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四種依附形態與親密關係》
通過腦科學實證研究得以證明,從18個月大的孩子的依附形態,可以預測他18歲以後的依附形態。
一個人小的時候所經歷的一些非常強烈的感覺,通常會對生命造成決定性的影響。而這些又是我們在人際互動時不知不覺中無法控制地反應出來.
依附形態是安全型的人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小時候,在他非常焦慮的時候,父母會一致的習慣性地庝疼他,摸摸他,讓他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一個眼神,或者是聽到聲音,都可以幫他安靜下來,這樣就在他的腦筋中形成某一些特定的連線。經常性的這樣,就把他的這些線路調整的相當好。孩子就可以把這些愛內化到自己的裡面去,將來當這個孩子到其它地方去,遇到一些焦慮的情況,他裡面已經有足夠好的這一套神經系統幫助他消除這些焦慮。
而不安全型的人,在親密關係中,要麼過於依賴,把對方粘的窒息,要麼過於自由,讓對方感覺不到愛……更悲慘的還有因失戀而殉情因被拋棄而復仇!
如果我們曾經的經歷帶來了傷害或陰影,造成我們今天的這樣,怎麼辦?
不用擔心,2000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艾瑞克說了句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話。他說——基因幾乎是控制一個人一生的東西。但你旁邊的人際經驗,可以決定哪些基因可以發展出來,哪些不發展出來!多麼鼓舞人心的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外在的環境,後天的學習來改變我們的過去。讓我們的腦借著愛和滋潤,重新產生新的連線,幫助我們建立新的健康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疏導情緒!!
第七課《四種依附形態與親密關係》就是告訴我們「所有的愛情關係都是親子關係!」而通過依附理論讓我們了解人世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愛恨情仇!
**********************************
【講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