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原載於《東非瞭望·埃塞刊》第四期封面,原標題《王曉波:帝緣陶瓷與埃塞青年共同創業》,本文略有刪減。
━━━━━
亞的斯帝緣陶瓷的總經理辦公室,牆上一幅衣索比亞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插滿了各種顏色的圖釘。
「每一個圖釘就代表一家帝緣陶瓷的銷售點,我的計劃是,一年以內,一百家直營店全部到位。」 帝緣陶瓷總經理王曉波說。
王曉波說的這一百家直營店,便是前不久發布的「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Ethiopia DYC Youth BusinessStart-up Program),根據項目計劃,帝緣公司將投入7000萬比爾(約255萬美金)啟動資金,用於100家直營店的門店租金、裝修費用、產品樣品、青年培訓、集中宣傳等投入,平均每家門店補貼70萬比爾。該項目的落地將為埃塞創造大量工作崗位,獲得了埃塞工業部國務部長ALEMU SIME和中國使館經商參贊劉峪的讚賞。
而從2016年3月帝緣公司進駐東方工業園算起,到2017年12月19日發布「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從一無所有到埃塞最大的陶瓷企業,帝緣陶瓷僅用了不到兩年。
「做生意就是速度」
2015年11月,王曉波轉機經過埃塞,抱著看一看的心態,他辦理了入境籤證。
「落地籤的時候,我付了100美金,籤證官給我找了60美金,和收據上金額一致,這在非洲很難得呀。」王曉波笑著說,「來了後就發現,埃塞氣候很好,政策和中國也很相似。感覺很熟悉,就像是有一種東西在吸引我。」
經過前期調研王曉波發現,埃塞的建築市場是普通發達國家增長速度的將近十倍,這為整個建材市場帶來了充足的活力;另一方面,埃塞陶瓷生產行業一片空白,幾乎全部依靠進口。
「做生意就是需要速度。」王曉波的語氣變得自信而堅定,「幾個月後的正月十五,我們跑到東方工業園,就把買地合同籤了。」
2016年3月,帝緣陶瓷公司正式進駐東方工業園。作為中國知名的陶瓷企業,帝緣陶瓷進入埃塞以來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目前已經是一家日生產量超過四萬平米陶瓷產品的大型企業。
王曉波在瓷磚生產線上
「剛來東方工業園時,我們買了100畝地。施工的時候,施工隊糊裡糊塗地挖了另外一個地方。」王曉波回憶起帝緣陶瓷的發展速度,笑著講到「但挖錯的那塊地第二年就被我們買下了,所以當時也沒白挖。」
與埃塞青年共同創業
2017年12月19日,帝緣陶瓷在阿迪斯阿貝巴喜來登酒店啟動了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該項目由帝緣陶瓷聯合衣索比亞工業輸入發展公司和奧洛米亞國際銀行共同發起,旨在支持更多埃塞青年自主創業。
該計劃實施後,帝緣陶瓷將支持埃塞青年在衣索比亞開設100家廠家直營店,並為每家直營店提供大約價值為70萬比爾的創業支持,幫助埃塞青年創業者解決開設直營店租金、裝修、樣品展示和品牌宣傳等方面的問題。項目實施後,將會為埃塞年輕人創造1000個直接工作崗位和2000個相關工作崗位。
近年來,得益於工業化帶來的經濟發展動力,衣索比亞經濟發展迅速,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擁有良好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年輕一代成為了埃塞發展的關鍵,埃塞政府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衣索比亞的建設與發展。
但是,目前埃塞的青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一些地區甚至成為了影響社會穩定的直接因素。「青年創業」關係著埃塞的社會穩定和繁榮發展,被埃塞總理列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並為此成立了100億比爾的「流動青年基金」(Mobile Youth Fund)。
穆拉圖總理在去年11月7日記者會上發言中曾表示:「青年失業問題已經成為衣索比亞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衣索比亞政府已經出資4億美元用於支持青年創業者,並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為成千上萬的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
了解到這種情況,帝緣陶瓷深感應該為埃塞的發展,社會穩定繁榮作出的努力,經過對奧洛米亞州青年人就業形勢的多次調研,帝緣陶瓷總經理王曉波與國內總部多次協商,最終制定了埃塞青年創業項目。
帝緣陶瓷門店標識
該項目通過直接的創業資金支持,調動更多埃塞青年的創業激情,引領自主創業的潮流,為埃塞年輕人提供了自主創業的平臺。另一方面,新的創業項目可以創造大量新的工作崗位,促進埃塞年輕人就業。
過去幾年來,帝緣陶瓷為埃塞帶來了新的產品,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受到了埃塞政府和埃塞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熱烈歡迎,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也得到了中國駐衣索比亞大使館商務參贊處的大力支持。
「或許社會穩定和社會繁榮不是一家公司就可以維護的,但是帝緣公司願意努力去履行公司的社會責任,為促進中埃兩國的關係發展,加強中埃兩國人民的友誼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曉波說。
「溫州人志在四方」
王曉波從小在溫州長大,耳濡目染,老一輩溫州商人的品質烙在了王曉波經商處世的方方面面。
「從小父母就把我們當大人看,讓我們用自己的肩膀去扛事情。」王曉波說,「所謂『開得了奔馳,睡得了地板』,這便是溫州人的實幹精神。」
帝緣陶瓷投產的前期,現有的廠房還只是一片空地,高層管理人員和施工隊住在一起,後來在工地上自己搭了鐵皮房,又住了兩個多月。公司慢慢做大以後,才將辦公室搬到了亞的斯市區。
「長輩教育我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親自學會去做,自己不會做沒法管理別人。』」王曉波說。
王曉波在工作中
工廠建設期間,因為埃塞信息封閉,很多資源不共享,為了找到合適的挖機王曉波和團隊也花了很多工夫;到後來去礦區找瓷磚的原材料,汽車進不去,便換了一輛馬車,走了一段後馬車也走不了,王曉波就借了一匹馬騎進去。
當被問到在埃塞投資最困難的是什麼時候時?王曉波喝了一口茶,沉思了幾秒:
「起先辦投資證時,也不難,就是手續很繁瑣,所以現在想想,也沒有什麼特別難的。換個角度來講,這麼多資金投下來了,絕對不能是想走就走,所以這也逼著我們向前闖!」
工廠投產後,王曉波為帝緣陶瓷在埃塞打造了立足埃塞市場的銷售模式——千人百店。通過支持埃塞青年創辦加盟店的方式迅速擴張銷售網絡。
在王曉波的規劃中,前期拓展時降低對利潤的要求,但以統一的標準進行連鎖店的裝修。這種銷售模式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的可控性,打造統一的店面形象,讓當地消費者更加認可帝緣陶瓷的產品。
而當被問及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在埃塞的創業中後,如何處理和國內親人的關係時,王曉波再次笑著說道:
「我們溫州人志在四方,回家過年就行。」
「陽光、運動與工作」
提起王曉波,在埃塞的中國企業家仿佛有道不完的評價,但幾乎每個認識王曉波的企業家都提到了這一點——「與埃塞其他的創業者比起來,王曉波對生活充滿激情,但在處理工作時卻有一種舉重若輕的『藝術』。」
前段時間,埃塞稅務局收緊了稅務監管,很多公司的經營受到了影響。王曉波卻認為「我覺得他們政府的要求是合理的,除非是我們自己沒有入鄉隨俗。」而後來工廠和一位本地員工產生了糾紛,主要責任在於本地員工,起因是這位本地員工打了中國僱員,卻在離開公司後先打一耙,反告公司沒有按埃塞勞動法流程辦理開除手續。談及這件事情時,王曉波仍然神情輕鬆:「這個事情正常呀,說明他們比我們法律意識強呀,這個值得我們學習。」
帝緣陶瓷是第一家在埃塞建廠的陶瓷企業,並且通過「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率先在埃塞引入了「陶瓷連鎖銷售」的模式。這種模式便於控制銷售網絡的密度、減少內部競爭消耗,同時也便於形成品牌效應,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度。為了提高埃塞加盟商的創業熱情,帝緣陶瓷還採用免費裝修店面,免費提供統一服裝和銷售技巧培訓等優惠政策。
談及「衣索比亞青年創業項目」時,王曉波非常坦誠:「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我們通過這個項目建立了帝緣陶瓷在埃塞的連鎖銷售網絡,為了帝緣陶瓷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但在另一方面,青年創業計劃也切實地成就了很多埃塞年輕人的創業夢想,展現了帝緣陶瓷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高爾夫球場上的王曉波
生活中,王曉波是一位運動愛好者,同時愛好攝影。同時,在他的辦公室擺放著各種書籍,創業的過程中,王曉波強迫自己「一直學習」。
「在國外也要勞逸結合,不能只為了工作而工作。」王曉波說,「陽光、運動與工作,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
而當被問起這種獨特的企業管理思路時,王曉波的回答非常簡潔:
「我一直在琢磨「贏」這個字的含義,所謂雙贏,就是要做到股東與員工共贏、企業與市場共贏。」
━━━━━
最新一期《東非瞭望·埃塞刊》已入住亞的斯各大酒店、超市,歡迎廣大讀者選購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