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2020-12-14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圖片來自網絡

在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日益凸顯。韓國歷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韓國國民的大學升學率曾高達82%,是世界最高水平,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成為韓國政府的首要課題,並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支持並促進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1. 「BK21工程」

BK21(Brain Korea 21)工程是在金大中政府和盧武鉉政府時期實施的,旨在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和地方優秀大學,培養富有創造性、高質量的人才資源以滿足知識社會需要。

BK21工程第一期(1999~2005年)在研究型大學建設方面,共投入11億美元用於建設世界一流研究生院,強調從應用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傳統特色科學及新興產業科學4個領域提升科研水平,12所大學和2所科研院入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院重點建設計劃,通過課程體系、招生制度、師資聘用機制等三方面的改革推進實施。在地方性大學扶持方面,投入3800萬美元,加強應用專業教育和外語、信息管理等技能型教學,培養實用型人才,滿足地方企業的需要。

第二期(2006~2012年)稱為「續BK21工程」(Post-BK21 Project),目的在於進一步支持高水平大學建設,滿足21世紀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

BK21工程實施期間,韓國大學的科研能力顯著提高,在SCI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學的學術風氣,也極大地促進了韓國大學體系改革,但由於這項計劃僅代表政府意志,韓國教育部在制定政策時未公開諮詢高等教育機構的意見,具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和爭議性,但卻表達出了韓國政府對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強烈願望。

2. 「WCU計劃」

為進一步滿足國民對優質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韓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李明博政府推出《建設世界級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學(WCU, World Class University)》計劃,於2008年6月20日發布了具體實施方案。

韓國政府對入選「WCU計劃」的重點高校學科投資8250億韓元(合8.25億美元),通過聘用海外高層次權威學者,集中發展一批關於有關國家未來發展、具備廣闊發展前景並需跨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技術和新專業,以加快培育世界級高水平優秀大學, 大力提高國內高校的教育研究質量和水平, 增強韓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WCU計劃」分三種建設方式:

1)開設新學科院系,引進海外專家教授等領軍人物,聘任其擔任全日制教授,通過與韓國國內教授合作設立交叉複合型新學科,並開設相關課程;

2)為現有學科引進海外學者,聘請1~2名海外學者為全職教授,負責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國內教授組建學術團隊共同合作研究,推動學科發展;

3)邀請海外頂尖學術大師(如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頂尖學者),與本國教授合作研究或講授學科基礎前沿課程,開設某一領域專題學術講座。

按照學科和專業的不同,WCU項目分自然理工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所有申報課題都需經過量化初審、覆審、國際同行評議、綜合審查四個遴選階段,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評價考慮專業學科特點,構建跨學科門類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於我們國家的雙一流建設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鑑意義。

2018年11月底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公布了各校獲得資助的課題數量和經費情況,共有18所大學(包括4所地方大學)的52個項目課題獲批,共聘請284名外國學者,其中全日制教授203名,161名外國知名學者受聘擔任全日制教授在13所大學新設26個交叉學科(全部為研究生課程)。(責任編輯趙豔玲,榮譽主編李志民)

【參考文獻】[1] 連進軍. 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K21工程述評[J]. 大學教育科學,2011(2):97-101.[2] 張雷生,文春. 韓國的世界高水平大學建設研究[J]. 國外高等教育,2013(2):146-149.[3] 張雷生,吳丹丹. 韓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8):8-95.[3] 裴志穗. 韓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WCU)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2018.

相關焦點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韓國篇(四)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韓國歷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韓國國民的大學升學率曾高達82%,是世界最高水平,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成為韓國政府的首要課題,並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支持並促進韓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1.
  • 日本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日本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計劃也卓有成效,在QS2019世界大學排名中,有5所日本大學進入世界大學TOP100。進入21世紀,日本政府加快了一流學科建設和尖端人才培養的步伐,相繼啟動了「21世紀COE計劃」、「全球COE計劃」、「世界頂級研究基地建設(WPI)」等高等教育振興工程[2]。在這一階段,日本政府主要通過對各高校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科進行重點扶持,以學科領域為單位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基地來增強大學的國際競爭力。
  • 新加坡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11,南洋理工大學排名12,由此可見,新加坡一流大學的建設有其獨到的經驗,而政府的大力投入、國際化戰略和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謂是其中的關鍵。大學自主改革後,政府撥款40億新元設立教育儲蓄金。為鼓勵大學積極吸納捐款,政府採取配套措施,根據捐款額數,以數倍的比例給學校資助[1]。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計劃。1997年,新加坡制定了「東方波士頓計劃」,提出將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
  • 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為此,沙特政府在國家及機構層面實施了一系列戰略規劃與措施,發展世俗高等教育,促進大學國際化,提升國內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與開放程度;開發研究型學術文化,促使沙特大學從教學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轉變;鼓勵科學技術創新,將若干所研究型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教學研究與提供社區服務的機構;以國際標準建設本國高等學校,形成一流的高校體系。1.
  • 香港地區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圖片來自網絡眾所周知,香港地區擁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在今年5月2日最新發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亞洲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分別位列第三、四、七名,可以充分反映出香港地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卓著成效
  • 全球學術印度篇: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印度和中國一樣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國,高等教育規模位居世界第三。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印度開始重視高等教育發展,通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來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印度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  印度有長達兩個世紀的英國殖民歷史,直到1947年才獲得獨立。
  • 五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及評價概況
    「雙一流」建設方案的出臺吹響了新時期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號角。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重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政策並非我國獨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重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作為提升國家高等教育及科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依據各國實情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
  • 全球學術新加坡篇:新加坡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不長,大學數量也不算多,但少有的大學都在短期內實現了大學世界排名的飛速躍升,成為了亞洲乃至世界頂級名校,根據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11,南洋理工大學排名12,由此可見,新加坡一流大學的建設有其獨到的經驗,而政府的大力投入、國際化戰略和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謂是其中的關鍵。
  • 於文軒:公共管理專業雙一流建設的韓國經驗
    在全球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壓力和工業4.0帶來的破壞型技術創新的影響之下,資金和人才在都在迅速流動,誰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世界一流的人才,誰就有競爭的硬實力。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大力發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吸引和培養人才,是最正確的戰略選擇。不管是勞動經濟學還是國際經濟發展研究,對教育的投資是最重要和值得的。但是道理容易,怎麼搞卻不容易。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印度篇(二)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印度開始重視高等教育發展,通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來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印度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  印度有長達兩個世紀的英國殖民歷史,直到1947年才獲得獨立。因此,印度的高等教育有著深深的英國殖民烙印,印度大學的教學語言主要是英語。
  • 太原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升級:目標世界一流大學
    2017年我國啟動了第一輪「雙一流」工程建設,太原理工大學是山西省唯一的「雙一流」工程建設高校。「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太原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單位。近日太原理工大學公布了新的「雙一流」工作目標: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前全國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2017年,山西省啟動了提升高校綜合實力的「1331」工程,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 國科大為何未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僅僅是一流學科建設?
    在2017年,985,211這樣的字眼被「雙一流」取代的時候,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和B類)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國科大沒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只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說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1.國科大更像個研究所群體,不像一所常規的大
  •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百年追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入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縱觀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一流大學的產生必定伴隨著一流國家的崛起。
  • 日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變遷、特徵與啟示
    關鍵詞 日本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學;戰略規劃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設一流大學成為世界範圍內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戰場」。我國政府於1998年推出「985工程」,揭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序幕。
  •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及其國際影響
    作者簡介:陳麗媛,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講師;劉念才,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本研究嘗試將這一理論應用到全球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背景下,解釋中國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如何協調與平衡多種競爭力量,使之互相補償、有機結合,最終形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模式。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新加坡篇(二)新加坡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不長,大學數量也不算多,但少有的大學都在短期內實現了大學世界排名的飛速躍升,成為了亞洲乃至世界頂級名校,根據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11,南洋理工大學排名12,由此可見,新加坡一流大學的建設有其獨到的經驗,而政府的大力投入、國際化戰略和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可謂是其中的關鍵。
  • 中大和華工公布一流大學建設「路線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其中,中山大學到本世紀中葉,其綜合實力將達到國際一流前列,在主流大學排名進入世界前50。華南理工大學到2050年,將有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新校區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引擎」  去年9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且分別有11個和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法國篇(六)法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雙重割裂問題導致法國大學在國際化競爭中實力渙散,在21世紀初期興起的世界大學排名中表現欠佳,在國際留學市場中競爭力下滑。為重塑法國大學的世界典範形象,提升法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和學術排名,法國政府開始了一場改革高等教育體制、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運動,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
  •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義 - 人民論壇
    【關鍵詞】高校  「雙一流」建設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國家戰略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 42所大學公布雙一流建設目標!清華人大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建設高校:北京大學、中國人名大學、清華大學通過數據整理,我們發現,北京大學的雙一流建設目標是:2020年「學校整體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人大的目標表述是:2020年「學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清華大學的表述: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