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01
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就是善待自己
在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女人太過於敏感,總是強求他人贊同自己的觀點,希望都能和自己保持觀點統一。
就此出現了很多女人,在愛情裡、婚姻裡生活的很累,時常與丈夫發生爭執,與家人發生口角,很明顯這些累,都來自於自己不切實際的想法。
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判斷能力,怎麼能奢望他人與自己「異口同聲」呢?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既不能強求他人對自己有看法,也不能阻止他人說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即便那些話,讓自己很難以接受,也應該接受這些話語的存在,把惡語當作激勵自己的動力,會讓自己活的更舒服。
女人啊,就算不喜歡那些言論,也沒必要去爭辯,因為與「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理論,就是浪費時間,也不會有什麼結果,與其爭辯過後,讓自己難過,還不如一笑而過。
02
不理會那些難聽的話,就是不為難自己
前幾天收到一個讀者阿梅的留言,說在她的生活裡,感覺自己越來越孤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經過了深入溝通,我了解到,阿梅是一個特別敏感的女人,身邊的人發表任何言論,都能聯想到自己,導致經常心裡很憋屈。
關鍵她還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女人,見什麼說什麼,看到自己覺得不公平的事,就會直言相告,也不顧及他人的感受,經常與他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不歡而散。
有時理論到大哭,如果遇到好心的人,會立即向她示弱,說自己不是故意的,希望她能夠原諒。
但哪能每次都遇到好心的人啊,大多與她爭辯的人,都是脾氣比較衝,你來我往的對峙,最後鬧到不可開交,朋友也沒法繼續做,還影響了自己在身邊人心中的印象,大家對她望而遠之。
有一次,她與朋友們一起去逛街,她看上了一件衣服,試了很多次,但就是價格一直談不攏,阿梅覺得有點貴,就在她十分惋惜的離開時。
店員小聲的嘀咕了一句:「不買還試這麼多次,買不起,還要硬裝。」
她當場就開始發飆了,喊道:「說誰呢?你才買不起呢,我就要試,你什麼服務態度啊。」
鬧得當時圍過來很多人,店長出來給阿梅道歉,但她還是依依不饒。
朋友們見到阿梅這樣,都目瞪口呆了,反應過來後,有的朋友偷偷的走開了,有的拉她一起走,拉都拉不走,只好尷尬的站在她旁邊,不知所措。
最後大夥不歡而散,事後,阿梅再約那些朋友一起出去,都沒有人願意跟她深交了,每次都是各種推辭,這讓阿梅傷心透了。
其實這場爭吵,完全沒有必要,店員的工資與銷售數量有關,你麻煩她那些久,最後沒買,她當然有怨氣了。
只要自己堅信自己不是那樣的人,就好了,爭吵過後,自己生一肚子氣,對方也會受到店長的懲罰,這樣的結果,是你想要的結局嗎?
有時候,人太過於敏感,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所以才會那麼介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03
提升人生高度,從格調做起
很多時候,女人們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但卻發現沒有人認可,或者說自己已經夠努力了,但在別人眼裡卻是不上進的人,難道我們要一個個去理論嗎?
阿梅在身邊朋友的相繼拒絕,讓她感到了孤獨,孤獨是一個結果,根本原因還是在她自己身上。
因為自己的不自信,變得十分敏感,凡事都往自己身上靠,喜歡與人爭辯。
要麼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泣,生悶氣;要麼像魔鬼附身一樣,與人憤怒的爭吵。
不管是哪種方式結束,結局都是讓人很不舒服,即丟了女人的態度,也丟了身邊的朋友。
所以說與人相處,最好學的笨拙一些,認清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價值,不在乎他人的言論,不要以為他人說自己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並非一定要去爭辯。
能做到不爭辯的女人,不僅僅是修養在提高,做人、做事的格調也會逐步提升,態度的轉變,輕蔑那些風言風語的人,相信時間一定會證明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而那些總喜歡在背後指責女人的人,才是真正應該自己反省、自我提醒的人。
女人格調的提升,不敏感,不計較,做個聰明的笨女人,用自己的自信,代替曾經的敏感,越自信的女人,就會越寬容,從而收穫的不止是親朋好友,還有幸福的婚姻,以及不一樣的人生。
-END-
今日話題:
面對他人的指手畫腳,您會如何處理?
歡迎留言討論。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本文由我想試試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