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骨圖、對比表、角色扮演……例談如何將「看」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

2021-02-18 明師俱樂部
新課標在標準課程中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基礎上新增了 「看」 的技能。新課標指出,「看」 這項語言技能指利用多模態語篇中的視頻、圖表、符號等輔助理解文章、句子含義的技能。在英語閱讀課中,通過有效地使用 「看」 這一手段,能更好地幫助英語學習者理解書面語篇所傳遞的信息、觀點、情感和態度等。
日常課堂中,大多數教師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把視頻、圖像、表格等穿插在閱讀課的教學中,但往往由於缺乏活動設計,不利於發揮 「看」 這項語言技能使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如何令 「看」 這項語言技能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能夠充分有效地被利用,值得深思、研究。語言教學中的文章通常以多模態的形式被呈現在課堂中。形式豐富的語篇承載著多樣的文化知識,不僅能夠為學生發展語言技能,同時還能夠為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隨著 「讀圖時代」 的來臨,多模態形式的語篇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已屢見不鮮。多模態語篇經常穿插著 「目錄或指南、圖示、圖例」 等表現形式。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獲得符號、圖表以及視頻等媒體中的信息,才能有效理解多模態形式的語篇。同時,學生藉助圖像及表格能夠將他們深層閱讀後的所思、所感與所得可視化,通過所學的語言解讀它們的內涵和意義。

因此,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看」 既是理解性技能也是表達性技能,毫無疑問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作為一個表達觀點、傳遞信息的輔助工具對於學生而言亦是不可或缺。基於 「看」 的理解性和表達性以及語篇閱讀承載著的教育屬性,筆者總結出圍繞 「看」 這項語言技能而延伸的幾個功能。在本文的後半部分將結合課例,談談 「看」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筆者選用的教材文本是人教版英語九年級 Unit 2 閱讀課文 「The Spirit of Christmas」。這篇課文對英國著名作家查理斯 · 狄更斯(Charles Dickers)的小說《聖誕歡歌》(A Christmas Carol)中的部分情節進行了概括,文章體裁屬於記敘文。

通過敘述吝嗇鬼 Scrooge 在聖誕節前後發生的人格轉變,深入探討聖誕節的文化內涵。文本著重於深層次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學生理解語言表層含義的基礎上,鼓勵提高學生的邏輯推斷能力,從而使學生理解作者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思想精神:善愛和憐憫之心之於人類社會的寶貴,呼籲人們以愛心回報社會。文本在情節描述方面有部分留白,為讀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間;在理解技能訓練方面,學生的思考及推斷需要藉助圖畫與圖例的依託,這都為教師設計多模態文本下的閱讀教學提供了極佳的素材。授課教師可以利用 「空白點」 設置可能令學生感興趣的疑問,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目的。藉助於提示信息進行有目的性的預測能夠激發閱讀者對即將閱讀的文本的好奇心,提高持續閱讀的興趣。針對本節課文本的特點,利用多模態,在導入環節引導學生觀看電影片段混剪版短片,並回答問題:Which festival are people celebrating? What are they doing?短片時長約為一分鐘,其中涉及街道、學校、家庭等場景,呈現出外國電影中親友、愛人一同歡度聖誕的溫馨畫面。讀前預測環節設置主題情境,利用視覺效果更有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小組間頭腦風暴,有效地建立起背景圖式和文本之間的聯繫。

在學生理解文本的表層意義之後,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表格或者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文本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為挖掘深層思維搭建階梯。我們可以憑藉信息轉換,將連續性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轉換為可視化表格。藉助圖示化的手段,通過辨析、分類、質疑、反思和評價,增強英語學習者對於文本信息的解讀能力。課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話說 Scrooge 痛恨聖誕節,直接表述他轉變前的心態,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們發現 Scrooge 的行為有了巨大反差。作者在文中不僅通過 「愛恨」 描寫主人公人格變化,而且用語言歌頌聖誕精神之美以及諷刺人物的醜。教師引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 Scrooge 人格和行為前後轉變的描述性詞句。筆者設計垂直型對照表,幫助學生比較、分析文本信息,從而深層理解詞語,發現主人公行為與人格的變化和反差,學會用言語證據解讀人物的愛恨美醜。教師通過這樣一個樣例分析,也為學生日後結合圖畫和文本分析人物性格轉變搭好了 「支架」。語篇是培養思維品質的一項重要載體。搭建結構圖式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從語篇角度看,有些抽象概念難以用語言描述,輔以圖式能使表達更簡潔形象;從思維角度看,圖式能激活概念網中表徵事物的概念結點。設計合理教學活動,運用 「看」 這一語言技能有利於在閱讀課中開展思維訓練。課文中的第三段,描寫聖誕夜三個幽靈用 「事理」 開導主人公Scrooge,但在具體情節描述方面留有空白。教師提問:How do the three ghosts teach Scrooge? 檢驗學生對第三段文本內容的理解度。筆者設計了表格,幫助學生進行觀察並縱向對比,從而分析這三個幽靈對他思想上的直接影響,推斷主人公 Scrooge 在見到這三個幽靈時的感受及心路歷程。在 「看」 的過程中,學生完成了觀察、分析、推斷、歸納等一系列的思維訓練,並進行了創新性表達。讀者劇場(reader's theater)以口語演繹詮釋故事內容,它需要 「演員」 的想像力,也需要觀眾的洞察力。參加讀者劇場活動,學生可以站在不同視角觀察同一事件,組構新的認知模式,培養創新性思維。在文本故事中,針對作者對於聖誕夜三個幽靈如何用 「事理」 對主人公 Scrooge 進行開導的描述空缺,學生可盡情想像故事情節內容,比如:幽靈與 Scrooge 的對話,Scrooge 所看到的畫面,以及畫面中人物的對話表現等。本文的故事劇本適合學生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文本、要求學生用語言輸出時,利用電影視頻活化文本,然後讓學生進入角色扮演,據此來檢測學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部分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的同時,其他同學作為觀察者觀察演員的表演情況,並做相關記錄,完成表格 Observer's journal(內容包括:演員的選詞、肢體語言、表演的流暢性和合適性等),以 「看」 來加強多元思維和語言運用,多角度地加深對文本的思考,提升創造力。動機是直接推動英語學習的內部因素,也是學習者在進行英語學習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以及自覺能動性,同時也是英語教育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針對多模態語篇的英語教學,有效地融入 「看」 這一語言技能能有助於激發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動機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合理地將 「看」 這一項語言技能更好地應用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本文主旨在於通過教學實踐並結合實例,論證了 「看」 在英語閱讀課堂應用的重要性。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首先,「看」 需要結合文本解讀。教師在設置閱讀教學活動時,應當結合文本內容,分析文本的題材,比如:小說、戲劇、廣告等比較適合藉助 「看」 的手段來豐富人物、擴展情節、突出主題;對於文本原來就有的插圖、主題圖、背景圖就需要教師合理有效地使用,多維度分析並恰當使用多模態。教師在選擇 「看」 作為設計要素時需要考慮其恰當性。

其次,「看」 需要相關問題的合理設計。一個視頻短片,一幅圖畫、一張表格都有傳達語義、輔助理解的作用,若教師在設計多模態視域下的課堂時,僅僅是為了博人眼球、膚淺地引起學生一笑了之的興趣,那這種 「看」 的設計是沒有價值的。教師對多模態語篇的分析不宜過於寬泛,提問時不宜局限於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video」,而應更深層地挖掘細節,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批判性思考,引導他們思考某些特定圖像和表徵意義。最後,「看」 需要其他語言技能的相輔相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利用音視頻作為資源和媒介,還需結合讀、寫、說,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取可持續保存的信息。合理設計多模態課堂可以促進讀者深度閱讀進而理解語篇內容,用語言總結出主旨或道出和主題相關的理解感悟,真正實現從語言輸入到輸出的轉變。

相關焦點

  • 角色扮演模式在《儲糧害蟲與防治》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將這一煩雜而枯燥的工作過程有序且有趣地展示給同學們,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故採用角色扮演模式組織實施教學。《儲糧害蟲與防治》課程因其可操作性很強,因而其教學內容的可情景化程度相對而言也較高。因此,在《儲糧害蟲與防治》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能夠使學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進行學習與思考,既獨立執行所有行動,同時又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促進個人經驗的積累,加深對各個角色之間的理解與領悟。
  • 例談窄式閱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在分級語言技能第五級中關於讀的技能有如下的具體描述: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有英語水平和發展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把握學習難度,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並使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不斷進步(教育部,2012:4,17,25)。
  •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必備神器:圖形組織者!各種用法一網打盡
    我們課堂上常用的思維導圖、維恩圖、魚骨圖等等都是圖形組織者,老師們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今天小助手就為大家再介紹一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圖形組織者適用的教學情境。不妨讓孩子寫一些模板例句提醒自己,別老用形容詞來描述感受,而是寫一些生動的句子對比使用,這樣學生就會自己體會到把語言變得更豐富、更吸引人有多好啦:
  • 英語培訓也玩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本是電腦遊戲的一個專用詞彙,但近2年通過人們對其含義的不斷豐富,「角色扮演」開始在各個領域中大行其道,賺足了人氣。如今,竟然也與英語培訓擦出了火花--著名英語培訓機構美國東岸英語提出了一套名為「東岸模式」的英語培訓新概念,其中便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學員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拓展職業空間。
  • 數字閱讀時代,墨水屏扮演的角色你get到了嗎?
    清大悅讀與生態圈合作夥伴長期致力於提倡數位化閱讀,今天,讓我們了解一下數字時代中,電子紙相關產品如何提升人們的閱讀效率、以及電子紙扮演的重要角色。數字時代,電子書與紙本書同步上市,電子書甚至已成為新時代族群閱讀的主力,豐沛的電子書內容,讓我們不出門就能飽覽群書,電子書跨越了空間限制,一鍵下載、一鍵閱讀,無需等待、不佔空間。
  • 魚骨圖的用法是什麼?如何繪製魚骨圖
    魚骨圖有助於說明各個原因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它也能表現出各個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隨時間而依次出現的。這有助於著手解決問題。那麼,魚骨圖怎麼繪製呢?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魚骨圖的用法:魚骨圖是一個非定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引起問題潛在的根本原因;能夠集中問題的實質內容,而不是問題的歷史或個人的觀點;採取不就措施,正確行動如何繪製魚骨圖
  • 通過角色扮演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
    第一階段:(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進行課題的理論準備及文獻綜述將角色扮演理論應用在教學上,即為「角色扮演教學模式」(the teaching model of roleplaying),是在設計的情景中應用角色扮演技巧、並在扮演後以討論的方式探討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關係問題的一種教學策略,由謝夫特姐弟二人(Shaftels, Frannie & George,
  • 英語歌曲在英語教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每一種語言都是一門獨到的藝術,而英語,它擁有「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的稱號」,就足以證明它的價值有多高。
  • IB探究課堂和英語分層閱讀的實用教學策略
    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在閱讀課堂中獲益,老師們更輕鬆的設計課堂活動,我們將首次結合IB探究課堂模式和分層教學理念,並將這兩個理念運用到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策略和教學實例展開講解。分層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布魯姆的層級理論對於教學設計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設計活動時,我們要考慮到知識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兩個維度。
  • 英美報刊閱讀在大學生英語閱讀中的角色扮演
    這些報刊囊括了英美國家的時事政治、科技發展以及文體要聞,涉及領域寬廣,它們以其印刷精美的封面和漂亮的插圖吸引讀者的眼球,在閱讀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英語閱讀的欲望和興趣,同時又讓他們開闊了視野,擴大了詞彙量,積累了大量的英語閱讀素材。因此,一直以來,英美報刊的閱讀在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閱讀是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學習語言的主要途徑。
  • 例談小說閱讀方法指導教學
    【關鍵詞】小說閱讀  表達方式  閱讀策略【作者簡介】梁增紅,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江蘇常州,213003),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語文教學「少慢差費」,一個無法否認的原因就是「學生知道的讓他繼續知道了一遍,學生模糊的讓學生繼續模糊,學生不知道的讓學生繼續不知道」。因而,閱讀教學需要研究如何「教學生學會閱讀」。
  • 閱讀教學 ▏ 進入角色,言為心聲:角色扮演促進學生的交際能力--《莫格利的兄弟》
    英語學習不像您所想像的那麼難,但也不像您所想像的那麼易。要多聽,多讀,多練習!有了好的閱讀讀本,教師如何做到切合學情,面向全體,緊扣讀本,圈點精彩,分類分層,螺旋上升,巧設提問,激發思維?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存在著明顯的區域性差異,在沿海發達地區,學生們的聽說能力比較強,而在西部等邊遠地區,學生們則不太敢說英語,無處說英語。
  • 小學英語:如何設計一堂繪本課?
    最近在2020年東莞小學英語學科專題課裡聽力兩個講座,一個關於繪本教學,一個關於自然拼讀。聽完了兩個講座,想用文字再來梳理一下講座內容,加深印象。今天先分享第一個講座:如何環環相扣設計教學活動?主講人戈向紅老師是蘇州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英語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也是繪本教學的專家。
  • 例談幾種常用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將思維導圖適度引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複習教學中,有助於學生將語言文字圖像化、顯性化、系統化、條理化,不易遺忘、混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本文結合具體例子,介紹了圓圈圖、氣泡圖、流程圖等幾種常用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 包頭市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討活動順利召開
    為了加強我市「教學評一致」的課堂教學實踐,幫助各年級英語教師更好地實施繪本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2018 年11月13日,包頭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在東河區公園路小學舉辦了包頭市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討活動。全市十個旗縣區300餘名教師參加了活動。
  • 胡欲曉 | 教學策略+案例,手把手教您設計英語文學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思維訓練並使用所學語言進行真實交際是閱讀教學的研究重點。本文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目標,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文學閱讀教學中比較和對比訓練展開研究,旨在為教師設計比較和對比訓練提供可借鑑的途徑和方法。
  • 如何選擇使用思維導圖和魚骨圖?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朋友就問魚骨圖和思維導圖到底有什麼區別,在什麼情況下進行選擇使用呢?下面我們來對比分析一下。首先魚骨圖和思維導圖都是圖形思維。都有中心圖和分支,都是基於兩個出發點——分類和順序。思維導圖呢,是最容易使用的,它既適合於聚合思維也適合於發散思維,可以說是老少皆宜、通俗易懂,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應用廣泛,上手也快,特別適合學科知識的總結歸類和發散,在閱讀、寫作中也表現突出,因此深受寵愛。學生創作思維導圖通常是用手繪比較方便,而且容易加深記憶,分支可以隨心所欲的遊走和增減,容易畫出個人特色。
  • (小學篇)2019年第6期:小學英語閱讀圈活動中角色創新的實踐(北京:張常娥)
    基於閱讀圈的優勢,筆者將其運用於教學實踐。幾次研磨後發現,將六個原始閱讀圈角色直接搬到小學英語課堂中問題較多。首先,原始角色的任務設置與小學英語閱讀文本很難高度匹配。例如,文化採集者角色需要尋找文化差異並進行對比,但小學階段的大部分文本很難挖掘出文化差異,此角色對小學生來說比較難。其次,原始角色單中的任務難度與小學生語言水平不符,語言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任務單有困難,導致表達不流暢。
  • 【教學天地】例談遊戲在英語課堂上的運用
    It’s exciting. 」還有些小組將自己對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朋友、不同的城市等的感受都編入了「Chant擊掌」遊戲中。寬鬆的創新環境悄然形成。學生在學到書本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創新能力。學生的個性在遊戲中得到了尊重,尊重個性就是尊重創造,這也使創新教育在英語課堂上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 透過現象看本質:魚骨圖分析法!
    魚骨圖(又名因果圖、石川圖),指的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現代工商管理教育將其劃分為問題型、原因型及對策型魚骨圖等幾類。魚骨圖(Cause & Effect/Fishbone Diagram)又名特性因素圖是由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展出來的,故又名石川圖。魚骨圖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稱之為「因果圖」。魚骨圖原本用於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