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群體
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能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個消息一出,大家就開始熱議,有人說最近幾年物價飛漲,可教師工資卻幾乎沒多大變化,建議趕緊漲工資。
有人卻反對教師漲工資,理由也多種多樣,認為教師工作太清閒,孩子放假他們也放假,認為教師的工作肯定非常閒,不該拿高工資,甚至還有人會說,「教師隨便在假期開個培訓班,就能掙夠不少錢」。
實際上,這是對教師群體的一大誤解,教師也要吃飯生活,漲工資是對這一職業的認可,只有更好的待遇,才能吸引來更多的優質人才,師資力量強了,教出來的孩子成績還會差到哪去。
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幾萬擇校費送孩子去重點學校,歸根結底,那裡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教師漲工資,其實是一種良性循環。
二、醫生群體
《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這份文件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過,簡單來說,基層醫務人員即將漲工資,全科、中醫人才更受重視,很多人覺得基層醫生上班累,現在來看漲工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今年疫情大家都深有感觸,要說這次新冠疫情防控最大的貢獻者是誰,全國人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是一線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的薪酬待遇提升,相信會出現漲幅。目前很多醫院的薪酬結構是基本工資+績效,基本工資可能由政府部門發放,而績效工資多少就要看醫院的實際表現。
有人會說,現在醫生工資這麼高,得個小病本來只需要吃點藥就行,又被拉去做檢查,這裡面的亂象應該好好管管,其實,醫院在績效和病人負擔之間應該找一個平衡點,畢竟醫院的本質是治療,醫生的本質是救死扶傷,而不是成為賺錢機器。
三、退休群體
在今年的養老金上漲方案中,整體上漲了不少,平均在200塊錢左右,而且年齡越大,領的養老金越多越多,繳費年限越多,繳費時間越長上漲的金額越多。
退休老人手裡的錢多了,就得找地方花,年輕人不樂意了,覺得這些退休的人並沒有那麼高的消費需求,出去玩也免費,坐公交也不用花錢,為什麼不把這筆漲幅的錢給年輕人的工資漲漲,而且還能拉動內需,促進消費。
其實呀,你千萬別擔心老年人的錢消費不出去,最關鍵的是年輕人要自己努力掙錢。
針對這幾類人工資上漲,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
更多資訊,點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