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望廬山瀑布》,小學生:早就會了!老師:重點考點也會?

2020-09-15 小學教育淘氣老師

二年級語文上《望廬山瀑布》,跟老師夢回唐朝,領略李白詩歌之美

《望廬山瀑布》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那時候的李白五十歲左右,這是在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詩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以前每每在學習詩歌的時候,總有不少孩子舉著小手跟我說,老師我早就會了!我樂了,孩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關於李白的這首詩歌還是先聽為師給你慢慢道來!

詩歌主題: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今天淘氣老師帶大家一起領略一下李白詩歌的精彩!

①詩歌逐句解析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詩明明寫的是廬山瀑布,先寫的卻是香爐峰。李白不僅把香爐峰渲染的很美,而且極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 詩人把注意力從香爐峰轉移到了瀑布上,「遙看瀑布」點明文章主題。「 掛前川」是第一眼看時的宏觀印象,」字把瀑布描寫的惟妙惟肖,化動為靜,寫出了詩人眼裡遙望中的瀑布。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個「」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其中「三千尺」是虛指,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瀑布之長。

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又是詩人誇張的想像,李白用自己精練的語言非常形象的刻畫出了從高處飛流而下的瀑布。「疑」字說明了這些都是詩人的想像。

②詩歌大意

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上的雲霧呈現出紫色,仿佛升起了紫色的煙霧;

從遠處看。瀑布就像一條白絲帶掛在山前;

瀑布從很高的山峰上飛流而下;

就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

③易錯字、形近字、多音字

在這首詩歌裡一共12個二類字,10個一類字。其中的「黃、爐、掛」是孩子們的筆順易錯字。具體筆順筆畫如下:


形近字

依(依然) 層(雲層) 掛(掛念)

衣(衣服) 尾(尾巴) 桂(桂花)

多音字

盡jǐn (儘管、儘快)

盡jìn (盡頭、盡力)

更gèng(更加、更好)

更gēng(更新、起更)

④詞語解釋

香爐:指香爐峰。

直下:直瀉而下,形容速度非常快。

銀河:銀河是指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在中國古代又稱天河;銀河在中國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漢朝就有有著名的中國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九天:意思是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傳說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李白的這些詩歌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已經會背誦了,所以只要一學習詩歌,就肯定有孩子得意洋洋的跟我說:「老師我已經會啦!」孩子會背誦詩歌當然是好事,現在我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學長了,我們不光要會背誦,也要理解詩歌裡每一句話的大概意思才可以哦。

隨著年級的增高,我們學習的內容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所以家長朋友們在監督孩子作業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檢查詩歌大意的了解程度哦。

我是淘氣老師,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二年級古詩《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備課筆記,知識點總結
    二年級古詩《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備課筆記,知識點總結。《登鸛雀樓》和《望廬山瀑布》是兩首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唐詩,描繪了大自然的雄壯、美麗。《望廬山瀑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詩歌運用了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觀,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體現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 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教案:《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背誦並默寫。 3、理解詩句,想像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像意境,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邊讀邊想像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 試講|望廬山瀑布
    開場白:各位老師好,我是今天的3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下面開始試講。一、導入師: 上課, 同學們好, 請坐。師: 同學們,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寫了很多很多詩歌, 而且他寫的詩想像豐富, 特別妙, 簡直不像出自人間, 因此他被後人稱為什麼?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什麼寫的是秀峰瀑布而不是廬山三疊泉?
    廬山風光秀麗,山峻水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騷客前來拜訪,古代人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1200年前李白在廬山想隱居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山水,他曾經5次遊覽廬山,可見李白對廬山有多麼的喜愛啊。李白在廬山遊覽的一段時間裡,寫了很多首詩詞,比如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白在廬山留下不僅僅只有這一首。
  • 寫瀑布詩很多,為何李白《望廬山瀑布》能入選語文教材?貴在一字
    》反映了廬山的雄奇壯麗廬山作為我國的名山,關於讚美廬山的古詩如汗牛充棟,據記載的就有4000餘首,但是卻無一首能碾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望廬山瀑布》反映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一句詩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祖國愛得深沉」,一個人熱愛祖國的表現就是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作為小學生培養愛國思想和情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堂課。
  • 20200806每日一首 望廬山瀑布
    一方面,可供放假在家的小學生學習時參考,另一方面,也希望那些陪伴孫子、孫女學習、生活的爺爺、奶奶們,伴隨著這個過程,找回自己上小學時的有趣回憶!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2.譯文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人描寫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 大唐同題詩PK之望廬山瀑布
    一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二廬山瀑布在江西九江市廬山區,是一個瀑布群。廬山也叫匡山。廬山的香爐峰有四座,李白在這裡面所說的香爐峰,指的是南香爐峰。杜甫曾在《不見》裡有詩句,「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因為李白曾經在廬山這個地方隱居讀書,所以老杜詩中的這個礦山,指的是廬山。咱們還是把話題轉向說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
  •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廬山瀑布,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一開始教學古詩,我便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後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態,我心中一陣暗喜:接下來的朗讀和領悟詩情不會有問題了。的確,後面的朗讀真的不錯。之後,我們真的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詩人抑揚頓挫的誦詩聲。
  • 別讓「望廬山瀑布」淪為望廬山卻步
    有網友統計,逛遍廬山所有景點需花1792元。(10月6日《京華時報》)  廬山景區的進山門票上寫著,自然景觀一次性購票,從票面看來,這相當於逛廬山的通票。說好的「通票」,咋就不能通旅了呢?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文件要求,遊覽參觀點原則上實行一票制,確需單獨設置園中園門票的,要嚴格審批。這就意味著一票制是原則,單獨收費不僅是例外,更需要經過嚴格程序。
  • 李白《望廬山瀑布》
    「 望 廬 山 瀑 布 [唐]李白 」 【譯文】 在陽光照射下香爐生起紫色煙霞,遙望瀑布象白色綢帶掛在山川間。飛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幾千尺,使人懷疑那是銀河瀉落到人間。 【注釋】 1.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 唐詩天天背 |《望廬山瀑布·其二》《早發白帝城》
    尊敬的讀者:我們將會用150天更新《唐詩三百首》所有必背古詩,每天兩首。傳承經典,我們責無旁貸。唐詩三百首·073《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注釋】(1)「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2)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裡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3)疑:懷疑。
  • 望廬山瀑布,佳作不止一篇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文壇巨匠或陳運和等詩文名家1500餘位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通常提到廬山瀑布,我們往往會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山水詩: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 從望廬山瀑布的古詩,淺析同題詩作意境的不同再現
    說起廬山瀑布,首先想到的唐詩李白《望廬山瀑布其二》七絕「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細細問自己讀懂或弄明白好在何處,恐怕好多人會感到疑惑。小學時課本裡就學過了,不說會默寫得一字不差,來上一句,說個理沒有什麼困難。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望廬山瀑布
    人民網東京11月17日 日本各地有許多「詩吟會」,他們不僅誦讀日本傳統的和歌、俳句,也包括「漢詩」。「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起來欣賞吧。
  • 每日背詩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湖口望廬山瀑布水》這首詩,就是詩人張九齡在情不自禁的狀態下寫就的。湖口地處江西九江,是鄱陽湖通往長江的出口。湖口遙對廬山,詩人把廬山比作皇上,把瀑布當作隆恩浩蕩,水為上善。所以用「漫捲詩書」來形容詩人張九齡當時的心情還是貼切的。
  • 望廬山瀑布,我的旅行日記,我們來了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在我們小的時候都已經學過,而且現如今還是朗朗上口,只是會背這首詩的多,真正親臨現場的要比會背詩的少吧!如果帶著自己的孩子身臨其境感受一下,相對這樣的詩句會理解的更深刻!
  •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壯麗與恢弘,張九齡筆下的廬山瀑布寫真
    今天要講到的就是他山水詩裡較為有名的一首《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萬丈的瀑布飛流直下,像是從空中落下的,四周環繞著半紫半紅色的霧氣。它奔流直下穿過雜亂的樹梢,濺出的水滴仿佛要衝破雲層衝出天外。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詞句注釋 「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夏天的廬山就是清淨修身的好去處啊!抬手就見花落如雨,坐在房中閒看碧草青青,是不是能體會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一番意境。最後,說說廬山最出名的瀑布:望廬山瀑布作者:李白 (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