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些孩子看到別人的時候不願意打招呼,不願意說話,不少人都說這樣的孩子實在是太內向了,也有人說是不懂禮貌,那麼孩子看到人不願意打招呼,到底是內向還是就是不願意打招呼,純屬不禮貌呢,其實這樣的孩子分很多種,首先先分辨一下,如果你家的孩子在生活當中遇到人的話,比較喜歡躲在別人的背後,不是那種在別人面前玩也不打招呼的人,這樣的孩子就屬於性格比較內向,而反之如果你家孩子看到別人時就喜歡躲在你的身後,甚至看到陌生人都不知道如何相處,戰戰巍巍情緒波動比較大,和在家中的狀態是截然相反的狀態,這樣的孩子就是太內向了。
內向的孩子往往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壓力比較大,不要以為小孩子沒有壓力,小孩子也是有壓力的,小孩子當內心有了一定壓力之後,他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比較有局限性,會抑制住他心中內心的想法,但他又沒有辦法像大人一樣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所以如果你們家的孩子看到陌生人總是非常膽怯的話,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一下,這樣孩子的內心,因為孩子內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可能這樣的孩子發展到最後,可能會心理壓力比較大,而且會造成情感和情緒上比較鬱悶,做事時總是畏手畏腳,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所以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先想辦法去解決,不應該去罵孩子,有大部分的家長看到孩子這副樣子,都會去罵自己的孩子會去指責孩子,說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會,更會去弄罵孩子,說孩子做什麼什麼不行,其實孩子之所以這樣,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於家庭緣故,當我們在生活中給予孩子很多壓力,或者對孩子來說生活中處處都是壓迫,這就會讓孩子的內心失去方向,覺得父母是他的依靠,自己沒有靠山,所以便會變得悶悶不樂,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孩子見到別人不願意打招呼。應該先分析一下他到底是真的不願意打招呼,不懂禮貌,還是根本就是太內向,那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去教育呢?
第一:多關心孩子的內心
這部分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內心沒有得到別人的關注,內心想的事情沒有辦法說出來,而別人也猜不透,所以當發現孩子這樣,是我們應該去告訴孩子如何做,更應該懂得如何去對孩子糾正內心的想法,也應該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事情,切記不要看到孩子不願意打招呼的時候就去怒罵他,這只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並不會改變他的現狀。現在的人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績,但卻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所以對孩子來講,孩子的內心要比他的成績則更加重要。
第二:引導孩子
我們當發現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時,覺得孩子太過內向,要懂得去引導,不要上去指責孩子,有時候孩子並不是不願意打招呼,而是因為他沒有辦法跨過那道坎,在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導致他的情緒崩潰,可能別人的一句無心的話,在他看來卻傷害了他自己,所以我們教育孩子要懂得引導,不要強求,慢慢的懂得引導,讓孩子自己邁出第一步,孩子就能夠更容易變得開朗起來。
給家長的寄語: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心快樂的成長,但我們在強求孩子的同時卻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有時候你的要求在孩子看來只不過是一些無理的要求,所以孩子真正內心想要的是希望家長耐心的對待自己,而不是遇到事情就大吼大叫,怒罵自己。當遇到孩子太內向,家長也不要太著急,細心的教導,遠比於則更加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