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昨天晚上和家人一起看新聞,電視上出現校車接送孩子上學的畫面,老公感嘆道:我們小時候都是走路上學,路上還能和夥伴們嬉笑、打鬧,多麼快樂。現在的孩子天天車接車送,哪裡有我們幸福.
我聽完這番話心裡感觸挺深的。現在的孩子離學校不管是遠還是近,從小學到初中,甚至是高中,都是由父母開車或者校車接送。不像以前的孩子,即便離學校幾公裡,走路上學也是常有的事情。當然,可能是因為時代不一樣了,孩子上學由車接送,更加安全。但是,孩子走路上學的好處,永遠是坐車上學無法代替的。如果孩子年齡不是太小,建議家長讓讓孩子體驗一下走路上學。因為,孩子走路上學還是坐車上學差別大的。
孩子走路上學,活動量更大,身體得到的鍛鍊更多,比坐車上學更不容易生病
如今的孩子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生活也是「兩點一線」,基本上只是家裡、學校兩頭跑。孩子的活動區域本來就非常小,現在上學、放學還坐車,活動量就更小了。如果較真計算一下孩子每天走的步數,說不定還不如大人。孩子的活動量得不到保障,身體就會越來越弱,容易生病。
但是,孩子走路上學就不同了。孩子走路上學,就等於他開始了有規律地鍛鍊身體。從家到學校,從學校到家,不管是走幾千步,還是上萬步。時間久了,都能增強孩子體質,幫助孩子少生病。
孩子走路上學,需要自己保護自己,比坐車上學更能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
大部分家長讓孩子坐車上學,除了因為家到學校的距離太遠,走路上學耽擱時間。還擔心孩子走路上學出現意外。雖說,孩子坐車上學減少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不容易出現意外。但是,孩子長期坐車上學,等於被父母和學校封閉式地保護起來,孩子慢慢的也會失去抵禦風險的能力。
但是,走路上學的孩子就不一樣。他想順利到達家或者學校,路上他需要多留個心眼,注意保護自己。所以,走路上學的孩子,防範風險的能力會更高,一個人出門在外不容易受傷害。
走路上學的孩子,接觸真實的社會比較多,比坐車上學的孩子,更早了解這個社會的規則
孩子坐車上學是好,能輕而易舉規避社會上的風險。但是同時也斷掉了和這個社會的連接。孩子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社會,主要是從身邊人或者家長那裡,總之會比較膚淺。可能不太真實。
孩子走路上學的好處在於,他能直接和這個社會的人接觸,更早地知道人性的美醜。也更懂得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孩子走路上學的好處很多,如果家長有條件也不讓孩子走路上學,孩子的成長就會受限。等孩子長大,就難以補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