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抑鬱症上了微博的熱搜,不知道大家時候還記得。並且是由央視網設置的話題,在短短時間裡這個話題衝到了熱搜榜的第一,閱讀3.8億次,討論4.3萬,隔天閱讀就達到了4.4億。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至少有超過5400萬抑鬱症患者,並且這是保守估計,現實中只會比這個更多。「無論是抑鬱症、焦慮症還是精神分裂的發病率,中國都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幾年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了。」廣東省中醫院睡眠心理科的主任李豔說。
很多老一輩的人心裡就會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青少年會患上抑鬱症或者焦慮症呢?他們生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時候好太多了,有什麼可抑鬱或者焦慮的呢?
這一般都是長輩對於我們這一代的想法,他們只是看到了他們看到的東西,並且用看到的表象來與他們那個年代來對比。因此他們會質問我們為什麼還不找對象,為什麼還不結婚,為什麼還不要寶寶?然而卻不知道現在的我們要在大城市裡過上他們那樣的生活有多難!找對象和結婚的成本有多高!養孩子的教育費用有多高昂!
為了能在現在的大城市裡生存下去,我們總是努力工作,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所以熬夜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標配了,實在熬不下去的時候,就需要一杯咖啡來續命。
於是就有了一個關於咖啡究竟是會導致抑鬱還是緩解抑鬱的話題!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各有各的觀點:
AbZP:心情一般或者不錯的時候,喝咖啡結果特別有狀態,然後想什麼事情都是很積極的,認為自己能力無窮,感覺就是多巴胺上來了,即使有抑鬱情緒也會緩解。心情不好的時候,喝咖啡變成了放大的作用,情緒暴躁,不知所措。
再有就是導致抑鬱的問題了——斷藥。咖啡喝多了,頻率高了,會讓多巴胺持續處於高水平,如果不喝的時候,就會出現多巴胺減少,此時會消極抑鬱,覺得什麼都做不了,不會有好的結果blabla,主要是多巴胺落差導致。
浮遊:我以前喝咖啡也沒事,現在喝一點咖啡就開始抑鬱。
Huxun-Rita:應該是跟環境變化以及心境變化有關,跟咖啡的關係不大。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一些咖啡愛好者的觀點,咱們來看看專業的研究結果怎麼說的?
人類的兩項研究報告了咖啡因相關性社會威脅性語言以及消極面部表情等的增加。一項研究表明,攝入75~300mg咖啡因所致的劑量依賴性焦慮增加僅發生於男性,而不見於女性。在一項急性攝入480mg咖啡因的試驗中,驚恐障礙患者和他們健康的一級親屬比健康志願者更容易出現驚恐發作症狀。頻繁攝入咖啡可對這種致焦慮性作用產生中樞性耐受。
紐約私人執業食品培訓師勞倫斯雷頓(Lauren Slayton)表示,對於咖啡能引發抑鬱這種恐慌是沒有必要的,這是劑量的問題。「咖啡絕對能提神,它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運動表現。」
咖啡因會影響神經遞質的平衡,這一點在健身上也能看到,就是很多健身人士健身前會攝入一些健身保健品,當中也是有咖啡因的含量,主要是因為咖啡因會增加動力和腦力,所以很多人會通過攝入一些咖啡因提升運動機能,也是為了加速新陳代謝,所以一些減肥產品裡面配合運動,也會加入一些咖啡因,這是大腦化學物質多巴胺和乙醯膽鹼增加的結果。
同時,已有多項報導顯示,低劑量咖啡因(150至200mg)可改善情緒狀態。這些作用可以解釋為什麼咖啡和茶被廣泛用作早餐飲料。與麵包同食或在藍光背景下(對情緒有積極的影響)可增強這種作用。這種作用在中老年人更為明顯;此外,非習慣性咖啡因攝入者會產生預期的作用。
幾項大型隊列研究認為,每天喝咖啡可降低患抑鬱症的風險。針對婦女、老年人及其他幾項對青年和中年人群的研究證實了這一結果,此外,咖啡的攝入也可降低自殺風險。
因此並不能說咖啡是導致抑鬱或者焦慮的原因,只是我們飲用它的時候沒有注意量的影響。就像假設自己心情抑鬱,吃一些甜食或自己喜歡的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抑鬱,這就是轉移了注意力,並非食物本身的功效。
所以說適量的飲用咖啡是能緩解我們焦慮或者抑鬱的情緒,但是當你自身有焦慮的情緒時就不太建議繼續飲用過濃或者咖啡因含量較高的咖啡了,因為這時候大量的咖啡因可能會放大你的焦慮情緒,從而影響你的心情。
大家覺得喝咖啡是能緩解你的焦慮還是加重了你的焦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