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重點介紹過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上、中篇,有的家長可能會問,為什麼從事件一開始,孩子的處理方法也不錯,既沒有緊張也沒有把平時家長的告誡忘腦後勺。那麼,孩子平時的安全教育是從哪些方面著手的?
所以這一篇,我總結了下以下幾個重點因素:
1、 不要怕嘮叨
我在孩子的安全教育花了很多功夫,其中一點就是「嘮叨」!而且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嘮叨的。我覺得在安全教育方面多嘮叨永遠沒有壞處。
2、 允許有安全守護下的「冒險」
禁止冒險並不是說絕對不讓孩子去接觸危險的事。而是允許在一個合理範圍內進行嘗試。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想要嘗試爬高,在有家長保護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這樣的遊戲,但一定有前提條件的。不允許自己獨立嘗試!
再比如,孩子想要嘗試用剪刀,不是絕對不可以,而是先要進行演示,其次也要告知操作風險(剪刀可以剪紙,但手指頭也有可能變成被劃傷),再次可以手把手的教,然後讓孩子自己小心嘗試。
所以,大人眼中的危險不需要完全禁止,而是需要在一定條件的進行!這一點需提前跟孩子「嘮叨」清楚
3、 懂得嘗試的代價
中國有句話:「不見棺材不掉淚」。小孩子玩火勸解是沒有用的,被燒一次就長記性了。所以,對於危險性不大的嘗試,勸說又無果的,可以在可控範圍內讓孩子「吃點虧」。
當然,我說的這個虧一定是小虧!比如俗話說「摔一次就記住了」~
但是,千萬別搞出類似某商場小孩被電梯夾斷手指的事件——據說那次是因為孩子在電梯亂跑不聽勸,老人為了讓孩子吸取點教訓沒管他,結果沒想到…火玩大了!
4、 藉助外力加強防護
眼神不好腿腳不便的時候,藉助外部設備——兒童智能手錶是很好的選擇。
兒童只能手錶類似成人的手機,可以通話、視頻、定位、語音、放水…該有的基本功能都有。標識簡單使用方便。
外出的時候,給孩子佩戴一塊兒童智能手錶心裡能夠踏實很多。
家裡孩子大了特別是會騎自行車之後,家長尤其是老人很難跟的上。有一塊智能手錶方便定位,隨時通話,能夠解決很大的難題。
但是,別以為娃有了智能手錶出門就萬事放寬心出門完全不用大人盯著!No,No,No!! 孩子大了,麻煩惹禍的還在後面!
5、 預演可以依靠劇本
很多家長喜歡在家跟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演練。這一點上我建議充分利用繪本的作用!最早《三隻小豬》的故事是我們小時候常演的內容。
而情商系列教育的那套《長大我最棒》,英文名《Learning to Get Along》,有一本「Be Careful and Stay Safe」,講的也很好,內容我覺得也比較全面。
我放幾張圖家長們參考,演練的時候可以自由變化內容和場景。(我當時買的時候還沒有中文版,只能給你們放英文的,但現在市場上中英兩個版本都有了)
類似的繪本還有很多,裡面的場景都可以拿來演練,家長們也可以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行延伸,對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很有幫助!
6、 別讓安全教育只停留在故事層面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安全教育的時候只是嘴上舉例子,或者看書。但我建議平日裡的真實案例不管是新聞或者視頻也要經常給孩子「嘮叨」甚至拿給孩子觀看。不要擔心孩子看了這些會有心理陰影,避開血腥鏡頭正確引導就可以。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些案例發生的原因...
我就經常和娃探討一些小朋友出現安全事故的案例,讓娃自己分析為什麼案例中的孩子會受傷,哪些做得好,哪些行為是危險的。
跟孩子討論一遍,能夠幫助加深孩子內心的安全意識!
今天的內容裡重點總結了幫助培養孩子安全意識的幾大要素,希望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