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治癒焦慮、抑鬱引起的軀體形式障礙之情緒篇

2020-12-19 蘇菲的世界有你

如何治癒焦慮、抑鬱引起的軀體形式障礙之情緒篇

首先我一定要建議大家感覺自己焦慮、抑鬱,一定要正確就醫,不要忌諱說去看心理醫生,你身體感冒了都會去醫院,為什麼情緒感冒了就不去呢?有的人還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說,自己焦慮、抑鬱了找醫生沒用,要自我調節,要想開點、要堅強點,我說你真是沒得過這病,沒有嚴重的發作過,當那種失控感、瀕死感、心悸、心慌,極度類似於心臟病的症狀出現的時候還能鎮定自若的人我想是沒幾個的吧……所以當你軀體症狀很明顯的時候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先解決身體的症狀以後再談心理的,雖然說心理是根,但是我覺得當軀體症狀頻繁出現的時候你是沒辦法騰出功夫來去解決心理問題的。另外就是吃藥的時候大家別總想著我吃精神科的藥物會不會有依賴性啊、副作用啊什麼的,甚至自己胡亂減藥或者停藥,這樣會適得其反,我們依照醫生的囑咐慢慢來,就像你的神經紊亂了也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接下來就是你在吃藥的過程中,肯定還會有症狀的出現,也不要怕或者懷疑醫生不夠專業,跟醫生溝通,另外就是你這時候身體症狀肯定是比最初好的,所以要留意一下,是什麼觸發了你出現這種症狀,那就要儘量避免,比如我後來恢復期是堅決不去拔罐的,第二就是我在恢復期有位朋友找我諮詢一個工作上的問題,我一下午就大腦高速運轉幫她解決問題,還喝了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回家的時候那種最嚴重時候的無望感又來了,但是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懂得如何和平共處了,我就靜靜地吸氣呼氣,做了幾個放鬆以後,淌了一會眼淚,回家跟家人聊了一會就好了。自此我工作的時候就會注意節奏,也戒了咖啡☕️,所以我們可以儘量避免再去刺激自己原本已經很脆弱的神經,陪著它一起恢復。

另外我想說的就是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情緒,我們的情緒管理能力,這種絕不等同於有情緒你不發洩出來把它憋回去,你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你會看開和看淡很多事情,我現在覺得上天真是待我不薄,給我的情緒派了個守門員,有時候我的情緒還沒咋呢,身體就開始有反應,有時候胳膊疼、手麻,有一次跟老公吵架全身都開始有那種過電的感覺,所以身體一有反應,我怕引起焦慮發作,想想沒必要,算了吧,就這樣情緒也就下去了,有的時候也不再刻意的委屈自己,醫生不是說嘛,女人百分之九十的腫瘤都是情緒帶來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有這樣的一位守門員時刻提醒著你,也是一種幸運,至少不會情緒失控了還不自知,此處應該有個露出八顆門牙的笑臉

還有大家可以多讀讀佛學書籍,有的人會去讀心理學的書,想刨根問底的找到自己的根源,人家說很多的抑鬱焦慮患者最後都成了好的心理諮詢師,比如武志紅,可是我不敢,因為我看的時候投射還挺嚴重的,還有就是我看的時候情緒會有起伏,身體會有反應,所以我就沒去看。

我基本上都是看看佛教書籍,比如一行禪師的書,還有很多,我始終認為佛學不是叫你拜鬼神,信仰什麼,那是一種活法,有的人會說那我是不是要活的非常佛系,那我家人怎麼辦?吃飯怎麼辦?其實我更想說世間才是你修行的道場,讓你痛苦的地方才是讓你修行成長的地方!

大家一定要修習正念,因為很多的時候引起我們焦慮發作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於事情的思考、延伸和無限想像,所以當我們覺察到自己情緒在延伸的時候我們可以轉念,把它拉回到當下自己做的事情,比如你在走路感受一下腳踩在馬路上的感覺,腳是什麼感覺,腿是什麼感覺,看看路邊是不是又開了新的小店,路邊走過的人在說什麼,比如你在刷牙,感受一下你的牙膏是什麼味道的,橘子味、桃子味,還有牙刷刷過牙齒,牙齒是什麼感覺,沉浸在每一個當下,感受每一個當下。

其實我們有時候恐懼的真的是死亡嗎?其實未必,我們恐懼的是一種未知!下一篇我會更新我對於這一部分的認知!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那些身在其中的朋友們,因為沒有得過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那種痛苦!

相關焦點

  • 我是如何治癒因抑鬱焦慮引起的軀體形式障礙的
    我是如何走出因抑鬱焦慮引起的嚴重的軀體形式障礙的!,醫生說給我換了藥,叫黛力新,我取了立馬吃一片,身體應該就不會疼了,就那樣一起似乎到了谷底,慢慢的開始變得好起來,加上每周的心理治療、團體治療,我慢慢的知道了如何與症狀和平共處,就這樣一年比一年好了起來,直到現在。
  • 抑鬱症:焦慮抑鬱會引起哪些軀體症狀?如何才能緩解它們?
    而這種心理,又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自己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再次使得自己就像陷入到了一條「萬劫不復和馬上要死去的感覺的道理上」。但是他們因為這些小毛病,本身就焦慮和抑鬱了,加上這種刺激一來,自身又開始不淡定了,就這樣自己開始踏上了一條更加焦慮、更加抑鬱的惡性循環的困苦道路上了。
  • 抑鬱、焦慮引起的軀體障礙怎麼辦?之就醫篇
    今天早上起來看到那麼多人閱讀我寫的文章,心裡滿滿的心疼,我忽然想到了心理醫生曾經跟我說的話:「你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你並不孤單」,我也把這句話送給那些正處在病症中央的朋友們,要相信這樣的你並不孤單,抑鬱焦慮的人都是良善之人,不然也不會把自己的情緒和身體逼到這樣的一個拐角,但也請你相信,
  • 【心理防疫】心理衛生知識科普(四)軀體形式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神經症他們常述身體某些部位病痛如:頭疼、背痛、腰痛、腹痛、噁心、吞咽困難、脹氣、心悸、呼吸困難等,常伴有焦慮或抑鬱情緒。如何正確認識軀體形式障礙,怎樣治療呢,請看視頻介紹。
  • ...患者就醫多因身體疼痛抗抑鬱新藥可同時治療情緒症狀和軀體症狀
    近八成的抑鬱患者是因為一些無緣無故的頭痛、背痛、胃腸紊亂引起的不適而就醫,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抑鬱症狀只表現為情感低落、絕望、自責等情感症狀大相逕庭。這是筆者日前從德國禮來公司和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舉行的最新抗抑鬱藥欣百達產品上市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 焦慮障礙軀體症狀 廣州治療焦慮症的醫院
    焦慮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情緒,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 談談更年期與情緒障礙
    生理上從育齡期向老年期過渡,卵巢功能由旺盛走向衰退,性激素逐漸下降缺乏,可能出現潮熱、出汗、抑鬱、焦慮等健康問題;心理上面臨子女成家、家庭結構變化、生育能力喪失、體形改變、失去自信;在工作崗位上,由於接近退休年齡,社會角色發生改變,可能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鬱情緒。絕經引起的情緒問題已廣泛受到婦產科、精神科等領域的重視。
  • 青少年心理門診量約增長50% 多數有情緒抑鬱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
    因為心理不適、睡眠狀態問題,或反覆的軀體不適症狀,這些青少年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等專業服務。據介紹,近年來,我縣青少年心理門診諮詢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前來就診的小許是一個15歲的男生,他有著強烈的考試焦慮症,平時考試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
  • 軀體形式障礙,我們經常忽視的心理疾病
    今天進入到一個新的板塊,就是軀體形式障礙。我們先看一個例子,來了解軀體形式障礙。有這樣一位患者,身體經常出現各種不舒服,頭疼、頭暈、身體刺痛感、疼痛位置還不固定,症狀多種多樣。這種問題基本就是軀體形式障礙。
  • 抑鬱症與焦慮症如何進行區分?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③這種情緒指向未來,它意味著某種威脅或危險即將到來或馬上就要發生;④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威脅和危險,或者用合理的標準來衡量,誘發焦慮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⑤與焦慮的體驗同時,有軀體不適感、精神運動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亂
  • 軀體症狀障礙的治療 || 大象案例討論
    就醫及用藥情況:2018年5月去北大六院,診斷為軀體化,抑鬱和焦慮都是輕度,服用欣百達24天,因孩子反應較大停藥。2019年4月檢查診斷為中度抑鬱,重度焦慮,有社交恐懼。2019年9月開始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每天10mg,阿戈美拉汀每天12.5mg,服用一個月後因效果不明顯換藥。
  • 常見負性情緒——焦慮、抑鬱情緒的管理
    當我們收到打擊之後,情緒自我調節失衡,我們就會出現情緒低落、樂趣喪失,慢慢就會演化為抑鬱情緒。快節奏的生活中,設置的過多目標和壓力,導致我們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的概率非常高。如何正確的認知焦慮和抑鬱情緒?我們首先要知道,每一種情緒都有他對應的功能。
  • 換環境後抑鬱、焦慮、惆悵?可能是適應障礙在作怪
    適應障礙是一種主觀痛苦和情緒紊亂的狀態。一般都是因為近期有明顯的生活改變,或一些刺激性事件的發生,導致患者出現影響社會功能的一種狀態。症狀持續至少1月,但一般不超過半年。  通常適應障礙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表現為情緒障礙,包括抑鬱、煩躁、害怕、不知所措等。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焦慮:焦慮情緒過度了,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
    文/阿秋如何識別自己的焦慮情緒過度了?過度之後,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焦慮情緒是每個人都存在的,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緒異常、心理問題。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焦慮過度了呢?當你的焦慮感對你的日常生活與身體和情緒沒有造成衝擊性的影響,你仍舊可以正常去生活,只是心中有些害怕,擔憂,但是它們很快就會被你的理性思維給壓制過去,那麼你的這種焦慮感,就不算是過度的,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種人類情緒、情感的常態呈現形式,不能說是問題,因為前面我們說了焦慮情緒是每個人都存在的,有它不是壞事,因為正常的焦慮感,是能夠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一種動力的;沒它,你會過得更加的舒服和開心。
  • 抑鬱症、焦慮障礙 中國人精神衛生狀況如何?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湯琪)抑鬱、焦慮、酗酒、老年期痴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和工作節奏顯著加快,伴隨而來的心理壓力普遍增加,公眾對自身精神和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那麼,目前,中國人的精神衛生狀況究竟如何?
  • 如何了解並接受自己的軀體症狀,走出失眠、焦慮、抑鬱症
    【上篇文章有個母親留言說:女兒疑似焦慮,只要一提抑鬱這個詞就很敏感,應該吃什麼藥?應該去哪個醫院?】就這一問題因為我也不了解您女兒的狀態,也沒辦法給出建議是否要去醫院,要吃藥。但發現女兒的這一問題,首先應該明確是什麼導致了孩子焦慮或者情緒低落(不一定是抑鬱症)?
  • 你分得清抑鬱和焦慮嗎?
    情緒不穩定,影響正常生活。睡眠障礙,伴有軀體疼痛。思維紊亂,無法集中注意力。易哭,經常莫名擔憂。時常感覺緊張、無力感或強烈的恐懼感。抑鬱和焦慮有類似之處,但抑鬱症和焦慮症確是不同的疾病,治療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如何簡單科學的鑑別抑鬱症和焦慮症。
  • 每個人都會出現焦慮抑鬱的情緒,如何正確的面對和排解是關鍵
    其實在現在這個發展如此迅速的社會裡,無論是屬於哪個年齡階段的,多多少少都會有焦慮抑鬱的情緒,那麼焦慮情緒和焦慮症狀,如何區分呢?如果患有焦慮情緒或焦慮症狀的話,要如何排解呢?先認識一下什麼是焦慮情緒,憂愁、悲傷、痛苦、恐懼緊張焦慮等都是焦慮情緒,焦慮感積累很長時間並且與實際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匹配,則可能是一種疾病狀態,稱為焦慮障礙。
  • 「我好像抑鬱了」:研究表明實體娃娃或可治癒抑鬱和焦慮
    根據研究,抑鬱和焦慮是當今世界人類的兩個主要敵人。那麼實體娃娃可以幫上忙嗎?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抑鬱,被他們的朋友,家人忽視。儘管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治療或正常生活。圖片來源:網絡談論抑鬱和焦慮的汙名化,以及它是一種精神障礙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