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建設是一個古老的課題,它是黨的五大建設之一,可以貫穿於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中,它又不是凝固僵化,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向前發展的,在不同的中國社會改革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黨性,不同的黨性會帶來不同的黨風,不同的黨風會有不同的建設思路。為此,根據中國的國情、黨情發生的階段性變化,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問題。下面,我對這個問題談一點學習體會。
一、中國的國情、黨情已經發生了階段性變化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黨的十六、十七、十八大精神指導下,在全黨全國人民的奮力推進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發展很快,黨建偉大工程的改革創新也突飛猛進,無論是國情還是黨情,都出現了許多關鍵階段的特徵,已經發生了階段性變化。
(一)國情發生了階段性變化。上世紀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發展的低等階段,整個社會只有一個最低等、最革命、最先進的工人階級及勞動群眾,沒有第二個高等的階級,是一個低等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在進入新世紀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之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則發生了深刻變化,它已不再是一個低等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而是在一個最低等、最革命、最先進的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之上,又產生了一個高等的社會階層,從而成為一個多等階層的社會主義社會。
(二)黨情發生了階段性變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則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基礎。這種社會基礎對上層黨性是起決定作用的,有什麼樣的社會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黨性。在一個低等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階段,由於整個社會只有一個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還沒有分化為多等階層。其上層建築的黨性也就很單純,是一個階級的先鋒隊。黨的八大就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部隊。黨的九大、十大、十一大又進一步規定,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還是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按照這一黨性,八大規定,任何從事勞動、不剝削他人勞動的中國公民都可以入黨。九大、十大、十一大規定,中國工人、貧下中農、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可以入黨。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規定,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可以入黨。這樣,就使得整個黨性都很單純,是一種先進性,具有純潔性。
到了現在多等階層的社會主義社會階段,社會階層發生了分化,其上層建築的黨性則應該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由單純變得不單純,由一個先鋒隊變革為兩個先鋒隊,由一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變革為多等階層的先鋒隊。據此,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對黨性作了新的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並且還規定,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可以申請入黨。但是,這些入黨的其他社會階層先進分子與黨員的條件還是有差距的。黨員的條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則等級較高,有一定既得利益,思想也較為保守,在黨性的改革創新上處於相對滯後。於是,我們的黨性就出現了先進與滯後的差別,開始包含大多數黨員先進和少數黨員後進,開始變得不夠單純、不夠純潔,具有不純潔性。
二、新階段的國情、黨情易發脫離群眾之風
以上這種國情、黨情的階段性變化,對我們黨的作風建設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它不僅會喪失長期以來形成的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而且還會損害黨在社會上的形象,從而導致脫離群眾之風的易發多發。為此,中央紀委在向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中嚴肅指出:「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
(一)多等階層的社會易發黨的脫離群眾之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作風的社會基礎,中國共產黨作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這種上層建築是由社會基礎決定的,有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就有什麼樣的中國共產黨作風。在一個低等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只有一個最低等、最革命、最先進的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沒有一個高等的社會階層。在此基礎上的中國共產黨只能與最低等、最先進的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直接聯繫在一起的,彼此之間沒有隔著一個高等的社會階層。這就使我們黨同人民群眾一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工資收入不高,生活只夠溫飽,彼此血肉相聯,同甘共苦,從而表現出一種急於改變現狀、艱苦奮鬥、昂揚向上、大膽改革創新的時代風貌,整個社會的改革發展都很快,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勢頭,年均增長達到10%,湧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人物。
但是,到了多等階層的社會主義社會,有一小部分人已經上升為高等的社會階層,大部分人還是低等的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站在社會基礎上的中國共產黨與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群眾之間就失去了聯繫,它只能聯繫到高等社會階層,只能向高等社會階層的標準看齊。而高等社會階層的消費、工作、生活標準又遠遠超過群眾,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既得利益,開始進入小富則安,沒有了當年創業那種奮發向上精神,有的甚至還不願意改變現狀。於是,就不可避免地要引發黨的脫離群眾之風。
1、黨的公務消費之風脫離群眾。黨的平均工資不高,達不到高等社會階層,大多數黨員的私人消費還沒有脫離群眾。但是,黨的公務消費卻很高,不僅脫離了勞動群眾,而且超過了高等社會階層,成為了超高等社會。據專家估計,近年來,全國三公年消費總額突破了9000億元,相當於2012年全年財政收入的10%。其中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元。2000年老河口市行政事業單位招待費達到1980萬元,佔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的18%。黨政機關的公務用車也達到200多萬輛,每年消費支出1500-2000億元,每輛公車年均消費額為8萬-10萬元,社會轎車每萬公裡運輸成本是0.82萬元,機關公務轎車達到3萬元以上,其使用效率僅為社會運營車輛的1/5-1/6。至於公費出境開支,則更是有增無已,目前每年消耗已達3000億元,2009年廣州海事法院院長一行6人以公務為名赴南非、土耳其、埃及、阿聯旅遊,共花費48萬多元,人均花費8萬多元,比旅行社相同線路的豪華遊報價高出6萬多元。2011年8月,中央民族大學任中夏已經免職,學校還以公務名義讓其攜帶家人赴臺公款旅遊。
2、黨的工作之風脫離群眾。不少黨政機關工作高高在上,不願下基層。如湖北省農業廳去年365天,人均下鄉只有53天。省國資委每年人均下企業31天,到企業只是聽領導匯報、看材料,根本接觸不到工人群眾。在機關工作的時間裡,也主要是文山會海,安徽省直屬機關工委去年一共召開會議48個,累計時間62天,發文130多號,累計文字130000個。而且文風、會風冗長,一篇講話稿洋洋灑灑數萬言,一個會議往往開個一整天,白天開不完,晚上加班開,導致沒有多少時間為民辦實事。在為民辦實事上則消極懶散,沒有基層群眾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最近湖南省郴州市對市直機關進行突擊檢查,居然有46名黨員幹部在電腦上看電影玩遊戲,沒有為民謀利。還有一些人雖然高喊為民服務,也只是形式主義,不求實效,在那裡譁眾取寵,沽名釣譽,大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
3、黨的生活之風脫離群眾。在八小時以外,一些黨員幹部的生活圈、朋友圈往往是高等社會階層,沒有什麼勞動群眾,「座上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很高貴奢華,經常是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下層社會根本無法涉及。如據鄭州市紀委2012年對1000名處級黨員幹部生活圈、交友圈的問卷調查,他們總共交結朋友6742人。其中同一階層4320人,佔64%;上一階層607人,佔9%;下一階層1618人,佔24%;普通群眾179人,佔3%。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一共分兩檔,其中高檔酒樓840人,低檔酒樓160人;高檔歌舞廳824人,低檔歌舞廳176人;高檔運動場862人,低檔運動場138人。而勞動群眾則主要是在一些低檔酒樓、歌舞廳和運動場生活。
4、黨的損害群眾利益之風。一些黨政部門和行業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往往會不擇手段地坑害群眾利益。如教育亂收費、看病貴看病難、亂徵地亂拆遷、執法司法不公、劣質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亂分配、礦產資源亂開發、製售假劣農資坑農等,就與群眾利益發生了不少衝突。而在近年來屢屢突發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環境汙染事件和安全生產事故等,也從不同方面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黨性不純易發黨的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黨風是黨的外在形象,黨性是黨的內在本質。這種內在本質對外在形象是起決定作用的,有什麼樣的黨性,就一定會表現出什麼樣的黨風。在黨性純潔的階段,我們黨只有一種先進性,是一個先鋒隊。而這個先鋒隊又是與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直接聯繫在一起的,它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就決定了黨的作風是密切聯繫群眾之風。但是,到了黨性不純潔的階段,黨性有了先進與後進的差別,其中基層的黨性是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的先進分子,它與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群眾直接相聯繫,最想改變現狀,在改革創新上處於先進地位。而上層領導的黨性則應該屬於高等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他們雖然大部分是從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中提拔起來,卻已經脫離了社會底層,因而不太願意改變現有地位,在改革創新上處於滯後。於是,就很容易拉大同工人階級及其先進分子的距離,從而發生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
1、官僚主義之風。一些黨員領導幹部高居廣大黨員群眾之上,愛擺架子、講排場,當官做老爺,在那裡獨斷專行,壓制民主,任意耍威風,對群眾的疾苦漠不關心,對實際情況不調查了解,不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大搞命令主義和主觀主義,實行瞎指揮。有的辦公室裝修高檔威嚴,住宅建設富麗豪華,公務用車嚴重超標。有的出門警車開道,前呼後擁,隨從人員幾十個,車水馬龍排成隊。有的警衛森嚴,威風八面,無論去那裡視察,都要清場、封館,驅趕群眾。有的每到一地,歡迎標語橫幅懸掛滿天,迎賓紅毯鋪地,鮮花擺放兩邊,群眾列隊迎送,地方官員接風設宴。有的一出席會議和活動就上電視見報,成了媒體明星。還有的未經科學論證就決策拍板,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2、特權之風。特權是人民群眾及基層黨員所沒有的,它是領導幹部的特殊利益。這種特殊利益首先是領導待遇特權化,它包括福利、醫療、住房、用車等方面,各方面的標準都比群眾高出許多,同一般黨員幹部相比,也有很大差別。而且在用車上普遍超標,市長、廳長、縣長、局長、鄉長的工作用車都變成專車,已經制度化。其次是領導交通特權化,車行各地,要實行交通管制,封鎖道路,保證暢通無阻。再次是領導子女教育特權化,可以通過特招、特批來升學。為了保證這種特殊利益能夠世代相傳,目前還出現了領導職務世襲化,不少領導幹部的子女通過選調生、磷選 、「人才」引進、公推廳官等特殊途徑,不經公平競爭就進入了公務員隊伍和晉升到高級機關或高官,成為「官二代」。
3、高薪之風。主要是指國企黨員領導幹部的年薪太高,已經達到或超過了高等社會階層的收入。如據有關資料披露,廣西移動通信、電網、石油等各大中直駐桂、區直公司的老總,目前年薪都在100萬元以上。南京市2012年6月18日重新組合成立了地鐵、安居建設等六大集團公司,其公司老總的年薪,最高也可拿到1000萬元。至於中央級的大企業,其老總的年薪,則更是天文數字。其中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2007年的年薪,稅前為6616.1萬元,日均18.12萬;3名董事及高管稅前薪酬為4000萬元。而另一間商業銀行董事長當年的年薪為2285萬元。
4、消極保守之風。由於黨員領導幹部身居高位,擁有既得利益,他們對深化改革的銳氣也就不如基層黨員幹部和勞動人民群眾,只有基層黨員幹部和勞動人民群眾才迫切要求改革現狀,迫切要求進取向上。為此,有不少領導幹部的思想和工作表現出了消極保守之風,而且職務越高就越保守,他們有的不願意改革現有的分配製度,力圖維護多階層的利益格局,有的不願意改革創新黨內體制機制,力圖維護已有的特權和三公消費,從而成了改革的絆腳石。
三、脫離群眾之風會阻礙黨和國家的改革發展
黨和黨員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是由國情、黨情的變化決定的。但是,反過來,它對黨和國家的改革發展也具有很大的阻礙作用。正如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同志所說,黨的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一)黨的脫離群眾之風會阻礙多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多等階層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它是由上世紀末的一個低等階級社會階段改革發展而來,再向新世紀20年後的一個中等階層社會階段改革發展而去,也就是要減少乃至消滅關鍵階段的低收入階層和高收入階層,消除兩極分化,不斷擴大中等收入階層,最後達到一個中等階層社會,一個中等發達社會,從而體現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歷史循環,一個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發展的科學道路。但是,對於這種多等階層社會階段向一個中等階層社會階段的改革發展,黨和黨員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卻會嚴重阻礙。因為,上層建築在一定條件下對社會基礎有巨大反作用,當它與社會基礎相適應時,可以促進社會基礎發展,當它與社會基礎相矛盾時,則會阻礙社會基礎發展。而多等階層社會向一個中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又正是要減少乃至消滅現有的低等階層和高等階層,是要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達到公平公正。這與黨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公務消費、工作生活、損害民利、消極保守、高薪特權、官僚主義等方面的脫離群眾之風是有利益衝突的。於是,一些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幹部就會從不同方面阻礙多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有的會拒絕降低黨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公務消費、高薪生活、損害民利水平,積極維護高等階層的收入水平,從而使低等階層的收入水平很難得到提高。有的會拒絕放棄自己的工作特權,積極維護官僚主義,從而使低等階層的政治地位無法得到上升。還有的則會拒絕減少高等階層的過高利益,積極維護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從而使勞動報酬在分配中的比重難以提高。
(二)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會阻礙不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不純潔黨性是黨建偉大工程改革創新的關鍵階段,它是由上世紀末的純潔黨性階段改革創新而來,再向新世紀20年後的純潔黨性階段改革創新而去,也就是要以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最後達到共同的先進性,一個十八大要求的純潔性,從而體現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歷史循環,一個黨的建設改革創新的科學道路。但是,對於這個不純潔黨性向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黨員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卻會嚴重阻礙。因為,黨風在一定條件下對黨性有巨大反作用,當它與黨性相適應時,可以促進黨性的改革創新,當它與黨性相矛盾時,則會阻礙黨性的改革創新。而不純潔黨性向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又正是要以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也就是要提高基層黨員的主體地位、民主權利和工作生活待遇,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提高黨代會的工人、農民比例,推行黨員民主評議領導班子、黨員旁聽基層黨委會議、黨代表列席黨委會議制度,降低黨代會的領導比例,分解限制高度集中的領導權,消除領導特權專斷權,降低領導高薪高消費,努力達到共同的先進性。這與黨員領導幹部高消費、消極保守、高薪特權、官僚主義的脫離群眾之風是有利益衝突的。於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就會阻礙以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有的會堅持領導高薪高消費,積極維護上層黨員的工作生活待遇,從而使基層黨員的工作生活待遇很難得到提高。有的會堅持領導專斷,反對分權制約,積極維護官僚主義,從而使基層黨員的民主權利無法得到上升。還有的則會堅持領導特權,積極維護黨代會的領導比重,反對增加工人、農民代表,從而使基層黨員的主體地位難以提升。
四、促進黨和國家的改革發展必須加強密切聯繫群眾作風
為了消除脫離群眾之風對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阻礙,進一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改革創新,努力完成關鍵階段的歷史任務,黨的十八大對改進黨的作風非常重視,明確提出了要反對脫離群眾之風,「加強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這種加強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一共有兩點促進作用。
(一)黨的聯繫群眾作風可以促進多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因為,所謂黨的聯繫群眾作風,就是要黨和群眾相溶合,保持群眾那樣的消費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它包括堅持群眾路線,落實和完善服務群眾、聯繫群眾、維護群眾的機制,堅決糾正脫離群眾的行為;堅持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決制止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堅持艱苦奮鬥,厲行勤儉節約,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減少樓堂管所建設和三公消費;堅持發揚民主,堅決糾正上下級之間逢迎討好的庸俗作風;堅持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兢兢業業,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正之風。而所謂多等階層社會向一個中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則是要消除兩極分化,將社會上層與下層群眾溶合為一個中等階層社會。這種社會各階層的溶合與黨群的溶合是完全一致的。這樣,就可以有力地促進多等階層社會的改革發展。
(二)黨員領導幹部聯繫群眾作風可以促進不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因為,所謂黨員領導幹部聯繫群眾作風,就是要領導和群眾相溶合,保持基層黨員群眾那種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發揚民主、開拓進取、奮發向上作風。而所謂不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則是要以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消除兩種不同程度的先進性,最後溶合為一個共同的先進性,純潔的黨性。這種上下層黨性的溶合與上下層黨風的溶合是互相適應的。所以,只要我們加強黨員領導幹部的聯繫群眾作風,反對官僚主義、高薪特權、消極保守之風,就一定可以促進不純潔黨性的改革創新。
五、加強密切聯繫群眾作風的基本思路
那麼,怎樣才能加強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呢?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作風建設的具體實際,我認為應該採取以下基本思路。
(一)擴大中等階層社會,夯實黨同群眾聯繫作風的基礎。中等階層社會是多等階層社會改革發展的結果。它和傳統的低等階層社會一樣,都只有一個階層,沒有階層分化,也沒有人上人,是一個階層的社會。但是,這一個階層的社會比前一個階層的社會地位要高,它屬於中等階層,不是低等階層,其先進性不如低等階層,卻超過了高等階層。而以此為基礎的中國共產黨,則是與先進的中等階層社會群眾血肉相聯的,彼此沒有間隔一個保守的高等階層社會。這樣,就可以使我們黨同中等階層社會群眾一樣處於積極向上的地位,既沒有高薪、高消費、高高在上、高檔生活,也沒有官僚主義、特權和消極保守,從而表現出一種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昂揚向上、改革創新的時代新風。為此,我們要密切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繫,宏揚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昂揚向上、改革創新的時代新風,就一定要依照黨的十八大精神,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二)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從根本上促進領導聯繫群眾作風。黨的純潔性建設是以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從而達到共同的先進性,純潔的黨性。而黨性又是黨風的根本,黨風則黨性的體現,不同的黨性必然導致不同的黨風。這樣,就決定了高高在上的領導幹部只有高薪、高消費、高檔生活、官僚主義特權、消極保守的脫離群眾之風。而深入基層的領導幹部才具備群眾那種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昂揚向上、改革創新的作風。所以,我們要改變領導幹部脫離群眾之風,從根本上促進領導幹部聯繫群眾,就一定要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用先進的基層黨性改革來促進滯後的上層黨性改革,將後進變先進,由不純潔的先進性變成純潔的先進性,切實保持黨的純潔性。首先要保持組織純潔,堅持「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標準,將違反這一標準的領導幹部清除出黨。其次要保持思想純潔,教育黨員堅持工人階級的先進思想,清除高等階層的後進思想,高等階層的先進分子可以申請入黨,但入了黨就不能想發財,就不能有高等階層的思想,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當官不要想發財。最後要保持經濟純潔,堅持黨員的工人階級及勞動人民利益水平,反對領導幹部謀取高薪、高消費、高檔生活等特殊利益和特權。這樣,就能夠使上層領導幹部樹立起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
(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心打造密切聯繫群眾作風。在擴大中等階層社會和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的根基上,還要按照黨的十八大部署和中央的八項規定,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心打造密切聯繫群眾之風。要堅持群眾路線,落實和完善服務群眾、聯繫群眾、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堅決糾正領導幹部講排場、擺威風、前呼後擁的脫離群眾行為。堅持真求務實,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決制止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堅持艱苦奮鬥,厲行勤儉節約,改進文風會風,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和三公消費,嚴肅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遊等行為。堅持發揚民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決抵制上下級之間逢迎討好的庸俗作風。堅持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