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1-3個月的寶寶,雖然發育成長的速率比嬰兒階段要慢,但是依舊很快,活躍量大大增添,對營養的需求依然很多。寶寶幼兒期的智力發育也是特別關鍵的時期,且確保寶寶的營養需求更加重要。幼兒期的寶寶幾乎已經斷了乳,輔食慢慢成為寶寶的主食,所以要確保很多的營養素以及熱能量合適的給寶寶供應。
1-3歲幼兒如何安全飲食?通過這幾點,父母要做好表率
根據調查來說,幼兒期的寶寶營養不正當多半發生在2-3歲,所以要把此時寶寶的用食布置予以充足的重視。一般應保守以下的一些原則:
1、合理搭配飲食
主食多種多樣,並粗細互搭。副食品能做到葷和素調配,飲食中的營養素中間的比率要適合寶寶的需求。各樣的食品交換選取,可以達到多種不一樣的食物之中的營養素互相補充,還可以更換其他的口味,更好地興奮食物核心,引致胃部的胃液分泌,加強了食慾,讓寶寶更加輕易的去接受,進一步消化吸收與提升食品的應用率。此時,要重視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兩、數量的比例的比率要恰當。
2、選擇恰當的食物
對於已經斷了乳之後的有幼兒期寶寶,奶類食物是要被首選的。1-2歲的寶寶為每天喝500-600ml為益,2-3歲每天可以喝250-500ml。在此之外還要有一些瘦肉、雞、鴨和魚等等,為確保充分蛋白質以及能量的提供。為確保維生素A、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的攝入,應該多吃些綠色的蔬菜、清新的水果、海帶、蝦、肝臟等。可馨育兒說,豆制的食品中含有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應多多選擇。但是堅果類食品不適合幼兒寶寶食用。
3、烹製食物要合理
重視烹配方式,不但要確保營養,還要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吸引寶寶的食慾。還要跟隨著季節、氣候變化而改變食物樣式。幼兒寶寶的食物應該切碎煮爛,助於寶寶的吞咽、消化方便。魚肉應該把刺都去除了,還要把其他禽肉中的骨頭去掉,避除寶寶被其食物嗆到或傷到咽喉。花生米等有些較硬的食物應該先磨碎,磨成泥糊的形狀以便於寶寶食用,不會危其氣管。幼兒不宜吃那些油炸的食品,寶寶的口味最好是偏於清淡些的食物,更不能吃些具有刺激性的食品,比如一些性熱、味辛的的食物,也不建議吃太多的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料。
這一時期的寶寶們是建設和培育些優良的餐飲習性是最佳的時候,如果這個時期寶寶用食不當,如果有不好的習慣養成了,往後要想把壞的習慣改過來就有些困難了。爸爸媽媽們應該為人師表,創造的良好的餐桌氣氛,養成守時、守點、定量供寶寶飲食的習慣,不偏食也不挑食的好習慣。寶寶吃飯時應有固定的場所、固定的餐具和桌椅,慢慢讓孩子自己去學著使用餐具,最終讓寶寶去獨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