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信你有說話的權利

2020-12-14 四夕老師成長課

同樣一句話

故事要從我初中校園的一件事情開始說起,我的班主任是一位50來歲的男教師,他有著反光的光頭和略微挺出來的肚子。

平常上課的時候,總能從他身上看到一抹智慧的光輝,再從他眉宇之間偶爾散發出來的眼神,更是飽含著寓意,偶爾他會問出一些帶有哲學性的問題。

雖然我那時候處於蠢萌狀態下,壓根不知道他所說的一些話中的深意,但是也總會從他的話裡行間之中感受到一些道不明也說不清的意思。

那時候,在上課,上午的還是下午的,是星期幾的課,我也記不清了,我只知道是他的課。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一節課的他說過一句話——我不同意你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初聽這一句話,我似有所悟,卻又感覺高深莫測,不可琢磨。

現在過去這麼多年了,我再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是在網絡上面,看到另一位公關方面的老師說的這一句話。

「我不同意你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跨越時光長河,兩幕相似的畫面重疊在一起,我有了一些明悟。

說話的權利

嘴巴長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只要並非天生殘疾,或某些病因失去了說話的能力,我們一生都會說很多話。

從生下來的呱呱大哭,到後面的咿呀學語,再到後面模仿著說一些簡單的詞彙,後來會說一些不太流暢且缺乏邏輯感的語句,再到後面逐漸有了成熟的表達技巧和溝通方式。

這一個過程中,說話伴隨著我們一生。

有人覺得另一個人說的話不太符合內心的預期,或者觸及到了內心的傷疤,便指責對方話語的缺陷,若要罵至最深處,會命令對方禁止說話。

在我看來,因為兩個人之間觀點、立場和利益角度不同,所以對一句話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我們先不討論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果事情的範圍僅限於普通人之間的相互交流。

除了不能說一些汙穢的詞語,不能說有辱人格尊嚴、違反國家安全、社會利益的話語之外,我們擁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

就比如,我說甜豆腐好吃,那麼另一個喜歡吃鹹豆腐的人就會站出來說甜豆腐不好吃,鹹豆腐才好吃。

然後我們之間就發生了爭論,這就是一種觀點態度方面的對立。

我們相互之間可以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我們不應該禁止別人說出內心的想法,就如同別人不能禁止我們說出想法一般。

很多人呢,是嚴於律人、松於律己,對別人的要求抬到天那麼高,對自己的要求呢,卻掉到了谷底。

像這一種人,如果不是利益上的關係,或其他方面的苦衷,恐怕沒有人想去親近他,也沒有人想和他講心裡話。

當然,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明白,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的嘴巴長在自己身上。

我們不希望別人封住我們的嘴,那麼我們自己也不應該去封住別人的嘴,應相互體諒。

在觀點上,我們可以對立,態度上可以鮮明不同,立場上可以針鋒相對,這只限於話題的競爭,立場的不同,不應該涉及人身攻擊。

因為,別人有說話的權利,而你也有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的這句話非常地好——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林夕薦讀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非常流行,但知道這句話出處的卻寥寥無幾。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句名言至今仍被人們所援引和傳播,說明伏爾泰的美好願望仍然沒有實現。
  • 你怎麼理解「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怎麼用科學精神解讀「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一定要保證人民的發言權,儘管意見千差萬別,褒貶不一。讓大家暢所欲言,發現問題癥結所在,便於解決問題,處理矛盾。
  • 伏爾泰曾說過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就是善待自己在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女人太過於敏感,總是強求他人贊同自己的觀點,希望都能和自己保持觀點統一。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判斷能力,怎麼能奢望他人與自己「異口同聲」呢?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既不能強求他人對自己有看法,也不能阻止他人說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是絕對的嗎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當然不是絕對的。很多人都有個疑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在理呢?咱們中國人會不會講理呢?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就不屬於冥頑不化的一群。雁過留聲,語過留音,人過留名,也從來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特例。所以說,中國人是普遍懂道理的。既然是懂道理的人,怎麼會不允許別人講話呢?
  • 「我不同意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還要被這話騙多久?
    當然,伏爾泰最被人們熟知的,就是他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甚至有不少人先是知道了這句話,進而才了解到伏爾泰這個人。關於這句話,通常被人們理解為 「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不會允許任何強圌權剝奪你表述觀點的權利」,也正是這句話,成了現在西方人捍衛「言論自圌由」的一面盾牌,成了他們隨時隨地拿起來為自己的言論辯護的武器,別管我說了什麼,也別管我說的對與錯,總之這是我的權利,你無權剝奪。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所以,我很慶幸,自己所在的企業氛圍比較好,領導大多虛懷若谷、海納百川,願意聽聽不同專業人士的建議。很多人一起開會時,如果你的企業是一個鼓勵創新、允許犯錯,具有主張開放自由、民主的企業文化,那麼這個會議會很熱鬧,因為每個人會盡情抒發自己的獨特觀點。為什麼呢?
  • 孩子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6.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首先,不可否認,有大量的人喜歡看咪蒙寫的文章,還有可能重度沉迷。那些人不喜歡咪蒙的人為何有權利阻止喜歡看咪蒙的人,要求人家不許看? 我的態度是:「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容許空氣中充滿不和諧的聲音,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正是力量的象徵。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也作廢了
    可這封道歉信並沒有平息報社內部大量員工——尤其是少數族裔員工的不滿,他們認為光有一個道歉信還不夠。於是,在《費城問詢報》領導層的勸說下,之前發布道歉信的那位高級資深編輯斯坦·維斯諾斯基只得辭職。該報在6月3日刊登了一篇由親川普的共和黨保守派參議員湯姆·柯頓(Tom Cotton)撰寫的文章,該文章一邊宣稱抗議活動已經淪為暴亂,且有極左勢力和無政府主義者參與煽動,一邊則表示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那麼川普就可以動用美國的《反叛亂法》出動軍隊鎮暴。 柯頓這樣的聲音雖然很嚇人,但一份美國民調顯示,像他這種支持出動軍隊鎮暴的人並不在少數。
  •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一個「誓死捍衛」的宣言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現在基本上還是選擇在微信裡說話,而不在外面的平臺上說話。因為在微信裡,有一邊的路人感覺夜很黑。我是做不了手電筒的,暫時沒這個能力,能做只螢火蟲給一些安慰就好了。我用公眾號發一些文章,隔三差五收到違規通知,數了數已經有六篇了,可能是舉報也可能是審查,我也不清楚。
  •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也不想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文/五娃(聽鳳鳴)(鴻思學社首發)
    因此,相對於伏爾泰對盧梭的具體表態,我要明確的說:如果,我如果我不贊成你的觀點,那麼,我也不可能無條件的誓死捍衛你表達觀點的權利。            一。並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是無害的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是無害的。也不是所有的不兼容觀點都具有合理性。這個世界上就有一些觀點有害無益,他的宣傳就需要得到禁止,而不能得到被支持發表的權利。
  •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會為戰爭而投票!)她,就是珍妮特.蘭金,一位致力於女性社會地位與權力的鬥士。與其他八位女性雕像一起,作為美國婦女的傑出代表,永世被人瞻仰。而她的故事以及獲得如此的殊榮,也無聲地在弘揚美國這個國家尊崇的一條普世的價值觀念: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寫作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周一基礎部分,我們來辨析三個長得特別特別像的詞,中文中都有 「保護、保留、維持」的意思。你可以用鹽保存肉或魚。柯林斯詞典解釋:To conserve something means to protect it from harm, loss, or change.
  • 【真相】「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話伏爾泰沒說過
    言論自由不應超出法律的範圍,但究竟是誰一直在誤導中國人?文/鄭若麟「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據說是伏爾泰的「名言」。這句話流傳如此之廣,甚至在伏爾泰的祖國法國也被奉為「至理名言」!
  •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為何說到難做到
    「逆」的意思好幾種,有反抗的含義(逆行),有不順利的意思(逆境),總之是意料之外、不合我意,我們可以認為是別人看法和我不一致。 所謂不一致,用線段表示的話,只要不是180度的相反方向,就可以認為是不一致,這個不一致情況就非常非常多。 「反」可以理解為正好相反,完全相反,好像南轅北轍的故事。
  • 美國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你就是「民主的敵人」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最起碼的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吧,這不應該是隨便個大學生都知道的吧?但是把自由延展成瘋魔狀態的美國民主黨教授,就不會明白這一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羅伯特·賴希(Robert Reich)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有職業的社會學科教授,1月3日他在推特上將宣布挑戰拜登勝選的以克魯茲為首的11名參議員列為「民主的敵人」,並將名單在推文上列出來。顯然,這位民主黨教授信奉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誓死不讓你有開口的機會」。有很多民主黨人隨後跟風說這些共和黨議員應該被逮捕,並以煽動罪和叛國罪受審。
  • 勵志語錄: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熱愛世界,偏愛你,這裡是文夕館,心情的樹洞,如果喜歡我的話,別忘記關注我哦。我們什麼時候能做到換位思考,我們就什麼時候學會對一個人主動。真理不需色彩,美麗不需塗飾。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不一定同意你的觀點但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在此次賽事之前,國家體育總局有了李玲蔚回歸乒羽中心當副主任的說法,隨後又傳出李永波調離乒羽中心的流言。對此李永波意味深長地說,「首先,我不會退役,因為我還沒有到退役的年齡。其次,我也不會離開羽毛球,因為我之前說過我離開羽毛球的時間是我培養出第100個世界冠軍的那一天。這個請大家放心,我也希望外界不要想找人來代替我,因為我只做羽毛球,別的崗位對我來說沒有吸引力。」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
    隨著一年一年過去 我發現 我和越來越多的人觀點不同 Sometimes I couldn't even use the word 'different' to describ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