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考古學》
作者: [法] 米歇爾·福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原作名: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譯者: 董樹寶
出版年: 2021-8
頁數: 280
定價: 52.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學術前沿
ISBN: 9787108071873
20 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叛性的法國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1970 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思想體系史教授,直至去世。
福柯的大多數研究致力於考察具體的歷史,由此開掘出眾多富有衝擊力的思想主題,從而激烈地批判現代理性話語;同時,福柯的行文風格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講究修辭,飽含激情,這也是他在歐美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
董樹寶,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學博士,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訪問學者、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現任職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要從事西方文論、法國當代批評理論的研究與翻譯工作,講授《西方文論》《西方人文經典閱讀》《外國文學史》等課程,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哲學動態》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譯文4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專著有《像之叛逆:法國當代哲學的藝術之思》,譯著有福柯的《知識考古學》(重譯本)、德勒茲的《<荒島>及其他文本》(法譯漢)和《對話》(法譯漢)、加塔利的《混沌互滲》(法譯漢)、理察•沃林的《東風:法國知識分子與20世紀60年代的遺產》(英譯漢)等著作,曾獲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年,排名第6)、第三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2017年)、北方工業大學科技創新獎(2019年)。(http://wf.ncut.edu.cn/)
不要問我是誰,也別要求我一成不變:這是一種身份的倫理;它決定著我們的身份證件。但願它讓我們在寫作時獲得自由。——福柯
《知識考古學》猶如思想的空中樓閣,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話語的規則性
1.話語的單位
2.話語形成
3.對象的形成
4.陳述樣態的形成
5.概念的形成
6.策略的形成
7.評語與結論
第三章 陳述與檔案
1.確定陳述
2.陳述功能
3.陳述的描述
4.稀缺性、外部性、累積
5.歷史的先天性與檔案
第四章 考古學的描述
1.考古學與觀念史
2.原創的與有規則的
3.諸矛盾
4.比較的事實
5.變化與諸轉換
6.科學與知識(savoir)
第五章 結 論
索 引
譯後記 福柯與他的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