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全家追著喂,甚至追到大街上、公園裡;寶寶不吃,怕餓了怕營養不夠,家長非「填鴨式」餵;飯冷了,回爐熱,熱一次又冷又熱;寶寶想自己動手嘗試,家長大喊「別動」,把桌子全擦乾淨,繼續給孩子餵飯。
這些場景,有沒有太熟悉。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寶寶自己吃飯呢?甚至,從寶寶吃第一口輔食開始,就讓他自己動手呢?
實際上,實踐和理論研究,全支持這方法:讓寶寶從吃第一口輔食開始,自己動手吃飯。
01寶寶從吃第一口輔食開始,自己動手吃飯,是可行的
湖南衛視綜藝節目《親親我的寶貝》中,請過一位育兒專家就曾說過:「從吃第一口飯開始,就讓寶寶自主進食。」
這位李瑛老師是兒科主任、新生兒復甦培訓師、新生兒保健委員會委員,擁有強大的理論和實踐背景。
她的建議,也並不僅僅是國內的孤立觀點,國外更是倡導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
上面這張圖是一個孩子在餐廳自己用手抓義大利麵。他的父母走入餐廳,並不是因為孩子餓了,而是父母自己餓了,也給孩子點了一份面。父母愉快地享用自己的食物,孩子也愉快地享用他自己的食物,可能可以把自己餵飽,可能需要補餵幾口,但是都沒有妨礙孩子享受進食的樂趣。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中提及:當孩子能夠獨自坐起來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用手拿著吃的小食物,讓他學著自己吃。當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能夠使用高腳椅吃飯了。大多數孩子在大約8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學著自己吃東西。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寶寶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嬰兒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
為什麼是6個月開始加輔食呢?因為此時寶寶的大運動發育、精細運動都適合為自己動手進食提供了條件支撐。寶寶頭可以抬得很穩了,可以坐穩了;手眼協調已經能夠拿起勺子舀他碗裡的飯,可以用手抓起飯來,往嘴裡放了。
我家雙胞胎是5個多月加的輔食,之前母乳、奶粉混合餵養。孩子6個多月,我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很快孩子適應了。家裡帶人的長輩也只要補餵幾口,帶人也輕鬆了。剛開始的時候,收拾寶寶弄髒的桌子、地面確實很麻煩,但是寶寶自己吃飯吃得香的實惠,比什麼都值得。
如此可見,讓寶寶從吃第一口輔食開始,自己動手吃飯,是完全可行也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文章開頭提及的追著餵飯等等問題,讓孩子真的做到愛上吃飯,享受一日三餐的美好時光。
如何助力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呢?好的餐具的準備,必不可少,還會錦上添花。而不合適餐具的選擇,可能給孩子吃飯帶來不便,也錯誤引導了孩子的用餐習慣。
02選好四大餐具,助力寶寶吃好輔食
BB椅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於2016年發布的《中國婦幼健康人群膳食營養指南》中對寶寶吃飯,是持「鼓勵進食,不強迫進食」的態度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中說到:寶寶能單獨使用手部和手眼協調方面的細微變化,將在寶寶研究物體和嘗試新動作時給他更多的控制力和精確度,還可以大大提高他探索和學習周圍世界的力。
而家長追著餵、抱著喂,「填鴨式」餵養,寶寶既不知飽足了,無疑也不利於寶寶手指的鍛鍊。
很多老人家,喜歡把寶寶抱腿上喂。一來覺得可以快點餵完,二來寶寶不會弄髒一身。
我家孩子5個來月開始吃輔食,開始沒買餐椅,我父母覺得「餐椅佔地方、用不了多久、實用效果不大,純屬浪費」。我就讓把寶寶綁在推車上餵食。
6個多月我買了餐椅,孩子開始自己吃飯。簡直太方便了,餐椅也一直用到現在(2歲多)了。
1、推薦:小寶寶簡單餐椅
這是我聽多個媽媽群推薦,再比對後,選擇的一款餐椅。
優勢:
(1)宜家的,品牌貨信得過,質量好;
(2)簡單,好清洗,好安裝;
(3)穩當,安全,有安全帶可以鎖住;
(4)實惠。
後來發現我妹妹給孩子買的竟然也是同款餐椅。
我給右右、細毛理髮,都是讓坐這張餐椅上,清理確實方便。
劣勢:
使用時間較短:6月齡-3歲。2歲多30多斤胖寶寶,冬天穿厚點衣服,塞餐椅裡坐著就會有點擠。
2、推薦:大寶寶木桌椅
我家還有一套木桌椅,也很推薦。是親戚家小姐姐用過的,右右、細毛也在用。
優勢:
(1)可以兩用,把桌子豎立起來,凳子插進去,可以當餐凳。
(2)拆開來是一張桌子,一張凳子。孩子大點可以畫畫、吃飯都不錯的。
(3)使用時間較長:1-6歲都可以用。
劣勢:
(1)沒餐盤位,只能把孩子移到大人桌子旁邊自主進食,或者只能給孩子餵食。
(2)沒有安全帶,而且凳子偏大,小寶寶坐容易摔,不安全。
3、不推薦:太花俏還可以在上面玩的餐椅
這是上面木桌椅的改進款,加了餐盤位、安全帶,但是餐盤位有玩具,這點不太好。
要讓孩子知道,吃飯就是吃飯,要享受當下吃飯的過程、感受食物的美,如果要玩就先不吃,或者吃完了再去玩。
防水圍兜
這是我最喜歡的,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款圍兜。食品級矽膠材質,安全易洗易幹,喝湯都沒漏。之前天氣涼快時候,在外搭帳篷吃紫菜卷,也是穿的這個,厚衣服也不影響。
當然,有點像「奶奶帶的娃」的圍圍衣,在剛開始吃飯,和冬天吃飯時候,還是需要穿一件打底的。在家穿,沒關係的,不要太追求美麗。
但是只單穿這種圍圍衣還是不防水的,我家深受其害,需要加個上面的矽膠圍兜才好。
寶寶勺子選擇普通矽膠軟勺就好,建議不要變色的。用著用著就不會變色了,材質也不是那麼好,試食物溫度滴在手背上試就知道的。
右邊2把是變色矽膠勺,之前是藍綠色和紅色,現在幾乎變白色了,也不好用,有種很次的感覺。
左邊2把是後來購入的矽膠軟勺,還是品牌的,價格差不多,但是經用也好用多啦。
寶寶碗1、推薦:注水碗
注水孔可以加熱水或者冷水,讓冬天夏天吃都可以恆溫,讓老人家不用擔心半小時吃不完飯得再熱的問題。
不鏽鋼內檔,塑料外殼。外出攜帶方便。下面有個吸盤可以吸附桌面,防止孩子用勺子舀食物時,碗會動。
2、不推薦:分格餐盤
做手指食物階段,我也想過給買個分格餐盤,讓抓著吃,每種色彩食物放一個分格。但是確實貴了,覺得用不了多久;而且老人家也不會配合,我做好了手指食物放冰箱,上班去了,長輩只會熱好,沒這審美的功夫給你擺盤讓寶寶吃。
03結語
如果你的寶寶還沒開始輔食,找準添加輔食的時間,選好餐具,讓孩子從第一口輔食開始,自己動手吃飯吧!
如果已經開始吃輔食了,慢慢嘗試讓孩子自己動手吧!絕對吃得又香又好,你還省事。
吃飯需要儀式感,餐椅固定坐好,圍兜乖乖戴好,餐具美美擺上,自己動手,快樂開動,享受食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 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