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臨終三大要》

2021-02-13 近代大德開示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近代大德開示」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南無阿彌陀佛!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文鈔原文: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姊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己之淨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繫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捨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善道,即人,天。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修羅,則亦名善道,亦名惡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惡夾雜故也。)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

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係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鑑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

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了。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

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讚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經雲,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現在我列三條要點,作為成就臨終人往生的依據。言辭雖然鄙陋,意思卻是本著佛經的。遇到這樣的因緣,都要按著這三條來做。這三條是: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臨終人生起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幫助臨終人清淨念佛。第三。千萬不能搬動臨終人的身體和哭泣,以免耽誤事。能依照這三個方法做,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但往生了,就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一步修行,必定會圓成佛果。這些利益,全障眷屬的助念之力啊!能這麼做,對於父母,就是真正的盡孝;對於兄弟姊妹,就是真正的行悌;對於兒女,就是真正的慈愛;對於朋友,對於其他的人,就是真正的盡義,真正的施恩惠。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淨因,啟發同修的信向,久而久之,不難形成風氣。現在一一的說明,這樣到時候就不至於無所適從了。一.善巧開導安慰,令臨終人生起正信。懇切地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有應該交代的事情,馬上交代。交代完了,就置之度外。心裡只這樣想:「我現在就要跟隨佛往生佛國了,世間的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世間的事情,都是我的障礙,會給我帶來禍害。」所以,不應該生一絲毫的繫戀之心。要知道,自己的一念真性,本來沒有生死。所說的死,是捨棄這個身體,又去受別的身體而已。如果不念佛,就會隨著善惡業力,再去善道惡道中受生。在臨命終的時候,如果能一心念南無呵彌陀佛,以這分至誠念佛的心,必定感應到佛大發慈悲,親自來接引往生。千萬別懷疑:「我是業力很重的凡夫,怎麼能以這片刻的念佛,就出離生死,往生西方了呢?」要知道,佛大慈大悲,即使是十惡五逆的極重的罪人,臨終地獄相現前,如果有善知識教他念佛,或者念十聲,或者只念一聲,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樣的人,只念這麼幾句,都可以往生。所以,何必以業力重,念佛數量少而生疑惑呢!要知道,我們本來具足的真性,與佛無二無別,只因為惑業重而得不到受用。現在,既然已經歸命於佛,就如同孩子找到了父親,這是回到自己的家鄉了,哪裡是分外的事呢!而且,佛在往昔曾經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一切眾生,臨終的時候,發起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沒有一個不能得到佛的慈悲接引的。千萬不可以懷疑,懷疑就是自己耽誤自己,這禍害可不小。何況,離開了這個苦世界,生到那個樂世界,這是很快樂的事,應該生起歡喜心。千萬不能怕死,怕死也不能不死,反而使自己沒有往生西方的分了。因為自己的心與佛相違背,佛雖然有大慈悲,對不依照佛的教誨去做的眾生,也無可奈何。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如同一個大冶洪爐。我們多生以來的罪業,如同空中的雪片那麼多。業力凡夫,由於念佛的緣故,業就消除了。好比雪片接近了洪爐,馬上就消失了。業力既然消失,所有的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有什麼好懷疑自己不能往生,佛不來接引的呢!這樣委曲婉轉的開導安慰,病人自然會生起信心,這就是對病人的開導。至於自己所應該盡的孝道,也正是在此。千萬不能隨順世俗,求神醫藥,這樣能讓病人不死嗎!既然鍾情於這些沒用的事,對於念佛,就會分心,而沒法得到感應了。許多人對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這叫買孝。想要世人說我對父母能盡孝。不知道天地鬼神,對他的用心了如指掌。所以,凡是對父母的喪事過於鋪張的人,不是有天災,必定有人禍。為人子的人,應該注重讓父母的神識得到好去處。那些世俗的稱頌,明眼人不屑一故,何況極力地邀求。所以,其實那是犯了不孝的大過啊!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幫助病人生起淨念。前面已經開導病人,令他生起正信。然而病人現在心力孱弱,別說是平時絕不念佛的人,不容易連續的長時間念佛,即使是向來以念佛為事的人,到這時候也全靠他人的幫助才能得力。所以,家中的眷屬,也應該一同發孝順慈悲的心,為病人助念佛號。如果病人還沒有到命終,就應該分班助念。可以分三班,每班限定幾個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念。若有小事,可以在默念的時候辦。值班時,萬萬不能離開。二班念完,三班接著念,終而復始。這樣,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使經過一晝夜,也不太辛苦。要知道,能為別人助念,自己也會得到有人為你助念的果報。不用說為父母盡孝應該這樣,就是為別人助念,也是培養自己的福田,增長自己的善根,實在是自利的方法,不是白白為別人啊!成就一個人往生淨土,就是成就一個眾生作佛,這樣的功德,不可思議。三班連續念,佛號聲不斷。病人能念,就隨著小聲念; 不能念,可以專心聽。心中不起其他的念頭,自然可以與佛相應。念佛聲音不要太高,太高容易傷氣,難以持久。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病人跟不上,就是聽也聽不清楚。太慢氣接不上,也難以得益。要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經心,這樣才容易得力。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罄,其他的一概不用。引罄聲音清,聽了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音濁,所以不適合用於臨終助念。而且,最好念四字佛號,不念南無,因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者隨著念,或者攝心聽,都省力省心。家中的眷屬這樣念,外請的善友也這樣念,人多人少都這樣念。不能一起念,念累了一起歇,然後再接著念,使病人的佛念間斷。到了吃飯的時候,應該換班吃,別斷了佛號聲。如果病人要斷氣了,這時應該三班同時念。直到斷氣以後,再分三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遺體等事情。念佛的時候,不能讓親友到病人跟前看望病人。既然關心病人前來看望,就讓他隨著念會兒佛,這才是真實的情愛,真有益病人。如果用世間的俗情,那真是推人下海。那份情雖然感人,但那事卻實在可悲。這全在主事的人要明白道理,事先就跟大家打好招呼,免得到時候有礙情面,以及遺害病人,使他分心而不能往生了。三.千萬不能搬動身體和哭泣,以免耽誤事。病人將要命終的時候,正是凡,聖,人,鬼分判的時候,千鈞一髮,要緊之極。只可以念佛號,開導他的神識。千萬不能洗澡,換衣服,或者移到別處去。任憑他怎麼坐著或躺著,只能順著他的姿勢,不能有一點移動。也不能對他有悲哀的表情,更不能哭。因為這個時候,身體不能自主,移動他,他的手腳身體都有受到扭折一樣的疼痛,一疼就會生嗔恨心,念佛的念頭就沒有了。就會隨著嗔恨心去,多半會墮落到毒類,可怕極了。如果亡人見到悲痛哭泣,就會生起情愛心,念佛的念頭就熄滅了。隨著情愛心去,以至於生生世世得不到解脫。這個時候,最能讓亡者得益的,莫過於一心念佛。最貽害亡者的,莫過於搬動身體和哭泣。如果搬動或哭泣,使亡者生嗔恨心和情愛心,要想往生西方,一萬個人中也沒有一個。人在快死了的時候,熱氣如果是從下往上的,那就是超升了。從上往下的,就是墮落了。所以有:「頂聖眼升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這樣的說法。然而,如果大家至誠的助念,自然可以當下往生西方。千萬不能總去試探亡者的身體,萬一亡者神識還沒離開身體,因此受到刺激而心生煩惱,就不能往生了。這個罪過,實在是無量無邊。願諸位親友各自懇切地念佛,不用去試探熱氣最後在哪裡冷。為人子的人,在這些事情上留心,才是真孝順。如果去順應種種俗情,就是把親人推下苦海,只為了讓那些無知無識的人,都來稱讚你能盡孝。這種孝與羅剎女的愛正好相同。經上說,羅剎女吃人時說:"我愛你,所以吃你。"那些無知的人行孝,令親人離樂得苦。這不是與羅剎女愛人的方法相同嗎!我這麼說,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希望大家都做點實際的事情,必定期望亡者能往生,在世的人得福報。以成就孝子賢孫的一片至誠的孝心。不覺之中,言辭有點激烈了。真正愛親人的人,必定能原諒。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整理者讀者三寶大德居士法界有情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如何在朋友圈把文章只分享給學佛人

(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

點擊下面連結閱讀更多....不斷更新中...

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10.👉:注音佛經|經中之王 解脫經—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11.👉:注音佛經|法華經之精華部分看一遍消業障 一念隨喜功德無量

12.👉:注音佛經|佛說甚深大回向經

13.👉:注音佛經|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14.👉:注音佛經|十小咒

15.👉:注音佛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16.👉:注音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龍藏本)

17.👉:注音佛經|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18.👉:注音佛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19.👉:注音佛經|贊觀世音菩薩頌

20.👉:注音佛經|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21.👉:注音佛經|虛空藏菩薩經

22.👉:注音佛經|佛說四輩經

23.👉:注音佛經|佛語法門經

24.👉:注音佛經|菩薩睒子經

25.👉:注音佛經|佛說不增不減經

傳閱即是消業障,樂於分享即是積福慧,普為隨喜分享傳閱善知識者回向!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臨終時是真有佛來接引還是心識所變?《印光法師嘉言錄》45
    大安法師開示:信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見到佛來接引,是往生的人心識所變現的,還是真有他方的阿彌陀佛來接引?若有他方佛來接引,別人為什麼看不見?法師:臨終現前的接引境界是因緣所生法,是感應道交的產物。所以你臨終見到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佛是從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過來了,而是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的產物。臨往生人當時見到了阿彌陀佛,如果在當場他人也見到的話,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加持。這與當時眾生能感的共業、共同的心力有關。阿彌陀佛無論如何顯現,都不是有心的,他是無心的。
  • 認識佛醫:道友間如何探病慰問,印光大師問疾三法師
    1920(民國九年)他應好友吳建東和張雲雷居士之給《印光法師文鈔》題詞,由此文字因緣與印光大師結緣,並從此開始通過書信向印光大師求教。民國九年六月,他擬赴新城貝山閉關修念佛三昧之前,寫信向印光大師請求最後訓言,印光大師回信開示了關中用功要領。《復弘一法師書》接手書,知發大菩提心,誓證念佛三昧。刻期掩關,以祈遂此大願。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行善無數,普度眾生
    虛雲禪師、太虛大師、弘一法師和印光法師是被後人公認的近代四大高僧,而弘一法師更是拜印光法師為師父,印光法師可謂是近代高僧中的代表。他的一生行善無數,品德高尚,弘法講經,為我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
  • 弘一法師普陀參禮印光法師之時間考勘釐析
    2020年,既是弘一法師百四十誕,亦是印光法師圓寂80周年,考量再三,遂以《弘一法師普陀參禮印光法師之時間考勘解析》為題,應諾試筆之。其時,正業障纏身,殘喘苟延,手術後化療方始,落筆與療事共,箇中滋味,悲欣交集。伏案半載,至2020年2月,拙稿初成,而化療六期亦恰了結。如此因緣巧合,思來感慨萬分,冥冥之中,皆有緣定。時光匆匆,稿成至今,又過一年。
  • 印光法師: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
    決定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親炙彌陀,參隨海眾。忍證無生,位登不退。即此一生,圓成佛道。其為利益,窮劫難宣。較彼自命通家,買櫝還珠,棄金擔麻之拘墟漢,豈不天淵懸殊乎哉。此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其利益又超出一切諸法之上。
  • 印光法師:教化世人,要懂得循循善誘
    ——《印光法師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一白話譯文: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殺來吃,怎能下咽?如果知道這個意義,即使喪失身命,也不能吃一切眾生肉啊!然而佛陀教化世人,總是有步驟地引導、教化。上根的人就令他們全斷肉食。中下根的人就令他們漸漸減少吃肉,而最終全斷肉食。
  • 老年臨終關懷:來自佛教安養院的啟示
    在中國,佛教臨終關懷傳統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寺院操作體系。例如,我們考察的靈巖山寺和大聖寺安養實踐,以淨土宗印光祖師有關「臨終三大要」的論述作為指南。第一要是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要是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要是切戒搬動哭泣。三要一體,先後呼應,目的是開導臨終者放棄塵世,專心向佛。所謂助念,就是當病人醫藥無效,請別人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臨終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 徐存雲先生敬繪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像、印光法師像
    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讀書需注意讀南懷瑾老師的書,一定要注意,有些書很可能並不是南懷瑾老師寫的。你看包括現在網絡上的好些文章,都是託名南懷瑾老師做的。他用向南懷瑾老師的一些語氣來寫一些東西,發表出來。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我們大家要非常警惕。淵回也儘量把這些文章審核發表出來,讓大家注意。
  • 《印光法師嘉言錄》66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三、示修持方法】白話文:甲、示念佛方法66.想要心中不貪戀外界的事物,專心念佛。不能專心,要讓他專心。不能念佛,要讓他念佛。不能一心,要讓他一心等等。這其中也沒有奇特奧妙的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到眉毛上。心裡常常念說:「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不知經幾多劫。
  • 達勝法師:學習印光大師的高尚品德
    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學習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門之一。印光大師對待自己非常嚴苛,不但嚴格遵守佛教戒律,即使日常生活中有人供養他珍美的衣食,他總是卻而不受,如不得已受之,即轉贈別人。如果是普通物品,就交到庫房,由大眾共享。一次,有人送給印光大師白木耳等補品,他就送到觀宗寺供養諦閒法師。別人問他:「法師你為什麼不吃補品呢?」他說:「我的福報甚薄,不堪消受」。
  • 弘一法師是華嚴宗高僧,堅持拜在印光大師門下轉求淨土,原因何在
    弘一法師上一節說到弘一法師點燃了三支香縛在自己手臂上,跪在大殿裡,要求拜印光大師為師。在佛門裡面,燃臂香和燃指香都是極高也極難的願心。印光大師不願接受這個才學聲譽遠遠高出自己的弘一法師為徒弟,忍心掉頭走進了關房。不多時,關房裡飄進來皮肉燃燒發出的奇臭,不言而喻是那弘一法師燃臂香的結果。目睹此時此景,印光大師再也忍不住了,大步奔出去奪下弘一法師的臂香,眼裡早已湧出熱淚來,哽咽著埋怨說:「弘一法師快快請起!哎呀,你這是何苦呢?」
  • 4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僅僅二十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如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弘一法師、本煥長老、夢參長老等等,都是用盡一生,去弘揚佛法。尤其是這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何謂是用最後的生命去吶喊試圖警醒世人。想讓世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一字一句之中,讀懂老和尚的臨終開示。6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 印光法師:念佛人怎麼也會慘死? | 引經據典38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也曾經回答過信眾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由此解答為線索,進而閱讀相關經文,加深認識。 開辦「引經據典」欄目的初衷不僅是為大家提供明師指導,而且要把這些思考回溯到大藏經,讓師言與佛語接通,啟迪智慧並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在「大德答問」之後,欄目認真提供了「延伸思考」「深入經藏」「投票留言」等板塊,敬請閱讀並分享。
  • 印光大師:人在臨終時,牽動亡者的愛情或瞋恨之心,則難免墮落
    印光大師嘉言錄圓濤法師·譯▌第198篇:人在臨終時,牽動亡者的愛情或瞋恨之心,則難免墮落人在臨終時,得到蓮友的助念【書二】六十譯文:臨終舟楫(附錄)佛陀規定僧人去世後,遺體要焚化,原本為了使他捨棄分段生死的虛假身形,而證得真如常住的法身。所以,自從佛陀設立這個制度以來,僧眾都當作常規來遵守。無奈法道衰敗,日久天長,弊端叢生。現在佛弟子輕率地將遺體焚化就算完事了,不遵守佛教臨終助念的制度。
  • 【歷史】李炳南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那些書多提到印光法師,心想印光法師必是有道高僧。同時,了解到同縣的大文學家張廣傳是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濟寧老友也推薦他應皈依印光大師。  後來,鄰縣有土匪死屍未埋,李炳南發起埋屍活動。事後,鄰縣推薦一位林姓代表來致謝。李炳南看到林氏腕上戴有一串念珠,言談間得知他也是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於是說出自己想皈依印光大師的願望。林居士答應寫信介紹皈依。
  •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祈為彼等說,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生真信,發切願,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此化他。方不負皈依二字。否則有名無實,了無利益之可得。且有輕法慢法之罪過矣。 欲消浩劫,必須令一切老幼男女,同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四十餘人之力,何能敵百千萬人之宿世現生之惡業乎。今寄勸念觀音文,及一函遍復,祈令皈依者看。
  • 《印光法師文鈔》034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監製:何海洋總監製:李罕光意欲令閣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至於聽經,不須往靈隱去,以慧明法師,脫略文義,專以援引宗門公案為事。大達之人, 或得其益。初機之士,將茫無所從。稍聰明點,或致宗教混濫。其過誠非淺鮮。普賢十願,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經論即不貫通,亦可頓脫煩籠,高預海會。若於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通宗教,亦只是口頭三昧。欲以此口頭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畫餅充飢。必致途窮深悔,而毫無裨益也。現今世道,不知將來作何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