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閱讀《月亮與六便士》,還得從一位朋友說起。我認識他已有六年的時間了。目前他在墨爾本,由於疫情,這裡封城已有二百多天了。想想他最近的境遇,經歷了多次搬家,還一直在努力爭取夢想。讀這本書是他的推薦,在閱讀過程中,你仿佛就看到了他的影子,更能體會和理解他的生活了。
起初看到「月亮與六便士」書名的時候,以為書中會講有關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但當你通讀完,它們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小說的主題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來自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對毛姆的《人性的枷鎖》長篇小說的書評。它是這樣說的,「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毛姆喜歡這個說法,所以就有了這一書名。
《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世情小說,據說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毛姆的個人經歷。他生於巴黎,10歲前父母雙亡,18歲在倫敦學醫,後棄醫從文。一戰期間他從法國到俄國再到大溪地島,一路上的風土人情與離奇見聞,以及現代派繪畫大師高更的生平和故事,讓他感慨頗多,於是就有了這三個月的訴諸筆端。
文中毛姆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諸多人物,他們性格鮮明,對話幽默生動。每次讀起,仿佛自己就穿越到一百年前,而毛姆他就在你身旁,和你聊天,娓娓道來。你跟著他一路看著小說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如何從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紀人,到最後蛻變為一位偉大的天才畫家。也許真如毛姆猜測的那樣,攫住斯特裡克蘭的是一種創造美的激情,是藝術的感召,這讓他不惜任何代價,鋌而走險,像朝聖者一樣艱難跋涉,不遠萬裡,去尋找自己心中的聖地。
《月亮與六便士》帶給我很多啟示,關於生活,關於自我......你該如何更好地過完你的人生?你內心真正的渴望和訴求是什麼?你是否會滿懷勇氣,像小說主人公那樣拋棄一切去探索人生?你的幸福和生活拿什麼來衡量?人生如夢,你是希望枕著月亮還是六便士呢?如果你還沒找到答案或者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都建議你讀一讀這部超時間性的經典讀物。
黑桃Q說: 她的名字就是「雲之輕吟」,我那個小書蟲群裡的,也是我同事,基本我同事都是小姑娘,除了教務部門有男老師,剩下都是小姑娘,學校是一方淨土,大伙兒不爭不搶,安安生生過日子,還互相關心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