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閱讀—不要嘗試讓自己快樂,強顏歡笑只會讓你更加焦慮與抑鬱

2020-09-11 清水咖啡

Hi!我是清水咖啡,超愛喝清咖 ^-^

喜歡分享親子教育、個人提升的中英雙語文章。喜歡可以關注一下喲!

【 今天,分享一篇關於抑鬱情緒的文章——Don&39;t try and be happy - it will only make you sad.

不要嘗試著讓自己快樂--那樣只會讓你痛苦。

Desperately trying to keep a smile on your face willonly make your depression worse, a new studysuggests.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讓你的抑鬱更加嚴重。

Feeling content has become the sole goal for many inrecent years, but embracing your sadness may bemore beneficial.

多年來,保持歡樂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唯一目標,但是接受你的悲傷或許更加有益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searchers said that society&39;Depression rates are higher incountries that place a premium on happiness.&39;Rather than being the by-product of a life well-lived, feeling happy has become a goal in itself. This reinforces the message that we should aim to maximise our positive emotions and avoidour negative ones'

「快樂不再僅僅只是幸福生活的副產品,而已經成為了一個目標。這加強了這一信息--我們應該增強我們的積極情緒,避免消極情緒。」


Society needs to change its attitude on depression if the disorder is to be tackledeffectively, Dr Bastian hinted.

巴斯蒂安博士暗示,如果想要有效控制這種失調,那麼社會就應該改變對抑鬱的態度。

He added that people have become so used to not showing signs of vulnerability due to socialmedia being used to celebrate achievements.

他還表示,由於社交媒體被用來慶祝成功,因此人們已經非常習慣於不表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For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researchers assessed 112 depressed patients. Each volunteer was asked to rate their symptoms of the blues and howmuch pressure they faced to be happy. They were tracked over a period of one month.

該研究發表在《抑鬱與焦慮》雜誌上,研究人員共對112名抑鬱患者進行了評估。每個志願者都被要求評估他們的抑鬱症狀以及他們想要快樂所面臨的壓力。追蹤調查時間歷時一個月。



結束語:

抑鬱與焦慮的情緒,真的很難說感同身受。電影《寧靜與熱情》中的媽媽說:「我沒怎麼參與我的一生」,她因為生完孩子得了抑鬱症一直沒有好,到臨終前才領悟到她這一生都沒有認真地生活。很多抑鬱的人一直沉靜在情緒中,真的就是在錯過美好的人生。

所以,當你有不開心的情緒,要適當表達出來,正面面對它,不要試圖改變它,忽視它


捕抓陽光,製成書籤

現代人的生活與工作真的很容易導致抑鬱與焦慮,有研究證明可以用藝術來治療,簡單地說就是畫畫、音樂等有效緩解這種情緒。希望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自己留出一點寧靜的時間,隨意寫寫畫畫、彈彈琴等,讓藝術治癒你的不開心,也給生活增添一抹有趣的色彩。


非常感謝閱讀!我是清水咖啡,如果喜歡我分享的文章,可以關注、點讚啊,也可以轉發分享給你的朋友!^-^


以上中英文章及音頻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非常抱歉,請私信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令人更加痛苦!
    不要逼著讓自己快樂——那樣只會讓你痛苦。   Desperately trying to keep a smile on your face will only make your depression worse, a new study suggests.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讓你的抑鬱更加嚴重。
  • 《我是怎樣擺平焦慮的》:4招走出焦慮和抑鬱,重獲快樂新生
    所以,不論是將自己劃為抑鬱患者或是焦慮患者,你都無須緊張,選擇這本書就對了!它將對焦慮和抑鬱的嶄新的認識。這本書序章很長,但是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去深入地將它閱讀一番——它能讓你充分了解你的焦慮和抑鬱。嘗試做義工志願工作不會面臨有償工作的壓力。花一些時間去幫助他人的同時,你也會收穫回報。
  • 比抑鬱還可怕的「微笑抑鬱」,常會出現3種表現,但願你一個沒有
    很多人都覺得抑鬱症是太過矯情,其實抑鬱症患者根本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中國疾病負擔的第2大病,需要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相比較於狂躁型的抑鬱症患者,微笑抑鬱更加的可怕,因為這類人他們往往會通過微笑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波動,很少會有人察覺。
  • 強顏歡笑會讓人更憂鬱!
    不要嘗試著讓自己快樂--那樣只會讓你痛苦。Desperately trying to keep a smile on your face will only make your depression worse, a new study suggests.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讓你的抑鬱更加嚴重。
  • 重視產後抑鬱,做個快樂的媽媽!
    一方面,時時刻刻面對一個只會用哭來表達需求的寶寶,慌亂的帶娃生活會給新媽媽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帶娃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家人之間育兒觀念的不協調,也可能會給新媽媽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重重壓力之下,新媽媽很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悲傷、抑鬱等情緒,甚至出現產後抑鬱的徵兆。
  • 事實上,抑鬱患者也會焦慮
    因此,當你發現自己最近內心總是焦慮不安,並伴隨身體多種不適,這個時候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你很有可能就處於某種程度的抑鬱狀態了。  焦慮性抑鬱:不僅僅是焦慮+抑鬱  焦慮性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個亞型,臨床上通常會具有更加明顯的抑鬱症狀,且治療難度更大。相對於單一的抑鬱症,焦慮性抑鬱症的危害更為嚴重!
  • 情緒低落帶來抑鬱焦慮,你是否會這樣?教你幫助自己走出去
    >焦慮可能會帶來抑鬱這種情緒。大家會經常聽到抑鬱這個詞。很多人會用抑鬱來形容自己,有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或只是碰破了皮,擦傷了手。可是抑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抑鬱有許多不同的級別,從情緒低落到臨床上的抑鬱,再到躁狂抑鬱症。
  • 「微笑抑鬱」比抑鬱還要可怕,常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都沒有!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抑鬱症只是太過矯情,但事實上抑鬱症患者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抑鬱症現在已經變成第2大病,還是需要大家認真重視起來,與狂躁型的抑鬱症患者相比,其實微笑抑鬱比它還要可怕,因為患有這類型抑鬱症的患者,往往會用微笑去掩飾自己的情緒波動,而且讓人很難察覺出來。
  • 讓焦慮與抑鬱遠離,心病只需心藥醫,兩味心藥簡單而有效
    生活中總是有些擺脫不掉的煩惱,如果任由煩惱慢慢地累積,就會讓人感覺焦慮,甚至會引起情緒上的抑鬱。人們常說心病須有心藥醫,的確如此,我們應該重視不良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但也不必放大焦慮和抑鬱等不良情緒的危害,不要把這些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狀態認為是不健康的表現,既要重視它,也要輕視它,對於焦慮與抑鬱的情緒狀態,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心病只需心藥醫。
  • 焦慮背後的秘密,你有快樂厭食症嗎
    生活中碰到過從焦慮到抑鬱的朋友,前期本來只是焦慮症狀,因為沒有化解這種情緒的能力,導致家人對她的焦慮特別照顧,朋友也很理解她。久而久之,她慢慢享受因焦慮而帶來的這種好處,因為她可以有理由什麼都不管,還有家人的呵護。 這就是焦慮背後隱藏的秘密利益。但當人們在次極收穫中,就更難從情緒習慣中脫離出來,因為不想下意識的錯過這種好處。 這位朋友最終也從焦慮走向了抑鬱。想要拋開次級收穫,改正情緒習慣,是需要勇氣的。
  • 抑鬱期間,獲得快樂真的很難嗎?
    你怎樣看待抑鬱和快樂的關係?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是互相排斥的兩種情緒。抑鬱的時候,快樂似乎變得很奢侈,所以大家就會努力嘗試用外力讓自己開心起來。比如:看喜劇、講笑話......你完全可以把喜劇帶來的開心,當作一個出發點。想要在抑鬱的過程中,獲得真正的開心快樂,你要找到抑鬱與快樂的平衡模式。這當然不是拒絕喜劇,拒絕幽默,我想要告訴你的是:別把喜劇當成救命稻草,不要期待這能幫助你獲得治癒。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他們發現,大約8%的嘗試冥想的人會經歷一種不想要的負面效果。法裡亞斯說:「這些人經歷過從焦慮加劇到恐慌發作的任何經歷。」他們甚至還發現某些人產生了「認為自己是精神病」或自殺的想法。
  • 你的焦慮和抑鬱真的是由咖啡引起的嗎?
    並且是由央視網設置的話題,在短短時間裡這個話題衝到了熱搜榜的第一,閱讀3.8億次,討論4.3萬,隔天閱讀就達到了4.4億。他們生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時候好太多了,有什麼可抑鬱或者焦慮的呢?這一般都是長輩對於我們這一代的想法,他們只是看到了他們看到的東西,並且用看到的表象來與他們那個年代來對比。因此他們會質問我們為什麼還不找對象,為什麼還不結婚,為什麼還不要寶寶?
  • 你分得清抑鬱和焦慮嗎?
    這些感受都是出現心理問題時的常見症狀,但它們卻是抑鬱和焦慮時都可能出現的症狀。在出現心理問題後,因為只知道抑鬱症這一種心理疾病,便開始自己嚇唬自己、恐慌、產生病恥感,實際上也有可能焦慮症、或焦慮情緒。②注意力的多少焦慮症是因為過分重視而患病,而抑鬱患者重視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抑鬱伴隨的低活力難以維持注意力的集中,會逐漸表現出無視、不關心的狀態。
  • 《自我訓練:改變抑鬱和焦慮的習慣》| 快樂的能力是培養出來的
    很多時候,那些負面情緒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出現了,尤其在萬物凋零、日光漸短的秋天:沒有一點點防備,就這麼陷入了焦慮或者抑鬱——無能為力、無法抗拒、無路可退。然而當我們意識到其實是自己一次次的選擇使得焦慮和抑鬱成為了一種習慣,就會明白自己其實並不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凡是習慣,都是可以被改變的。 下面是《自我訓練:改變焦慮和抑鬱的習慣》一書的導讀。
  • 別讓焦慮影響你的生活,焦慮比抑鬱更可怕
    01認識焦慮焦慮是一種很特別的情感——它是一種一定會被覺察到的情感。也就是說,也許你抑鬱,但是你不知道你的這種負面情緒是什麼;但只要你焦慮,你一定會意識到,並把它和痛苦、悲傷、抑鬱等情緒明確區分。焦慮在這個意義上,和疼痛是一樣的。
  • 「社會心理學」我們為什麼會焦慮甚至抑鬱?
    有的時候我們常常能感到焦慮,感到煩躁,其實焦慮本事是我們心理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但是焦慮一旦過了度,會讓人很難受,甚至會造成抑鬱。那我們為什麼會有焦慮、抑鬱這種不好的心理體驗呢?現在我們嘗試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焦慮和抑鬱產生的原因。
  • 焦慮一直在,抑鬱如影隨形
    這不是什麼好事,此刻我感覺抑鬱好像馬上要穿透焦慮把我的整個靈魂佔領,然後讓我兵荒馬亂,潰不成軍。於是無法思考,無法呼吸。要鎮定,無論如何,強大起來才能戰勝困難!第一次抑鬱症開始,我變成了一個隨時焦慮,遇事就抑鬱的人。曾幾何時,我從初一到大學都是班長,帶著同學們做各種事,幫老師解決各種問題,各種出主意。曾幾何時,我是父母和家裡的支柱。
  • 從產後抑鬱到快樂的全職媽媽有多遠?
    現在我來聊聊我是如何從一個抑鬱的家庭主婦蛻變成一個健康快樂的全職媽媽的。因為有了這份認同在,我越來越能照顧自己的情緒,做事情更加甘心情願,對於平凡瑣碎的居家生活也更加安心,焦慮不安、抱怨不滿越來越少,再不像從前那樣被眼前雞飛狗跳、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控制住,反而覺得這就是生活原來的樣子。
  • 抑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於是,我開始感到自己的事情做得越來越少,思考的越來越少,感知的越來越少,就好像整個人已經沒什麼價值了。緊接著焦慮就來了……如果你告訴我,我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一直抑鬱,我會說,「只要一個月之後不抑鬱了我就可以接受。」但如果你告訴我「你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嚴重焦慮。」那麼我寧可割腕也不願意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