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不浪費,一起讀讀這些繪本

2021-01-09 騰訊網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珍惜糧食自然也是。但對於孩子們來說,「糧食很珍貴」、「粒粒皆辛苦」,只是抽象的名詞,不具體且難以理解。

這時候,我們可以請出我們的好朋友——繪本。通過畫面和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麼糧食來之不易」。

繪本推薦

01.《小語種麥子》

畢淑敏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小語很喜歡吃小麵條,他很好奇小麵條從哪裡來。在媽媽的幫助下,小語種下了麥粒,他鬆土、澆水,直到麥苗長出、拔節、長出麥穗……當麥粒被磨成麵粉,被媽媽做成小麵條時,小語開始了與小麵條的對話,他們之間會有什麼精彩故事呢?

本書側重實踐教育,啟發孩子通過觀察、思考解答迷惑,讓孩子學會感恩自然,珍惜糧食。

02.《誰吃了我的粥?》

丹尼爾·豪沃斯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小熊不愛喝粥,熊媽媽就把粥端到了樹樁上,讓「魔鬼熊」吃。每次,「魔鬼熊」都把粥吃得一點不剩,它究竟是誰呢?在「光碟行動」被大肆提倡的今天,被吃得一點不剩的粥,很符合當下的主題哦。

03.《謝謝你,好吃的麵包》

布麗吉特·威寧格 / 安妮·默勒

新星出版社

從一顆種子到一片麵包,需要經歷哪些步驟?這本繪本為我們還原了從播種、收穫到加工的全過程,讓孩子明白,原來平時常見的食物,也是要經歷如此漫長的過程,才能最終交付到我們手裡呀。

04.《怕浪費婆婆》

真珠真理子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怕浪費婆婆珍惜一切,各類「廢物」到了她手上都能被好好利用。不止是糧食,希望這本繪本能將「不浪費」的精神進一步在孩子心中延續。

05.《盤中餐》

於虹呈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打開繪本,去追尋一粒米的生命之旅,體味悠久的農耕文化。作者以雲南省元陽梯田為背景,以中國傳統節氣為記錄線索,分別用雨水、驚蟄、清明、立夏、小滿、大暑、立秋、秋分、寒露和霜降這幾個節氣為記錄結點,將農民種植水稻的幾個主要階段,通過日記敘述和畫面的方式為孩子們呈現了出來。

▼▼▼

沒有一樣食物可以輕而易舉

成為你面前的盤中餐。

讓我們一起努力,杜絕浪費吧!

資料來源:

1.book.douban.com 2.https://www.sohu.com/a/241996203_10001935;

3.https://www.youshenghuiben.com/guowaihuiben/plfpp0806.html;

4.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和孩子一起讀讀聖誕節的繪本
    看著孩子眼睛裡帶著崇拜的驚喜,再辛苦也值得了! 在這個歡樂的時光裡,和孩子一起讀讀聖誕節的繪本吧!在書裡尋找更好玩的聖誕故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1. 《什麼是聖誕節》蒲蒲蘭繪本
  • 樹立規則意識,讀讀這些繪本(上)
    大家好,我們又如期見面了,在今天的這個課程裡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孩子不遵守規則、缺乏規則意識,這方面應該看什麼繪本有幫助。其實這個主題,應該是點餐模式選定的,因為在童書育兒法的微信群中,很多家長問我說,我們家孩子特別希望幫他從小樹立一個規則意識,那有沒有這方面的繪本?
  • 樹立規則意識,讀讀這些繪本(下)
    那這個繪本告訴孩子,規則是可以適當變通的。這個繪本是以圖書館為場景的,我們會看到在圖書館裡面有的小朋友特別遵守規則,安安靜靜的,但有的小朋友就會破壞這個規則,從推開圖書館的門就開始嘰嘰喳喳的,到裡面坐著,也是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時候,我們就想,這樣的小朋友更得看看《圖書館獅子》這樣的繪本了。
  • 樹立規則意識,讀讀這些繪本(中)
    這也不行,其實這個都是幫孩子在樹立規則意識,因為有些孩子當這個小錯出現的時候,他就是不敢去承認。其實也要理解孩子,因為孩子社會經驗不豐富,他就覺得如果承認這個錯誤,老師家長會不會特別嚴厲的批評我,到時候我多害怕,我多難受啊。他經驗不足,他不知道,說謊推卸責任,挨的批評更大。所以,《遲到的理由》這個繪本,就教孩子不能去推卸責任,要實話實說。
  • 新年假期和孩子一起悅讀繪本
    春節,除了帶著孩子走親訪友四處瘋玩,還可以做些什麼?趁著空,和孩子一起靜下心來,讀讀那些美妙的繪本吧,享受難得的閒適親子時間,還能讓孩子體驗閱讀的樂趣。這次,我們請了對繪本頗有研究的張雅雯,她在城西有一間小小的繪本出租屋,雖然沒有孩子,看過的繪本卻不下1000本。針對春節這個假期,她特地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們推薦了一些繪本讀物,爸爸媽媽們趕快帶著孩子們去選書看書吧。
  • 不妨和孩子讀讀這些繪本
    美好的假期轉眼間就快要結束啦,很快就要開學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克服開學前的焦慮、更加順利地適應開學後的生活,可以提前給孩子讀讀相關的繪本呦~今天小亮熊為大家推薦6本有關校園主題的繪本,一起來看看吧!《老師,別怕!》
  • 這些繪本告訴你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時,其實完全可以交給繪本,市面上關於性教育的繪本還是蠻豐富的,畫風可愛,都是站在小朋友的視角來描述問題的,故事輕鬆幽默,用來做性教育科普,一點都不尷尬。和孩子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小威是一個小精子,他和3億個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體裡。
  • 性教育不只是讀讀繪本那麼簡單,有些觀念必須及早給孩子建立
    可是,站到孩子的角度,我們看看孩子到底又在經歷什麼呢?孩子在猶豫的當下,必定有一些導致她抗拒的內心活動或感受。面對一個陌生的場合和一個陌生人,孩子緊張也罷,沒準備好也罷,這些感受都是合理的。可是當媽媽為此開始訓斥孩子、強勢要求孩子順服之時,孩子卻學會了:我的身體感受和內心想法,是不重要的,是不值得被尊重的。為了照顧他人的感受跟需要,以及為了尋求權威的認可,我需要放棄掉自己的主權,壓抑掉自己的真實感受。
  • 近日,一場精彩的英文繪本讀讀樂活動在合肥市圖書館上演,繪本閱讀...
    近日,一場精彩的英文繪本讀讀樂活動在合肥市圖書館上演,繪本閱讀老師桃樂為小讀者們講述繪本故事《The Donkey in a Lion’s Skin》。當天,活動現場來了很多小讀者,桃樂老師親切地用英語和小朋友們打著招呼。
  • 繪本只給幼兒園和更小的孩子看?那可太浪費資源了!
    繪本,似乎說起來都是低幼孩子的讀物,上了小學似乎邁了一道坎,再看繪本是不是就非常幼稚了呢?其實,一本好的繪本如果只給幼兒園和學齡前兒童看,真的有些浪費了這些寶庫,要知道,利用好經典繪本,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可以順利跨入作文的門檻,收穫細心、想像力和樂趣呢!不信我們就來捋一捋,如何讓繪本在一二年級的孩子們那兒熠熠生輝吧。
  • 520,和孩子讀讀關於愛的繪本
    愛不只是關於愛情,還關於: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朋友,愛身邊的花花草草、小動物……我們可以每一天都充滿愛,也可以每一天都是愛的日子。關於愛,你想告訴孩子什麼呢?今天是5月20日,也是愛的告白日。小編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6本關於愛的繪本,快和孩子一起讀一讀吧~01:愛是什麼?
  • 孩子挑食怎麼辦?不妨和他們一起看看這本繪本
    話不多說,趕快和孩子一起來看看吧。小驢子變綠了小驢子很愛吃青草,青草可口又多汁,新鮮又翠綠。他的枕頭也是青草做的。這樣當他一起床,馬上就能吃到它,因為吃了太多青草,小驢子全身都變綠了!於是,媽媽讓小驢子嘗試吃些別的食物,可小驢子都不喜歡,直到他嘗了一口胡蘿蔔......
  • 繪本告訴你,這樣才能教出不焦慮的孩子
    其實,孩子焦慮的時候,也是一個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契機。這個時候,家長不能慌,而是要靜下心來去了解和思考。1 了解孩子,從了解他的生物屬性開始深諳兒童心理的繪本創作者們,在他們的繪本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
  • 快樂父親節,和逗趣老爸讀讀繪本,那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其實,談到寶寶來說,會是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喜歡跟爸爸在一起的。因為爸爸有力量,可以將自己舉得高高的,可以感受被無窮寵溺的感覺。當然,爸爸還會做鬼臉,不怕扮醜,只為了博得寶寶的開心。看來,爸爸並非是像傳說中所提到的,一回到家就是手機不離手,玩起電玩就不顧及周圍的一切,似乎這個家裡就沒有爸爸什麼事情了,搞得媽媽身心十分疲憊,寶寶自然也跟爸爸少了很多交流互動的機會,家庭不甚和睦的樣子。如果,我們的爸爸們都能夠重視起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己需要參與到育兒這件事情中的重要性,那該是多麼祥和的場面啊。
  • 還要繼續給孩子買繪本嗎,到底值不值
    「還有很多育兒達人都推薦繪本,我們家也買了,怎麼一直看不到效果,買繪本到底值不值呢?」每當說起這些話題,爸爸媽媽好像永遠說不完。繪本被「神話」之前,這些信息爸爸媽媽們了解嗎?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看到很多育兒達人,育兒專家都建議從小給孩子讀讀繪本,以培養孩子品格和習慣
  • 這10本「性教育」繪本真的一點不尷尬
    作為家長,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隨著「性教育」的普及,很多家長認識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和孩子談論這一話題?很多父母卻不知道如何開口。「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媽媽的咪咪比爸爸的大?」「為什么爸爸和媽媽不穿衣服躺在床上?」
  • 三本繪本,溫柔地告訴孩子關於死亡這件事
    今天我給孩子講了三本關於死亡的生命繪本。人生難測,即使是像嘉琪這麼小的寶寶,也不免要直面死亡,清明剛過,生活中也發生一些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所以就特別想和寶寶一起讀讀有關死亡的繪本。第一本《獾的禮物》這是非常經典的一本繪本,語言優美淡雅,語氣平靜柔和。在這裡,我們會覺得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身體太衰老了,反而是桎梏。
  • 兒童性教育,不僅僅是讀讀繪本而已……
    我也非常贊同這種方法,因為讀繪本是孩子和爸媽都比較好接受的方式。下圖是人民網推薦的兒童性教育書單,有很多經典繪本,爸媽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閱讀。你可能會發現之所以他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結婚」對他意味著可以常常在一起玩,他喜歡媽媽多陪陪自己。在這個談論中,大人會談到媽媽和爸爸結婚了,不能和孩子結婚。再比如,媽媽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就可以灌輸一下身體的小知識,告訴孩子身體的名稱,並且告訴孩子,哪裡是身體的隱私部位。
  • 繪本,最適合3—6歲孩子讀的書
    如:《你醒了嗎》《像爸爸一樣》《像媽媽一樣》《我爸爸》《我媽媽》《袋子裡的心》等,還有表現二胎家庭的生活的繪本,《當姐姐真好》等,均是表現親情的優秀之作。通過閱讀這些繪本,讓孩子感受親情,感恩親情,有情的孩子是人格健全的孩子,懂愛的孩子是善良的孩子,能體察親人關心愛護的孩子,是有美好未來的孩子。
  • 繪本大師松居直告訴我們:給孩子講繪本,不需要指讀
    尤其是多圖的繪本、無字繪本,應該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而不要被文字限制住。3. 有人綜合了這兩個觀點認為給孩子讀繪本時,指讀還是不指讀,得看孩子的年齡,3歲以前不需要指讀,因為即使指讀孩子也不會看你的手指。3歲以後可以進行指讀,尤其是孩子在識字敏感期時,一定要給孩子指讀,可以讓孩子很快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