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篇)2019年第6期:小學英語閱讀圈活動中角色創新的實踐(北京:張常娥)

2021-02-16 北師大中小學外語教學

【作者】北京市昌平第二實驗小學   張常娥

【期刊】《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

【期別】2019年第6期

【頁碼】 01-06

   

閱讀圈中的角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通過創新閱讀角色促進學生與文本的深度互動。在進行角色創新時,教師應先通過深入解讀文本創建閱讀角色,然後再根據學情確定適合學生的角色。在設計閱讀任務單時,教師應注意內容清晰,框架合理,並分層設計,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應關注角色設計的層次性、角色適應與輪換、角色名稱的選擇、角色匯報形式及角色評價等。

閱讀圈是近年來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盛行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其方式一般是一組學生閱讀同一個故事,每個學生承擔一個角色,組內成員根據相應角色任務單有目的地自主閱讀,並在組內進行討論、分享(Furr,2007,轉引自陳則航,2016)。閱讀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成為終身閱讀者(羅少茜、李紅梅,2016)。

筆者嘗試將閱讀圈應用於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創新閱讀角色,重新設計任務單,使閱讀圈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促進學生與文本深度互動。

閱讀圈的魔力在於不同的角色任務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都能從不同角度去挖掘和解讀文本,多視角地賞析文本,而討論與分享又使每個成員都能共享和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思考和樂趣(符梅枚,2017)。Furr(2004)精心設計了六個閱讀圈角色(見表1):

表1 閱讀圈角色及任務

           名稱

                     任務

閱讀小組長(Discussion   Leader)

組織小組討論,並針對閱讀內容提問。

篇章概括者(Summarizer)

用自己的話概括篇章的主要內容。

單詞大師(Word   Master)

講解閱讀內容中的生詞、重點單詞及詞組。

篇章大師(Passage   Person)

講解閱讀內容中有意思、重要或較難的段落。

生活實際聯結者(Connector)

將閱讀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分享經驗。

文化採集者(Culture   Collector)

尋找閱讀內容中與自己國家文化相同或不同之處。

閱讀角色是閱讀圈模式的核心,是順利完成小組討論的前提與保證。從以上角色任務設定中不難看出,閱讀圈中的角色涉及多種閱讀策略的運用,如提問、概括、聯繫實際、推斷、分析、評價等。由此可見,閱讀圈是綜合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有效方式。

基於閱讀圈的優勢,筆者將其運用於教學實踐。幾次研磨後發現,將六個原始閱讀圈角色直接搬到小學英語課堂中問題較多。首先,原始角色的任務設置與小學英語閱讀文本很難高度匹配。例如,文化採集者角色需要尋找文化差異並進行對比,但小學階段的大部分文本很難挖掘出文化差異,此角色對小學生來說比較難。其次,原始角色單中的任務難度與小學生語言水平不符,語言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任務單有困難,導致表達不流暢。另外,閱讀交流時間不充分。一節課40分鐘內要分享六個角色任務,致使有些角色意猶未盡,無法完整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將閱讀圈應用到小學課堂中必須打破六個角色任務的定式,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創新角色。

閱讀圈中不同的角色對應著不同的任務,教師對閱讀角色的創新和選擇直接影響學生閱讀的深度。本文將通過一節《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第五級Scary Hair的繪本閱讀課,詳細闡釋如何創新閱讀圈角色及設計任務單。

文本解讀是教學的前提。文本解讀的深入程度決定閱讀角色的深度,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文本解讀可以從What、Why和How三個維度展開(王薔等,2016)。教師在解讀文本時,首先要看梗概,解寓意;其次看細節,通背景;最後要聯繫實際,補充文本空白。

Scary Hair選自大貓系列分級閱讀第五級,是作家Ian Wybrow和插畫家Sarah Horne聯合創作的一個虛構類故事,講述了一隻小恐龍Rex開理髮店的經歷。故事結構清晰,相同語言復現率高,基於文本主要內容,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篇章概括者(Summarizer)或情節梳理者(Plot Person)的角色,使其概述故事大意。作者的文字使用以及插畫者獨有的繪畫風格使得故事妙趣橫生,基於此可以設計一個單詞大師(Word Master)的角色,分析文本中的巧妙用詞;也可以設計人物性格分析者(Character Analyzer)的角色,使其通過圖文分析主人公Rex的性格特點。此外,文本中有很多留白之處,給人以遐想。比如,Rex的爸爸知道Rex違背自己意願後的矛盾衝突以及文後更多動物來理髮店的經歷,文中沒有贅述。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預測者(Predictor)或創編者(Creator)的角色,使其彌補文中的空白,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故事雖然生動有趣,但也有不合理之處,如Rex給小動物們所做的髮型是否合理值得思考,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思考者(Critical Thinker)的角色,評價故事情節的不合理之處。

每個文本都可以創建多種合適的閱讀角色,但具體選擇哪種角色則需要基於學情,要考慮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等。例如,本課的授課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有兩年的閱讀經驗,喜歡閱讀繪本故事並熱衷於表演,且已經掌握了多種閱讀策略(如預測、概括、分析等);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較弱,且兩極分化現象較嚴重。據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提取小動物們到理髮店前後變化的信息。

(2)分析Rex的性格特點,預測爸爸知道實情後與Rex的對話。

(3)質疑文中不合理的情節,了解創作者繪畫及用詞的巧妙之處。

根據以上文本解讀、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標,筆者選擇了四個角色,並結合英語學習活動的三個層次即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將閱讀任務分層(見表2)。

表2 角色任務及活動層次

          名稱

         任務

   層次

情節梳理者(Plot   Person)

總結文本中三隻動物(狗、臭鼬和綿羊)到Scary Hair後髮型的變化。

學習理解

人物分析者(Character   Analyzer)

根據圖文信息,分析主人公Rex的性格特點,做到有理有據。

應用實踐

預測者(Predictor)

彌補文本中的留白,通過創編並表演對話完善故事,並引人深思。

遷移創新

思考者(Critical   Thinker)

尋找文本中可以改進的情節或分析作者的創作風格特點等。

遷移創新

四個角色實際上是基於原始角色任務,結合文本、學生的學情進行設定的。例如,情節梳理者是原始角色中的篇章概括者,負責梳理文本結構,概述主要內容。而人物分析者則是在原始單詞大師的任務之上,尋找反映人物性格的詞彙或圖片,是對原始角色的升級。四個閱讀任務覆蓋了英語學習活動的三個層次,很好地體現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過程。

(1)內容清晰

任務單中的內容應簡單、清晰,必須包括任務的描述及語言表達框架。圖文並茂的任務單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例如,圖1中預測者的任務單中,筆者用兩句話描述了閱讀任務,並配以圖片,渲染情景效果。任務單底部也增加了適量的中文,進一步說明閱讀任務。

  

圖1

任務單中語言框架的設計或選擇也至關重要。框架既要貼合文本內容,又要清晰明確。這就需要教師仔細分析文本主線,研究語言結構。例如,Scary Hair一課中,作者描述了不同小動物來到理髮店的前後變化,但都使用了相同的句式。

分析故事文本可知,作者整體是以Somebody+Hated+So+Now的結構來描寫小動物進出理髮店的前後變化:Somebody即來理髮小動物的名字,Hated為這隻小動物討厭自己髮型的原因,So為理髮師Rex對小動物髮型進行的改造,Now則為小動物改造新髮型後的心態。因此,筆者為情節梳理者所設計的任務單如下(見圖2):

  

圖2

(2)分層設計

英語教學中存在兩極分化現象,語言能力強的學生表達流暢,而較弱的學生則表達不暢。閱讀圈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對於口語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挑戰性極強。教師在設計任務單時可採取分層設計,為相同角色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單,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教師在設計人物分析者(Character Analyzer)角色時,提供了兩種不同版本的任務單(見圖3和圖4):

 

 圖3

  

圖4

圖3中所呈現的基礎版任務單中不僅包括了學生匯報時的語言框架,同時提供了一些形容詞,學生可以直接從中選擇並在文本中查找證據。圖4中的挑戰版任務單沒有任何語言框架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文本內容自主填寫並匯報。兩個不同層次的任務單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實現了任務單為交流服務的目的。

閱讀圈的交流是建立在對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因此教師設計的閱讀活動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需要從學習理解過渡到應用實踐最終到遷移創新。閱讀的角色應儘量覆蓋英語學習活動的三個層次,既不能都是學習理解層次的,也不能都拔高到遷移創新層次,應該循序漸進,層層遞進。

學生要順利完成角色任務單就需要掌握相應的閱讀策略,每個角色都需要掌握至少一種閱讀策略才能完成相應任務單。例如,提問者需要根據文本內容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而提問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策略訓練。教師在進行角色策略訓練時,不宜過度機械,而應在主線意義的逐步構建中進行。

學生所承擔的角色也應輪換,每個學生都需要承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一樣的閱讀視角。在閱讀圈小組活動中,教師要制定角色輪換規則,以便角色在組內轉動起來,形成動態的閱讀圈。

閱讀圈中的角色名稱會隨不同文本而變。例如,單詞大師的原始角色名稱為Word Master,其主要任務為尋找文本中的生詞、難詞或重點詞彙。有的教師將之改為Word Wizard,角色名稱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教師將其改為Word Detective,因為故事的主題是「Max, the detective」,與文本情景相通。無論什麼樣的名稱,都需要讓學生清楚地知悉其任務或功能。

閱讀圈中角色匯報形式一般分為兩種,或逐個角色進行匯報,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王薔等,2016)。在實施初期,筆者建議分角色逐一匯報。此種匯報形式既能清晰呈現各角色的任務,又有利於教師梳理文本結構,評價各角色的表現。角色匯報通常按照其所承擔的任務層次由低到高進行,如首先匯報的應為學習理解類的角色,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應用實踐並遷移創新。

閱讀圈中的評價活動不是為了給學生分等級,而是為了見證並記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成長(Daniels,2002)。首先,角色任務單是重要的評價工具,教師可根據學生完成角色任務的努力程度給予評價和指導。其次,教師可以設計組內自評和互評表,促進小組內的角色評價。另外,教師也可藉助錄音筆等工具記錄某組的交流情況並在課下反饋。

總之,閱讀角色是閱讀圈的靈魂,角色的創新需要教師的智慧和實踐,只有貼合文本且符合學情的閱讀角色,才能使閱讀圈運轉得順暢,才能促進深度閱讀。 

參考文獻

Daniels, H. 2002.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 (2nd edition)[M]. Markham, Ontario: Pembroke publishers.

Furr, M. 2004. Literature Circles for the EFL Classroom [EB/OL]. http://www.eflliteraturecircles.com/litcirclesforEFL.pdf. 2018-11-22.

陳則航. 2016. 英語閱讀教學與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符梅枚. 2017. 基於閱讀圈活動的英語泛讀教學探究[J]. 學園,(10):8-9.

羅少茜、李紅梅. 2016. 閱讀的力量和熱情——通過「閱讀圈」燃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熱愛[J].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3):12-16.

外研社. 2015. 大貓英語分級閱讀(五級2)Scary Hair[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王薔等. 2016. 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附錄:繪本文本

Rex was a kind dinosaur. He liked helping other animals.

One day, his dad gave him a shop. Dad painted the name of the shop for him — SCARY HAIR.

His dad hoped that Rex would eat lots of animals. He told Rex: 「First, they sit in your chair. Then you go Raaaah! Then you eat them.」

But Rex didn't want to eat animals. He wanted to give them dinosaur haircuts.

A sad dog came to see Rex.

「I hate my name,」 the dog sighed. 「They call me Pants, just because I go pant pant.」

Rex didn't eat the dog. He gave him a wild dinosaur haircut. 「Now you can change your name to Spot!」 Rex said.

「You've made me very happy,」 said Spot. 「I'll tell my friend Shocker about you.」

Shocker the sheep came along. She said, 「I hate the way I look.」

Rex didn't eat her. He cut off all her wool.

「Wow, I feel so cool!」 said Shocker. 「Now I can go to a party.」

Pong the skunk was too smelly to get on a bus.

He went to see Rex. Pong said, 「I hate being stinky.」

Rex didn't eat him. He gave Pong a wash and dry.

「Hurray!」 said Pong. 「Now I can go anywhere!」

Soon the shop was full of animals. They said, 「Thank you, Rex. You've made us all very happy!」

「I love this job,」 smiled Rex.

And he painted a new name for his shop — HAPPY HAIR!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

投稿電郵:FLTS@BNU.EDU.CN

聯繫電話:010-58808018

單位微信:15811017099

本刊網址:WWW.FLTS.CN;

                WWW.58808018.COM 

相關焦點

  • 論文分享(第2期)|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攀登英語閱讀系列•第四級》中Daddy Robot為例  ///  內容提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英語學習活動觀。具體來說是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於已有的知識、依託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思維品質。
  •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的閱讀教學為例,從文本解讀、目標制定和活動設計與實施三個角度剖析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探究。【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閱讀教學;核心素養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由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要素構成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教育部,2018)。
  • 人大複印資料丨6.教育類:【G393】小學英語教與學丨期刊目錄(9-12期)(20210128)
    期刊名稱: 《小學英語教與學》複印期號: 2020年12期3.英語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整合運用的教學實踐作 者:張國輝/金然+關注作者簡介:張國輝,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金然,北方工業大學附屬學校。原發信息:《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京)2020年第20206期 第44-49頁內容提要:文章結合課堂教學實例,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何要融入英語繪本,如何選擇適合小學生的英語繪本,以及怎樣將英語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旨在探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 (小學篇)2019年第7期: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江蘇:曹偉華)
    【作者】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   曹偉華【期刊】《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期別】2019年第7期【頁碼】01-07 授課教師通過搭建情境支架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幫助學生將已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經驗和知識與當前學習的新知識相連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作也變得有情境、有趣味、有挑戰。小學生英語寫作技能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 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研究2020年度綜述 ——基於2020年《複印報刊資料·小學英語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的統計分析
    高校中,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是作者較為集中的單位。從地域分布看,2020年《小學英語教與學》所轉載英語教育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布於中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見表),相較於2019年的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域分布更為廣泛。江蘇依然獨佔鰲頭,其他省份與其有明顯差距。
  •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向我們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指的是「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於已有的知識,依託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教育部,2018)。
  • 張金秀 瞿麗 | 什麼是繪本閱讀課程化?如何實踐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化?
    本文指出學校和教師應該通過繪本閱讀課程化提升繪本閱讀育人水平。實踐繪本閱讀課程化,可以從制定分學段繪本閱讀課程目標、細化閱讀材料、設計並實施多種活動、運用多種評價工具開展過程性評價等展開。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化的實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效果,對小學英語繪本課程建設有一定借鑑意義。
  • 《英語周報•教師版(小學)》2020-2021學年1-20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人教版《英語》 教學設計  讀寫教學第5期 「3I Show Time」教學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路小學  餘嘉琳 【摘要】筆者嘗試將「3I Show Time」活動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一個異地教學案例和一個本地對比教學案例
  • 《英語周報·教師版(小學)》2019-2020學年21- 40期 目錄及摘要
    第21期基於英語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實踐  江蘇省常州市虹景小學  陳琴【摘要】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強調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使學生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 【桃園路校區·教研活動】徐州市桃園路小學舉辦「多元文化融合暨體驗式英語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研討活動
    為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其在體驗式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進而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提升。2020年11月26日上午徐州市桃園路小學特舉辦了「多元文化融合暨體驗式英語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研討活動。
  • 活動觀引領下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為此,本文借鑑魯子問(2016)的行動思維量表以及陳則航(2019)、程曉堂(2015)、郭寶仙等(2017)、梅德明等(2019)等有關英語課程思維能力的論述,整理出適合小學英語學習者的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框架(見表1):具體而言,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參與形象思維的過程(郭寶仙等,2017)。
  • 天津教育2020年第23期
    天津教育2020年第23期試析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措施於亞芹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數學核心素養能力培養分析施舒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之我見劉丹幼兒教師實踐智慧的生成研究楊波新課改視域下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探究閆兵論新時代中學師德體系的建設繆廷健小學教師培訓現狀的問題與對策分析鄒一鳴利用QQ進行在線英語時事閱讀教學的初探孫璇
  • (小學篇)2020年第10期:依託教材語境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策略(北京:朱文利)
    【作者】北京市順義區教育研究和教師研修中心   朱文利【期刊】《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期別】2020年第10期【頁碼】01-07 培養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是英語課程承擔的重要任務。《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教育部,2012)。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現代外語教育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小學英語教材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語境,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重要載體。
  • 英語課玩轉「閱讀圈」
    面對小學英語課堂上的這些問題,如何讓學生更加主動思考,如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可做,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在自己的課堂上圍繞「閱讀圈」進行了多種嘗試。「閱讀圈」又稱「文學圈」,最早見於美國教育家哈維·丹尼爾的著作,他對「閱讀圈」的概念進行了這樣的界定:閱讀圈是由選擇相同閱讀材料的學生組成的小型的、學生主導的、展示型的閱讀討論小組。
  • 【教研先行】《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各年段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結題活動側記·包鋁小學中外教相融合
    《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各年段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結題活動側記     2018年6
  • 我市舉行小學英語「閱讀與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近日,如皋市小學英語「閱讀與表達」專題研討活動在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舉行。來自全市各鄉鎮的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近200多位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分為教學展示和講座交流兩個環節。課堂教學精彩紛呈,張寧老師的課堂從「周末」入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層層推進,在閱讀中啟發學生思考,在閱讀後展開仿寫,於無聲中詮釋了教學亦育人的教學理念。
  • 基於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實踐證明,教師可以以「預習單」梳理教學內容,激發思維活動的動機;以「問題鏈」引導文本解讀,發展思維品質的深刻性;以「白描手法」描繪關鍵人物,淬鍊思維品質的批判性;以「思維導圖」遷移語言輸出,探究思維品質的獨創性。由此來發展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 基於低年級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的聽說能力提升路徑與實踐探究
    小學低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聽說習慣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一、小學生低年級英語學習心理特徵。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指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筆者所在的小學從2017年開始,一二年級就已經開設了英語課程,每周3節中教一節外教課的模式。選用的教材是龔亞夫先生主編的《新維度英語》。
  • 淮安市小學英語「廣閱讀」區域推進教研活動在漣水南門小學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張莉莉 楊建華)5月22日,初夏時節,煙雨迷濛,由淮安市教研室主辦、漣水縣教研室承辦、漣水南門小學協辦的市小學英語「廣閱讀」區域推進教研活動,在漣水南門小學五樓會議室舉行   本次活動由開幕式、課堂教學觀摩、專家講座、活動交流四項組成。
  • 交流共進,成都磨子橋小學分校研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
    加強課堂教學實踐,幫助各年級英語教師更好地實施繪本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9月15日,成都市磨子橋小學分校舉辦了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討暨2020年成都市棠湖小學教育集團「DC學校發展共同體」主題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