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殘牙醫辦竹器廠 成殘障人士就業樂園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肢殘牙醫辦竹器廠 成殘障人士就業樂園
2015-05-08 19:54: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漳州5月8日電 (陳佳平 蔣越瑞 黃阿彬)「竹器廠佔地3畝多,產品以竹器半成品為主,日耗竹量約5-6噸。」8日,在福建華安縣仙都鎮仙都村,君子軒竹器製品廠負責人林坤良介紹說,他的竹器產品現已銷售到浙江義烏、廣東深圳、泉州等地。

  56歲的林坤良,是位四級肢殘人士。16年前,因一場意外,右腿落下毛病,給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但他從不放棄生活、事業,還用自己的堅強鼓舞身邊的殘障人群。

  「我高中畢業後學了半年牙醫,接著到處打工。」林坤良回憶說,一段時間後,他發現沒有一技傍身不是長久之計。

  於是,憑著先前學過的一點牙科知識,林坤良到處虛心請教經驗豐富的牙醫前輩,同時買醫學書籍自己鑽研。20歲出頭,就開了牙科診所。

  上個世紀90年代,家鄉興起竹涼蓆產業,他也跟著辦加工廠、銷售竹涼蓆等,絲毫不落後於普通人。

  2013年,林坤良曾合作過的朋友決定投資辦竹器製品廠,邀他入股參與,林坤良二話沒說就答應。後來,兩人合作,先後投入近百萬元,仙都君子軒竹器製品廠應運而生。

  竹器廠開辦後,林坤良先後聘請了村裡七八個殘障人士到廠裡打工,林瑞春就是其中一個。

  「我在竹器廠負責包裝環節,每月工資有1500元,多虧了林醫生提供的就業機會,我才能靠著自己的雙手賺錢養家。」54歲的林瑞春告訴記者,15年前,因一場意外,他的坐骨神經受損,導致雙腳失去知覺,只能靠著縣殘聯提供的電動輪椅「行走」。

  「只要我有能力就要幫助他們,因為我自己是肢殘人士,能深切體會到殘障人士生活的無助、困難。」林坤良道出了選殘障人士到竹器作坊打工的原因。

  起初,由於技術和機器等條件限制,竹器廠僅僅是加工一些竹器半成品。後來,林坤良與合伙人不斷摸索門路,到南安、漳州等地考察市場,多次到閩北學習技術,從安溪引進優質原料。

  隨著技術、機器的更新,竹器廠日趨成熟,不僅辦齊了相關證件,還成功註冊了「玉節園」產品商標,廠裡的工人也從最初的五六個發展到了20多人,流水線上的工人每月工資平均有兩三千元,技術員每月達5000元。

  去年8月底,林坤良又花了20多萬元,從浙江義烏、南平邵武等地引進了七八臺包裝機,直接用於竹筷成品的生產。僅去年一年,竹器廠的產值就多達180萬元。

  「當好牙醫,為病人治好牙齒,把廠子辦得好一點,還可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讓他們可以舒心些,這就是我的心願。」林坤良說。(完)

相關焦點

  • 個性化培訓,庇護工場 臺灣如此推動殘障人士就業
    據介紹,在殘障人士就業、培訓、康復、無障礙等方面,島內已陸續出臺30多項法規,保障殘障人士權益。  臺北市勞工局身障就業科科長葉秀姍表示,根據島內相關法規,私營企業規模在67人以上就必須僱用殘障人士。具體標準為:67人至199人須僱用1人,200人至299人僱用2人,並以此類推;在政府機構和公營企業部分,僱用殘障人士的起始門檻則為34人。
  • 多樣中國結為吉林殘障人士「點亮」居家就業路
    殘障人士在學習編中國結。長春心語志願者協會供圖中新網長春10月12日電 (譚偉旗)十月中旬的吉林長春,已經有些寒意。尚國茹坐在家中編著中國結,想到即將獲得的收入,心中感覺暖暖的。「居家就業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解決經濟來源的方式。」尚國茹介紹,多年來行動不便,她一直無法正常工作。直到五年前,在接觸到「益樂工坊」項目後學習編織,她才有了比較固定的收入。「益樂工坊」成立於2014年,是長春心語志願者協會組織的項目之一。該項目致力於教授有就業願望的殘障人士編織中國結,讓他們在家中也能獲得收入。
  • 南京喜憨兒洗車中心實現自負盈虧 殘障人士就業終見曙光
    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統稱,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智力障礙、腦癱等患者,由於身體或智能上的缺陷,他們自理能力差,很難正常就業。2019年5月22日,在南京當地街道的扶持下,同樣身患殘疾的朱軍林創辦了全國第十七家,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為喜憨兒創造就業機會。
  • 廣州:麵包小店烘焙出的殘障人士就業夢
    這家店於2013年開業,由廣州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創辦,提供8個工作崗位給殘障人士,佔所有崗位一半以上。該店負責人盧衛霞說,麥子烘焙的使命是「支持殘障人士有一個平等就業的機會,有一個連接、融入社會的渠道」。配料師相旗(化名)的大腦曾經兩次受到損傷。歐式麵包的調料要求精確,「多一克少一克就不是那個味了」。
  • 創新公益方式 深圳「天使餐廳」助殘障人士就業
    創新公益方式 深圳「天使餐廳」助殘障人士就業 2020-01-17 21:31:10   在這家餐廳有22名員工,其中近九成員工為聽障、智障的殘障人士。經過培訓後,這些員工在特殊改裝過的餐廳內熟練操作設備、製作產品、服務顧客,聽力障礙和智力障礙並不妨礙他們為顧客服務。  「以前找工作對孩子而言很困難,他在餐廳工作這幾年,變得獨立,會把工資給我們買好吃的。我們之間的距離也獲得拉近。」
  • 一文說透,8000萬殘障人士出遊為什麼這麼難?
    就全世界而言,殘障人口的數量可不是個小數字。早在201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完成的《世界殘疾報告》中指出「全球人口殘疾率估數已由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10%升高至如今的15%」,殘疾導致的障礙會造成殘疾人生活中出現各種困難,出行、教育問題、就業......殘障人士的生存情況需要世界各地的強烈關注。
  • 用創新的方法解決殘障人就業問題
    在中國平均每15人裡就有一位殘障人士,總人數超8500萬,佔總人口約6.4%,是世界上殘疾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殘障者因為身體的缺憾往往面臨就業困難、收入水平低、崗位單一化等困境。2019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在持有殘疾證的3600多萬殘障者中,只有23%的人就業,其中50%從事農業種養,26%從事靈活就業(社區、居家就業等)。
  • 殘障大學生就業專訪 | 求職之路道阻且長
    相比之下,小城市的就業歧視就更加尖銳了,對於殘障人士的求職也會更加嚴苛,而這其中企業對殘障人群的不公平對待佔了一大部分的原因。近年來,政府其實一直在頒布各種法律法規,試圖解決殘障人士就業、消除社會對其歧視問題,但成效甚微。
  • 走進五華縣,一起為殘障人士打造美麗新世界!
    中殘友集團,落戶於美麗鵬城----深圳,是一個以八千萬殘障人士為載體的多元化集團,致力於打造中國唯一以殘障人士就業、創業為主體的共贏生態圈。2019年6月19號五華縣政府與中殘友集團正式開展合作計劃並落地執行,此時此刻大家心裡都只有一個目標:全方面解決殘障人士就業難,創業難,生活難等現實問題,助力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五華縣殘聯陳理事長帶領中殘友團隊參觀五華康復中心基礎設施,精細的布局和規劃,溫馨的康復醫療環境,讓中殘友團隊嘆為觀止。
  • 所有景點提供無障礙設施 殘障人士也能"玩轉"上海迪士尼
    原標題:殘障人士也能「玩轉」上海迪士尼    殘障人士體驗樂園內的無障礙設施 見習記者 謝竲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開幕近半年的上海迪士尼樂園為數百萬遊客帶來了歡樂,其中也包括一些特殊的遊客。
  • 殘障人士批安妮海瑟薇「女巫」有誤導性 暗示肢體殘障人士是可怕的...
    因為片中的女巫被塑造成只有3個手指,沒有腳指頭的怪模樣,引來不少殘障人士抗議。他們覺得這會讓孩子們誤以為:肢體殘障人士會讓人害怕的。對此,華納兄弟發表聲明表示道歉。《女巫》改編自《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作者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1990年曾經拍攝過安傑麗卡·休斯頓主演的版本。
  • 上海網紅咖啡店用熊爪出餐,店內員工全是殘障人士
    身為創始人之一的王女士表示,希望以「熊掌咖啡」這種溫暖的公益的形式給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他們能體體面面的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活自己,過更好的生活。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帶有某種形式的殘疾的殘障人士已經超過10億人,且數量還在持續增長。而中國早在2010年時就推算出有8502萬殘疾人,2019年已經上漲到了8296萬人。
  • 志願者走進公益咖啡館 與殘障人士一起工作,體會他們的不容易
    當體驗時間結束後,「益善夥伴」十分不舍,要與大家合影留念□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張華熾通訊員 陳仲寶「我們的項目,就是為殘障人士提供一個輔助性就業崗位。」9月24日,在我市第二屆「樂業五邑」創業創新大賽的決賽賽場上,益杯咖啡殘障人士公益咖啡館項目從3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三名的佳績。這個項目由蓬江區慈善會、蓬江區殘疾人聯合會支持啟動,旨在通過公益咖啡館,為殘障人士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及輔助性崗位支持。這家咖啡館現已為11名殘障人士提供工作技能培訓,並為培訓通過的殘障人士提供輔助性就業崗位支持。
  • 殘障人士來這裡如廁無障礙
    而且我們開展了為殘障人士提供『一對一』幫助的服務,殘疾人來如廁時,我們都會為他們提供幫助。」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回民區的移動公廁和公共衛生間都設有無障礙通道,並在入口處懸掛溫馨提示牌,上面寫著「無障礙通道 如需幫助請您撥打電話」的字樣,如果殘障人士如廁遇到困難,可以撥打電話獲得幫助。
  • 無障礙停車位難覓,殘障人士發愁
    本報自11月12日推出《莫讓無障礙設施成障礙》系列報導以來,已陸續關注佔用盲道、緣石坡道高差過大、無障礙廁所成擺設等問題,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城市無障礙通道的建設。
  • 安妮·海瑟薇《女巫》中造型怪異 引殘障人士抗議
    影片中,安妮·海瑟薇飾演的「女巫」一角被塑造成只有三根手指、沒有腳指頭的怪異形象。對此,殘障人士集體表示抗議,他們覺得這樣會誤導孩子們認為殘障人士令人害怕。美國帕運會遊泳選手艾米·馬倫也在社交媒體表示,華納兄弟這部片的表現方式似乎沒考慮過肢體殘障群體的感受;她認為,電影中的處理方式讓一些截肢的青少年會有恐懼感。
  • 打開殘障人士藝術體驗之門
    該劇是「繁花公益計劃」活動之一,由中國殘聯宣文部與大麥網共同發起,助力殘障人士無障礙觀演進程。如何更好滿足殘疾人的文化生活需求?「無聲戲劇」「光明影院」……越來越多的文化產品,猶如特別的文化禮物,正在成為打開殘疾人藝術體驗之門的鑰匙。形式深度體驗戲劇藝術魅力喜劇《短打莎士比亞》是大麥網今年推出的「繁花公益計劃——無聲戲劇公益活動」之一。
  • 殘障人士「不勵志」的故事,你願意聽嗎?
    而她口中這個「腦迴路清奇」的同事,實際上是一位自閉症人士。她所參加的這場名為「殘障有人曰之不勵志脫口故事匯」是一場專門以「殘障」為主題的演出。   「我們之所以辦這個『不勵志』的脫口故事匯,是想告訴大家,殘障人士的生活當中除了自強不息,除了勵精圖治,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講述。」現場主持人、視力障礙人士楊青風在脫口秀開場前這樣說道。
  • 「工療+」讓殘障人士感受生活美好_社會民生_新聞頻道_中共如皋...
    「殘疾人之家」負責人宋金鐸說,在這裡,殘障人士們除了可以免費得到日常護理外,還可以「上班」拿工資。這種以「以勞代療、邊勞邊療」的助殘模式,讓殘障人士和他們的家庭看到了希望。陳建患有肢體殘疾,其父母年歲已高,聽到他主動要求去「殘疾人之家」上班,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下了。
  • 廣州五年大變化,見證殘障人士書寫精彩人生
    視頻:廣州市殘疾人合唱團合唱《一個也不能少》 對每一個正在追尋夢想的殘障人士而言,一座城市的五年變化意味著許多可能性:殘疾兒童可以在康復醫療和融合教育支持下快樂成長;殘障青年可以在無障礙技術支持下,盡情探索職業生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