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在全球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壓力和工業4.0帶來的破壞型技術創新的影響之下,資金和人才在都在迅速流動,誰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世界一流的人才,誰就有競爭的硬實力。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大力發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吸引和培養人才,是最正確的戰略選擇。不管是勞動經濟學還是國際經濟發展研究,對教育的投資是最重要和值得的。
但是道理容易,怎麼搞卻不容易。這需要對自身清醒理智的認識,對外部環境準確的把握和戰略戰術的精妙選擇。這對想迅速趕超的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標杆基本上是有共識的。但是歐美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發展不是公共政策促成的結果,其發展有其獨特的政治、社會和文化條件。
發展中國家盲目在數字和排名上追趕,勞民傷財,徒有虛名,長期來看,禍國殃民。因此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不能盲目的把歐美的經驗照搬。反倒是在對東亞趕超型、發展型國家大學建設和發展的考察中,可以獲得很多啟發。
亞洲高等教育搞的比較好的公認的四個國家和地區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我不了解日本,但是對另外三個有不同程度的體驗和觀察。其中,我認為最值得比較和思考的是韓國。
韓國在二戰廢墟中崛起,現在在科技研發,企業發展、高等教育和藝術文化等個領域有超越其體量的全球影響力,不得不說是個奇蹟。這個奇蹟的背後,是韓國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對教育的高度重視。
在公共管理領域,韓國在1980年代就開始選送大批公務員,赴美國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學成回國在各政府部門就職,發揮才幹。韓國對公共管理學專業非常重視,不僅僅大量政府高級官員有國外的公共管理研究生學位,韓國自己的高校也培養了大批公共管理專業的人才。
大前年在美國參加ASPA公共管理學會年會,跟一韓國同仁閒聊,韓國同仁介紹說韓國有近240家高校有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項目。這個數量跟中國全國的數目基本相當。韓國學者在國際公共管理研究領域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是國際公共管理研究學科發展的生力軍。
之前對韓國的了解,基本上是在韓國境外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對韓國大學的建設和發展缺乏切身的體會。幾年前去韓國三大名校SKY中的延世大學參加過一個小型的工作坊,但是時間比較短。延世大學又是私立大學,學校面積較小,感受不深。
一直想去SKY裡的S,也就是首爾國立大學看看。這個念想,起源與兩個美麗的韓國姑娘。這兩個姑娘當時正在國內一所頂級名校的國際碩士生項目攻讀碩士學位,驕傲地介紹自己畢業於首爾國立大學。
我好奇地問她們,SKY三家哪家最好。她們鄙視地看著我道,自然是首爾國立大學。她們的英語水平、勤奮好強和出色的學業表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26-27號,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參加由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公共行政研究生院(GSPA)主辦的題為「在新發展時代走向好政府」的國際學術會議,近距離接觸這所韓國舉全國之力興辦的高校。
魔鬼存在於細節,世界一流不是體現在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牛皮吹破的各種廣告上,而是體現在師資、科研水平、教學質量、教學成果,甚至學校行政管理水平上。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是不是這樣一個銀樣拉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