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閭:寫文章,我常把韓文、蘇文奉為圭臬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作為一個具有傳統文化修養的散文作家,王充閭人生閱歷豐富,足跡曾遍及華夏歐美,遍訪先賢勝地。他尤以歷史文化散文見長,將歷史與傳統引向現代,引向人性深處,以現代意識進行文化與人性的雙重觀照。近日,王充閭又推出了《詩外文章》。

 

    面對數百個文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的課題,王充閭借鑑東坡居士的「八面受敵」法,每立一題義,都是從多重視角研索、深思,從而拓展了情趣盎然的藝術空間,做出準確而警闢的點撥。王充閭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出發,同時經歷著直覺的體悟與理性的接引,這讓《詩外文章》意蘊豐厚,格調清新,文情並茂,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著名文學評論家古耜認為,王充閭從精讀元典、洞悉上遊、夯實基礎入手,展現一種溯源而上、由源及流的意識與能力。他的作品貫穿和浸透了作家特有的歷史意識、文化情懷、人格理想、審美趣味、價值判斷,無形中完成了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別一種描述與解讀,凸顯了作家歷史和文化回望的個體風範,其文心所寄,很值得認真揣摩和仔細回味。

 

    中華讀書報:您從六歲到十四歲讀了八年私塾,少時的這種基礎,帶給您怎樣的滋養?

 

    王充閭:以唯物辯證的觀點來分析,受社會、時代的局限性影響,私塾弊端不少;但也有其值得借鑑的一面。比如,所授課業內容,基本上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姑無論「四書五經」、《左傳》《莊子》《楚辭》《史記》《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詩文經典,即便是那些童蒙讀物:「三百千千」、《弟子規》《幼學瓊林》《增廣賢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價值。特別是,在蒙養教育階段,十分注重德育,注重人格、人品與道德自覺,強調從蒙童開始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大至立志、做人、為國盡忠、齊家行孝,小至行為禮節,連著衣、言語、行路、視聽等都有具體規定,成為我國教育的獨特傳統。加之,通過「童子功」的強化訓練,大量的國學經典和詩文典籍牢固地記在腦子裡,成為日後做學問、搞創作的寶貴財富。

 

    中華讀書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文化中挖掘寫作的資源,對您來說,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王充閭:我對歷史的沉迷,難以言表。我曾寫過兩首《讀史》七絕:「千年史影費尋思,碧海長天任騁馳。綠浪紅塵渾不覺,書叢埋首日斜時。」「伏盡炎消夜氣清,百蟲聲裡夢難成。書城未下心如沸,鏖戰經旬不解兵。」我常常在散步中構思歷史散文,伴著風聲林籟,月色星光,展開點點、絲絲、片片、層層的遐思聯想,上下古今,雲山萬裡,綿邈無窮。有人會問:這是不是太累、太苦了?不。凡事著迷、成癖以後,就到了「非此不樂」的程度,不僅不覺苦累,有時甚至甘願為此作出犧牲。柳永詞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這種境界。

 

    中華讀書報:有專家認為您的散文內容豐富,與《莊子》《史記》《左傳》等中國典籍有譜系關係。這些中國古代典籍是華夏文化的元話語。既可作為歷史著作來讀,也可作為文學著作來讀。在寫的時候,您心裡有怎樣的目標?

 

    王充閭:私塾八載,朝夕苦讀,口誦心惟,確實與《莊子》《史記》、東坡散文結下了血肉聯繫,經常處於「魂縈夢繞」以至「呼之欲出」的狀態。早在童年時期,我就接觸了《莊子》,但真正讀出它的奇文勝義,則是在中年以後。我特別欣賞它那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創造性的思維,生動逼真的描繪,絢麗多姿的辭採。至於我喜歡蘇東坡,是因為蘇東坡無論是才情、氣質,都使我為之傾倒,尤其喜歡他的散文。古人作文講究氣勢,有「韓(愈)潮蘇(軾)海」之喻,我寫文章常把韓文、蘇文奉為圭臬。

 

    中華讀書報:《國粹:人文傳承書》讓讀者有機會集中領略了您關於「國粹」的哲理思考和文學表達。

 

    王充閭:「國粹」在我心中是具象的,我必須「立象以盡意」,運用文學筆法,鉤沉蘊含國粹文化的諸般命題,以事為經,以情為緯,獨闢蹊徑地寫出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文化觀念、價值選擇、心靈空間,統攝諸多國粹文化範疇的精神脈絡;通過一篇篇美文,縱談那些華夏文明、傳統文化的元話語,生動形象地講述中國所特有的「科舉」「和親」「隱士」「詩詞」等等文化根脈與生命符號。

 

    中華讀書報:中國古典詩詞的衍生著作不勝枚舉,讀《詩外文章》仍有新的感受,又能與當下結合,語言清新,字字入心。創作《詩外文章》,您認為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王充閭:《詩外文章》是以全新面貌出現的:一是,選詩範圍,遠溯先秦,近及近代,不再限於絕句,也選了一些五律七律,兼及古風、樂府,計有二百七十多位詩人、近五百首哲理詩或帶有哲思理趣的詩歌;二是,形式創新,內蘊擴展,對應每首詩歌都寫了一篇闡發性的散文,長的幾千字,短的八九百字;似詩話不是詩話,無以名之,說是「詩外文章」,意在「借樹開花」——依託哲理詩的古樹,綻放審美益智的新花,創闢一方嶄新的天地。

 

    發揮詩文同體的優勢,散文從詩歌那裡領受到智慧之光,較之一般文化隨筆,在知識性判斷之上,平添了哲思理趣,滲透進人生感悟,蘊含著警策的醒世恆言;而歷代詩人的寓意於象,化哲思為引發興會的形象符號,則表現為一種恰到好處的點撥,從而喚起詩性的精神覺醒;至於形象、意象、聯想與比興、移情、藻飾、用典的應用,則有助於創造特殊的審美意境,拓展情趣盎然的藝術空間。

 

    中華讀書報:我認為這部作品存在兩方面的難度:一是突破前人對古詩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思考;二是突破自己已有的見解和水準。也許我理解的還很淺顯,您能否談談具體情況?對於詩詞的解讀,有沒有顛覆我們以往認識的觀點?

 

    王充閭:解讀、闡釋這些哲理詩,是建立在時賢往哲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由於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之上」觀察、瞭望,有可能產生一些新的認知,新的發現。「顛覆以往認識的觀點」不敢說,但是,按照馮友蘭先生提出的學術上有「照著講」和「接著講」的方式,在「接著講」的過程中,我還是努力爭取通過新的探索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盡力發掘固有的精神資源,擴展哲理詩遴選範圍,拓寬讀者視野。有些哲理詩選本,側重於這類作品比較集中的宋代與清代,首先著眼於「富礦」,這無疑是對的。我在這樣做的同時,特別關注了先秦、六朝與金元明三代。就作者看,文學史上重要詩人這方面的重點詩作,自是列為首選;同時,也收錄了許多普通詩人的作品,一些見諸前人筆記、紀事類著作以及方志的哲理詩,作者知名度不高,但特色獨具,亦予錄入,展現一些新的面孔。二是闡釋、解讀中,開闊新的思路,說前人所未說。三是對於已有的定論做延伸性的補充。比如,關於「唐詩主情,宋詩主理」,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已經成為通識。我在「接著講」中,對於前者,以大量實際事例說明,唐人不僅長於抒情,在說理方面也是各擅勝場,迭出新見。四是從選詩到解讀,都緊貼現實,關注當下,運用現代思想理念,探索人生智慧、生命體驗、心靈撞擊、人性叩問和人間萬象、世事滄桑等諸多深層次課題。五是引用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闡釋古代詩人具有深刻認知、獨到見解的命題。

 

    中華讀書報:您覺得自己對詩詞的解讀,有怎樣的獨特之處?

 

    王充閭:概括起來是處理好四個關係:首先是合理處置詩作原生義與轉生義、衍生義的關係。前提是著力發掘、把握原詩作者的意旨,結合其身世際遇、心路歷程,了解詩的本事,切合當時語境。——準確把握原生義,是至關緊要的。其次,解讀、闡釋中,同時兼顧調動學術功力與藉助人生閱歷、生命體驗的關係,二者不可偏廢。其三,處置好詩內與詩外、詩性與哲思、作者心靈與讀者心靈的多重關係。《詩外文章》的撰寫,與寫作一般散文不同,由於是詩文合璧的「連體嬰兒」,要同詩歌打交道,就須把握其富於暗示、言近旨遠、意在言外的特點,既要領會詩中已經說的,還要研索詩中沒有說的,既入乎詩內,又出乎詩外。須會通古今,連接心物,著意於哲學底蘊與詩性旨趣,需要以自己的心靈同時撞擊古代詩人和今日讀者的心靈,在感知、興會、體悟、自得方面下功夫,這才有望進入淵然而深的靈境。其四,同是一首詩,時賢往哲解讀時,所見略同者固多,而由於「詩無達詁」,後人闡釋「各以其情而自得」,歧見紛呈也屬常態。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處置好取捨、揚棄的關係。我的原則是「愛其所同,敬其所異」,抱著博採眾長、虔誠求教、精心鑑別、慎重對待的態度,接受智慧的靈光,分享思想的洞見。如果雙方說得都有道理,那就兼收並蓄,一併徵引,為讀者提供辨別、思考的空間。

 

    中華讀書報:您認為學習寫作和理解詩歌最重要的是把握什麼?

 

    王充閭:說到作詩所要把握的要領,古今詩人各有體悟,幾句話難以概括。依據切身體悟,我這裡只強調一點,就是詩詞需要背誦。古人學寫詩詞,手頭並沒有詩詞格律的書,靠的就是背誦前人作品,把握押韻、平仄、對仗的技巧。我所走的也是這個路子——先是通過背誦掌握韻律,感悟詩的音韻美,感悟字的凝練,句的整齊,節的勻稱;然後是研習句法、詞彙,掌握遣詞造句、比興轉義、借用化用的技巧。

 

相關焦點

  • f(x)宋茜只寫韓文引中國網友不滿反嗆:我偏不寫
    f(x)宋茜只寫韓文引中國網友不滿反嗆:我偏不寫 時間:2014.09.18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作家王充閭:傳統文化已失去賴以生存的社會結構
    有些文章結構粗糙,章法凌亂,文字錯訛隨處可見。造成這些問題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基本功訓練。 」王充閭記得,中央電視臺一位節目主持人曾誤將對方的父親稱為「家父」,這本來是錯誤的,可是節目組卻「將不是當理說」,辯稱為了更好與觀眾溝通。他說:「說什麼『從語言的角度來講,令尊是不太熟悉時候用的,而為了拉近與被採訪者之間的距離,更好地進行溝通,用家父也是可以的』。
  • 乾貨 | 韓文藝術字帶給我的樂趣
    我個人入門學的是使用毛筆類的軟性筆來書寫。和英文Brush一樣開始都是為了控筆進行畫橫豎直線/曲線之類線條練習。以下分享的博主的YouTube都有相關教程和不同類型的筆紙工具介紹,有興趣的直接看教程可能會更清晰一些。這裡暫且就只放一些我自己寫的吧。風格參考的是我很喜歡的一位韓國博主。
  • 平靜的言說,不平靜的迴響——讀王充閭散文
    本文摘自《文字的城邦》祝勇 著 東方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王充閭先生的散文,我已關注多年,只是至今未曾謀面,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然而,我竟從不覺得先生生疏。除了與先生偶有通信以外,我想主要還是歸因於充閭先生文字,在描摹他眼中的世界的同時,也清晰地勾劃著自身的影像。實際上,沒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繪著「作者形象」。「作者形象」並不等同於作家的自畫像,它是作家靈魂的投影,是展現在文字中的一種境界,是寫作視角和閱讀視角綜合的結果。 「作者形象」無處不在。如歌德所說,告訴我你讀什麼書,我就知道你是什麼人。
  • 不要再用中文寫韓文了:偶吧 撒浪嘿
    撒浪嘿(사랑해):韓文中表示「我愛你」的意思,同樣也被中文字翻譯並且到處可見的使用著,親們應該還知道為了更好地表達這個含義,還會配上動作才算完美!韓文對於我們喜歡韓國,追星,追劇的一代韓流寶寶們,我們現在只是不知道「偶吧,撒浪嘿」該用韓文怎麼寫而已,所以韓文對我們而言重點不是背單詞,學句子,重點是「學音標」!
  • 初中語文,精讀名家散文,學習分析記事散文,練寫記敘文
    今天要以王充閭2009年的一篇散文《冰原上的盛會》為例子,來說說紀實類文章怎麼分析,琢磨明白了,也就知道了怎麼寫。先說王充閭這篇文章寫作是的幾個限制條件:第一點,事件的背景。寫的是吉林松原市查幹湖的捕魚節。當地多民族聚居,遊牧、漁獵、農耕文化融合無間。其中冬季的捕魚活動,起源甚早,盛行於遼、金兩代,歷史很悠久的。如今要發展旅遊,其操作規程,捕魚工具、也都沿襲從前的風習。第二點,事件經過結果。那天天氣很冷,王充閭等應邀前來作家們,吃過早飯就到了一望無際的冰面上。人差不多都站滿了。捕魚前有「祭湖」、「醒網」儀式。
  • 我說話中韓文夾雜真的不是因為裝B.......
    中韓文混著說在留學生圈是十分普遍,正常的交流方式,中韓文混著說不是在裝B,而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圖片來源:微博看完江一燕拿中英文混雜寫的文章,會讓人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因為你能明顯感覺到這上面的英文單詞是故意塞進去的。
  • 標籤隨意寫上韓文 就變「韓國服裝」
    懂韓語也難翻譯標籤上韓文  「買件韓國衣服,結果總感覺有哪裡不對勁。」賈女士在網上購買了一件白色連衣裙,衣服上的標籤上寫的是韓文,吊牌上寫的竟然是中文字,標明產地是杭州。  「明明是韓國服裝,怎麼能出中文吊牌,還說產地在南方某市?」賈女士帶著疑惑找到了記者。記者尋找到一位在韓國留學很久的連先生幫助翻譯一下。連先生說,標籤上有8個字,三個韓國單詞。
  • 關於韓語和韓文
    最近太忙,隔了好久才來更新,讓大家久等了~        今天我要簡單介紹一下韓語和韓文,為以後正式進入韓語學習做個鋪墊
  • 韓國專家:中國古代貨幣上的「錢」是用韓文寫的
    根據史料記載,韓文應該是在15世紀被世宗大王發明的,這也正是他可以印在韓元上的原因。韓國國內流傳著一個故事:有一次,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內沉思遐想,這個時候突然陽光照射在了殿門欞上,世宗大王看到一格格的門欞,突發奇想,召集文官學者,一起創立了韓文字。隨著後世的不斷豐富演變,最終成了我們看到的韓文。
  • 會了音標,韓文就是中文!
    關注我們會讓親了解更多韓國、明星、韓語、旅遊、留學如果你在山西,請關注我們的韓語、韓國姐妹號:希嘉韓語基地(文章最後有二維碼我不想忽悠大家:韓語不好學,畢竟是一個國家的語言,怎能那麼容易呢?但是!韓語是所有小語種中最好學的。並且!作為中國人學習韓語更加容易!
  • 為何不讀寫得好的韓愈的文章?
    韓愈寫了不少端正人心的文字,但深思窮理,並非他的所長,在道統中,他只是個打手,比之孟子,猶遠不如,講起道理來,捉襟見肘;但在另一方面,他竟真做到了整肅文風,一於正道,實有秦皇漢武之功。六朝文字真的那麼糟糕嗎?遠未見得。一部《文選》中,很有意思的文章,至少有幾十篇。那麼,韓愈及以後的「古文」裡,能寫到那麼有意思的,有多少篇呢?照我看,一篇也沒有。
  • 粉絲用韓文給EXO寫情書,發音連貫起來竟然是中文版土味情話
    今日一位中國的粉絲用韓文給EXO寫了一封情書,雖然我們看不懂寫的啥,但是我們卻聽得懂。不得不說粉絲太有才華了,雖然是用韓文寫的,但是讀音連貫起來竟讓是中國的土味情話,句句深入人心,不知道EXO能否聽懂中國粉絲的表白。
  • 韓文字母表:半小時學會念韓文
    要學會韓文,首先要掌握韓文字母的拼寫和讀音。由於韓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所以只要學會字母的拼讀,就能自己讀韓文了。識記韓文字母是韓文學習的第一關,只有邁過了這當頭一關,才算走入韓文的殿堂。 如何快速掌握韓文字母的發音?如何用妙法讓你在半小時內攻克它。首先我們來看比較簡單好記憶的韓文輔音字母,表中列出的一共有十九個輔音字母。其實我想告訴你們,這些字母其實都是象形文字來著。請看:輔音:ㄱ和ㄴ這兩個字母像兩個邊角,其實就是「旮旯」的象形。
  • 韓媒稱韓文是最優秀文字 日學者贊韓文誕生是奇蹟(圖)
    訓民正音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韓國YTN電視臺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但日本的一名學者就韓文的優秀性進行了分析。
  • 蘇錫常一體化峰會丨這個強大的「優等生聯盟」,肩負何等重任
    11月24日,第二屆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峰會在江蘇無錫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相比首屆峰會在「江蘇第一高樓」蘇州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95層舉行,本次峰會地點選在了蘇錫常三地共同的母親湖——太湖之濱。蘇錫常三市在太湖飯店進行完相關項目的開工籤約儀式之後,三市黨政主要領導移步遊船,在太湖湖面上,展開了一個多小時的對話和交流。
  • NBA球星寫毛筆字:韋德「作假」,庫裡有天分,哈登寫的韓文?
    最近,海沃德中國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中國行當然得體驗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海沃德就嘗試了一把中國的毛筆字,寫的是他的外號「海帥」,雖然海沃德寫的不是很自信,但是最後的成果蠻讓人驚訝的,一筆一划都很到位,一眼都能看出他寫的是什麼,引得全場的媒體和球迷鼓掌讚嘆。
  • 這裡明明是中國城市,卻到處寫著韓文,網友稱:「難道出國了」
    延邊這個地方因為受到朝鮮族文化的影響很多廣告牌或者是路牌,上面都標註著中文和韓文。到處都是韓文字樣,仿佛就像出了國,很多來到這個地方旅遊的人不知情的以為走錯了地方了。還有很多網友表示:「難道出國了」?不單單有濃厚的民族文化,還有非常美麗的風景,因為於朝鮮國隔海相望,所以這裡每年都吸引著很多遊客來到這裡旅遊體驗生活感受這裡的文化氣息。
  • 寫文章,我支持寫短文
    寫文章雖然因人而異,因文而異,因情而異,可長可短,但是我讀文章,喜歡精短凝練的,而且我支持寫文章儘量寫短文。魯迅先生的雜文,以千字文居多,但卻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名篇,被稱為藝術的精品。何以如此?「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