等都是偏正結構,而「知識考古學」卻是正偏結構,重點是知識。
  • 賀雲翱:考古學是知識創新的科學
    人類文明的誕生和進步與知識的進步直接相關,為此,「知識創新」既是文明誕生的基礎,也是文明進步的動力。    「知識」包括「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兩大體系但它都以智慧勞動為核心;知識又分為「已有知識」和「未知知識」兩大領域,「知識創新」既包括對「已有知識」的深入認識和重新發現,更包括對「未知知識」的不斷探索和科學創造。
  • 福柯《知識考古學》全新中譯本來了
    ——福柯《知識考古學》猶如思想的空中樓閣,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作者簡介  · · · · · ·20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叛性的法國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
  • 閱讀福柯:如何理解福柯的《知識考古學》
    《知識考古學》的內容構架   ‍「知識考古學」的涵義與福柯寫作的初衷    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是繼他的《瘋狂史》、《臨床醫學的誕生》和《詞與物結構主義者、反傳統的年輕學者對《知識考古學》熱烈讚揚,說它摧毀了可以說出世界、生命、倫理、上帝和歷史等等哲學可以描述其本質的東西,是「歷史反思的喪鐘」,是對「舊觀念歷史傳統的顛覆」,取而代之的是考古學「對往日細緻的閱讀」,並把歷史和語言學聯繫起來。但是,注重「介入」,注重政治活動的阿爾杜塞學派對知識考古學持尖銳的批評態度。
  • 讀書札記丨福柯《知識考古學》
    福柯研究領域眾多,涉及哲學、語言學、歷史學、知識社會學、醫學等,且研究方法獨特,打破了傳統的路徑和邏輯,因此,想在他身上貼標籤並不容易。他拒絕別人對其定位,聲稱自己既非馬克思派,亦非結構派,而是像一顆棋子一樣,被各領域搬來搬去。但觀其一生,福柯主要關注的命題有三個:真理、權力和倫理。《知識考古學》是福柯在1969 年出版的著作。
  • 新書推薦 | 福柯《知識考古學》,經典必讀,全新譯本!
    內容簡介       · · · · · ·《知識考古學》此次推出的,是新的中譯本。《知識考古學》猶如思想的空中樓閣,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 宋江寧:自覺地與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接——對考古學學科性質和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思考之二
    [vii]  三、兩類知識體系(學科):基於對象的和基於角度的  沿著上節的認識繼續深入,結合第一節中醫學與考古學知識體系的比較,就會產生兩個更具體的問題:為什麼有的學科具有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而有的則沒有?知識體系還可以進一步分類嗎?
  • 考古學的定義
    第一種涵義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有時還可引伸為記述這種知識的書籍;第二種涵義是指藉以獲得這種知識的考古方法和技術,包括搜集和保存資料、審定和考證資料、編排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和技術;第三種涵義則是指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闡明包含在各種考古資料中的因果關係,論證存在於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現在,作為一門近代的科學,考古學已有它的充實的內容,周密的方法,系統的理論和明確的目標。
  • 考古學是冷門專業嗎?考古學專業能幹什麼?考古學就業前景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系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考古學界的相關專家。
  • 地質考古學: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
    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幾位合作者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地質考古學」的合作研究,將第四紀地質學、巖石學與礦物學等研究方法應用於解決考古學問題。本書的第一譯者楊石霞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完整地接受了古人類與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專業訓練,隨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之後重返古人類與舊石器考古學的研究崗位。
  • 歷史學考研相關考古學
    通過學習,學生應紮實地掌握所學考古學的基礎知識和田野考古工作技能,能勝任實際工作的田野調查、測繪以及考古發掘、整理編寫報告等基本技能,對古代中國的考古與社會有較廣泛的了解,熟知科技手段在考古研究中的運用,對人文社會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 每日專業介紹《考古學》
    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考古學,即考究古代的學科,屬於人文科學,在中國是歷史學的分支,而世界其他國家則多從屬於人類學。考古學旨在根據古代人類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資料,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蹟和遺物,它們多埋沒在地下,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發掘,才能被系統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培養目標考古學專業培養具備考古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館等事業單位及國家機關從事研究、教學、管理等實際工作的考古學高級專門人才。
  • 線上讀書會|《知識考古學》讀書會(1月30日)
    ——陸遊什麼是知識?知識如何產生、發展、改變或消失?福柯是當代歐洲文化、思想史最受矚目的學者之一,他拆解西方理性迷思,質疑歷史法則邏輯,重普知識衍生、傳布的脈絡。相對於傳統史學,其「考掘學」將歷史流程空間化、暴露知識體系的斷層,從而顯示意義、法理、道統的權宜性與擴散性;立論曲折,引人思辯,是觀察世紀末西方人文現象的重要入門。
  • 科學網—《樽山節考》的「知識考古學」魅力
    在我看來,與其說今村昌平的《樽山節考》具有「現象學的魅力」,不如說具有法國哲學家福柯所說的「知識考古學」的魅力。福柯認為,我們的一些知識或觀念並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歷史上逐步發展起來的,或者說是由社會建構起來的,藉助「考古學」可以還原它們的本來面目。
  • 宋江寧:無角度、不(非)學術——對考古學學科性質和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思考
    還進一步形成概括若干遺址的概念,主要是歐美學者強調的考古學「區域」和我國學者採用的「考古學文化」。自然遺存包括人類、動物遺骸、植物遺骸和巖石等,也包括火山、洪水、地震、海侵遺存等。可見考古學的對象恰好包括了自然、社會與人和人的特殊性這三大類。因此,理論上來講,它的知識體系就可能對應整個知識體系。所以,考古學表面上是一個學科,但實質上是隱藏在學科體系中的三大部類,也即對應整個知識體系。
  • 考古學專業高校排名
    而位列第九的山西大學雖然沒有什麼高大的頭銜,但山西大學考古學排名竟然遠超中國人民大學,可謂實力和整體水平還是不容忽視,尤其院校對晉商方面的研究更是在國內有所造詣,影響力很大。而且這所院校的錄取分數線相比其他雙一流高校還是比較低,考不上一線的院校,報考這所院校的考古學還是性價比很高。此次中國人民大學的考古學位列第十,還是有些遺憾。
  • 青少年學習考古學有什麼意義? 有必要從小了解考古學嗎?
    郭妍利認為,考古學能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考古文化遺存是古代璀璨文明的物化形式,以實證的方式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青少年在學習考古學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科學知識,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同時通過了解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文化發展史,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當前,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不乏重智育,而輕視德育、美育、體育等現象。
  • 考古學專業解析
    專業簡介考古學專業簡單來說,考古學就是根據古代人遺留下來的實物,研究古代的社會歷史的科學。主要培養具有考古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在國家機關、考古、文物、博物館 等文教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考古學複合型人才。
  • 講座預告||賀雲翱:考古學是什麼
    發表有關考古學、文化遺產學、歷史學等方面的論文和論著數百萬字。講座簡介:考古學是什麼?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許多學者都對它做過檢討。本講座認為考古學其實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個「學科群」,甚至可以視為一種「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