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子為何動不動發脾氣?專家:梅雨季好發「腸易激症候群」,症狀嚴重...

2020-12-19 騰訊網

腸子為何動不動就發脾氣?專家:梅雨季好發「腸易激症候群」,症狀嚴重還會導致抑鬱

而立之年的孫女士,每到梅雨季就開始擔心,天一熱,她的老毛病就犯了:每天都要腹瀉5-8次,超市裡空調一吹、晚上稍微著涼,就會反覆腹痛腹瀉,嚴重時還會出現失眠、焦慮。蹊蹺的是,孫女士前往醫院查腸鏡,並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沒什麼問題只是你自己疑神疑鬼」,家人這樣說令她更顯迷茫。直至最終專家明確,孫女士患有的是「腸易激症候群」,經過中醫調理三個月,她終於緩解了難言之隱。

腸子為何會突然發脾氣?上海市中醫醫院肛腸科徐偉祥主任醫師說,「腸易激症候群」 是最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夏季是好發季節。這一許多人並不熟知的腸道疾病,發病率並不低,根據國際相關研究統計,「腸易激症候群」發病率約為7.26%,這種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女比例約為1:2。「腸易激症候群」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及工作,少數患者甚至因患病導致社交障礙。徐偉祥舉例:臨床看到一男患者,一喝酒、一吃油膩食物,立馬就會腹痛便秘加重,日常出差、參會等均受到影響。

症候群的症狀可以分為三種,腹瀉型、便秘型和混合型,這其中腹瀉型最多。患者的主要症狀是腹痛腹脹、腹部不適,便秘,同時伴有焦慮、失眠、抑鬱、頭暈、頭疼、貧血、脫髮、會陰部脹痛,甚至背痛、腰酸,痛經等。「臨床還有患者誤以為是膽結石發作,查了一圈,發現是『腸易激症候群』。」專家說。

對於「腸易激症候群」, 徐偉祥提出病因以脾虛為主,查看患者體質,治療以健脾為法治。針對不同類型的症候群,他給出兩個不同的經驗方。針對腹瀉型症候群,薏仁茯苓湯可實現健脾、溫陽的功效,薏仁、茯苓均味甘淡薄、甘能補脾、淡能滲洩,二者既可祛邪,又能扶正,補而不峻,利而不猛,在中醫看來是利水祛溼消腫的良藥。針對便秘型症候群,車前五仁湯則能恢復排便功能。「車前五仁湯」即車前子加杏仁、桃仁、鬱李仁、柏子仁和火麻仁,根據患者具體症狀調整劑量,可改善全身特別是胃腸道微循環。

臨床經驗看來,中醫藥治療「腸易激症候群」療效樂觀,一般腹瀉型三個月治療可緩解症狀,便秘型則兩個月即可見效。徐偉祥表示,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但維持療效也應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腸易激症候群」好發於中青年人群,這類人群常常自認為「身體倍兒棒」,「好了傷疤忘了疼」,部分治癒後又恢復到以往不規律生活,導致舊病復發。

專家最後建議,平日生活起居規律、注意休息、不要吃隔夜菜,氣溫升高也不要吃冰凍的東西,有便秘者多吃纖維化食物,腹瀉者少吃纖維化食物,只有注意飲食生活關愛腸子,腸子才會「乖乖聽話不發脾氣」,安然度過多事之夏。

【來源:上觀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腸子太「激動」,我該怎麼辦?國際專家權威解讀腸易激症候群
    這句話是許多腸易激症候群患者的真實寫照。這種病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困擾,但許多患者卻很糾結:該不該用藥物來控制症狀? 對此,梅奧診所專家表示:並非每個確診腸易激症候群(IBS)的人都需要藥物治療。
  • 腸易激症候群
    其實,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種疾病,叫腸易激症候群,它是腸道自身的功能發生紊亂而造成的,主要是因為人體的腸道非常敏感。當你緊張、生氣、情緒激動時,可能會臉紅,其實在臉紅之前,腸道的表面已經先「紅」了,只不過腸子變「紅」我們看不到而已。就是說腸道也能反映你的情緒變化,當人的精神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下時,內臟感覺神經會出現失常,導致腸道的功能發生紊亂。
  • 得了腸易激症候群,關鍵在調理:5個方法,讓腸子少「激動」
    腸胃問題不是大事,但也絕對不是小問題,比如腸易激症候群患者,日常生活也是會被影響的,動不動就肚子疼、拉肚子,確實挺耽誤事情。那麼腸易激症候群到底是什麼呢?腸易激症候群是什麼所謂的腸易激症候群,從名字上就感覺得出來是腸胃出問題了:腸胃容易「激動」,這種病指的是出現腹痛、腹瀉、腹脹以及排便習慣出現改變、大便異常等症狀的症候群,一般出現在中青年群體身上,而且患者多數是女性,很多患者甚至被貼上矯情的標籤,事實上,出現腸易激症候群自己才難受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腸易激症候群,也叫功能性腸道症候群、腸功能紊亂等,是一組以反覆出現腹痛、腹瀉腹脹、便秘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它多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其中女性多於男性。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可發生於任何位置的腹痛,是腸道易激症候群的主要症狀,且腹痛多在進食後出現、在排便後緩解。
  • 惱人的腸易激症候群
    有急事卻突然有了便意且無法忍耐;吃了冷辣生鮮等食品後,馬上拉肚子……多數人並沒有把這些症狀當回事,往往簡單地將其歸咎於腸胃不好。殊不知,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源於一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症候群。
  • 應對腸易激綜合症,「七招」讓腸子不再「激動」……
    多數人並沒有把這些症狀當回事,往往簡單地將其歸咎於腸胃不好。殊不知,這些症狀的出現,可能源於一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症候群。 什麼是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IBS)是一種常見的病症,有很多名字,包括神經性結腸、痙攣性結腸、痙攣腸、粘液性結腸炎和痙攣性結腸炎。
  • 腸易激症候群是怎麼回事?
    患者以中青年人為主,發病年齡多見於20~5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有家族聚集傾向,常與其他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並存伴發。按照大便的性狀將腸易激綜合症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為主型多見。
  • 老人腸易激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治療從3方面著手
    原標題:老人腸易激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治療從3方面著手   腸易激症候群是一種比較常見但是又很少被人知道的腸道運動障礙疾病,它是一種持續發作,主要表現為排便異常的消化系統疾病,特別是老人,由於年紀問題,腸道的消化系統並不是很好,所以特別容易誘發這種疾病的發生。
  • 鬧肚子10%—15%人患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症狀是什麼
    36歲的公司白領林女士最近大便次數特別頻繁,最多時一天可達5到10次,精神緊張或天氣寒冷時症狀還會加重。林女士去醫院進行了結腸鏡檢查但未見明顯異常,持續的症狀給她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消化內科醫生表示,無論是曉北,還是林女士,他們患的是同一種病——腸易激症候群。這種疾病表現為胃腸道系統出了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的病因及高危人群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表現:經常在情緒緊張或發脾氣的時候,就會出現腹瀉的情況,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什麼問題,那麼這到底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呢?下面就跟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分中心的專家來了解一下。
  • 應對腸易激綜合症,能用的治療方式有3個,讓腸子少「激動」
    原來,莉莉只要一緊張就會拉肚子,特別是在期末考試的日子裡,上廁所的次數是平時的兩倍還多,如果只是平時的小考試就算了,這不,莉莉就快高考了,要是高考的時候,動不動就上廁所,還能考好試嗎?其實,莉莉這種情況,醫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做:腸易激症候群。
  • 科普:腸易激症候群
    腸易激症候群屬於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指的是一組以長期、反覆發作性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粘液便為特徵,又缺乏形態學和生化學異常改變可解釋的症候群。過去稱為粘液性腸炎、結腸痙攣、結腸過敏、過敏性結腸炎、易激結腸等。
  • 腸易激症候群患者的大新聞:經常肚子痛是因為「腸子癢」?
    經常腹痛、腹部不適、腹瀉或便秘,各種檢查都做了,卻查不出問題……你可能得了腸易激症候群(IBS)。它是臨床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有人將它比喻為「磨人的小妖精」。目前,全世界有11%的人患有腸易激綜合症(IBS)。他們無論去到哪,都要先熟悉一下廁所的位置,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 甘肅醫衛丨腸易激症候群, 你知道多少?
    而有些人的腸道功能就和心理有關,受心理因素刺激,情緒緊張,會立刻表現出腹痛、腹瀉或便秘,上廁所之後會有所緩解,但每次檢查又查不出什麼器質性變化,這就是很容易被忽視的腸易激症候群。&nbsp&nbsp&nbsp&nbsp腸易激症候群會有哪些具體的症狀?病因和發病機制有哪些?
  • 腸易激症候群這種病年輕人更易患
    導讀: 陳主任說,若被診斷為腸易激症候群,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等於火上澆油。目前,臨床上治療腸易激症候群還沒有特效藥,可考慮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從整體考慮,方法較多,加上藥性平和,整體效果不錯。
  • 拉肚子十年被這4點治好了,醫生:腸易激症候群,中西醫各有妙招
    如果病情嚴重,有時候會使用適量的瀉藥,如睡覺前服用乳果糖。 因為腸易激症候群多與精神因素相關,所以精神症狀明顯的會使用鎮靜、抗焦慮和抗抑鬱藥。 其實,對於腸易激症候群這種無菌性炎症,症狀典型的,在中醫的辨證論治體系下,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不說百分之百能治好,但是確實有很多病人收到了很好的療效。
  • 得了腸易激症候群吃什麼好?
    腸易激綜合症指的是一組包括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和大便性狀異常、粘液便等表現的臨床綜合症,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本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腸道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基礎的、獨立的、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它的特點是腸道無結構上的缺陷,但對刺激的生理反應過度或出現反常現象。
  • 經常腹痛,腸易激症候群,背後藏著5類病因
    經常腹痛,當心腸易激症候群 很多人,吃點東西或是喝點飲料,就會出現腹痛,需要馬上找洗手間解決問題。蹲一會兒,就感覺沒什麼事兒啦。不過,過1段時間,又會出現這類的腹痛或腹瀉情況。這種與排便或腸道習慣改變有關的腹痛,就可能是腸易激症候群。
  • 腸漏系列(四):腸易激症候群的五大原因及其與腸漏的關係
    腸漏系列(一):什麼是腸漏?腸漏系列(二):如何檢測腸漏?腸漏系列(三):修復腸漏的簡單步驟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腸漏十分複雜,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和影響。腸易激症候群在腸漏的發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相互關聯的情況本身就很複雜,有多種症狀和多種潛在的原因。
  • 經常腹痛,腸易激症候群,背後藏著5類因素
    這種與排便或腸道習慣改變有關的腹痛,就可能是腸易激症候群。最近,《自然》雜誌的Nature reviews發表報告,對腸易激病因研究進行了回顧,咱們現在就來解讀其中的要點。腸易激症候群,簡稱IBS。腸易激症候群的具體診斷要點有2條,第1是病程6個月以上,近3個月以來,反覆腹痛,每周至少有1天出現腹痛,並伴有2項或2項以上的異常,包括腹痛與排便有關;或者與排便頻率的改變有關;或者與糞便性狀的改變有關。第2是症狀至少出現6個月,而且近3個月的症狀符合診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