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質量大師: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的思想比較

2020-12-13 騰訊網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

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

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不可否認,三位大師的質量管理思想有著驚人的相似,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第一,在對質量內涵的理解上

三人都一致認為質量不僅僅意味著相應的規格和標準,更重要的是顧客的需要。

戴明認為,真正的質量是立足於用戶需要,追求不斷提高用戶滿意程度而形成的。朱蘭提出了質量的「適用性」這個概念。克勞士比認為質量要符合要求,而這個要求就是用戶的需求。

第二,三人都對以往質量與成本正相關的觀點予以徹底顛覆。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高質量必然導致高成本,他們三人從各自不同角度論證了高質量不但不會導致高成本,反而會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能力。

第三,三人都認為質量不能完全依賴檢驗。

戴明和克勞士比都提出了事先預防的重要性。

不同的是,戴明側重在組織中建立系統改善;克勞士比提出用「零缺陷」這個質量工作標準來實現;

朱蘭則認為檢驗對於質量的提高沒有決定性的意義,他認為質量的人事方面是關鍵。

第四,三人都認為主要的質量問題是源自系統,而不是源自工人。

戴明認為85%的生產失誤責任在於管理者而不是操作者。據說,福特公司曾經派質量副總裁去請戴明做顧問,卻被戴明拒絕。

被拒絕的原因是:戴明認為質量是高管層尤其是總裁決定的,所以他有一個規矩,非總裁來請決不出山。

朱蘭的 80∶20法則也是針對管理者因素提出的。克勞士比也認為零缺陷管理最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動,高層領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五,三人都提出質量改進是一個持續過程,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和一朝一夕的短期工作。

戴明認為,解決當下問題並不是改善,充其量不過是恢復常態。

克勞士比設定的預防過程,就是一個持續的質量改進過程。朱蘭的「質量環」和「突破歷程」也論證了這一點。

第六,三人都強調質量改進應該打破部門隔閡,在把企業當作一個整體的條件下進行。

戴明「管理十四點」中的「打破部門之間的隔閡」、朱蘭的「質量環」及「三部曲」、克勞士比的零缺陷管理和四項原則,都從不同角度印證了部門之間的合作對質量改進的重要性。

第七,三人都強調質量改進過程中「人」的重要性,都反對見物不見人的傳統質量觀。

然而,三位大師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以及人生感悟各不相同,因此,他們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質量管理理論異彩紛呈。

戴明堅信,應用統計方法是解決質量問題的重要工具。

戴明甚至反對舉辦有關「全面質量控制」的研討會,他認為統計質量控制就已經很「全面」了。

日本科技聯盟的常務董事小柳認為,戴明在統計方面很傑出,但他缺乏實踐經驗而且「沒有把質量作為整體來把握」。

小柳在1964年6月22日給朱蘭的信中寫道:

「坦率地說,戴明好像在工業生產中的經驗不足,並且他從未把『質量』當作一個完整的包括產品、流程和操作(包括人力操作)的實體來看待。」

戴明過於重視統計的傾向,也受到了朱蘭的批評。朱蘭認為統計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

他甚至認為戴明的觀念「狹隘、自私」。朱蘭指責戴明過多地運用了統計學理論而不是管理學理論。

在他的自傳中,朱蘭這樣描述戴明:

「當一些方法不多的數學家到工業界中開闊了眼界時,戴明卻沒有。他固守自己的狹隘的專長,這是他專長中最好的一個,但他的思想看上去對其他事物都是封閉的」。

朱蘭的方法與戴明的方法相比,少了幾分機械性,對人際關係的強調更重一些,這可能恰恰與他在實際生活中不擅長此項有關。

正是人際關係處理上的挫折,使朱蘭對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銘記在心。

朱蘭一直對他的教訓念念不忘,說: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遇到了無數的人際關係問題,不僅僅是自己的,而且是普遍存在於其他人之間,存在於客戶的經理們和僱員之間類似的問題」。

因而,朱蘭將人性尺度加入到質量範疇之中,他以人際關係擴展了質量的內涵,將質量管理從狹隘的統計範疇擴展到管理範疇。

朱蘭與戴明觀點還有截然相反的地方,比如戴明「管理十四點」中的「消除員工的焦慮」,鼓勵員工在企業中放開手腳和思路,減除員工的思想負擔。

對此,朱蘭極為反對,這很有可能同朱蘭一生的種種傷痛和磨難有關。也許,在朱蘭眼裡,適度的焦慮能夠使人體驗到生命的真諦。

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戴明和朱蘭各偏向了一個極端。

克勞士比注重用超前的思想指導行為實踐,強調用管理和組織過程而不是用統計學科的方法來改善企業的狀況,這一點與戴明極為不同。

他運用醫學和商學的交叉思維來解構質量,從整體的需要和行動的目的出發,提出了「完整性」的「質量哲學」。同朱蘭相比,克勞士比更像一個智者。

總的來說,戴明和克勞士比更多地從哲學角度來闡述質量問題,並主張公司應將質量作為一種概念來接受。

而朱蘭一直致力於質量體系的計劃與實施,他的研究範圍側重在質量管理的方法論上。

正是因為他們的質量管理思想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採,他們之間的爭論也從未間斷。

身為「理論學派」代表的戴明,固執地認為接受「實踐學派」克勞士比學說的那些經理們是容易受騙上當的,而不接受統計方法培訓的管理高層是愚蠢的。

克勞士比的門徒們反擊道,戴明把數學和統計學的意義賦予了質量,朱蘭致力於質量的工程學和數理方面的挖掘,但他們的思想充其量只是「數量哲學」,而克勞士比的管理思想才是「完整性」的「質量哲學」。

克勞士比的後繼者顯然認為自己推崇的宗師要比戴明和朱蘭更加技高一籌。但這不過是一家之言。

不管有多少爭論,這三位大師以及他們運用各自的聰明智慧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為質量管理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質量大師,管理必修課,網友:都是先驅者
    他們同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費根鮑姆、日本質量管理之父石川馨等人,譜寫了當代質量管理運動的協奏曲。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 從休哈特、朱蘭、戴明三位質量專家的履歷中,你能發現什麼?
    這三位大師,堪稱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是工業時代以來,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學的奠基人和傳承大師。我花了一點時間搜集整理一下這三位的履歷,列明如下,從他們三位的履歷中,你發現了什麼?紐約西方電氣公司總部工業工程方面的主席1945 離開西方電氣公司,作為獨立諮詢師工作1951 第一版《朱蘭質量手冊》1954 抵日並召開中高級管理者專題研討會1979 創辦朱蘭學院
  • 朱蘭「質量管理」思想(上)
    (官方網址:www.qualityclub.cn)朱蘭質量管理思想  「20世紀是生產率的世紀,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這句話出自朱蘭。身為一代質量管理大師,朱蘭將自己畢生的經歷投入到質量管理領域,提出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理論和方法,對質量管理學科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質量大師戴明的介紹
    本文作者:張堅若要問眾多質量大師中,誰是最著名的一個?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戴明博士。戴明看起來姓戴,事實上人家是美國人。早先,戴明的學術在美國並不受重視。1950年,戴明赴日本講學,這幾天的講學的學員是當時日本傑出的企業家們,戴明將西方先進的質量管理理論悉數傳授給了這些學員,並將當時的講義版權捐贈給了日本主辦方。應當說,這次講學,無論對戴明本人還是日本產業界,都產生了深刻影響。1951年,日本產業界用戴明的講義版權費成立了戴明質量獎,為成立最早的世界三大質量獎之一。
  • 向世界提供質量管理的「中國方案」
    向世界提供質量管理的「中國方案」——中國質量獎與世界三大質量獎比較分析與解讀□ 本報記者 徐建華今年9月,全國「質量月」期間,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和市場監管總局在上海共同舉辦的「省部級幹部建設質量強國專題研討班
  • 戴明:世界質量管理日本精益管理之父
    領導了席捲全球的質量革命,因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 戴明博士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諮詢實踐工作,時間長達40多年。他的客戶包括製造業、服務業、電信業、政府機構,以及大學和研究機構。
  • 戴明十四項全面質量管理原則
    質量管理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做好管理卻並不容易,質量管理大師戴明針對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十四條管理原則。具體詳情請隨九腦匯學院一起來看看吧。
  • 質量管理專家的質量理念
    在現代質量管理的實踐活動中,質量管理專家中的核心人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正是這些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如戴明、朱蘭、石川馨等,使人們對質量及質量管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質量管理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  1.戴明的質量理念  戴明(W.E.Deming)是美國著名的質量專家之一。
  • 質量控制之神:戴明
    戴明是一名物理學博士,因為物理實驗中會產生大量數據,處理這些數據使他對「實際偏差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控制」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數據的共通性,戴明逐漸偏離了原來的研究方向,進入了統計領域。幾年之後,他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抽樣專家;接下來,他開始研究如何用統計方法進行質量控制;再後來他又進入了管理領域,最終成為名揚世界的質量管理大師。
  • 註冊質量工程師輔導:朱蘭的質量管理
    朱蘭的質管理朱蘭博士是世界著量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所倡導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終深刻影響著世界企業界以及世界質量管理的發展。他的"質量計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被稱為"朱蘭三部曲".他最早把帕累特原理引入質量管理。《管理突破》二書是他的經典之著。
  • JURAN縉晟朱蘭質量談六西格瑪人才在數位化時代的意義
    JURAN縉晟朱蘭質量則認為,數位化時代,「六西格瑪人才」是助力企業發展的關鍵。    約瑟夫·朱蘭博士是享譽國際質量管理界75年的思想大師,被視作現代質量管理之父。他撰寫的《朱蘭質量手冊》被譽為「質量管理領域中的聖經」。  今天,JURAN縉晟朱蘭質量將朱蘭博士及其研究院在過去75年中所實踐和質量知識和經驗,拆解成160+數位化知識模塊,還原最原汁原味的質量經典內容。通過對人員質量管理能力評估,為組織和個人提供適配的知識和技能模塊,短平快地關閉差距。
  • 質量管理專家的質量管理的理念
    休哈特:美國統計質量控制之父(第一張控制圖),他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質量控制的重點應該放在製造階段,從而將質量控制從事後把關提前到製造階段。PDCA循環(戴明環)。  控制圖的理論基本思想:偶然波動和異常波動,異常波動可以用有效的方法發現並可以剔除,但偶然波動是不會消失的,除非改變基本過程。
  • 戴明與日本工業的崛起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因其對世界質量管理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而享譽全球,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戴明博士一生致力於質量管理研究和實踐,並獲得了諸多成就和讚譽:1987年,美國總統裡根向戴明博士頒發「國家技術(工程)獎章」1988年,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傑出科學事業成就獎」1980年,美國質量控制協會紐約大都會設立年度「戴明獎」,以表彰那些在質量和生產效率改進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企業
  • 圖說質量管理發展史
    質量概念 傳統上的質量基本是指產品性能是否符合技術規範,也就是將產品的質量特性與技術規範(包括性能指標、設計圖紙、驗收技術條件等)相比較,
  • 2011年《綜合知識》備考:專家的質量理念(2)
    2.朱蘭的質量理念  像戴明一樣,朱蘭(J.M.Juran)作為美國的著名質量專家,曾指導過日本質量管理。在《朱蘭質量手冊》中他對質量的定義是:  ①質量是指那些能滿足顧客需求,從而使顧客感到滿意的「產品特性」。  ②質量意味著無缺陷,也就是說沒有造成返工、故障、顧客不滿意和顧客投訴等現象。
  • 有一種弘揚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他叫戴明
    讓美國對日本製造業的崛起反省和改進,使其得以繼續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那天,美國少了一名優秀的志願軍戰士,而世界卻因此多了一位質量控制大師。戴明就是這樣,從物理、到統計、再到管理,不斷學習、永遠進步、融會貫通,這正是他日後成為質量管理大師的重要原因。
  • 擴散|100本《質量免費》實體書,速速領取!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本好書——《質量免費》。而且我們的一個合作夥伴工程客共學社更是準備了100本《質量免費》實體書給大家(包郵)!說到這本書,它是管理學的經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頓、耶魯等商學院MBA的必讀物。作者克勞士比在書中闡釋了人們關於質量管理的錯誤觀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實施質量過程改進的成功故事。
  • 袁潔會見克勞士比中國學院院長 深入交流「零缺陷」質量管理
    袁潔會見克勞士比中國學院院長 深入交流「零缺陷」質量管理 2020-12-1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戴明管理十四條原則(思維導圖)
    後來請來了戴明來指導,戴明給出了這十四條。日本企業嚴格遵循戴明的指導精神來指導工業生產,產品質量迅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很快提高。原來的汽車市場,都是美國人的天下。日本汽車迅速崛起,在美國都搶佔了大片市場。
  • 質量工程師知識點:質量管理的發展
    (一)質量管理發展階段的回顧  質量管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質量檢驗階段  20世紀初,美國出現的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將質量檢驗機構獨立出來。  從工長的質量管理到檢驗員的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