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2020-08-01 媽咪很帥TW

在我們的成長規律中培養出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好像是對這個孩子與這個家長最大的獎勵和肯定。可是今天要說的卻是,養出的孩子「特別懂事」,卻是一個父母最大的失敗不管你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也不管你是知識分子,還是一般的農民的家庭都是一樣的。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不能理解。那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我們都可以仔細的想一想,如果一個孩子很「懂事」,那我們的孩子會快樂嗎?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看到別人的孩子抱著洋娃娃拿著玩具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孩子確實很「懂事」的。那試問一下孩子真的快樂嗎?在他本應該撒嬌,玩具被媽媽寵愛的年紀。卻提前進入了「懂事」的行列。他的「懂事」只是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會懂事的多說;「媽媽我不需要,我不喜歡」。這真的是一個父母的成功嗎?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經常會說,親情是不需要懂事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外面面對外人的時候,不管是老師,同學,同事還是領導,我們都會努力的把我們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因為我們很堅強很開朗,無比的懂事,可是回到家裡面對自己家人的時候,還需要是這個樣子的嗎?我們就會把我們最脆弱最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而把脆弱和不堪對家裡面隱藏起來都特別的懂事,可是這個懂事的背後,這個父母真的不失敗嗎?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真的希望孩子不會跟你撒嬌嗎?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我真的不希望孩子跟你吵鬧嗎?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真的不希望你的孩子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你嗎?如果這個答案有的家長是肯定的,那麼只能說這個家長的腦子「有病」。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特別懂事」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呢?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母親姥姥姥爺或者是爺爺奶奶其中的一個不用說是全部的,只需要一個特別的寵愛這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就不可能特別的懂事。特別懂事,特別的確是讓人值得深思的一個詞語。只要有一個可以寵愛這個孩子的人,那麼這個孩子就知道受了多少委屈。去找那個最疼他的人,哭一哭,鬧一鬧,訴訴苦。只會求那個最疼愛他的人抱抱他,然後那個疼愛他的人會給他買一堆玩具,買很多好吃的。那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個孩子才會懂事了。那就是在他受了委屈無人訴說,遇到開心的事情,沒有人跟他一起分享的時候。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撒嬌是最容易的事情,當然你對這個人足夠的信任,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還是伴侶,還是有其他的關係。如果你是一個足夠心理的人,足夠值得依賴,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是個這麼做的人。原來自己竟然還可以撒嬌。撒嬌也是一件最難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可以讓他在他的面前展現出最天真的一面。沒有人值得他去對別人撒嬌。一個懂事的孩子往往是最讓人心疼的,因為他失去了許多本應該屬於他的幸福和他的天真。有人會羨慕這樣的父母。但是我反而覺得有些可悲。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人說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寵愛了,只愛能寵壞。很奇怪,這麼神奇的一個理論是從哪裡來的?而且這也是一個很極端的看法,代表不了我們走上另一個階段。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說過,做父母的一定要滿足孩子的一些什麼樣的要求。我們每一個父母都可以不用培訓就直接上崗,仔細想想真的是挺可怕的。或許你已經為人父母,或者說你將要為人父母。那麼你應該如何的與孩子正確的相處呢?有沒有想過?是不是覺得只要讓他吃飽了有衣服穿,就是對他的恩賜?或者是說直接把孩子甩給你們的父母,讓他們隔代去培養?當女孩子遇到不同看法的分歧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拿出父親和母親的身份扮演一個孩子不想看見的角色?還是拿著父母的身份去壓孩子,就是因為我是你的父母,你就必須要聽我的。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也沒有什麼方式是最好的,只有說是最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用一顆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他以後的人生。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怎麼就那麼確定孩子很懂事,就是一件壞事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沒有必要壓抑天性。所有被壓制的天性都是不好的事情。那孩子的天性是什麼呢?孩子的天氣就應該是頑皮淘氣。而一個人在他童年的時候都不會淘氣,甚至不會撒嬌,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童年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會被鎖在許多個條條框框裡。他們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提加薪,甚至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而且談戀愛的時候也許會被別人教成一句;你真是個好人。如果一個孩子面對自己的父母,都不敢大聲的說話。你還指望他長大以後能幹什麼?一個一生都沒有和自己的父母大吵大鬧過的孩子,真的是你們理想中所想像的孩子嗎?記得老人經常說這麼一句話,小時候很聽話的孩子長大了以後都沒有什麼出息,這句話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老人說小時候聽話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沒有出息。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我們口中所指的聽話是不是就是指孩子懂事麼,啥都不敢做,長大了以後除了軟弱,不會有第2個性格?

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我們應該讓孩子們順其自然的成長。什麼樣的年齡段就要經歷什麼樣的事情?孩子小時候就是天真的時候。佟年就是要經歷一個淘氣活潑的過程。讓孩子們過早的成熟,只會壓住孩子們的天性。久而久之就會在一個禁錮的環境裡讓我們的孩子承受,本不應該在他這個年齡段所承受的一些事。都說自己的孩子很懂事。可是孩子懂事了,孩子的天真去哪兒了?孩子的童年在哪?做父母的真的應該想一想。是讓孩子在我們的壓迫逼迫嚴厲下成長。還是讓孩子在我們溫暖的懷抱裡順其自然的成長。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成長方式,但是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不要丟了我們孩子的童年,不要讓孩子在應該玩兒的年齡去經受一些成熟的事情,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太壓抑了,用心聽一聽我們孩子的心聲。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還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養出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毀了一生
    她害怕她媽媽討厭她,所以她經常小聲哭.簡而言之,她看起來比同齡的其他孩子更懂事。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刺痛了我的心,讓我嘆息:父母最大的失敗是養育了一個&34;,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毀掉了她的生活。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經常被他的孩子忽視和壓制。
  • 心理學: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教出「特別懂事」的孩子
    作為父母本應是孩子在成長中最信任的依賴,在孩子犯錯或處於恐懼中時給予強有力的支撐,保證他們人格的健康。但放眼我們的社會,父母們對培養出一個正確的孩子有著極深的執著。很多父母為了避免花費時間精力,花高額學費將孩子送進各類補習學校。當孩子想要讓父母陪自己玩時,他們總會說:「爸爸,在工作你自己玩。」「媽媽,要賺錢你乖一點。」當下父母的經濟壓力確實很大,但這不是忽略孩子情感需求的理由。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究其原因,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當子秋看到凌霄的母親回來的時候,他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才不想,但是心裡難過極了。他們真的配稱之為父母嗎?有人說,「過分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被愛的不夠。」的確如此,不被愛的子秋,他只有變得更懂事,才能不被拋棄。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看看專家怎麼說
    信息爆炸,育兒和教育理論鋪天蓋地,可憐的父母們,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有人說,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也有人說,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不禁想替孩子發出靈魂之問:什麼叫懂事?懂事的標準是什麼?界定懂事與否是誰的標準?什麼是父母的失敗?看到了什麼才是父母的失敗?為什麼只說父母的失敗,而不去問是不是孩子的失敗?-----這種思維本身已陷入了一個以「父母」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這也是很多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
  • 你的孩子「特別懂事」?對不起,這可能是作為父母最大的失敗
    不知道多少家長經常對孩子說類似的話?可是今天想問問大家,懂事的孩子真的是「懂事」嗎?「失敗」孩子特別懂事怎麼會是件壞事呢?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媽媽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媽媽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究其原因,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當子秋看到凌霄的母親回來的時候,他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才不想,但是心裡難過極了。他們真的配稱之為父母嗎?有人說,「過分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被愛的不夠。」的確如此,不被愛的子秋,他只有變得更懂事,才能不被拋棄。
  • 做父母最失敗的,就是養出一個特別善解人意的孩子,父母可要重視
    提起自己家的孩子,父母們都會咬牙切齒的說:你看看我們家的這個熊孩子,整天上躥下跳的,整天不著家,回來就知道打遊戲,還從來都不聽話。看鄰居家的孩子多懂事啊,多聽話啊。好羨慕這樣懂事聽話的孩子。其實大多數的父母往往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聽話的孩子。可是這是為什麼呢?攀比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還有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究其原因,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他們真的配稱之為父母嗎?有人說:「過分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被愛得不夠。」「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麼要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二姨每次來家裡,總會一直不停地叨叨:子秋,你要懂事聽話;子秋,你怎麼可以和李尖尖爭東西呢;子秋,你一定要孝順你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賀子秋:你,不是這個家裡的孩子。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培養出「太懂事」的孩子
    該電視劇在豆瓣評分8.5,好評如潮,有不少觀眾在下面留言:「凌霄和小子秋也太懂事了吧」、「哭了哭了,凌霄和子秋懂事得讓我心疼」…… 這兩個孩子可謂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他們到底有多懂事呢? 這部劇中,凌霄是大哥。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每次吵架,媽媽都會將矛頭指向凌霄:「為什麼要給妹妹吃核桃?都是他,是他害死妹妹的。」
  • 馬伊琍:養一個懂事的孩子可能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總有寶媽會說: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懂事!當自家孩子被別人誇讚懂事的時候,寶媽們也會沾沾自喜。懂事的孩子的確會讓寶媽們省心不少,去超市不用擔心孩子想要一件昂貴的玩具而躺到地上哭鬧不止,可寶媽們你是否也想過,懂事的孩子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到底是快樂還是壓抑呢?
  • 孩子過於懂事,可能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老一輩的人常說&34;,反觀周圍的人們,似乎真的是小時候挨打罵更多的人越惦記自己的父母。這是因為,在過去那段漫長的歲月裡,他們已經習慣了父母高壓的統治,慢慢的形成了討好型人格,不會拒絕、不願爭取,只喜歡自己一成不變的過活。這樣的人普遍有一個特點: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算有人生目標也會由於種種原因而放棄。
  • 馬伊琍:「懂事」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父母該引起反思
    引言「你家孩子真懂事啊!」聽到這話的父母往往一臉光榮,「懂事」,似乎成了對孩子最好的讚揚,對家長教育的最優肯定。然而在「懂事」背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被壓抑著失去了自我的孩子。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馬伊琍有兩個女兒,但是她卻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導致兩個孩子性格大相逕庭。
  • 父母養出「非常懂事」的孩子,為何反而是失敗?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為什麼說教育出很聽話的孩子未必成功?這些都是因為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孩子懂事,並且學習好,爸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送孩子上學,替孩子鋪被子,幫他們洗衣服。養出來的孩子只是聽話,卻沒有獨立能力。>父母在家,孩子就做表面樣子,看起來很懂事,認真寫作業、做家務。
  • 還再以孩子「懂事」為驕傲?其實這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觀念中,對一個孩子誇獎「這孩子真懂事」,這應該是對這個孩子和家長極大的肯定。但如果孩子過於懂事,你們還覺得這是一件值得欣慰和驕傲的事嗎?又或者說,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真的會很快樂嗎?馬伊琍之前在一次直播中曾經訴說過,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而非常後悔,現在愛馬過分「懂事」,也特別好管,可是她的內心卻是膽小怕事
  • 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失敗!父母該認真反思
    「你家的孩子真懂事啊」,是不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想想有人這樣誇獎你的孩子你是什麼心情?沒錯,一定很開心!「懂事」本身是一個褒義詞,是對孩子的誇獎,也是對家長教育孩子的肯定。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意願嗎?我看到更多的是懂事的背後是被壓抑著失去本來自我的孩子。我們父母有沒有好好坐下來想想:懂事真的是孩子希望的嗎?
  • 孩子高鐵買3份飯遭父母怒罵:不懂事的父母,教不出感恩的娃
    如果孩子買飯的時候能想到父母、為父母帶一份,相信父母們都會覺得很暖心,即便是經濟困窘,也不會過多苛責孩子。然而現實中卻有這麼一對父母,用冷漠的態度和傷人的話給孩子潑了一大盆冷水。孩子高鐵買3份飯遭父母怒罵曾經有網友分享過自己坐高鐵的一次經歷,讓人看後忍不住心疼事件中的孩子。
  • 孩子懂事,真的不好嗎?教孩子懂事,是應該做的事
    寫在前面:早上起床,孩子還在睡覺。我去煮粥的時候,忽然想到,有那麼幾個時刻,孩子特別乖巧,特別懂事,會自己寫作業,甚至自己讀題,也會自己乖乖吃飯。完全不是我追著他逼著他的樣子。對於這些瞬間,我是很感動的。因為當時我心情不好,他能察覺,能體諒,能用行動來給我支持。
  •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給飛飛的時候,他竟然看著我說,「阿姨,先給其他小朋友分吧!最後給我就行。」我怔了一下,心想,飛飛這孩子太懂事了。飛飛抿了一下嘴唇,突然跟我說:「阿姨,您為什麼不給我一塊最大的?」我有點疑惑:「為什麼呢?」飛飛說:「因為媽媽說,我要謙讓,要懂得分享和付出,這樣我就能得到更多。剛才我先讓別的小朋友吃西瓜,我以為您會給我一塊最大的獎勵我。」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內心很複雜,不知道說點什麼?
  • 孩子聽話懂事?很多父母錯了!要鼓勵孩子勇敢說「不」!
    我在一旁看著也是心疼到不行,小姑娘太懂事了,不舒服也不喊疼,就這麼硬生生忍著。回家路上,朋友就開始教育女兒,非常溫柔認真地跟她說:「笑笑你記著,以後如果身體哪裡不舒服就告訴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忍著知道嗎?你只有說出來,媽媽才能幫你,媽媽不想看你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笑笑懵懂地點點頭說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