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勳情系祖居地南陽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一)

    習仲勳生於1913年10月,13歲參加革命,15歲在獄中加入中國共產黨,21歲出任陝甘邊革命委員會主席。他與劉志丹、謝子長等人創建的陝甘革命根據地,成為紅軍長徵的落腳點。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遴選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時,毛澤東說:「我們要選擇一個年輕的擔任西北局書記,他就是習仲勳同志。他是群眾領袖,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是年,習仲勳32歲,任中組部副部長。

    西北地區幅員遼闊,居住著漢、回、藏、維吾爾、蒙古等10多個民族,經濟落後,政治複雜,要當好這個地區的領導十分不易。習仲勳在西北局書記的位子上一幹就是7年,且幹得很好。特別是在爭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戶項謙的歸順一事上,力排眾議,數擒數縱,終於促其投降,贏得了毛澤東的讚譽,當面誇他:「仲勳,你真厲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1952年,中央決定將各大局撤銷,調習仲勳、鄧小平、高崗、饒漱石、鄧子恢進京,習仲勳出任中宣部部長。在習仲勳未被任命之前,毛澤東碰到了在中南海湖水中划船的林默涵和胡喬木,一臉興奮地說道:「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馬上給你們派一位新部長來。習仲勳到你們宣傳部來當部長。他是一個政治家,這個人能實事求是,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1953年9月,習仲勳改任政務院秘書長。1959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一向對工作要求極為嚴格的周恩來,對習仲勳的工作也甚為滿意。

    然而,功勳卓著的習仲勳仍未逃脫險惡之人的攻擊陷害。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康生硬說小說《劉志丹》是為「高崗翻案」,「把劉志丹寫得比毛主席還高明」,「利用小說進行反黨」。「作者之所以敢這麼寫,就因為幕後有個習仲勳」。自此習仲勳被審查、關押長達16年之久。

    粉碎「四人幫」後,習仲勳於1978年12月至1980年11月,出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他到任不久,即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大膽地向中央領導同志提出了在廣東設立經濟特區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了鄧小平的支持,他說:「當年的陝甘寧就是特區……你們要殺開一條血路。」

    1980年2月,中共中央為習仲勳平反。9月,習仲勳被補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調中央工作。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習仲勳被增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88年4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月起任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

    習仲勳自1926年投身革命,至2002年去世,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提及習仲勳,人們只知道他是從陝西富平走出來的,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居地在南陽鄧州。

(二)

    元末明初,由於連年戰爭,全國人口銳減,特別是中原一帶,情況尤甚。是時的南陽,總人口才兩萬多人。鄧州更慘,僅剩下四五百人,致使大片土地荒蕪。為改變這一現狀,明政府採用軟硬兼施的辦法,遷山西、江西、太湖一帶的百姓入中原。這其中,有一個叫習思敬的,來自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今新幹縣),遷到河南鄧州的堰子裡(今十林鎮習營村)開荒種地。經過600多年的繁衍生息,習姓現已發展為數千人的望族。且不說遷居淅川、桐柏兩縣,以及湖北、四川、青海、山西、陝西、北京、甘肅、新疆等省、市的習思敬後人,單就留居鄧州十林、張村二鎮的就達2600多人,其中居住在十林鎮習營村的最多,達1300人。這些習思敬的後人,均尊習思敬為一世始尊。習思敬之墓,今仍坐落在習營村的西南隅。在習思敬墓的南邊20米處,建有習氏祠堂。每當清明節,不斷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習姓後裔到習思敬墓前燒香祭祖,追思先人。

    習仲勳,就是習思敬的後人。習思敬生汝華,汝華生希誠,希誠生元聞,元聞生欽俊,七傳至國科,生子四人,第四子名玉策。玉策生永盛,永盛生老虎(小名,是否還有其他名字,已無人知曉)、宗德(即習仲勳父親)和宗仁。

    清光緒二年(1876年),南陽大旱,莊稼絕收,赤地千裡。在此後的幾年內,加之又鬧土匪,鄉民紛紛遠逃。習永盛便夾在這些難民之中,帶著家人幾經輾轉,來到了陝西省富平縣淡村鄉附近的南堡子暫居下來。

    習永盛來到淡村鄉後,先是做小買賣,聊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習永盛真正在陝西站穩腳跟,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之後。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慈禧太后倉皇逃到西安。時在甘肅提督董福祥部下當兵的習仲勳的大伯習老虎,因護駕有功,在慈禧太后返京之時,受賞得到一些銀兩。習老虎順道回了一次家鄉,並留下60兩銀子,再走以後便音訊全無了。習永盛便用這60兩銀子買了一些地,在中和村正式定居下來。

    1913年10月15日(農曆九月十六),習宗德喜得一子,根據譜系所列「國玉永宗、中正明通、繼述承顯、尊守從榮」輩分,取名中勳。1926年,習仲勳就讀於立誠公學高小部時,級任老師嚴木三先生認為「中勳」含有「中國的元勳」之意,遂給「中」字加了個「人」字旁,取意為人中正,處事公道。

    習仲勳出生於陝西富平,終其一生未曾涉足過南陽,但他對家鄉十分關注。早在1939年,習仲勳任中共關中特委書記兼關中專員公署專員時,聽說鄧州十林有個族叔叫習宗斌,在內鄉民團當副團長,便寫信邀他去關中。但由於交通不便等種種原因,習宗斌未能成行。

    1958年6月15日,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習仲勳,隨周恩來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勞動,休息時談到了河南。他說:「我的祖籍在河南鄧縣(1988年改為鄧州市)。是時,祖父只有二畝半地,日子過得很苦,加之天災、匪禍不斷,全家逃到了陝西富平。」

    1986年5月15日,鄧縣縣委書記殷文欣赴京參加全國信訪工作座談會,會議由習仲勳(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主持。會議正式召開之前,習仲勳想起這次有「老家人」出席會議,便問道:「河南鄧縣誰來了?」

    殷文欣站起來答道:「我。」

    習仲勳問:「你擔任什麼職務?」

    殷文欣答:「縣委書記。」

    習仲勳讚揚道:「你們的信訪工作做得不錯。」

    殷文欣答:「做好信訪工作是我們的責任。」

    習仲勳滿意地點了點頭。

    習仲勳關注著家鄉,家鄉人也在關注、思念著他。習永盛離開鄧縣時,把長女留在習營,後嫁於賈樓趙姓人家,生子三人:天勤、天儉、天省。20世紀40年代初,日寇大舉侵犯南陽。正在中學讀書的趙天儉,不得已辭學北上,到延安參加革命。他之所以選擇去延安,習仲勳當時在那裡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巧的是,那時正趕上延安整風,在康生的直接領導下,大搞什麼「肅奸」、「反特」和「搶救失足者」運動。趙天儉亦未能倖免,死在獄中。直到42年後,習仲勳與趙天儉的堂侄趙清理談起此事時,還唏噓長嘆。

    1930年,由村治派首領彭禹廷發起,成立了宛西四縣(鎮平、內鄉、淅川、鄧縣)聯防司令部,由內鄉民團司令別廷芳出任聯防司令部司令。自此,別廷芳勢力擴張到鄧縣。鄧縣民團連長習相齋起而反抗,欲暗殺別廷芳。事洩,習相齋逃奔延安,由此參加了革命,曾一度與習仲勳的夫人齊心共事。

    1953年9月,在河北三河縣(今三河市)工作的習相齋,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習仲勳同志任政務院秘書長」,激動不已,當即給習仲勳去了一封信。習仲勳馬上回了信,邀他到家一敘。第一次見面,兩人一談便是5個小時。自此,兩家常來常往,就連習仲勳遭受迫害的日子裡,也沒有斷絕來往。習相齋去世後,孫子習良欽一直與習家保持聯繫。

    與習仲勳聯繫較多的還有習營的習中銘(黃埔軍校畢業,參加傅作義部隊,後隨傅作義起義)、賈樓的趙清理。趙清理是習仲勳姑父的侄孫,按輩分應該叫習仲勳表叔。趙清理娶妻習清芬。習清芬屬於「正」字輩,比習仲勳低一輩。

    1958年,趙清理去北京中醫教研班進修,通過習中銘的引薦,第一次見到了習仲勳,自此常到習仲勳家走動。是年,習清芬去北京探親,一住便是3個月。那時幹部的口糧一月才發29斤糧票,硬生生添了一張嘴,糧票如何夠用?於是趙清理由習中銘帶著去見習仲勳,開口便道:「侄女在這住,不夠吃,你給點糧票吧!」習仲勳笑著答應了。

(三)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逐漸走上正軌。學醫的趙清理萌發了這樣一個念頭:利用醫聖張仲景家居南陽這塊得天獨厚的「金字招牌」,在南陽創辦一所國醫大學,一來弘揚中醫事業,二來為中醫界培養一批高級人才。此時的趙清理,已在河南中醫學院任副教授,在河南中醫界享有很高聲譽。

    趙清理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供職於河南日報社的江濤,也是鄧州人,一次乘工作之便回到南陽,見到了南陽地委書記宋國臣,談了趙的想法。

    後來,南陽地委紀委書記韓天經去鄭州開會,趙清理當面向他談了自己的想法,韓極表贊成。回到南陽後,韓天經向宋國臣和南陽行署專員張洪華作了匯報,南陽地委、南陽行署經過認真研究,認為這是一件大得民心的好事,欣然同意,並邀趙清理回南陽一談。

    1984年10月,趙清理回到南陽,就創辦張仲景國醫大學之事,與宋國臣進行了詳細商談。稍事休息,趙清理直奔北京,向教育部副部長楊蘊玉(鄧州人)作了匯報,楊蘊玉表示贊同。從楊蘊玉家中出來,趙清理直奔習仲勳家,受到了習仲勳秘書曹志斌和幼子習遠平的接見。趙清理就南陽地委創辦張仲景國醫大學的設想,以及楊蘊玉副部長的意見,向曹志斌和習遠平如實作了匯報。

    趙清理回到南陽後,就北京之行向南陽地委、南陽行署作了匯報。地委、行署的領導聽了之後十分振奮,為使籌備工作加速進行,於1985年1月8日成立了張仲景國醫大學籌備委員會,由李金明(地委副書記)、趙清理、孫蘭卿(原縣級南陽市市長)負責,即日開始辦公。與此同時,他們就成立張仲景國醫大學一事,以南陽地區行政公署的名義向河南省人民政府打了報告。

    報告發出的第三日,趙清理再一次趕往北京,面見習仲勳。習仲勳說:這事志斌、遠平已經給我說了,我一定支持。具體事你和遠平、志斌說,該跑的腿讓他們跑。從習家客廳出來後,習遠平、曹志斌、趙清理又聚在一處,就名譽校長一事進行商議。後經習仲勳出面,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朱學範、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其武為張仲景國醫大學的名譽校長。後來,張仲景國醫大學成立時,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管理局局長胡熙明亦受邀出任名譽校長。

    1985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覆南陽地區行政公署,同意建立張仲景國醫大學。

    接到批覆,趙清理很快致電習遠平,請他出面邀請北京相關部門派人前來南陽出席會議。習遠平於2月3日抵達鄭州,並在電話中向河南省委書記劉傑作了匯報。劉傑對此事也很重視,指示屆時派省委宣傳部部長侯志英、副省長胡廷積代表省委、省政府赴南陽參加成立大會。同時,他以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名義,邀請國家教委、衛生部派人參加會議。2月6日,張仲景國醫大學成立大會在南陽地委小禮堂隆重舉行。翌日的《南陽日報》是這樣報導的:「參加成立大會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仲景國醫大學名譽校長朱學範的代表白羽,全國政協副主席、張仲景國醫大學名譽校長董其武的代表董都祥……」這裡所說的白羽,便是習遠平。習遠平還受邀擔任了張仲景國醫大學的顧問,同時擔任顧問的還有郭長宇(國家教委組織部部長)、杜永斌(中聯部七處處長)、崔光華(河南省副省長)、邵文杰(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

    這樣,在習仲勳的關心、支持下,張仲景國醫大學得以順利創建,並於當年9月16日正式開學,共招學生280名。由於時間倉促,當時這一屆學生未列入國家招生計劃,包括學歷也未得到國家承認。要使這所學校長久地創辦下去,必須解決招生計劃和學歷問題。為此,河南省教委於1985年10月給國家教委寫了一個報告,一式兩份:一份交白羽,以習仲勳辦公室的名義送到了國家教委;另一份交劉向三(全國政協常委、原水利部副部長),通過劉向三轉呈給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國家教委收到報告後十分重視,於11月7日派高教司副司長王鐳赴南陽考察。翌年3月,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把張仲景國醫大學正式列入國家招生計劃。這樣一來,等於給張仲景國醫大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此後幾年,學校越辦越好,越辦越紅火,學生遍布全國。遺憾的是,張仲景國醫大學創辦不到8年,由於種種原因而停辦了。

    1996年,聞知習仲勳身體欠佳,鄧州市委書記王英傑、副書記賀國祥去深圳探望,受到習仲勳家人的熱情接待。閒談中,他們聊到了習氏族譜,習仲勳家人對此頗感興趣。王英傑、賀國祥回到鄧州後,立即派人去習營村抄寫習氏族譜。習營人說,族譜正在修改中,並直到2000年才修改完畢。拿到習氏族譜後,時任鄧州市市長的方瑜垠剛好要到廈門參加一個會議,便將族譜帶到了福州,呈交給已經擔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

    兩年後的5月24日,習仲勳走了。遵照習仲勳的遺願,治喪委員會發電通知了南陽和鄧州。南陽市委委派副書記高德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雲生,鄧州市委委派市委書記崔振亭、副書記孫天朝,赴京參加了習仲勳的追悼會。

    習仲勳雖然走了,但習仲勳的夫人和子女們仍一如既往地關注著家鄉,關注著家鄉人。2004年,再度修改後的鄧州習氏族譜,通過鄧州市市長劉樹華和政協主席楊德堂之手,呈達到習仲勳的夫人齊心面前。齊心欣然為族譜題寫了書名——《鄧州習氏》,並一再表示,在有生之年一定會抽空回家鄉看看。

 

相關焦點

  • 習仲勳署理新正縣
    習仲勳兼任新正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習仲勳在擔任關中特區、關中分區主要領導職務及兼任新正縣縣長期間,革命意志堅定,處事智勇雙全,工作雷厲風行,作風樸實無華,深受群眾愛戴。    1939年後,駐新正縣邊境的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奉行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有意製造摩擦,挑起事端,蠶食新正地區。
  • 媒體刊文:習仲勳「長葛調查」
    1971年元旦,習仲勳還在北京衛戍區被「監護」著,甚至幾年都沒有見到他的夫人與孩子。  習仲勳在北京受著「煎熬」,宗寨人卻在長葛享受著習仲勳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習仲勳聞訊,立即帶領工作組趕到火車站。  面對此情此景,習仲勳非常動情地說:「鄉親們,咱們這裡遭到大旱災,大家生活困難,我們非常理解。我也是咱河南人,老家在南陽的鄧縣(今鄧州市)。我爺爺時遭遇饑荒,全家人逃荒到了陝西。那時是舊社會,老百姓的死活沒人管。現在是新社會,我們有黨和政府做靠山。今年咱這裡的情況,我們已經向黨中央和毛主席作了匯報,相信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 第95期:習仲勳誕辰100周年 親人眼中的習仲勳--觀點--人民網
    誕辰100周年 親人眼中的習仲勳 今年10月15日,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思想工作的卓越領導人習仲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習仲勳同志的一生坎坎坷坷,但轟轟烈烈;他一生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光明磊落,廉潔奉公;他一輩子堂堂正正做人,正正派派做事的革命氣節永遠激勵著後人。在親人眼中,習仲勳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習仲勳讓女兒改隨母姓
    1949年3月1日,習仲勳正在西柏坡參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他和齊心的第一個女兒在延安橋兒溝出生。姥姥鄧耀珍說:「在橋兒溝生,名字就叫『橋橋』吧!」回到延安後,習仲勳高興地把女兒抱在懷裡左看右看,對著女兒稚嫩的小臉笑得合不攏嘴。
  •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舉行
    原標題:《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舉行 圖為李滿長大使向貝爾格勒孔子學院的代表贈送英文版的《習仲勳畫冊》。   本報貝爾格勒10月28日電(記者戚德剛)《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27日在貝爾格勒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主賓國展臺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滿長、文化處參贊徐鴻,塞爾維亞文化信息部高級參事維斯克維奇、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代表,塞爾維亞中東歐文化研究人士、主流媒體及各界友好人士代表等出席了首發式。
  •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在貝爾格勒書展首發
    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和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習仲勳畫冊》英文版首發式如期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滿長出席首發式。 孫壽山在致辭中對習仲勳的革命生涯進行了介紹,他認為《習仲勳畫冊》英文版的出版發行,可以讓世界各國的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老一輩革命先驅為中國革命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所付出的浴血年華。他稱讚中共黨史出版社和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非常重要的工作。
  •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貝爾格勒舉行
    原標題:《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貝爾格勒舉行   59屆貝爾格勒國際書展第二天,《習仲勳畫冊》英文版首發式在中國主賓國展臺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滿長、塞爾維亞文化信息部高級參事維斯克維奇,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代表、塞文化界人士、主流媒體代表等100餘人出席儀式。   《習仲勳畫冊》中文版由中共黨史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英文版由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出版。
  •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將現身文博會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12月11日,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文博會)即將開幕,在海澱展區中,《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將與觀眾見面。  昨日,海澱區相關負責人對海澱展館的陳設進行了介紹,除《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外,通過數位技術重新聚首的圓明園十二獸首、模擬航空器,都將成為海澱展區的亮點。
  • 習仲勳建議制定《不同意見保護法》
    《炎黃春秋》編者按:本刊自1991年創辦,得到蕭克、習仲勳、張愛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愛護和幫助,他們都曾為本刊題詞,勉勵有加。習仲勳同志曾在2001年本刊創刊十周年時為本刊題詞:"《炎黃春秋》,辦得不錯。"今年是習仲勳同志誕辰100周年,本刊特發此文紀念。
  • 楊 屏:習仲勳、浩然和我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1975年習仲勳在洛陽。
  • 女兒齊橋橋回憶習仲勳:教育子女嚴格 待人隨和
    文章摘自《南方都市報》2007年12月20日  小時候,習近平不願穿姐姐的舊鞋子,習仲勳卻說:「染染穿一樣。」  昨天上午,習仲勳的女兒齊橋橋、兒子習遠平陪著母親齊心出現在《習仲勳主政廣東》一書首發式現場。
  • 習仲勳家風嚴到「不近人情」:教女兒「夾著尾巴做人」
    習仲勳聞知後,當面謝絕了王光英的好意,他說:「還是不要調她去好。你這個光大公司名氣大,眾目睽睽,別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後來他將此事告訴了乾平,女兒委屈地說:我是學外語的,到光大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祖國的改革開放做點事情,有什麼不好?習仲勳嚴肅地說,人只要有才能,在哪裡都可以發揮作用,就怕你沒有本事。你是習仲勳的女兒,就要「夾著尾巴做人」。
  • 《習仲勳在西北局的日子裡》(韓文版)在韓發行
    人民網首爾9月19日電 近日,習仲勳等中國老一輩革命家的口述實錄紀實作品《在西北局的日子裡》韓文版出版紀念會在首爾市韓國新聞中心大禮堂舉行。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陝西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甘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劉東風、韓國共同民主黨發言人金玄、韓中親善協會會長李世基等中韓各界代表出席了紀念活動。
  • 《習仲勳傳》執筆人:他在世時講很多群眾路線
    即將到來的2013年10月15日,系革命家習仲勳誕辰100周年。甘肅、陝西、廣東、北京舉辦了座談會、書畫展、圖片展等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習仲勳的兒子習遠平近日撰文稱,父親一生中參與完成黨建立陝甘邊根據地和建立廣東經濟特區兩大歷史使命。
  • 習仲勳在長葛135天:開倉放糧平冤獄
    習仲勳招呼隨行的人一起坐,但是沒有一個人坐。習仲勳拉著張來頭的手說:「不管他們,我倆坐下。」       隨後,習仲勳和張來頭拉起家常,從置買家具談起,了解張來頭對辦公共食堂的看法。       習仲勳對弄虛作假深惡痛絕。
  • 習仲勳曾四到深圳南嶺村 看到村民逃港潸然淚下
    圖左為張偉基和習遠平在「習仲勳與廣東改革開放」座談會上合影;圖右為習仲勳第4次視察南嶺村時在張偉基陪同下參觀村辦企業  深圳南嶺村「老書記」張偉基深情回憶習仲勳  東方網10月16日消息:昨日,是習仲勳百年誕辰。
  • 南陽高鐵:站前四大項目公開,打開南陽交通新篇章!
    屆時南陽車務段將管轄平頂山西、拐河北、方城、南陽南、鄧州東等5個高鐵站。目前,該段已全面介入高鐵建設工作。2、站前將建日月湖南陽高鐵站前將建日月湖,湖上將設置水幕電影,噴泉高度「亞洲第一」——最高達到230米的噴泉。
  •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南陽在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南陽諸葛亮。然而到了南陽我才發現三顧茅廬到底在哪裡還是一個千年謎題,今天的河南南陽有個臥龍崗、南面相隔100多公裡的湖北襄陽有個古隆中,以至清朝鹹豐年間的南陽郡守湖北人顧嘉衡出了一副後來堪稱河南第一名聯的對聯,該聯寫道「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我在南陽的行程比較緊張,以至於2天內兩次到訪臥龍崗武侯祠都已近下午閉園時間不得其入,也許對我來說下次再來參觀就真的變成「三顧茅廬」了吧。
  • 習仲勳夫人齊心向哪些逝者送花圈或委託弔唁
    據報導,弔唁廳內外擺滿了各界人士送來的花圈,其中包括習仲勳夫人齊心率子女所獻花圈。文革中,白紀年被打成彭德懷、習仲勳和胡耀邦等「黑線」骨幹人物,遭到批鬥「集訓」審查長達七年。據華商報報導,受習仲勳夫人齊心委託,習遠平到家中弔唁並出席遺體告別儀式。2014年11月8日,陝西日報發表習遠平的文章《兩代人的革命情懷--深切紀念劉力貞大姐》,文中提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劉志丹、謝子長和我的父親習仲勳積極開展兵運工作,創建紅軍,開創了陝甘邊根據地、陝北根據地,最終統一為西北根據地」。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革命家——讀《習仲勳文選》的幾點體會
    毛主席稱讚習仲勳是群眾領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毛主席特別看重習仲勳,是因為他心中有黨,政治上強,雄才大略,勇於擔當,始終實事求是,向中央講真話。  1930年初,黨組織派習仲勳到國民黨西北軍秘密從事兵運工作  習仲勳是功勳卓著、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