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2021-02-13 雨具資訊

最近,一個朋友向我抱怨,

說在職場很有挫敗感,

每次為公司提供一個好建議、好想法時,

領導聽都沒聽完,

就直接說「no」,

然後領導自己講一個想法,

你必須按照他的想法去執行,

結果執行之後成果可能還沒自己的建議好。

所以,我很慶幸,

自己所在的企業氛圍比較好,

領導大多虛懷若谷、海納百川,

願意聽聽不同專業人士的建議。

很多人一起開會時,

如果你的企業是一個鼓勵創新、允許犯錯,

具有主張開放自由、民主的企業文化,

那麼這個會議會很熱鬧,

因為每個人會盡情抒發自己的獨特觀點。

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眼中的世界不盡相同,甚至大相逕庭

比如10月28日,

我們要舉辦「全球贛商文化論壇暨全球贛商中心產品發布會」,

在開會討論到底要邀請哪些嘉賓時,

就千差萬別,

從對世界的影響力來看,大部分人看好歐巴馬,如果邀請到他來,自然皆大歡喜,但人家歐巴馬時間排滿了,沒空;

有人看好聯合國原秘書長安南,因為他也是世界影響力的領袖;

有人看好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因為他是布萊爾;

有人看好比爾蓋茨,不僅因為他24年蟬聯全球首富,也是行業領袖、慈善家;

有人看好埃隆·馬斯克,不僅因為他是傳奇「鋼鐵俠」,造出了牛逼的特斯拉,還因為他代表了未來,在網際網路、清潔能源、太空這三個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領域,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有人看好王蒙,因為他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也是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有人看好吳曉波,因為他是企業家、財經作家,也是國內目前較大的網際網路財經社群——吳曉波頻道創始人;

……

最後因為邀請嘉賓時間太緊的關係,

領導拍板,就王蒙、吳曉波、方志遠了。

說實話,我覺得這個組合也很不錯。

但還是有人會討論,王蒙與吳曉波的影響力誰更強?

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一般都看好王蒙,

因為他們曾經讀著王蒙的書,

度過了相當長一段歲月,

很多人念念不忘《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

我們去北京拜訪王蒙先生時,

甚至連70後、80後的我們也相當激動,

我們李總的父親也是王蒙的鐵桿粉絲,

按耐不住激動心情,

委託李總通過電話向王蒙先生致敬,

覺得自己的兒子能到自己偶像家裡做客拜訪,深感榮幸。

我發拜訪與王蒙先生的合影在朋友圈裡面,

很多朋友留言要來參加

「全球贛商文化論壇暨全球贛商中心產品發布會」,

希望有機會拿著他的書請他籤名,

甚至希望能合影留念。

年輕一些的人,

就強烈表達了對吳曉波的看好,

很多人都是《吳曉波頻道》的粉絲,

每天收聽他的電臺、

看《吳曉波頻道》的文章,

據說《吳曉波頻道》粉絲已經400萬人,

吳曉波的新浪微博也400多萬粉絲,

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

我也發與吳曉波先生的合影在朋友圈裡面,

也是很多朋友要求送票參加,

點讚數幾分鐘之內上百。

我們公司文化顧問方志遠教授也很厲害啊,

是國內明史研究的權威學者,

他對明代政治及制度、明清江西移民與商人、

明代市民文學與社會思潮等有深厚研究,著述頗豐。

2010年應《百家講壇》欄目之邀主講《大明嘉靖往事》,

2011年應《百家講壇》欄目之邀主講《萬曆興亡錄》,

2013年1月第三次登上《百家講壇》,

講述系列節目《國史通鑑》,

一直到今天還在《百家講壇》講。

全國很多商會組織、大學都有邀請他去演講,

很有影響力。

因為年齡、閱歷、區域文化、教育程度,

以及所站角度不同,

60歲人的看法與30歲人的看法,

估計大多時候是不一樣的,

甚至同樣都是30歲的人,

看法也不盡相同。

我們沒必要苛求一致:

你感覺不錯,沒必要要求我也必須感覺不錯!

你喜歡一代女神張曼玉,

我卻喜歡舒淇的性感。

你的偶像是比爾蓋茨,

我就比較看好埃隆·馬斯克。

你喜歡張學友,但還有很多90後卻喜歡鹿晗!

網上最近流傳一句話:

鹿晗和關曉彤看對眼了,

難道你看誰都沒感覺?

伏爾泰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在一個組織內部,

如果聽不到不同的聲音,

或者不能聽到不同的聲音,

是很可怕的。

從很多企業發生的失敗案例經驗來看,

那些表面上看起來「一團和氣」的組織最令人擔心。

一方面,管理者還在為「團結和諧」的內部氣氛而沾沾自喜,

但另一方面,組織成員的漠不關心和精神懈怠卻隨處可見,

這比衝突本身更可怕,更有風險。 

一個沒有不同聲音的組織,

將逐漸衰弱、凋零,

比如諾基亞、摩託羅拉等世界500強。

只有肯定不同聲音,允許不同意見,

一個組織才會充滿活力

比如騰訊,因為海納百川,

所以誕生了微信;

比如阿里巴巴,因為兼容並蓄,

所以誕生了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

我們博能控股集團也是這樣,

因為鼓勵不同意見,

原本做工業的,後來誕生了國內都有影響力的

新能源汽車、安馳電池,

誕生了網際網路金融——博金貸、網絡小貸,

誕生了資本眾籌、影響力眾籌的全球贛商之家——商聯中心,

誕生了江西第一家民營銀行——裕民銀行,

誕生了全國唯一價值養老小鎮……

這方面做得最好的企業也許是Google,

因為Google鼓勵創新、允許犯錯,

主張開放自由、民主的企業文化,

一直秉承吸引最聰明的人才來Google工作的理念,

要想吸引最聰明的人來創新,

就要先給人才創造一個非常開放、寬鬆的環境。

管理上的「民主」就要求每一個管理者,

面對下屬的提議不能直接回復「NO」,

而是得說可以考慮如何幫助他發展。

Google希望創造一個百家爭鳴的氛圍,

使大家能夠和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給各種創意一個去試驗的機會。

可以想像,

如果在一個組織中,

形成「領導說不可以就不可以」的文化,

企業又怎能領先技術發展?

產品又怎能滿足客戶多變的需求?

所以,在Google,

第一是要允許你做;

第二是給你資源幫你做;

第三是允許你犯錯誤。

這就是其追求的創新文化,

要讓每個人的想法、有機會去實現。

轉發並在文末評論本文章,

有機會得到10月28日參加「全球贛商文化論壇暨全球贛商中心產品發布會」的票!

- END -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

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歡迎來稿。

相關焦點

  • 林夕薦讀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非常流行,但知道這句話出處的卻寥寥無幾。
  • 你怎麼理解「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怎麼用科學精神解讀「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一定要保證人民的發言權,儘管意見千差萬別,褒貶不一。讓大家暢所欲言,發現問題癥結所在,便於解決問題,處理矛盾。
  • 「我不同意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還要被這話騙多久?
    當然,伏爾泰最被人們熟知的,就是他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甚至有不少人先是知道了這句話,進而才了解到伏爾泰這個人。如果伏爾泰真說了「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此時是不是被自己狠狠地打臉了呢?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句名言至今仍被人們所援引和傳播,說明伏爾泰的美好願望仍然沒有實現。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是絕對的嗎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當然不是絕對的。很多人都有個疑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在理呢?咱們中國人會不會講理呢?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就不屬於冥頑不化的一群。雁過留聲,語過留音,人過留名,也從來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特例。所以說,中國人是普遍懂道理的。既然是懂道理的人,怎麼會不允許別人講話呢?
  •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也不想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文/五娃(聽鳳鳴)(鴻思學社首發)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名人名言往往因為名人的名聲效應,以及名言本身的哲理性而變廣泛認同。但應用的尺度上,卻不能迷信於這種權威性,而要把名言放在說話的背景以及應用的尺度內來看這句名言的效力。
  •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一個「誓死捍衛」的宣言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現在基本上還是選擇在微信裡說話,而不在外面的平臺上說話。因為在微信裡,有一邊的路人感覺夜很黑。我是做不了手電筒的,暫時沒這個能力,能做只螢火蟲給一些安慰就好了。我用公眾號發一些文章,隔三差五收到違規通知,數了數已經有六篇了,可能是舉報也可能是審查,我也不清楚。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信你有說話的權利
    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一節課的他說過一句話——我不同意你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初聽這一句話,我似有所悟,卻又感覺高深莫測,不可琢磨。現在過去這麼多年了,我再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是在網絡上面,看到另一位公關方面的老師說的這一句話。
  •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不會為戰爭而投票!)她,就是珍妮特.蘭金,一位致力於女性社會地位與權力的鬥士。與其他八位女性雕像一起,作為美國婦女的傑出代表,永世被人瞻仰。而她的故事以及獲得如此的殊榮,也無聲地在弘揚美國這個國家尊崇的一條普世的價值觀念: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將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不喜歡任何東西,你可以不看,你可以屏蔽,你也可以批評羞辱謾罵。這都不是問題,但是僅僅因為不喜歡,就希望公權力介入或者封殺,這是一種可怕的想法。那些人不喜歡咪蒙的人為何有權利阻止喜歡看咪蒙的人,要求人家不許看? 我的態度是:「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容許空氣中充滿不和諧的聲音,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正是力量的象徵。
  • 【真相】「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話伏爾泰沒說過
    言論自由不應超出法律的範圍,但究竟是誰一直在誤導中國人?文/鄭若麟「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據說是伏爾泰的「名言」。這句話流傳如此之廣,甚至在伏爾泰的祖國法國也被奉為「至理名言」!
  • 伏爾泰曾說過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就是善待自己在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女人太過於敏感,總是強求他人贊同自己的觀點,希望都能和自己保持觀點統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既不能強求他人對自己有看法,也不能阻止他人說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 孩子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12.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地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13.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也作廢了
    有趣的是,從CNN、《華盛頓郵報》以及《紐約時報》自己對此事的報導來看,事發後《紐約時報》的領導層和評論版的資深負責編輯詹姆斯·本奈特(James Bennet),起初曾用諸如「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樣的套話去辯解此事,稱評論版應該將來自不同立場的人的聲音展現出來。
  • 勵志語錄: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熱愛世界,偏愛你,這裡是文夕館,心情的樹洞,如果喜歡我的話,別忘記關注我哦。我們什麼時候能做到換位思考,我們就什麼時候學會對一個人主動。真理不需色彩,美麗不需塗飾。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這話我真沒說過!
    在辯(吵)論(架)時,雖然雙方立場不同,都想說服對方,但為了言論自由,有一句話常常被提起:「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你若要問這是誰的名言,50%的人會說「不知道」,剩下49%會說「伏爾泰」。但是,雖說伏爾泰是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咱也不能什麼話都算在他頭上……實際上,這句話還真不是伏爾泰說的。到底為什麼會讓人產生這樣的誤解?
  •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為何說到難做到
    「逆」的意思好幾種,有反抗的含義(逆行),有不順利的意思(逆境),總之是意料之外、不合我意,我們可以認為是別人看法和我不一致。 所謂不一致,用線段表示的話,只要不是180度的相反方向,就可以認為是不一致,這個不一致情況就非常非常多。 「反」可以理解為正好相反,完全相反,好像南轅北轍的故事。
  • 寫作 |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你可以用鹽保存肉或魚。柯林斯詞典解釋:To conserve something means to protect it from harm, loss, or change.我保留有不同意的權利。(先留著,將來使用嘛。)I will reserve a table for 3.我要預訂一張3人的桌子。A double room with a balcony overlooking the sea had been reserved for him.特地為他預留了一間帶陽臺的海景雙人房。
  • 美國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你就是「民主的敵人」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最起碼的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吧,這不應該是隨便個大學生都知道的吧?但是把自由延展成瘋魔狀態的美國民主黨教授,就不會明白這一點。顯然,這位民主黨教授信奉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誓死不讓你有開口的機會」。有很多民主黨人隨後跟風說這些共和黨議員應該被逮捕,並以煽動罪和叛國罪受審。很熟悉的味道,這是要揪出來批鬥的節奏嗎?難道美國大學生都是被這種教授教育出來的?看來美國大學已是孕育指鹿為馬的人才之地,最拿手的技術就是給別人貼標籤。
  •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是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
    不希望別人來侵犯。我的眼神,我的態度!【01】「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態度」從小,我就希望能夠自由自在的。尤其是玩的時候,很想玩的酣暢淋漓,可是每次都會被老媽洪亮的聲音叫回家。我是多麼渴望自由自在,沒有束縛。這裡有一個我很在乎的價值觀,我看重自由,而老媽看重的到點回家吃飯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