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性格比較內向、老實,也不喜歡去巴結領導,本人在國企上班這樣好嗎,還有前途嗎?」
針對這個情況情況,老夏認為在國企上班,性格內向與不會巴結領導可能會對你的職業前途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絕不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不同性格的職場人士自有不同的職業前途,人際關係是你的弱項,也會深遠地影響你的未來。
國企也屬於企業,它們或許不是出於商業初衷謀取利益,但也是在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因此國企最為看重的還不過是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考察的是你所能帶給企業的是什麼。
無論國企還是私企,不善於適應環境、只懂得埋頭做事的職場人士都是實屬罕見,然而外向的人不一定就能協同團隊、創造價值;
內向的人也不一定會排斥孤立在外、自行一套。
性格很重要,但遠比它更重要的還有很多,最為實際的就是職場人士的績效,通過績效領導可以直觀地看到你的能力與價值。
作為「國家工廠」,國企會注重看待你的輸出,儘管你在人際交往上有些許不足,但這仍不影響領導對你整體的判斷與評價。
國企的各方面的制度都會比較健全,因此但憑藉巴結奉承領導就想要上位其實也頗為困難,他們之所以能成功上攀,也是因為他們有能力作為底牌。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加納德的研究,每個人都存在著九種主要智能,人際交往智能便是其中之一,每個人往往都會有兩項以上的天賦,也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如果你在性格上並不適合人際交往,那麼你也會有其他上帝預留的「窗」。
決定職業前途的因素眾多,人際交往依舊是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你職業前途所能企及的高度。
職場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地方,職場人士如果想要僅憑著熟練完備的技能和兢兢業業的工作,就在職場遊刃有餘、出人頭地,那恐怕還是遠遠不夠的。
國企的環境源於多年的歷史傳承,自然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在於改變自己。
當內向的你學會去改變現狀,才有可能有更高闊的職業前途。
除卻上文提到的兩種情況,不同性格的職場人士也並不一定必須是相同的發展方向。
緒儒斯曾說過:「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他的命運,」
每個不同性格的人都有與其命運的安排,或許只是你還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
眾所周知,在國企中主要分為行政崗位與技術崗位,內向的職場人士對於行政崗位而言,其實並不討喜;
但技術崗位則不然,它們相對並不需要溝通交流,憑藉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即便沒有怎麼與領導來往,也往往能夠在領導的視野裡佔據一席之地。
國企被美稱為「共和國的長子」,曾經與現在都在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
正是國企的性質與定位使然,其實國企更看重的是職場人士的綜合素質,而非巴結領導、奉承討好的技巧。
在國企之中,那些技巧只能是加分項,卻始終不是根本上影響一個人職業前途的因素。
儘管每個領導用人的風格不一而足,但當你的其他能力足夠出色甚至在國企中難以替代時,即便你看來孤僻難相處,領導都會將你捧在掌心。
從文中不難看出對於自身性格較為了解,也具有較為客觀清晰的自我認知,深知自己所欠缺的部分。
性格內向與不善交際確實會在某些方面制約你在職場的發展,那麼我們就要做出相應的修正與調整。
無論身在國企還是私企,內向的性格會限制你的社交能力,而社交能力對於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而言十分重要。
每個人都是性格各異的,內向外向本無對錯,但在職場中你需要表現出不卑不亢的性格,逐漸掌握交際應酬的能力。
由於國企的薪酬比較穩定,工作相對輕鬆,常常成為人們就業的首選。
巴結奉承其實有時大可不必,但我們需要掌握好正常人際交往的技巧。
人際交往的基礎在於交流溝通,可以主動地發起對話,與人交流,通過這些你可以提升自己傾聽與表達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融入環境。
企業中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時,也要儘可能多去參加,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與曝光率,時間一長自然也能漸漸敞開心扉,從而與同事、領導和諧相處。
那些你所享有的更多自我展現的機會,也會為你的職業前途帶來額外的優勢。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