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大師戴明的介紹

2020-12-13 精益張堅

本文作者:張堅

若要問眾多質量大師中,誰是最著名的一個?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戴明博士。戴明看起來姓戴,事實上人家是美國人。早先,戴明的學術在美國並不受重視。1950年,戴明赴日本講學,這幾天的講學的學員是當時日本傑出的企業家們,戴明將西方先進的質量管理理論悉數傳授給了這些學員,並將當時的講義版權捐贈給了日本主辦方。應當說,這次講學,無論對戴明本人還是日本產業界,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1951年,日本產業界用戴明的講義版權費成立了戴明質量獎,為成立最早的世界三大質量獎之一。(另兩大質量獎為,美國國家質量獎與歐洲質量獎,分別設立於上世紀80、90年代)

戴明簡歷:

~1928年獲耶魯大學數理物理學博士學位

~1939年作為主編出版休哈特著作《品質管制觀點下的統計方法》

~1950年起多次到日本開設質量管理課程

~日本科技聯盟(JUSE)因此設立「戴明獎」

~1956年獲美國質量協會頒發的「休哈特獎」

~1960年日本天皇頒給他二等瑞寶獎

~1987年裡根總統頒發「國家技術獎章」

~兩本著名著作《轉危為安》(提出戴明十四觀點)、《戴明新經濟觀》

~兩個著名遊戲「紅珠實驗」與「漏鬥實驗」

~生前最後十年,每年舉辦「四日研討會」

~其秘書西西莉亞著有《戴明的世界》一書

~曾到訪中國臺灣多次

主要觀點:

一、PDCA環:任何一項活動順利推進的邏輯都符合PDCA環。

二、戴明十四項原則

①質量不是萬能的;

②下定決心減少錯誤率;

③停止靠檢驗達成質量;

④採購不以低價為單一考慮;

⑤持續不斷地改善生產系統;

⑥建立在職訓練制度;

⑦穩態改善依賴於管理者;

⑧消除員工的緊張心理;

⑨消除部門的隔閡;

⑩消除雞湯式標語;

⑾廢除不合適的目標及標準;

⑿讓員工以工作為榮;

⒀建立活力化教育機制;

⒁企業每個人致力於轉型。

名言:

世界上有兩種企業,一種正從事改善,一種正走向滅亡!

本文參考:戴明《轉危為安》

~END~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質量大師: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的思想比較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 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 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 質量控制之神:戴明
    戴明是一名物理學博士,因為物理實驗中會產生大量數據,處理這些數據使他對「實際偏差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控制」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數據的共通性,戴明逐漸偏離了原來的研究方向,進入了統計領域。幾年之後,他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抽樣專家;接下來,他開始研究如何用統計方法進行質量控制;再後來他又進入了管理領域,最終成為名揚世界的質量管理大師。
  • 戴明十四項全面質量管理原則
    質量管理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做好管理卻並不容易,質量管理大師戴明針對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十四條管理原則。具體詳情請隨九腦匯學院一起來看看吧。
  • 從休哈特、朱蘭、戴明三位質量專家的履歷中,你能發現什麼?
    這三位大師,堪稱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是工業時代以來,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學的奠基人和傳承大師。我花了一點時間搜集整理一下這三位的履歷,列明如下,從他們三位的履歷中,你發現了什麼?1946 日本科學家與工程師聯盟( JUSE ) 成立後,他開始與此組織建立聯繫,戴明由此逐漸成名並應 JUSE 之邀為日本人講述他的統計方法1950 到日本開始8天講授聽課的人們將這8天課程的速記、筆錄匯總整理為《戴明博士論質量的統計控制》的手抄本競相傳播,戴明博士隨即慷慨地把這一講稿的版稅贈送給日本科學家與工程師聯合會
  • 戴明:世界質量管理日本精益管理之父
    領導了席捲全球的質量革命,因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 戴明博士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諮詢實踐工作,時間長達40多年。他的客戶包括製造業、服務業、電信業、政府機構,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
  • 世界三大質量大師,管理必修課,網友:都是先驅者
    他們同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費根鮑姆、日本質量管理之父石川馨等人,譜寫了當代質量管理運動的協奏曲。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 有一種弘揚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他叫戴明
    那天,美國少了一名優秀的志願軍戰士,而世界卻因此多了一位質量控制大師。戴明就是這樣,從物理、到統計、再到管理,不斷學習、永遠進步、融會貫通,這正是他日後成為質量管理大師的重要原因。1941年底,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戴明又把統計質量控制原理引入工業管理,並為國防部培訓了2000多名工程師和質檢員,這使得戴明在質量控制領域名氣大增。
  • 戴明統計質量管理商學院山西分院課程輔導
    17日到19日,統計質量管理專家,戴明統計質量管理商學院院長李穎老師在商學院主會場,為商學院內部企業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諮詢輔導。李老師對管理做了以下分享:從管理的定義,到各位科學管理大師對管理的理解做了全方位的解答,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認為管理就是確切的知道你要別人幹什麼,並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幹。
  • 戴明與日本工業的崛起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因其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戴明博士一生致力於質量管理研究和實踐,並獲得了諸多成就和讚譽:1987年,美國總統裡根向戴明博士頒發「國家技術(工程)獎章」1988年,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傑出科學事業成就獎」1980年,美國質量控制協會紐約大都會設立年度「戴明獎」,以表彰那些在質量和生產效率改進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企業
  • 戴明管理十四條原則(思維導圖)
    後來請來了戴明來指導,戴明給出了這十四條。日本企業嚴格遵循戴明的指導精神來指導工業生產,產品質量迅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很快提高。原來的汽車市場,都是美國人的天下。日本汽車迅速崛起,在美國都搶佔了大片市場。
  • 中國要想成為製造強國應該學習戴明的理論
    在戴明的鼓勵下,豐田開始在質量管理體系下採取系統的方法去解決質量問題,這種方法後來被稱為的「戴明環」,或PDCA循環(計劃-執行-檢查-行動),是持續改善的基石。 戴明的質量管理理念,幫助日本企業打造出了現代意義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產品品質。 日本的經濟振興被視為是一次成功的質量革命。可以說,沒有戴明,就沒有今天的日本製造。在豐田公司總部的大堂,戴明的照片和豐田創始人以及現任總裁的照片掛在一起,而且戴明的照片更大更突出,以示感謝與紀念。
  • 向世界提供質量管理的「中國方案」
    」上,美國質量協會CEO(執行長)威廉姆·特洛伊以《質量史:一部現代和近代史》為題帶來自己的專題報告,這位哈佛大學的兼職教授,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的退役美軍三星級上將,在報告裡用相當長的篇幅詳細地介紹了戴明在日本推廣質量管理對美國的刺激,以及美國波多裡奇國家質量獎的相關情況。
  • 質量管理大師及其思想簡介系列-1:統計質量控制(SQC)之父:休哈特
    Shewhart),是現代質量管理的奠基者,美國工程師、統計學家、管理諮詢顧問,被人們尊稱為「統計質量控制(SQC)之父」。說起西方電氣公司(Western Electric)和貝爾試驗室,在質量管理發展史上亦值得大書特書。但為行文條理起見,在此先按下不表,留待後面作專文介紹。說起休哈特,就不能不說他的控制圖(Control Chart),而要理解統計圖的設計原理,則要先理解變異(Variation)這一現象。自然界當中充滿了變異。
  • 質量管理專家的質量理念
    在現代質量管理的實踐活動中,質量管理專家中的核心人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正是這些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如戴明、朱蘭、石川馨等,使人們對質量及質量管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質量管理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  1.戴明的質量理念  戴明(W.E.Deming)是美國著名的質量專家之一。
  • 戴明提名為重慶市長壽區區長
    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陳奎宣布了市委關於長壽區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職的決定:經市委研究決定,戴明同志任長壽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長壽區政府區長人選,兼任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全體在家市管幹部參加會議。原任長壽區區長巴川江近日已任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黨組書記、主任。
  • 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戴明獲提名為重慶市長壽區區長人選
    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陳奎宣布了市委關於長壽區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職的決定:經市委研究決定,戴明同志任長壽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長壽區政府區長人選,兼任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戴明,1969年10月生,長期在重慶市發改委工作,2015年出任潼南區副區長,2018年任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
  • 戴明統計質量管理商學院山西分院2020年度工作規劃會議
    2019年12月20日上午9點,李穎老師在山西太原,組織了山西商學院班主任會議,議題為《戴明統計質量管理商學院山西分院2020年度工作規劃》。我們要做的就是全面質量管理,用統計學的方法建立模型解決問題。各企業提出問題,我們是要用專業方法支持,我們能夠幫助解決企業問題的路徑,重點是通過檢查出問題,支持企業執行、跟進、解決問題。商學院主任鄭愛宏與李老師對接了商學院運營準備工作的重點思路,李老師再次針對商學院運營的落地工作進行了指導: 1.
  • 質量工程師知識點:質量管理的發展
    (一)質量管理發展階段的回顧  質量管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質量檢驗階段  20世紀初,美國出現的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將質量檢驗機構獨立出來。  從工長的質量管理到檢驗員的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專家的質量管理的理念
    休哈特:美國統計質量控制之父(第一張控制圖),他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質量控制的重點應該放在製造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事後把關提前到製造階段。PDCA循環(戴明環)。  控制圖的理論基本思想:偶然波動和異常波動,異常波動可以用有效的方法發現並可以剔除,但偶然波動是不會消失的,除非改變基本過程。
  • 讀後感:《戴明論質量管理》第1章提高的連鎖效應
    通常大家認為,「質量與生產是互不相容的,你不能兩個都要」。然而事實是兩者不僅不衝突,而且質量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會帶來生產力的提高。這便是1950年夏天戴明造訪日本後使該連鎖反應成為日本人根深蒂固的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