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天掛在嘴邊的中文詞,竟然都來自日語?

2020-12-08 千之葉日本留學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詞彙其實都是「日本製造」的,像是「原則」、「科學」、「社會」、「國際」這些比較現代化的詞,都是從日語中引入的。

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網絡流行語中,也存在不少來自日語的詞彙,放在漢語的語境中竟然毫無違和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萌(もえ)

提到「萌」這個字,不少人首先想到是「可愛」的含義,畢竟「萌妹子」這樣的詞彙經常出現在網絡用語中。

但是在漢語中,萌的含義為草木的芽,常用於描述植物發芽的過程,或者用於描述事物開始發生的狀態。並沒有可愛的含義。

我們用來表達「可愛」含義的萌,來自日語中的「萌え」,是日本人在對漫畫、動畫、遊戲等作品中的美少女角色表達喜愛之情所使用的詞語。經過廣泛傳播後,也被用於表達對任意事物(不限於二次元)的喜愛。

2、燃(もえ)

「燃」是在「萌」之前產生的詞語,伴隨著ACG文化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引用。

在中文裡,「燃」是指燒起火焰,引火點著的意思。但是在日語裡面則多了「能讓人亢奮」的含義。

我們通常會說:「這首歌很燃!」或者「這比賽讓我燃起來了!」等等。

3、暴走(ぼうそう)

「暴走」一詞同樣來自日語,三次元的含義是「車輛無視規則地亂開」,比如形容日本飛車黨的詞彙「暴走族」,就是來源於此。

從二次元引申出來的意思,來自1995年的TV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在動畫中初號機瞬間失控,爆發出強大的力量,被形容為「暴走」。

現在我們通常用「暴走」形容機體或者人的失控,從而導致的近乎於野獸一樣狂暴的行為。

不過「暴走」在中國也誕生了另一個新的含義——一種高強度的徒步運動。

4、鬼畜(きちく)

「鬼畜」是一個日語直譯詞彙,原指佛教世界裡六道中淪落餓鬼道和畜生道並稱簡略之後所形成的詞語。形容做殘忍事情的人、惡鬼畜生樣的人。

但是現在我們說得最多的鬼畜,是一種視頻站上較為常見的用頻率極高的重複畫面或聲音進行二次創作的原創視頻類型。

5、空耳(そらみみ)

「空耳」在日語中是「幻聽、聽錯」的意思,後來逐漸增加了「將一句話取其相似的讀音,造出與原話發音相似的另一句話」的含義。

比方說日語中「愛してる」的發音與「阿姨洗鐵路」相似,那麼就可以說「阿姨洗鐵路」是「愛してる」的「空耳」。

「空耳」在歌詞中最常見,多為惡搞,但也不乏與原文意思相近的優秀二次創作。

6、逆襲 (逆襲)

「逆襲」是個百分之百的「和製漢語」,是反攻或者反擊的意思。在日本動漫裡使用得最多。比方說:

1955年的特攝電影《哥斯拉的反擊》,日語名字叫做《ゴジラの逆襲》;1988年的高達系列動畫電影《逆襲的夏亞》,日語名字叫做《逆襲のシャア》。

「逆襲」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是網遊常用語,因為帶有「在困境中反擊成功」的勵志含義,所以逐漸在主流文化中流行起來。

7、腹黑(はらぐろい)

「腹黑」來源於日本動漫遊戲的詞彙,原意為「表裡不一」、「口蜜腹劍」、「施詐」的意思,但是內心不一定真的奸猾狡詐。

現在我們所說的腹黑,可以指人的外表人畜無害,但是內心有很深的城府,比如說立志「成為新世界的神」的夜神月。

8、顏藝(かおげい)

「顏藝」一詞源自日本,日語裡寫作「顔芸」,即「顏部(表情)的藝術」,指的是人物在某些情況下臉部異常扭曲甚至變形的樣子。很多顏藝的截圖被廣大網友製作成為了表情包。

動畫中的顏藝並不是作畫崩壞,而是為了更直觀的將角色的恐懼、憤怒等心情表達出來,不過也有為了添加笑料而讓角色做出顏藝的情況,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理念。

9、殘念(ざんねん)

「殘念」也是來自日語的詞彙,有可惜、遺憾、懊悔、不甘心的意思,也有類似於「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遺憾」的含義。

「殘念」一詞傳入中國之後含義都保留下來。順便一提,日語中還有「你長得很殘念」這種用法……

10、人氣(にんき)

「人氣」在中文裡是醫家道家等所用之詞,而我們現在常用的「人氣」含義來自於日語的「人気」,形容人或事物受歡迎的程度。

最初是演藝界借用過來的,之後逐漸不局限於娛樂界,成為了日常生活裡常用的詞彙。

11、本命( ほんめい)

「本命」在漢語裡是「本命年」的意思,但是追星的粉絲們嘴裡說的「XXX是我本命」可不是來自漢語的含義。

「本命」在日語裡原本是指賽馬比賽裡大家最看好的那匹馬,後來被引用到了ACG界,引申出了「最喜歡的角色」這個含義 。

傳到中國以後,「本命」一詞就跳出了ACG圈,在「飯圈」也流行了起來。不論是在影視、遊戲、動漫還是明星圈裡,真心喜歡的人物角色都可以稱為「本命」。

12、兄貴(あにき)

「兄貴」在日語中,原是對兄長或者男性長輩的尊稱。

後來由於「比利王」一系列視頻的傳播,而逐漸歪曲為「肌肉男」的意思。

13、御姐(おねえ)

日語裡寫作「御姉」,本意是對姐姐的敬稱。現泛指在樣貌、身材、個性和氣質上成熟的女性。

14、正太(ショタ)

關於「正太」一詞的起源,大家普遍認為是源自於橫山光輝的名作《鐵人28號》,主角的名字「金田正太郎」。我們現在一般把外形是男孩,且符合「可愛」的特徵的都歸為正太。

15、蘿莉(ロリ)

蘿莉是洛麗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縮寫,源自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

後在日本引申發展成為一種次文化,多用來形容可愛的小女孩。

16、控(コン)

英語單詞「complex」(情結、複合情緒),其日式片假名拼寫為「コンプレックス」。「控」是其縮寫「コン」的音譯。

現在我們通常把「控」作為後綴詞使用,一般指對特定對象產生了超乎常理的喜愛。

17、腐女子(ふじょ し)

「腐女」一詞是日語詞彙「腐女子」的簡稱。

「腐」在日語裡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而腐女是專門指「對BL系作品情有獨鐘的女性」。通常是喜歡此類作品的女性之間彼此自嘲的講法。

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稱呼對方為「腐女」是不禮貌的事情。

18、痴漢( 痴漢)

「痴漢」一詞的日語含義,不用說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不過這個含義也同樣來自日本,與我們漢語中「痴漢」的含義簡直「天壤之別」。

不信?那麼我們來看宋朝詩人陸遊的這首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共語》

喬嶽成塵巨海枯,欲求共語一人無。黃金已作飛煙去,痴漢終身守藥罏。

所以在漢語裡,「痴漢」指的是愚蠢的人或者單純、痴心的人。與我們知道的日語含義全然不同。

來源於日語的流行詞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像「馬殺雞」、「殺必死」、「賽高」之類的詞彙,是從日語中直接音譯過來的;另外還有「吐槽」、「傲嬌」這一類從日語中提煉出來,帶有濃濃「和風」的詞彙。

可以說,中日兩國在文字方面上的交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說漢字是兩國之間溝通的橋梁一點都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天天掛在嘴邊的中文詞,竟然都是日語?我的自尊心表示不能接受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些在漢語裡毫無違和感(喂!日語警告!)的日語詞吧▽暴走(暴走)這個詞也是完全來自日本有兩個次元的意思但是當這個詞到了中國勤勞勇敢的中國大媽們佔據機動車道走路數十公裡後賦予了一個日語詞新的意義那就是沒完沒了的長!距!離!行!走!
  • 天天掛在嘴邊的中文詞竟然都是日語?我的自尊心表示不能接受
    但是你可能很難發現那些說得好習慣的句式和詞彙其實一大部分都是日語我們這一代離開日式中文已經沒法好好說話了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些在漢語裡毫無違和感(喂!日語警告!)的日語詞吧「本命年要記得穿紅內褲」但是「木村拓哉是我本命」裡的「本命」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那個「本命」
  • 出乎意料,這些常用詞竟然都來自日語!
    眾所周知,日語中的漢字和為數眾多的漢語詞彙都是古時候由中國傳入的,但近代之後,由日本人創造的新的漢字詞彙又「反輸入」回了中國,像文化、文明、文學、小說、時間、勞動、社會等詞,都是清末由日本的學者在翻譯西方經典時所創造,又傳入中國的。
  • 你竟然不知道這些整天掛在嘴邊的網絡詞來自日語!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詞彙其實都是「日本製造」的,像是「原則」、「科學」、「社會」、「國際」這些比較現代化的詞,都是從日語中引入的
  • 這些大家常常說的中文流行語,竟然都來自日語?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大批日語詞彙又被融入到現代漢語之中,被廣泛使用,比如「經濟、交易、電話、現實、衛生、商業、健康……」除了上面提到的詞彙,也有很多「網絡用語」來自日語,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源於日語詞彙「空耳(そらみみ)」,在日語中是「幻聽、聽錯」的意思。
  • 中文裡居然有來自日語的外來詞
    眾所周知,日語中有眾多外來詞,它們多用片假名表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文裡其實也有不少來自於日語的外來詞。例如DVD這種字母詞,就並非中國本土詞彙,而是來自於英語的外來詞。然而,由於日語漢字表記的特徵,我們很難辨別中文裡來自日語的外來詞。大家可以看下面幾個詞彙,其中那些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詞呢? 經濟 革命 取締 手續 其實,以上四個單詞都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詞。它們都於近代傳入中國,並沿用至今。
  • 心疼這些傻老外,被魔性的中文教材耍得團團轉!
    從小就開始學起的中文課本你竟然說我看不懂?現在好多中文教材裡都有教外國人方言的部分殊不知這種時尚的做法源自1855年下圖是Thomas Cosby為來華人員編寫的教材是覺得「納尼」比日語原文なに要高端洋氣嗎?
  • 動漫裡這些空耳你還有印象嗎?這些中文十級,你怕不怕?第一期
    大家看動漫的時候,有沒有突然聽到原本說日語的聲優突然說了句好像是中文?其實只是發聲跟中文讀音近似,聽到有些臺詞,不禁讓人莞爾一笑,這種就叫做空耳,相當於幻聽的意思。今天我來盤點一下那些印象深刻的空耳。1.
  • 漲知識,這些英語單詞竟然來自於日語!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有很多「外來語」(來自英語等的外語的音譯詞),但其實英語裡也有一些詞語是來自日語的。我們比較熟悉的有sushi(壽司),wasabi(芥末),tsunami(海嘯)等,其實來自日語的詞彙還遠不止這些,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來自日語的英語單詞吧!食物日本的傳統飲食「和食」被評選為無形文化遺產,在世界範圍內都很流行。
  • 這些長得和中文一毛一樣的日語詞,意思完全不一樣…
    作者:黑土老師編審:Yissa對於咱們母語中文的人來說,「懂漢字」是學日語時的一大優勢,但經常也會變成劣勢。因為很多詞,看到漢字就會猜到大致的意思,但這也總使我們在學日語時望文生義,搞錯其意思和讀音。許多日語漢字詞彙和中文詞彙形同意不同,看起來差不多卻又差之千裡,是能力考、J-TEST等各種考試出題人的上上之選……於是,今天就來總結一些漢語和日語中「形相同含義卻大不相同」的詞語,快點讚+收藏!首先是初級版,可能有很多同學都認識這些詞。
  • 這個英文詞組初中就學過,多數國人卻不敢用,反而老外天天掛嘴邊
    這個英文單詞初中就學過,多數國人卻不敢用,反而老外天天掛嘴邊反問這種句式,在中文中往往代表著尖銳,尤其是那句「為什麼不」更是有一種非常嚴肅,非常不客氣的意味蘊含其中。因此,在我們學到「Why not」這個英文詞組之後,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輕易使用。就算用,一般也都是在例如「This option doesn't work. Why not try another?」這樣的句式中,才會偶爾使用。但,其實這種造句方式還是中文習慣,而不是正常的英文習慣。
  • 天天掛在嘴邊的「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這些疾病都與它有關
    對於內分泌這個詞,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有些人的身體一旦有一些風吹草動,都會覺得自己內分泌失調了,如臉上突然長痘、長斑,月經紊亂,莫名體重增加,失眠焦慮等。但關於天天掛在嘴邊的內分泌失調,你真的了解嗎?什麼是內分泌系統?
  • 這些漢語詞原來都來自日語
    據日本通網站消息:近年,隨著動漫、日劇和日本遊戲在中國的流行,漢語中誕生了不少來自日語的詞彙。讓我們一起看看最近流行的來自日本的詞彙吧。  1、賣萌  「萌」這個詞來自日本的宅文化中的「萌え」,意思是「如同動漫中的少女一樣可愛。」而「賣萌」就是「故意裝出很可愛的樣子。」
  • 日媒公布來自日語的漢語詞排行榜
    近年來,隨著動漫、日劇和日本遊戲在中國大受歡迎,漢語中誕生了不少來自日語的詞彙。讓我們一起看看最近流行的來自日本的詞彙吧。不過近年來,隨著動漫、日劇和日本遊戲在中國大受歡迎,日本文化反而開始影響中國文化,由此漢語中誕生了不少來自日語的詞彙。讓我們一起看看最近流行的來自日本的詞彙吧。1、賣萌「萌」這個詞來自日本的宅文化中的「萌え」,意思是「如同動漫中的少女一樣可愛。」而「賣萌」就是「故意裝出很可愛的樣子。」
  • 這些中式日語的點,你get到了嗎?
    那麼,這些讓人一聽就很彆扭的中式日語,究竟是怎樣造成的呢?「の」的誤用一般,大家在使用日語「の」的時候,都把它當作漢語的「的」來使用。但是「の」並不完全等同與」的「。但是在中文中大家卻把「你」常掛在嘴邊。所以在說日語時,就會常出現稱呼別人的情況。但是這是不對的,一般的話,日語都是叫名字比較多。例如:小林さん、何をしているんですか。あなた、何をしているんですか。
  • 這些韓語單詞竟然來自日語!
    導讀:大家都知道韓語和日語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語法中有許多詞尾或者助詞。不僅如此,韓語裡還有許多來自日語的外來詞。韓語日語還分不清的同學估計會更抓狂,那就跟著韓語菌一起認識幾個韓語中常用的日語外來詞吧!
  • 學了日語後,我竟然染上了這些「毛病」
    在學了日語後,大家都說我「變了」。【從此英語是路人 】日語的魔性在於它讓英語原本還不錯的同學在接觸了這門語言之後,英語能力迅速倒退,尤其是在發音,單詞的拼寫上。網友熱評:學了日語英文無法正確讀了。—hit0mi 我已經不會發tion這個音了,會發成ション。
  • 有哪些詞日語和中文是語序顛倒的?
    眾所周知,日語裡的漢字來自中文,現在日語裡還保留了不少漢字詞彙,即使從沒學過日語的人也可以看懂一部分。然而,有些詞的順序卻是顛倒的,大家一定要小心哦!大家一定都看過《名偵探柯南》吧,那麼它的日文名字就叫做「名探偵(めいたんてい)コナン」,對啦,偵探一詞日語裡就叫做「探偵」(たんてい)。
  • 英文世界的中文詞
    就像漢語裡吸收了如WiFi、卡拉OK等越來越多的外國詞語一樣,英語裡的外來詞同樣不少,其中有些還來自中文,比如typhoon(颱風)、tofu(
  • 「洗腦」的英文竟然是"brainwash"!這些英文單詞都是來自中文!
    是不是有些驚訝!Brainwash這個是根據中文的「洗腦」生造出來的!這種美味的水果是從中文的「荔枝」讀音音譯到英語的。這個詞源起中文的dou fu,但被收錄進英語之前,它經歷了日語的轉變,成為了tofu。在中文,dou表示豆子,fu表示腐爛的或酸的。例句:That night, I ate a plate of tofu. 那天晚上,我吃的是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