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甜藏於苦中。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卻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當下的感受,卻未必看得見下一刻的轉變。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磨礪能使人超越苦難。不經苦,何來甜。一念苦,一念甜,轉個念就是希望。
2.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欲望和所求的不斷減少的過程;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回歸,放棄一切浮躁喧囂,回歸內心的安寧。人生,學會沉澱。沉澱,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3. 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生活的質量,宜寬宜厚,讓別人一步,自己得幾分輕鬆,寬一分待人,也算是對自己命運的一份尊重。
4. 佛說,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緣不是聽天由命,而是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
5.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裡人。聰明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後看;聰明人,是戰勝別人的人;智慧人,是戰勝自己的人。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不必勞心。
6. 有些事想開了,你就會明白,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樣,最後收拾殘局的,還是要靠你自己。記住:有些人你可以期待,但不能依賴。每個人的淚都得自己擦!任何人也無法代替你自己!且行且珍惜!永遠都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
7.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不要奢望能夠依靠誰,哪怕是至親至愛。越是喧囂處,往往更孤獨。人生無處不修行,能在孤獨中心靜如水,才能在紛擾裡安然無恙。
8. 有些事無需計較,時間會證明一切;有些人無需去看,道不同不相為謀。世間事,世人度;人間理,人自悟。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計較」生是非,「無視」己清靜。願人生如水坦然!
9. 佛,不是一尊偶像,而是人生修行的碩果。不一定要焚香叩拜,佛在心中,而不在身外。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之所以為佛,皆因他看透了常人看不透的局,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人之所以是人,皆因七情六慾纏身,看不透,也走不出來。若心能頓悟,學會滿足,你我皆可成佛。
10.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得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鬆鬆。
11. 別人的事,謹慎地說,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千萬別信口開河。消極的話,儘量別說,把自己的悲觀情緒傳遞給朋友,絕對不是光彩的事。
12. 人生其實也就是選擇,有所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得充實、飽滿、旺盛。沒有果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學會放棄,才會有所收穫。當一切塵埃落定,當一切歸於平靜,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放棄其實也是另一種美麗的收穫。
13.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14. 若歲月靜好,那就頤養身心;若時光陰暗,那就多些歷練。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沒有放棄,怎能擁有;不守寂寞,豈見繁華。曾經再美,不過一紙空談;腳下艱難,卻是直指明天。
15. 若是有緣,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若是無緣,終日相聚也無法會意。
16.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間就是這樣,誰也逃不過兩樣東西,一是因果,二是無常!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靜心。靜能生慧,智者無憂,計較是疼,比較是痛,淡然是福。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心。盡人事而順天意,隨遇而安即得幸福。正心。心術不正損人害己,意志不堅諸事難成。
17. 不要悲觀地看待生活,更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以為剛開始就看到了結局,許多的一念之間,離結果還是非常遙遠,仔細想一想這人世間,沒有真正的痛苦不堪,也沒有真正的難以忍耐。把握住每一刻的心平氣和,你會發現人世間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值得生氣的事情。
18. 淡淡的風景裡,看風輕輕的拂過,花開花落,日復一日。得到的、失去的、在乎的、忘掉的、都讓它隨風而去。看人生得失,一切因命中注定,不必過於在意。生命本是虛幻,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19. 讓你煩惱的人,是來幫你的;讓你痛苦的人,是來渡你的;讓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貴人;讓你討厭的人,是助你成長的;他們都是你自己的不同側面,是另一個你自己。相反,你喜歡深愛的事物,常給你製造痛苦帶來煩惱,它們是你的影子,讓你老是也抓不住。是故,保持一個好心態去面對才是真理。
20.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好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就是智慧。不管面對什麼事情什麼現象,你的心永遠那麼平靜,永遠那麼清淨,這叫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