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月亮與六便士》1

2020-12-22 小gui有感

關於情感

01

我自己就常常憧憬愛情,但只有在茶餘飯後,才有力氣幻想美滿生活。

02

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難以知曉。

03

女人心中的愛,往往只是親暱和安慰,大多數女人都是這種反應。這是一種被動的感情,能夠被任何一個人激起,就像藤蔓可以攀爬在任何一棵樹上;

當一個姑娘嫁給隨便哪個男人,總相信日久生情,世俗之見,如此牢固。

說到底,這種感情不過是衣食無虞的滿足,財產殷實的驕傲,受人愛慕的愉悅,以及家庭圓滿的得意;女人賦予這種感情精神層面的價值,只是出於一種無傷大雅的虛榮。

04

他草率地和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些人,仁慈的上帝決意讓他們單身,但有人因為任性,或者由於環境所迫,偏偏違背了上帝的旨意。

關於夢想

01

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02

奧斯卡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03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裡,他遊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04

生活被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條。我不免有些驚慌。

關於諷刺或幽默

01

她衣著俗氣,但價錢昂貴。

02

「我總是說,」尼克爾斯船長繼續說道,「要打人,就把他傷得重一些。這樣你就有時間思考,接下來怎麼辦。」

關於同情

01

同情心應該像一口油井;慣愛表現同情的人卻讓它噴湧而出,反而讓不幸的人受不了。有人胸前已沾滿淚水,我不忍再灑上我的。

02

她很不幸,但為了引起我的同情,她向我表演她的不幸。顯而易見,她準備大哭一場,因此準備了好多條手帕;我很欽佩她的深謀遠慮,可現在回想起來,她眼淚的分量變輕。

03

她很精明,懂得訴說自己的諸多不幸,很快會惹人生厭,所以她情願避而不談。

04

每個他認識的人,他都會向人家訴說他的不幸;他以為能博得同情,結果只引來嘲笑。

關於社交

01

我想,在過去的那些日子,我們都羞於表達,因為怕人嘲笑,所以儘量約束自己,不讓人覺得驕傲自大。

02

她顯得勇敢,但不刻意;心情愉快,但不肆無忌憚。

03

他們拍拍我的肩膀,闖進我的懷抱,這種熱情,實在讓人受不了。

04

那些告訴我,自己毫不在乎別人看法的人,我絕不相信。

這只不過是無知,虛張聲勢。他們的意思僅僅是:他們不怕別人非議,因為他們確信沒有人會發現。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致歉)

相關焦點

  • 大碗的讀書分享之《月亮與六便士》摘抄 一
    今晚拍的月亮①: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是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可以探測自己對理想和現實的看法,發現自己能否取捨,懂得了許多道理。今天是語錄摘抄的第一期,其中句子分析中也包含了很多我的想法和觀念,剩下我還有特別多喜歡的句子,希望能夠分享給大家,與大家一起交流溝通。分享我們在讀書中的想法和問題。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會繼續分析。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打卡
    作者:英國小說家毛姆一百多年前,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而這句話就可以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當理想和現實有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剛翻開這本書的導讀,第一句話便是「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夢可是夢境,亦可是夢想,這本書的主人公,自然是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書中寫到「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何嘗不是呢?我們活在當下,不得不去考慮他人的想法,不得不去顧及他人的感受。
  • 《月亮與六便士》有關作家和畫家的故事
    今日有幸讀完了英國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所寫的《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很有意思,一開始我並沒看懂到底暗含著什麼樣的含義,後來才知道「月亮」代表著心中的夢想,「六便士」代表著生活所需的錢等一切物質。在這本書中,主人翁思特裡克蘭德的人生,是一個放棄六便士去追求月亮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1.理想與生活真的存在矛盾嗎?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曾懷揣夢想,當你讀這本書時會不會有這樣的幻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和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樣,為了夢想而不顧一切,只要自己也一樣執著就可以實現夢想。當生活與理想發生相衝突時,可以堅決地、果敢地選擇心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毅然摒棄他們所認為的低俗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是人生兩種不同的追求,六便士是指世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月亮,是使得我們一生不斷尋找、追求的理想。100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曾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簡直可以拿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
  •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
    或許人性本來就是相通的,地球本來也是圓的,所以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也是如此,甚至結局都有些相似。寶玉是拋棄了嬌妻薛寶釵當了和尚,他是告別了糟糠之妻,去追求自己所謂的理想。那麼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故事梗概。
  • 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
    打開百家號想寫點東西,可是又不知從何處寫起,尷尬……順手拿起一本書,正是前段時剛買的《月亮與六便士》就看了起來。我看書有個習慣就是從後邊看起的。於是翻到了譯後記: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書名月亮與六便士,但全篇小說既沒有出現月亮,也沒有六便士。純粹是作者信手拈來的。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是奧斯卡·王爾德在一百多年前說出的話,這句話基本可以概括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但在得了絕症之後,他叮囑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燒了他畫在房子四壁上的畫,一件傑作就這樣化為烏有……這就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整個故事。讀完本書給人一種格外複雜的內心感受,既有對查爾斯拋家棄子離經叛道的憤怒;又因他不被世俗羈絆敢為自己獨活的生活態度感到一絲震撼。
  • 月亮與六便士之中文名翻譯
    moon以及sixpence很簡單,肯定譯成月亮、六便士,關鍵是如何翻譯and,是「和」好呢?還是「與」好?在我看來,百分百是「與」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漢語裡,「和"說明兩者的關係比較親近,"與"說明兩者的關係比較疏遠。舉個例子,我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吃飯,我與我的家人在一起吃飯。"和"有和氣的意思,所以和說明關係親密。我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吃飯,讀起來很自然。
  • 人生如夢,你希望枕著月亮還是六便士?
    選定閱讀《月亮與六便士》,還得從一位朋友說起。起初看到「月亮與六便士」書名的時候,以為書中會講有關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但當你通讀完,它們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小說的主題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來自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對毛姆的《人性的枷鎖》長篇小說的書評。它是這樣說的,「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毛姆喜歡這個說法,所以就有了這一書名。
  • 當《解憂雜貨店》遇上《月亮與六便士》
    師弟寄來《解憂雜貨店》,恰逢《月亮與六便士》看到四十多章。西西弗書店推出的新版本封面甚為喜歡,但翻譯方面卻並無驚喜,個人感覺與其他版本大同小異。《月亮與六便士》文中有「我」,但「我」在描述斯特裡克蘭其人時則是起著旁觀者的作用。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中,譯者李繼宏在導讀裡提出他不認可很多人把《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當初斯特裡克蘭的看法,並闡述了他的理由。
  • 宏觀| 民間借貸:面對「月亮與六便士」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百年世界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描繪了銀行家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就在此時,他被絕症和雙目失明擊倒,臨死之前,他做出了讓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作品字裡行間無時無刻不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做著取捨,是追求心中那崇高的月亮,還是苟且在卑微的六便士溫飽的生活裡?近些年來,民間借貸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每每提及,總是伴隨著風險、違約、跑路、維權等負面詞彙,傷害了很多投資人的利益,也在廣大百姓中造成了不良影響。
  • 月亮和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閱讀年度第一名的警世之作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人世漫長,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六便士,有人見星辰。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就是那個終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就如《月亮與六便士》中導讀說的那樣:「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看見了月亮,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仍可以枕著月亮
    只要堅守我們心中的月亮,保留一份純真和自我,吸收月光的精華,心就會安靜下來。但毫無疑問,斯特裡克蘭能義無反顧地選擇月亮。我們卻不得不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間抉擇、徘徊,我們確實很難做到斯特裡克蘭那樣純粹,我們被現實包圍,努力生活。考一個好大學,考研,找工作,晉級,十一點半搶最後一趟末班車回家,回家倒頭就睡,明天又是一模一樣的循環。
  • 關於《月亮與六便士》
    //我願做你忠實的傾聽者////也願做你心靈的依靠//月亮與六便士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六便士,多麼小的英國貨幣單位,人們總是在抬頭看向月亮的時候,忘記了腳下的六便士。或許,月亮的六便士,因此得名。毛姆少有的書寫人性的創作大師,二戰時期,一個十歲的孤兒,後來做過間諜,貧民區的產婦見習醫生,演員,他喜歡男人,也向女人求過婚,就是這樣經歷過一切的人,把這人世間看得透透的。那時我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性格是極其複雜的。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月亮與六便士》主角的原型,高更的故事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小說的主題,往往被理解為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象徵世俗生活提到保羅·高更人們似乎總是離不開他與梵谷的微妙關係;毛姆的名作《月亮與六便士》主角的原型;拋家棄子的渣男形象以及他在大溪地島上混亂的生活作風
  • 《月亮和六便士》:追夢的生命是一個從「召喚」到「歸程」的圓月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人物原型,講述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拋妻棄子,放棄了優渥幸福的生活,遠走巴黎學畫,終於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在筆端,達到夢想的境界,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