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博物館機場商店或走入歷史 1年多流標6次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歷史博物館(史博館)的文創商店於2018年12月31日停業,「立委」陳學聖2019年1月8日指出,連帶桃園機場的文創商品店也停擺,1年多已流標6次,令機場的博物館文創商店走入歷史。對此,臺灣文化部門與史博館則回應指出,將持續修改招標條件,希望在3個月內恢復運營。

據報導,陳學聖指出,史博館位於桃園機場的4家實體商店,自2017年5月被收回後,連帶高雄機場、松山機場、花蓮機場、高雄展覽館的文創商店運營都受到影響,營收不足以支撐運營費用。而自2017年4月起,史博館機場商店的委外運營標案已6次流標,導致博物館商店在機場停擺。

臺灣文化部門表示,「博物館商店」由機場公司委託的免稅店經營廠商負責運營,銷售內容除了原來史博館的文創商品外,也整合臺北故宮、臺灣博物館、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不同博物館的文化商品,因此並未「熄燈」。

但陳學聖仍指出,博物館商店的商品是博物館經驗與記憶的延伸,由其他廠商或平臺販賣,則容易淹沒在眾多商品中。

臺灣文化部門進一步指出,史博館與原運營廠商的運營契約於2018年12月31日期滿,該館雖多次協調及放寬招標條件,仍無廠商願意承接,現階段史博館先將商店空間歸還各機場。史博館副館長高玉珍指出,史博館實體商店確實經營不易,將再修改招標條件,努力在3個月內讓機場商店恢復運營。

相關焦點

  • 隨筆:從首都博物館和臺灣歷史博物館 看文化傳承之美
    我是臺灣的學生,暑假期間來到北京實習,有幸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發現首都博物館與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灣史博館)有幾分相像,同時也感受到兩者建築風格迥異,藏品數量和內容差別,文創產品設計思路不同。我記錄和總結了一些資料,對比兩者的異同,讓大家了解一下兩岸博物館特色與差異性。
  • 臺北桃園機場捷運招標案第七度流標 完工遙遙無期
    臺北桃園機場捷運招標案第七度流標 完工遙遙無期 2008年08月11日 21:3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仁川機場1號航站樓免稅店全部流標
    仁川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T1)四個免稅店的經營權招標工作以失敗告終。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影響,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增,免稅行業紛紛選擇抽身退出。  仁川國際機場公司9月22日宣布,截至當日招標結束,由於競標企業數量達不到競爭標準,所有標宣告流標。這是仁川機場免稅店招標工作中首次出現所有標的流標的情況。
  • 臺南興建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南興建臺灣歷史博物館 2003年12月22日 14:50:27  來源:   中新網消息 佔地五十公頃的臺灣歷史博物館二十一日在臺南動土興建,臺南市長許添財表示
  • 臺灣歷史博物館將閉館三年?專家憂心6萬件中華文物去向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位於臺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要如何臺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裡。史博館走上「臺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民間社團紀念鄭和下西洋
    臺灣歷史博物館與民間社團紀念鄭和下西洋     華聲報訊:由臺灣民間社團山河探險協會主辦的「鄭和之夜」募款活動9月21日晚在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行。
  • 從國立歷史博物館到臺大人類學系——李濟獎臺灣行Day1
    2016年4月21日,由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評審辦公室主辦,北京行知探索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支持並承辦的「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臺灣交流活動」
  • 臺灣歷史博物館紀念抗戰收錄日本軍歌 被批扭曲歷史
    原標題:臺灣歷史博物館紀念抗戰收錄日本軍歌 被批扭曲歷史  中新網5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臺當局規劃紀念活動,臺灣歷史博物館卻將日據時代在臺灣宣傳侵華戰爭的許多日本軍歌,收錄在臺灣音聲一百年的官方網頁上,這些宣傳侵略戰爭的軍歌,包括軍艦進行曲等。
  • 臺灣今日將桃園中正機場改名為臺灣桃園機場
    人民網9月6日電:臺灣「桃園中正機場」一名即日起走入歷史。臺「行政院」院會6日通過「交通部」提案,正式將中正機場「正名」為「臺灣桃園機場」,其英文簡稱仍維持為「TPE」。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交通部」表示,鑑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位於桃園縣,又基於地方民意屢有陳情建議改為「桃園機場」,因此建議改名。
  • 歷經7 次流標,由扎哈·哈迪德設計的臺灣淡江大橋正式動工
    2015 年,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在臺灣公路總局發起的「淡江大橋國際競圖」中獲勝,被任命設計這座 920 米長的橋梁。整個作品的設計靈感來自於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建築中光影的流動即舞者舞姿的律動。
  • 臺灣紅極一時胖達人麵包店走入歷史 8家易主8家關店
    華夏經緯網3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胖達人麵包店去年8月被踢爆使用人工香精,生意一落千丈,18家分店中,>8家最近易主,改名「太陽王路易(Sun Louis)」,8家已關門,另兩家近期也會歇業,意味在臺紅極一時的胖達人已走入歷史。
  • 臺灣"衛生署"名稱走入歷史 更名改組"衛生福利部"
    臺灣民眾所熟悉的臺灣「衛生署」名稱,將走入歷史,改名成「衛生福利部」,於22日下午會舉行揭牌儀式。 臺灣「衛生署」表示,這是「衛生署」在成立以來,最大的變革,主要是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及新型態社會挑戰,強化健康及福利照顧,及全方位照顧民眾生、心理及社會各層面,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全方位覆蓋(Universal Coverage
  • ...歷史,守護華夏寶庫 ——新中國成立70年陝西歷史博物館發展歷程
    陝西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944年,原址在西安碑林和孔廟舊址,原名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歷經西北歷史文物陳列館、西北歷史博物館和陝西省博物館等時期,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現館於1991年6月20日建成開放。
  • 臺灣中南部媒體團參觀安東商埠歷史博物館
    臺灣中南部媒體團參觀安東商埠歷史博物館 2015年09月22日 10: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丹東訊 9月17日,臺灣中南部媒體團一行參觀了我市歷史文化遺產——安東商埠歷史博物館。
  • 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劃東亞港口展 「取經」大陸博物館
    信息 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劃東亞港口展 「取經」大陸博物館 廖靜 攝   中新網泉州8月29日電 (廖靜)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29日在福建泉州表示,該館正在籌劃16、17世紀東亞國際港口城市特展,將深入考察福建泉州刺桐古港、漳州月港等古代大港口,同時也將前往分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的古港調研。  「我們將從各地留存的文字、文物、地圖、民間傳說等佐證臺灣在歷史上的地位。」
  • 臺灣民主紀念館走入歷史 組織章程正式廢除(圖)
    廢止組織章程 民主紀念館走入歷史  臺海網8月22日訊 臺「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撤回「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並同步核定廢止「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扁政府設置已一年三個月的臺灣民主紀念館,自此走入歷史。不過劉「內閣」對是否拆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顯得舉棋不定。
  • 河南省博物院和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成果豐碩
    河南省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宏在接受華廣網獨家專訪時表示,河南省博物院自1998年開始就與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進行交往,12年來,雙方在學術研究、互辦展覽、人員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李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河南省博物院早在1999年就與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籤定了「兄弟友好館」合作協議。
  • 臺灣首家「慰安婦」博物館11月關門
    據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將走入歷史。經營阿嬤家的婦女救援基金會昨表示,疫情爆發後,該館參觀人數與收入大受影響,婦援會決定在11月10日租約到期後停止營運,但會積極尋覓新館址,希望重新開張。
  • 臺灣郵政博物館常設展重新開幕 詮釋「傳遞」的歷史價值
    新華社臺北1月29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2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在位於臺北的郵政博物館舉辦「郵政歷史常設展重新開幕」活動,詮釋郵政「傳遞」的歷史價值。  展場規劃依郵遞歷史演進,以時間軸作為展示脈絡,分為「古代郵驛區」「現代郵政區」「軍郵區」及「郵遞之旅區」等部分,用實物、圖片及多媒體影像等內容,讓觀眾循序漸進了解自周秦以來的郵驛體系與「置郵傳命」的意義,以及郵政發展與興革的歷史。
  • 臺當局今日正式將桃園中正機場改名為臺灣桃園機場
    人民網9月6日電 臺灣「桃園中正機場」一名即日起走入歷史。臺「行政院」院會6日通過「交通部」提案,正式將中正機場「正名」為「臺灣桃園機場」,其英文簡稱仍維持為「TPE」。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交通部」表示,鑑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位於桃園縣,又基於地方民意屢有陳情建議改為「桃園機場」,因此建議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