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邵雍創設安樂書院 講學於家著書立說(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邵雍塑像

  核心提示

  北宋著名的哲學家、易學家、歷史學家邵雍,在伊川隱居30年,創辦了安樂書院。這裡不但是著名理學名家程顥、程頤潛心求學之地,而且也是邵雍傳世經典《皇極經世》《觀物篇》等著成之地。至明代,安樂書院頗具規模,成為當地莘莘學子求學的重要場所。新中國成立後,安樂書院原址先後成為政府辦公場所和學校;2010年伊川縣決定重建安樂書院。

  1 講學於家

  鄉裡化之

  邵雍,字堯夫,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出生於範陽(今河北涿州)。後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往大莘店(今伊川縣平等鄉)居住。初到大莘店,全家住在茅草屋裡,他親自砍柴燒火煮飯侍奉父母,即使常常斷炊,卻怡然自得,自稱「安樂先生」。

  在大莘店隱居期間,創辦安樂書院,講學於家,是邵夫子留給後人的巨大財富之一。正如宋代理學鼻祖之一程顥在其所作的《邵雍先生墓志銘》中所說的那樣,「先生在洛三十年……講學於家,未常強以語人,而就問者日眾。鄉裡化之,遠近尊之」。

  這段話說明邵雍在洛(包括伊川大莘店、洛龍安樂窩)居住30年……在家講學期間,雖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別人,但前來聽講的人越來越多,鄉裡被他教化,受到人們尊重。

  至明代,邵夫子所創辦的安樂書院已頗具規模。據明代《李氏家集》記載:此時安樂書院的大門為先天八卦門,門匾曰「安樂書院」,門前有河流過。書院正殿為「皇極書屋」,屋內有邵雍像。院內有「擊壤」和「弄丸」兩亭,為研究學術的地方。另外,正殿後還建有邵氏靈跡(即邵氏祠堂),裡面供奉著邵夫子的父親邵古以及邵氏先祖。

  2 著書立說 影響深遠

  在安樂書院期間,邵夫子不但講學於家,還積極著書立說,相繼構思、完成了《皇極經世》《觀物篇》等傳世著作,闡述了他對宇宙本體等問題的看法。

  邵夫子在這方面的主要成就有:首先,作為易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周易》的太極思想,闡發太極、陰陽、神話原理,論定太極為宇宙本體,即太極為宇宙的本體,並用太極的自我運動,去解釋宇宙萬物。

  邵雍闡述的宇宙本體說,豐富和充實了中國思想史上的本體論,為朱熹論述「理一分殊」原理創造了思想前提,深刻影響了程朱、陸王兩派理學家。

  其次,開創先天易數理論。他繞開《周易》的卦爻辭和《易傳》的思想原理,始終把《周易》中的「數」,作為推衍天地萬物之理的出發點,特別是他提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新排序方法,這個排序的新方法遵循一個法則,當時被稱為「加一倍法」。後來,他的這種學說傳播到歐洲,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據此發明了二進位制,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最後,創立了新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在《皇極經世》中,他採用了獨特的「元、會、運、世」方法,編撰了世界歷史年譜,去詮釋歷史發展固有的規律法則。此外,邵雍還提出了中國歷史演變的「皇帝王伯」四階段說,打破了王朝史體系,按四階段遞嬗原理,編撰了中國歷史年鑑。

  另外,除著有《皇極經世》《觀物篇》等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著作外,邵夫子還著有詩集《伊川擊壤集》,其中的「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詩,一度成為伊川學堂裡的啟蒙教材。

  3 樂天知命 內聖外王

  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在伊川閒居近30年後,邵雍遷往洛陽。這一年,他52歲。

  剛到洛陽時,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許多賢達名士亦退居洛陽。於是,他們時常串門遊覽,交往甚篤。邵夫子把自己住宅取名「安樂窩」,每天早晨焚香端坐,下午飲酒三四盅,吟詩自詠。

  據《宋史·邵雍傳》記載:每年春秋兩季是邵夫子外出遊玩的日子,他時常乘著小馬車,一個人牽著韁繩,隨意之所好,走到哪兒算哪兒。士大夫們聽到他的馬車聲,便爭相迎接。有人甚至另建房屋給邵雍居住,以恭候他的到來。

  公元1077年,邵雍因病去世,被葬在離安樂書院不遠的臥龍山之陽,後人把邵雍墓園稱為安樂佳城。由於他在理學上的巨大成就,程頤用「內聖外王之道」評論邵雍之學,以「振古之豪傑」評論邵雍其人。

  正因為此,邵雍與張載、周敦頤、程顥、程頤四人並稱為「北宋五子」。

  4 重建書院 以繼學術

  自邵夫子創設開始,安樂書院一直是當地莘莘學子求學的重要場所。

  至清康熙年間,一位西方傳教士說中國有兩位能「識破天機」的聖人:一位是始創八卦的伏羲,另一位是畫出《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圖》的邵雍。聞此,康熙曾為邵夫子題寫「學達性天」御匾,並委派欽差送到安樂書院。

  清末民初,隨著新式學校的發展,安樂書院被改建成新式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安樂書院被改為政府辦公場所,後又恢復為學校,僅存清代建築邵夫子祠3間和幾塊碑刻,祠內供奉邵雍像。

  為傳承先哲學術思想,從建2010年起,伊川縣平等鄉決定重建安樂書院。按照規劃,將逐步恢復書院大門、皇極書屋、大殿、天根軒、月窟軒、擊壤亭、弄丸亭等,以弘揚邵雍易學思想與易學文化。

  截至目前,安樂書院大門已基本完工,其他工程正加緊推進。

相關焦點

  • 《一去二三裡》的作者是邵雍嗎?他是「北宋五子」之一嗎?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嫋嫋呈垂直狀態,「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裡」、「家」、「座」、「枝」。
  • LEAD 立德人物|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學易悟道,德感世人
    邵雍,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生於林縣上杆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而後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並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天聖四年,邵雍十六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定居在此。宋仁宗康定元年,邵雍三十歲,遊歷河南,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
  • 程朱陸王講學,書院興衰伴隨
    書院私學明代初,不重視書院,後由於王守仁、湛若水重振講學之風,書院方大為發達。可是這時期的書院,多為官辦。王、湛本人就是達官,門生也多顯貴。從年代說,以嘉靖年間建立的最多,萬曆時次之。廣東書院的增加是王學廣東一支和湛若水在那裡大開書院的結果,同時珠江流域的經濟發達也有關係。有名的書院還是力求設在名勝之地。湛若水在西樵、羅浮設立的書院、精舍,山環水繞都擅林泉之勝。王守仁講學的稽山書院,也有山林可供徜徉。
  • 北宋邵雍預言靈驗的奇事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至神宗熙寧十年邵雍一看是一個「筷」字,便抬頭對老農說:「恭喜恭喜,您今日中午必有口福,快快回家吧,晚了就趕不上了。」老農聽完,自言自語地說:「只求平安無事就行,哪敢奢望什麼好事喲。」說完便走了。老農回到家,他的外甥見他就說:「我已等兩個時辰了,見你不回準備走了,今日是我爹的六十大壽請你去喝酒。」老農換了件乾淨衣服,高興地赴宴去了。
  • 北宋第一人邵雍的預言書——《梅花詩》
    邵雍可以說是北宋第一人,可以和諸葛亮比肩的人。當然,兩人屬於不同的領域難以分出勝負。邵雍(1011年12月25日—1077年7月5日),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今天說說邵雍的預言書——《梅花詩》《梅花詩》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第一首:此詩預言北宋靖康之變,黃金禍胎暗指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所建的大金國。
  • 邵雍解易
    邵雍解易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易學家,「北宋五子」之一。
  • 文禮書院戊戌冬季講學公告
    年終優惠戊戌年即將結束,為感謝這一年裡關心教育、關注讀經的同仁師友,以及往屆積極參加講學活動的老朋友,文禮書院本次冬季講學開啟優惠活動,本次講學額外給予免費名額1個。佛家的學問對當代世界文化發展有哪些啟示…… 對於上述問題,文禮書院將恭請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於2018年12月7-9日在上海以「佛家哲學要義——解脫之道與渡人之學」為主題進行講學。
  • 大師邵雍臨終前的最後一次預言,驚天地泣鬼神!
    不過他們在邵康節這個安樂先生面前,卻也敬畏三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北宋時期的預測大師--邵雍邵康節。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著作《觀物篇》、《先天圖》、《皇極經世》、《梅花詩》等。邵康節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領悟與鍛鍊,後自成一派,其「梅花心易」是預測學中極其高深的一門技術,準確率也被世人驚呼為神。
  • 邵雍的道德學問
    在中國文化史上,邵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道德學問,堪稱後世師表。他雖然逝去一千餘年了,但他的形象仍在人們的心目中。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是北宋時期的易學大師、理學家。邵雍的先祖是河北範陽人。他的父親遷家到衡漳,後來又遷到衛州共城,即今天的河南省輝縣市。共城西北五華裡處有一個地方叫百泉,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這裡有一座小山叫蘇門山,山上遍布著歷代名人志士遊覽和隱居的遺蹟。山的南面有一泓五十畝大、無數泉眼日夜噴湧的湖泊,叫百泉。邵雍的家就在蘇門山腳下。大宋祥符四年,就是公元1011年,邵雍在這裡誕生。邵雍的父親邵古,性情簡樸淳厚,而且極愛讀書。
  • 鳳山書院與海安教育
    海安人辦教育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北宋時期。相傳,北宋理學家、教育家胡安定先生,曾在海安鳳山書院講學,對當時海安的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此說來,海安的教育至少北宋時期就已風氣初成。據史書記載,海安鳳山書院不僅講學授課之地,也是文人聚會,交流文章之所。清乾隆辛酉歲貢章士錦《鳳山書院會文賦》曰:「蘭有香兮菊有英,握管為文兮同其菁菁。鳳山之陽兮景物昌,群賢畢至兮,頌古聖而詠先王。聖可師兮王可式,因文見道兮,詣乎其極。」 後在其舊址創辦鳳山學堂,即海安縣實驗小學、海安高中前身。海安教育,即肇源於此。
  • 安樂窩邵姓邵雍後裔(修改版)
    浙江寧波鎮海邵氏始祖邵雍。始遷祖邵瑜(雍19世孫)明成化由山東遊宦鎮海,居孝義裡,曾輸粟五百石以充邊用,詔建坊,旌曰「義門」,立「敕義堂。」四百年已傳21代,分老邵家、新邵家、小邵家。名人有:邵瑜、邵玉軒、邵鳳來、邵輔忠,當代有企業家、慈善家邵醉翁、邵仁枚、邵逸夫兄弟。
  • 邵雍 最好的風水
  • 書院的興盛【2018年東北師範大學相關真題】
    但唐代私人書院的這類講學活動規模較小,尚不普遍,且未形成定製。唐末五代社會動亂,文教衰落,士儒無由顯身,寓居草野,潛心講學之事,書院應運而起,進入了書院職能全面轉入講學讀書的初級階段。北宋初期,亂世漸平,社會安定,朝廷雖多褒獎文事,卻又無力廣設州具學校,故士子病無所學,往往相擇勝地,立精舍,以為群居講習之所(朱熹:《衡州石鼓書院記》)。書院由此進入興盛階段。
  • 北宋神人邵康節
    不過他們在邵康節這個安樂先生面前,卻也敬畏三分。        今天慧緣伯樂就來跟大家說說北宋時期的預測大師--邵康節。邵雍,字堯夫,諡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著作《觀物篇》、《先天圖》、《皇極經世》、《梅花詩》等。邵康節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領悟與鍛鍊,後自成一派,其「梅花心易」是預測學中極其高深的一門技術,準確率也被世人驚呼為神。
  • 地理學視域下的程朱理學及其書院文化
    程頤(1033—1107)歷任汝州團練推官、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王安石當政時不被起用,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曾一度被貶到四川涪州,但晚年歸鄉隱居龍門著述終老。也就是說,二人主要的學術活動與講學都是在故裡進行的,其中最著名的為嵩陽書院和伊皋書院。《宋史》本傳說:程顥在政治上受到壓抑後,「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濫於諸家,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後得之」。
  • 「浙派教育·家」百人談 | 姚宏昌:漫談書院
    故古代學者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以「集賢殿書院」為例,對書院的歷史演進、功能、作用等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集賢殿書院,唐開元中置。漢魏以來,秘書省有其職。梁武帝於文德殿內列藏眾書,北齊有文才官學士,後周有麟趾殿學士,皆掌著述。隋平陳之後,寫正副二本,藏於宮中。煬帝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貯書。自漢延喜致隋唐皆秘書掌圖籍,而禁中之書,時或有焉。
  • 細讀嵩陽書院 原來是古代中國的頂尖大學
    現址原名為嵩陽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為佛教活動場所;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五代後周世宗柴榮將其改為太乙書院;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宋仁宗御賜嵩陽書院,此後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
  • 800年韓山書院迎「重光」 丘逢甲曾在此講學(圖)
    ●文/圖 許端陽  韓愈之後山水姓韓  如果要選出一位在歷史上對於當今潮汕地區影響最大的人物,相信「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應該是深孚眾望。現在的潮州市,有韓江、韓山、韓堤、韓文公祠等名,凡冠「韓」字,皆是為紀念韓愈在潮——也正因為此,有「不虛南謫八千裡,贏得江山都姓韓」的讚譽。
  • 中國古代最早的高等學府——嵩陽書院
    歷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嵩山地區自古就是儒家學派活動的重要地區,。這裡有嵩陽書院、潁谷書院、少室書院、南城書院、存古書院,其中最顯赫的為嵩陽書院(哈哈,簡直成了大學城了!)。這裡在嵩山山腳下,景色清幽、環境宜人,真是一個修身、讀書、著書、講學的好地方。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