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膽小、自卑!學會六個方法,娃大膽又自信

2020-12-23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別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不要哭,再哭,大灰狼就會來咬你!」

「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警察把你抓走!」

「不要吃糖,蟲子會咬你牙齒,然後鑽進你肚子!」

「快點睡,再不睡,怪獸就會從窗戶進來,把你吃掉!」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父母都說過這樣的話,對著淘氣又不聽話的孩子,總是想盡辦法,對寶寶說一些嚇恐的話,讓孩子乖乖地聽話。不知爸媽們是否注意到,孩子聽了這些嚇唬的話後,有什麼反應?

我曾經也對女兒說過嚇唬的話,當我發現女兒聽完後,全身發抖,臉色發白,縮成一團鑽進我懷裡的時候,我後悔莫及。我再也不這樣嚇唬,而改用其他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幼兒生來懼怕的只有兩樣東西:一是怪而大的聲音;二是身體失去支持而跌倒,其他的懼怕心理都是後來養成的。比如,父母經常嚇唬孩子「別哭,再哭,大灰狼就來咬了」,或孩子被小貓、小狗咬過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處於驚恐之中。 久而久之,形成孩子膽小、冷漠、孤獨、自卑等性格特點。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學做一個勇敢、自信的人。

那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怯情緒呢?

如果寶寶膽小怕事,長期長於驚恐之中,對良好性格的培養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學做一個勇敢、自信的人。 那具體如何去做呢?心理學家建議新手父母用六個方法,讓寶寶變得勇敢、大膽又自信。

01.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爸爸媽媽首先要理解和安慰受驚嚇的孩子,不要強迫孩子否認和掩飾害怕,讓孩子知道許多成人和孩子都有過害怕的經歷,這樣可以使孩子丟掉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增強自信心是克服膽怯心理的重要方法。

例如:我的女兒很害怕狗,每次看到有小狗從身邊經過,她都會躲在我身後,露出很恐懼的表情。其實,我也是特別怕有毛的動物,如狗,貓,兔子、鳥等。我會告訴她,其實不止你一個人怕小狗,媽媽也一樣,媽媽不但怕狗,還會怕其他小動物。你已經比媽媽厲害了,除了小狗外,其他小動物都不怕。女兒聽了之後,想想自己比媽媽還厲害,馬上自信起來了。

02.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

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鍛鍊孩子的能力,使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例如,女兒一歲後,能很好地拿著勺子了,我會讓她獨自吃飯;女兒兩歲的時候,身體協調能力很好,我會讓她學習自己穿衣服;女兒三歲的時候,我會讓她幫助一起收拾玩具,一起摘菜,洗菜。通過這樣的日常生活鍛鍊,女兒變得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做事也越來越大膽了。

03.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向孩子講清自然界哪些是可怕的,哪些是不可怕的,教會孩子躲避危險的辦法,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減少孩子的膽怯心理。例如,在一些沒有生命危險的事情,讓孩子嘗試一下,感受一下後果。

如:寶寶不知道「燙」的概念,媽媽可以用兩個一模一樣的杯子,分別倒入冷、熱水,讓他有不同的觸覺感受,並指著熱水的杯告訴他「燙」,讓他對「燙」有充分的了解。

04.引用英雄故事教育

爸爸媽媽可以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例如:寶寶打針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寶寶能自己一個人上洗手間,不用媽媽幫忙等。

05.用溫和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

孩子天生好動,愛玩,做錯事是常用的事情。例如,弄傷自己身體,破壞家裡的貴重物品等。面對孩子做錯事情時,父母要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不要對孩子恐嚇、譏諷或動輒責打孩子。

據研究發現,很多情況下,孩子膽小是被大人編的鬼、怪獸、大灰狼之類的故事嚇的。對孩子動輒就嚴厲懲罰,往往會引起孩子的緊張和恐懼。對此,父母要採用適當方法,耐心教育,這樣孩子才會變得大膽、有自信。

06.給孩子一個愉快、融洽的生活環境

良好的環境有助孩子心靈健康,父母給孩子提供一個愉快、融洽的生活環境很重要。愉快、融洽的環境可以消除孩子的緊張狀態,如:多讓他與同齡孩子玩耍、遊戲;客人來了,讓他表演節目等,並及時給予讚揚和鼓勵;父母在給孩子選擇故事和電視節目,儘量避免孩子見到強刺激的場面。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爸爸媽媽。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從而更加成功!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充滿自信
    雖然是父母在謙虛,但是孩子聽到後情緒大多低落,善於反省的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就像父母說的那樣做啥都不好。2、家庭疾病父母如果有膽小怯懦的特點,那麼孩子很可能也是如此,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性格對孩子有很大影響,自信、樂觀、開朗的家庭氛圍教導出來的孩子多半也是樂觀、積極向上的,那些在學校表現孤立,不願與人交流的孩子,他們所在的家庭成員也很少與他人來往。
  • 孩子自卑、膽小?聰明父母用這四個方法提升孩子自信,超好用
    後來聽她媽媽說,孩子在家也是特別膽小。畢竟自信又不是天生的。以下是培養自信的很實用的四個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一、孩子犯錯,不要給他「貼標籤」經常看到父母這樣批評孩子:你就是個搗蛋鬼!學習不認真!每天只知道搞破壞!
  • 孩子長大後就變膽小?大多因為父母的這些行為,要注意糾正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樂觀大膽,特別是在陌生人來的時候,可以不怕生地打招呼,這樣以後孩子的性格也可以在社會上比較吃香。不過生活中,家長會發現,部分孩子可能在小的時候,還會比較大膽一下,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變得羞澀內斂。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知乎上有個話題,「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下面很多回答都讓人感同身受。
  • 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自信多一點,自卑少一點。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出眾,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墊腳石。反之自卑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自卑的孩子內心是孤獨而痛苦的。3 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很多父母不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比如: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如果伴隨著家庭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也可能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他會覺得暴力能解決一切問題。
  • 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流露出以下「信號」,父母可別粗心讓娃受委屈
    文|文兒昨天跟朋友聊天,她說現在的孩子真是跟「小瘋子」一樣,天不怕地不怕,人前人後都是一點不認生,不像我們小時候膽小、怕生,還自卑。確實,不怕生,落落大方,見過世面,受網絡時代的影響懂得也多,這些都是現在這代孩子的特點,但是共性裡面總有不同。就比如「自卑」,作為一種心理狀態,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還是會存在的。
  • 孩子內向,自卑,膽小沒自信怎麼辦?這個教育方法值得父母借鑑
    適應性很差、內向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害怕陌生人,對新環境會有恐慌心理,會出現不喜歡他人碰觸、膽小、愛哭、孤僻等情況,進而影響情緒、人格的健全發展。自信心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品質,必須及早養成才能對孩子成長和將來的發展有利。由於後天的家庭教育不得法,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信,還未做事之前就否定自己的能力,未經努力就放棄嘗試,使自己喪失了寶貴的成功機會。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除了不敢面對外面的朋友,在家有時也很膽小,比如怕黑不敢獨睡、有打雷和閃電也會嚇哭,很多家長為孩子膽小犯愁,這樣的心理素質,怎麼去上學,怎麼能自己面對外面的大環境呢?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3.父母要多鼓勵、少打擊孩子年齡小,不懂的還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膽小,一定要不用惡語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孩子更容易養成自卑心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積極的正面鼓勵孩子,身後有父母的支持才會有信心去面對。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好像相比熊娃,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成為一個「慫孩子」。
  • 孩子自卑、膽小、害羞?父母用這3個提升自信方法,人生開掛!
    那麼為什么女孩會那麼不自信呢?1、天生性格不自信很多孩子天生就有對自己性格不自信的現象,例如從小性格內向,不願意和別人主動聊天。這樣的孩子通常對自己的某一方面感到十分自卑,因此不願意主動與別人打交道。久而久之,這樣的生長環境,就容易造成孩子性格自卑,抬不起頭。孩子做了錯事,或是沒有取得優秀的成績,內心也會緊張不安,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但父母的貶低,只會讓她們變得愈加不自信。
  • 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用好這五個對策,孩子會變自信
    過度怕人害羞,可能是內心深處隱含著強烈的自卑情緒。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特別是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你看看隔壁的某某考了90多分,你怎麼才80幾分?「更容易讓孩子感到自卑。很多時候,父母的語言暴力比起動手打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有時候父母過多的保護也會使孩子自卑。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過度,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抗挫能力差,容易自暴自棄。
  •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幫你培養孩子自信的13個小妙招
    自卑的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差勁的人。······自卑並不會因為幾句「你自信點」「你很聰明,很優秀」,就變得自信了。自卑是長期影響形成的,是根深蒂固的。雖說它是由很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也並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是父母要做的就是避免自己成為那個讓孩子變得自卑的人。那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引起孩子的自卑呢?
  •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我們都知道,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他就會處於一個自卑的狀態,結果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做不好。其實孩子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樣克服自卑感?4個方法,讓孩子告別自卑,充滿自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樂觀,因為自信樂觀的孩子面對困難時,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而悲觀自卑的孩子往往用消極的辦法。因此,沒有父母希望孩子是個自卑的孩子。第三類:被忽視的孩子。一個被父母積極關注的孩子,心理會有安全感。安全感又會讓孩子充滿自信。
  • 孩子自卑,多半是這些原因?家長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孩子告別自卑
    漸漸地,小藝仿佛換了一個人,原本是開朗活潑的小女孩,可是卻因為父母的話變得膽小,不自信起來。而且上課後也不主動回答問題了,於是老師把情況告訴小藝父母,小藝父母看到孩子這麼消沉,自卑,後來請心理專家看了一下,後來才明白孩子自卑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 孩子膽小,父母別逼他勇敢,換個方法,會有意外的收穫
    孩子的膽小、怯懦,有一部分是天性使然,但是後天中父母的教育、環境的影響也很大。這個時候,父母的正確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會讓孩子變得小心謹慎,做什麼事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又遭來父母的責罵。這樣孩子就會表現的膽小、怯懦,缺乏自信。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做好3個方面,提高孩子的自信能力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許多孩子見到生人的時候,不敢打招呼,經常會選擇藏在父母的身後。許多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沒有禮貌,有些害羞的表現。只要他們年紀長大,大膽一些就會沒有問題,父母過早地下結論,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問題,可能是孩子沒有自信,膽小造成的。
  • 經典問答系列|第六十問:內心膽小自卑,如何改變?
    這樣的話,父母的責罵也就輕一些,我們有一句話,就是說做事情做得越少,是不是犯錯也越少?因此就說,別人的責罵也會少一些。甚至我們自己去想一想,膽小和自卑甚至有時候,能夠為我們自己迎來他人的同情和幫助。想一想,當你膽小的時候別人就會替你去,這都不敢做,我來替你。當你自卑的時候,覺得自卑,這個我做不好。這個我做不了,那別人就會覺得這麼小的事你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