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陸釣雪
福柯先生有「兩本」「知識」「考古學」(Archéologie),因為很容易搞混(也許只是我自己會搞混),所以筆者試圖在這裡做一個釐清的工作,若有錯誤,還請不吝指出。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1966)
1966年,福柯出版了 Les Mos et les choses一書,該書的副標題為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中譯本為《詞與物:人文知識的考古學》。
法語版和中譯版
但是這個名字是經過編輯改名而福柯讓步的。福柯本人其實更傾向於將之命名為「事物的秩序」,所以在英譯本中,該書被命名為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英譯本
在這本書出版後,相關批評文章絡繹不絕,所以後人又編了一本書叫做 Les Mots et les Choses de Michel Foucault: Regards critiques 1966-1968。
L'Archéologie du savoir(1969)
為了回應在人們對自己在上面那本《詞與物》(1966)中提出的「知識型」(épistémè)和「人之死」等觀點的評價,在1969年,福柯又出版了L'Archéologie du savoir,中譯本為《知識考古學》或者說《知識的考掘》,英譯本為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其中又詳細地考察了「話語」研究,英譯本的一個副標題便叫做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法語版和英譯版
中譯版
兩種「知識」的考古學
我們注意到,這裡考古或者考掘的兩種東西在中文中都被翻譯為「知識」,前者是sciences humaines,後者是savoir。
前者的science和英文中的「科學」是一樣的詞,都來自於拉丁詞源scientia。但是在英語語境下,這個詞已經窄化為「自然科學」了,而在拉丁詞源以及法語中,這個詞都具有更廣泛的知識的意味,就像義大利語中的scienza,或者最明顯的,德語中的Wissenschaft,所以費希特稱自己的哲學為「知識學」,用的就是Wissenschaftslehre。後來的狄爾泰的《精神科學引論》(Einleitung in die geisteswissenschaften ),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至於後者的savoir則更「樸素」一點,相當於英語中的know和knowledge。但是,這兩種「知識」在更廣義的層面上仍然是可以互通的甚至互換的。而且在福柯的語境下,二者本來就是討論廣義人文知識與話語等意義上的問題的。所以講了半天其實我只是想梳理一下這兩本書的版本以防自己再弄混而已,因為自己不是研究福柯的,所以還請諸君原諒我連這都會弄混。好了,我要去看FNC和RNG的比賽了,再見……
追尋人文 · 會飲思想
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 | 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