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食」商高低,取決於父母的飲食習慣,父母一定要記住這幾點

2020-09-03 註冊營養師關陽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導致現社會兒童餐飲文化出現一定的畸形,因為現在的小孩在面對著,我們所沒經歷過的誘惑的時代,兒童飲食似乎向著高脂高糖的飲食文化上越走越近,因為在人類的基因史上脂肪和甜食一直都是好東西。


在人類的認識上脂肪可以帶來安全感,甜食可以帶來愉悅感,這都是人類所不能抗拒的天性,對於成人來說是如此,那更不用提對誘惑沒有抵抗力的幼兒。因此說現在幼兒的飲食結構存在畸形的趨勢。其飲食結果畸形,大多數是因為不良飲食行為所導致的。


飲食行為即攝食活動, 包含進食行為、食物選擇、餵養行為及進食氛圍等幾方面內容。嬰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是兒童飲食行為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 兒童的飲食行為尚未定型, 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1],特別是這個時期更容易形成寶寶的不良飲食行為。


飲料當成水來喝,高鹽高脂,肥胖來襲

現在寶寶喝飲料的現象比較普遍,因為甜味及其他刺激性的味道更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和喜愛。作為家長,不要去購買,嘗試引逗孩子,或越晚讓孩子嘗試越有利於寶寶健康。家庭飲食逐漸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有效的預防寶寶肥胖和成年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2]


莫把吃飯當遊戲,邊吃邊鬧,很是兒戲

寶寶在面對諸多誘惑時,並沒有什麼自控力,很容易注意力分散,飲食情緒不高,導致寶寶胃口下降,很有可能導致寶寶體重偏瘦,厭食等情況發生。


如果寶寶邊吃飯邊看電視,就很容易被電視裡的內容所吸引,而忘記還有吃飯這個事情,所以在家庭聚餐期間觀看電視可能會降低家庭聚餐對兒童健康的保護作用[3]


看電視時的寶寶的情緒被受電視的影響,導致寶寶飯量比平時少,很有可能導致一部分家長情緒化餵養,導致寶寶有不好的飲食體驗,例如:過飽飲食,威脅性餵養等[3]。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飲食情緒。


如果寶寶把吃飯當做遊戲,那也會影響餵養的質量,因為這件事讓餵和吃雙方都很鬧心。因為在追趕玩鬧的過程中家長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餵養上。


所以要正確的培養寶寶對三餐的理解,樹立正確的就餐理念,要讓寶寶有「飢餓」的感覺,吃飯才能自覺。家長要為為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就餐模仿榜樣,建立符合家庭聚餐的飲食時間和就餐時長[2],過時不候。


零食當成飯來吃,主次不分,影響健康

隨著寶寶的零花錢越來越富裕,到了一定年齡的孩子會給自己加餐,或者父母為他們的零食庫加餐。所以從小就接觸膨化食品,碳酸飲料,油炸食物等一些高能量營養不全的食物,並過多不合理的攝入,容易導致慢性病患病率風險增高[3]


例如:在飯前1個半小時左右吃餅乾,薯片,等高能量食物,就會導致正餐的食物攝入減少,長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肥胖、痤瘡、偏食等不良情況發生。


合理安排三餐與加餐,分清主次。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正確選擇零食,並規定好每天零食給與的數量,次數和種類。


關陽小提示

1儘早添加輔食,做到輔食多樣化,但儘量不用或少用調味品;

2營造合適就餐環境,形成良好的家庭餐桌文化,避免在就餐時看電視,玩手機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家長做好榜樣作用;

3尊重寶寶的飲食情緒,不要進行強制性飲食餵養;

4樹立良好的就餐觀念,避免餐飲娛樂化,例如:邊玩邊進食,追趕型餵養等;

5養成良好的零食觀念,薯類,水果類和堅果類等天然食物,屬於健康零食

6規定好就餐時間和時長,定時定量就餐;

7家長主動規定好零食時間和零食的種類和數量。


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結束了。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記得轉發給親朋好友看看哦~


參考文獻:

[1] 呂攀.對存在飲食行為問題的兒童進行健康飲食幹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02):118-119.

[2] 許諾,蘇普玉.兒童飲食行為的可控性[J].衛生研究,2019,48(05):859-863.

[3]周楠,張靜馳,李辛香.家庭教養方式與兒童飲食行為的關係:家長逼迫進食的中介效應[J/OL].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20(1):7


*圖片來源於ssyer、網絡

本文由註冊營養師關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給寶寶餵飯困難?這6大不良飲食習慣,父母一定要糾正
    當寶寶慢慢的長大,小腿也靈活了起來,喜歡到到處跑跑跳跳,整天坐不住,動來動去,就連吃飯也不老實,邊吃邊玩。一頓飯要家長追著餵好久,才能吃完,家長真的很苦惱。這些其實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父母千萬不能忽略,一味寵著寶寶。那麼除了,這些還有哪些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呢?
  • 寶寶中毒性消化不良,季節性高發危害大,父母一定要警惕
    綠豆性涼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鈣、磷、鐵、澱粉酶、氧化酶等,具有清熱、解毒、祛火的功效,也是一種傳統醫學中藥食同源的代表性食物。而這一方能起到排出體內毒素的作用,對熱腫、熱渴、熱痢、癰疽、痘毒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 孩子睡眠不好,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從這幾點做起
    0101、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父母要從這幾點做起李玫瑾曾經說過,在孩子幼年時期是培養性格和習慣的這件事情但有些習慣和規矩還是應該讓孩子遵守的,這樣對於他們之後的生活也很有幫助,比如睡眠習慣,有的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幾點睡就讓他幾點睡吧,反正孩子每天也沒事幹,白天晚上都可以睡覺,但這樣下來的結局就是父母晚上也會因為孩子睡眠習慣而影響了自身睡眠。
  • 1-3歲幼兒如何安全飲食?通過這幾點,父母要做好表率
    幼兒期的寶寶幾乎已經斷了乳,輔食慢慢成為寶寶的主食,所以要確保很多的營養素以及熱能量合適的給寶寶供應。1-3歲幼兒如何安全飲食?通過這幾點,父母要做好表率根據調查來說,幼兒期的寶寶營養不正當多半發生在2-3歲,所以要把此時寶寶的用食布置予以充足的重視。
  • 寶寶,為什麼會偏食?原因難逃這4點,家長一定要留心
    偏食的寶寶,讓父母十分頭疼。很多寶寶,不愛吃蔬菜,偏愛吃糖、油炸食物等。偏食,對於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危害巨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寶寶偏食呢?又該如何緩解呢?原因難逃這4點,家長一定要留心1、父母錯誤飲食示範寶寶偏食,大多是外因導致的,其中,家庭的飲食習慣影響很大。一般寶寶在1歲以後,就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開始進行食物選擇。這時父母的飲食偏好,就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選擇,父母的態度和偏好行為,就成了一個壞的示範。
  • 寶寶3歲前,父母要堅持做到這"四不要",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
    一個人要成功 20% 靠的是智商,80% 靠的是情商 !做父母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長了,寶寶3歲之前是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黃金時期,高情商的人往往人脈更加廣,在社會上也就更加&34;。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關鍵時期,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寶寶三歲前是大腦發展的好時機,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好,否則會給孩子以後帶來很多麻煩。
  • 寶寶有沒有吃飽,看以下幾點就知道,父母要牢記,別撐壞孩子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看起來比較瘦小,為了讓寶寶能夠茁壯地成長,小劉決定要從飲食方面下手,利用飲食養好自家娃。小劉本身就是堅持母乳餵養的,但是為了能夠讓寶寶再吃飽一點,她索性在孩子吃完母乳後,繼續給孩子吃高級奶粉。
  • 寶寶發育階段,均衡飲食最重要,父母這樣安排飲食更科學健康
    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是沒有發育完全的,所以在寶寶的飲食方面我們要非常注意,那麼該怎麼讓寶寶健康飲食?成為了現在許多寶媽頭疼的問題,我針對寶寶健康飲食這一方面提出以下六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寶媽們。,否則細菌進入寶寶的體內,那可就是大麻煩了,而且我建議要有寶寶專屬的餐具,可以保證寶寶的安全二.葷素搭配研究發現,將蔬菜與寶寶愛吃的食物合理搭配,可以大大增加寶寶蔬菜攝入量。
  • 寶寶幾點睡覺最利於長高?這兩個時間段寶寶一定要在睡眠中度過才好
    自從當了媽,很多媽媽與婆婆之間的矛盾就大了,比如,帶孩子到底應該幾點睡的問題,在很多家庭掀起戰火。有的媽媽是晚睡晚起慣了,覺得十點十一點睡也沒什麼,老人家則堅持要讓孩子八九點就上床,睡不著也躺著,說睡不夠長不高。
  • 只有行為習慣還不夠,飲食習慣對於寶寶來講也很重要
    有人認為,只要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就足夠了,其他方面的習慣都無關緊要。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寶寶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如果食物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寶寶胃腸功能不全、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足,後果非常嚴重。由此可見,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直接關係到寶寶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長要對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有很好的認識。那麼,爸爸媽媽應該如何培養寶寶多樣化飲食的好習慣呢?首先,不要強迫寶寶吃東西!
  • 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再不重視就晚了
    因此,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自己的孩子養成以下幾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家長除了給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飲食,還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喜歡吃蔬菜、水果等新鮮食品;不貪吃零食,不貪喝飲料,願意飲用白開水;吃東西要細嚼慢咽等等。
  • 男友帶你回家見父母,女生需要知道什麼,這幾點要做到
    ,看完這幾點,讓他家人也喜歡你。3、不要空手去見父母女孩子們要記住,別聽自己的男友說什麼都不用帶,你帶不帶是你的想法,不是說送的禮品有多貴重,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對於這次見面的一個重視,父母不在乎你送了什麼,只是一種不說就懂的禮貌,更多的父母是看重一個人的品質,他們覺得這才是過一輩子的基礎,而不是光看外表就能維持一輩子,所以記住見他們父母之前,就要買一些適合父母年紀的小禮物
  • 父母如何科學育兒
    現在孩子的智商幾乎都很高,所以之上這一塊並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擔心,父母們應把對孩子的科學教育,用到孩子的情商之上,而情商的高低,取決於一個人的自控能力如何。自控能力好的人,他一定會擁有很高的情商,能夠避免很多不理性的事情的發生。所以說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自控力的鍛鍊。
  • 這10個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終身受益!
    人總要自己照顧自己。生活,總要自己經歷,才是人生。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養成閱讀習慣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晨昏顛倒,吃飯時間不固定,要玩就玩個通宵,這些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幾點睡覺。在規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 對付寶寶尿床,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這本來是件小事情,但如果父母為此對寶寶進行責罵甚至暴力,反而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創傷。而如果想要改善寶寶尿床的情況,打罵也並不能起到積極作用,最好的做法是以下這3種。寶寶晚上的飲食種類和飲水量也是造成其夜尿頻繁的原因之一,所以父母尤其要注意控制他們晚上的飲食和飲水量。
  • 準爸媽要注意,備孕前做好這幾點,有助於更快懷上寶寶!
    準爸媽要注意,備孕前做好以下這幾點,有助於更快懷上寶寶!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 1、補營養增加精子和卵子的活力 小美夫妻結婚快二年了,兩人都是獨生孩子,特別喜歡玩,經常熬夜和朋友們聚會。雙方父母一直都在催生。
  • 如何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父母應從這3個方面著手,很實用
    三個月以前的寶寶外界環境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更不容易入睡,而在寶寶4到6的月的時候,是他睡眠規律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 ,在4到6個月時一定要幫助寶寶擺脫不當的睡眠規律,在寶寶淺睡眠時一定不要去打擾他,要讓他自然入睡。
  • 想讓寶寶記住父母就要把握好這幾個時刻
    當寶寶從一個小不點漸漸地長大,再到離開我們的身邊,直到我們也逐漸老去,最後,寶寶可以記住我們什麼呢?是記住了父母的叮囑?還是爸爸的嚴厲?還是媽媽的溫柔?......其實,寶寶最能記住父母的有5個時刻,看看是哪幾個吧!
  • 寶寶輔食怎麼吃?如何培養嬰幼兒良好飲食習慣?聰明媽媽這麼做
    很多年輕的父母不知道小孩子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受到影響的,既然嬰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是如此的重要,影響是這麼地深遠,那做父母的到底該如何幫忙嬰幼兒,使其從小就能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應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並且要了解,絕對不可以成人的味覺來添加鹽,應只用少許的鹽來調味即可,否則極易養成吃較鹹、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對寶寶的腎臟或其日後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便提高了。
  • 四種讓孩子「長不高」的不良睡前習慣,父母要早避免!
    分析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都比較寵孩子,可是寵孩子也得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不是由著孩子的性子來。要知道,在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中,先天基因因素佔到了70%,而後天因素包括飲食、睡眠、運動等卻也會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