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萬物成熟的季節,也是豐收喜悅的季節。秋季是兒童補鈣的最佳階段,秋季氣溫日漸涼爽,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時期的孩子們來說,更是到了一個適宜骨骼生長的最佳階段。
秋高氣爽,不妨多鼓勵寶寶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做到補鈣健身一舉兩得。「每天多接受日照,以促進鈣在體內的吸收」就是國際衛生組織非常強調的「光能補鈣」。太陽光譜能激發體內的膽固醇根據自體所需自主轉化為維生素D,將食物中的鈣鹽分解為易被人體吸收的鈣離子,產生源源不斷的原生鈣,維持機體鈣質平衡。
最好的補鈣還是來自天然食物。如果你的寶寶還不算厭食,最好增加天然食物或奶補鈣的比例。因此,秋季也是寶寶補鈣的關鍵時期。
專家提醒:人的骨密度在 25 歲左右達到頂點,在 30 多歲就開始緩慢下降。
冬天過後,很多人都補鈣不足。輕則腰酸背痛、精神不佳、睡眠不好,嚴重了就會抽筋、骨折,甚至會導致更年期提前,誘發心腦血管病、老年痴呆等。
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於 0~6 個月的寶寶,推薦每天攝入 200 毫克鈣,6~12 個月每天 250 毫克,1~4歲每天 600 毫克。其實,只要寶寶每天的飲食中含有以上數量的鈣,就不用再去額外補充鈣劑。
預防缺鈣要從孕期做起
懷孕的時候胎寶的營養是靠母體提供的,剛出生的寶寶營養主要來自於母乳。孕媽媽要多吃牛奶、蛋類、瘦肉、動物肝臟、海產品、豆類、蔬菜、水果等富含鈣的食品。那麼母乳裡自然就會富含鈣,所以儘量鼓勵母乳餵養。
但孕媽媽需要注意的是,過度補鈣會造成胎兒的骨骼較硬,同時也不利於分娩。因此,補鈣需要隨診觀察,及時調整劑量。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應儘量餵到寶寶6個月以上,媽媽在這個期間,要注意多攝取富鈣飲食,同時補充維生素D。只要寶寶進食量正常,便可滿足鈣的需求。但如果媽媽們的母乳不夠充沛,可以給寶寶添加配方奶。配方奶中的鈣磷比例較適宜,又富含鈣。
及時按月齡增添輔食
隨著寶寶的長大,對於鈣的需求量也會逐漸增加。媽媽們都會發現單純從母乳中獲得已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時,媽媽們要適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食物中,蝦類、奶類及乳製品是最優質的鈣的來源,不僅含量高,還有維生素D來促進吸收。
可適當地正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隨著小兒漸大,飲食要注意多樣化,糾正挑食的壞習慣,多吃一些含鈣及維生素全面的食物,如紅蝦皮、黑木耳、排骨、牛奶、動物肝臟等。
1.不要與含草酸的食物同服
如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所以補鈣期間最好先將這些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再食用,或在食用了這些蔬菜後3-4個小時再服用鈣製品。
2.不要過量補鈣
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攝入的鈣量超過標準,就會干擾體內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大部分寶寶並非缺鈣,而是缺乏幫助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
3.補鈣不應集中在一個時間段
按照通常生活習慣,我們一般選早晨喝奶,豆奶等含鈣量高的食品,這時候人體對鈣的攝取已經足夠了,所以,服用鈣劑就不要再選擇早晨了。
4.1歲以上寶寶,夏天可不服維生素D
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維生素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
要說道補鈣的食材,就不得不說素有「天然鈣庫」美譽的蝦皮,盛記家的蝦皮就很好,其蝦皮含有大量鈣質,鈣含量是人們熟知的高鈣牛奶的10倍,平時燒菜熬湯放一點,是天然提鮮劑,可以替代味精、雞精,又可以很好的補充鈣質,是日常補鈣的佳選。
蝦皮的用途廣泛,可做湯、可炒、可做餡、可調味,可以把補鈣滲透到每一處飲食,保證孩子對鈣質的需求,同時也避免沒有調味料等導致孩子挑食的情況。
螺旋海藻紅蝦皮餃子
主要食材:螺旋海藻、紅蝦皮、豬瘦肉、餃子皮、雞蛋
調味料:生薑、十三香、白胡椒粉、生抽、紅油、醋、芝麻
製作方法:
1、螺旋海藻冷水泡發15分鐘,洗淨切碎;紅蝦皮用熱水汆燙1分鐘,瀝乾水分剁碎;豬瘦肉剁肉末;生薑洗淨切末。
2、豬肉末、螺旋海藻碎、紅蝦皮碎放入碗中,打入雞蛋,調入適量薑末、十三香、白胡椒粉、生抽攪拌均勻。
3、取適量攪拌好的餃子餡放入餃子皮中,依次包好。
4、燒開一鍋清水,下入餃子煮熟即可。
5、用生抽、紅油、醋、芝麻調成蘸碟,依個人口味蘸食即可。
頭水紫菜炒南極紅蝦
主要食材:頭水紫菜、紅蝦皮
調味料:芝麻、食鹽、白糖、雞精、食用油
製作方法:
1、頭水紫菜剪成小塊。
2、炒鍋燒熱,加入食用油燒至七成熱,下入紫菜翻炒至微綠色。
3、轉小火,下入芝麻翻炒幾秒鐘,下南極紅蝦繼續翻炒至皮微皺。
4、調入適量食鹽、白糖、雞精翻炒均勻即可。
本文由盛記原創撰寫,轉載請備註出處,歡迎關注【盛記海味乾貨】,了解更多海味乾貨知識、與君共享大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