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放任式教育,究竟是幫孩子還是毀孩子

2021-02-19 懷先教育

未訂閱的朋友,請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懷先教育」,再點擊「」,我們會每天為您奉上新的文章!希望您在「懷先教育」裡,得到內心清淨,收穫快樂幸福!願我們能給您帶來一方淨土!

孩子代表著傳承,也象徵著生命的延續,因為有了他們,民族才有了持續發展的動力。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每一塊對孩子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著落點就是家庭,家庭教育才是人生起航的第一步,其次才是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等等。如果家庭教育出現了漏洞,家長對其放任不教,孩子會怎麼樣?

在北方有這樣一對夫妻,夫妻倆的文化水平都不是特別高,但丈夫很本分務實,為了家庭生計整天早出晚歸的奔波忙碌著,妻子則精於算計,不能吃一點虧,否則就會喋喋不休的罵個沒完。

他們有一對兒女,女兒聰明憐利、學習優秀,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兒子看上去也是老實本分的類型。

母親平時很寵愛孩子,對孩子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完全是放任式教育,即使孩子做錯事情,母親頂多罵兩句了事。但從不講其中的厲害關係,漸漸的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對長輩不恭敬、頂撞、罵人的現象,母親看到後只是站在旁邊笑,卻從不制止孩子的行為。

當別人勸他不可以這樣寵孩子的時候,她覺得孩子小童言無忌,長大就好了。經過時間的飛逝,孩子們都開始漸漸長大,步入了中學。

那年秋天的時候,就像一場噩夢降臨到了這個家庭,父親在工作的過程中意外觸電身亡,這件事猶如晴天霹靂般擊碎了這個完整的家庭。孩子們就這樣永遠的失去了父親,隨著父親的離開,孩子們的心性也開始有了變化,母親開始越來越抱怨、算計,覺得親戚朋友都不幫自己。

女孩在母親的長期影響下,也變得越來越抱怨,越來越喪失感恩的心,也更沒有心情學習了。男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還經常逃學,跟一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母親根本就不過問這些,只是看自己當下利益。

後來男孩就因為行為不檢點被學校通知開除學籍,無奈之下只能回家。母親除了天天罵孩子之外,就再無其他,男孩想要找份工作,但由於文憑受限,只能找一些計時計件的工作,可是自己又懶的付出,吃不了苦,沒有承受力,還不願看他人的臉色,就只能跟著一群不正當的朋友混日子。

那一年男孩子二十一歲經家人撮合,為其找來了一位很不錯的女孩子,想讓男孩子早些結婚,覺得這樣男孩子成了家,有人管著將來就能浪子回頭。

後來成親有一年的時間,妻子都快要生孩子了,男孩這邊就犯事了,被抓進了看守所,具體判多少年,一直也沒有信息,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只可惜做父親的卻看不見這一幕。

妻子在家裡為其守候著,本想照顧好家裡的一切,等待丈夫回來,只可惜婆婆卻不作為。在這期間婆婆經常為難媳婦,對媳婦種種不好還罵人家,無奈之下媳婦拋下三歲的兒子走了。

初會學話的小孩都會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可是現在的孩子,在學校老師不敢管,在家裡,家長捨不得管,這种放任式教育的慘痛失敗案例還少嗎?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態,偶爾因孩子頑劣而發火,過後還懺悔不已。

父母不會教,老師不敢嚴,造成父子關係、師生關係徹底扭曲。

每家每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人圍著轉,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瞻前顧後、縮手縮腳。

其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那些問題孩子更加驕橫跋扈,我行我素,自毀前程。

可假如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長,敬畏規則。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啟蒙學校,父母則是最優秀的啟蒙老師。

只有真心的幫孩子打好基礎,孩子才會守規矩,懂禮貌,不會輕易做出有損道德的惡劣行為。

這樣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有品質的好孩子,孩子也會自然的與正氣的團體融為一處。

如果孩子從小父母就不管他、不教育他,讓其隨性成長,這就是一種對孩子極度的不負責任。

因為孩子小,不能分辨是非對錯,需要父母的教導,如果父母不教,孩子將來就會做錯事,走錯路。

孩子是國家的後備資糧,如果資糧短缺,就意味著國家缺少了為國為民謀發展的優秀人才。

所以古人都非常的重視家規、家訓、家法,這不僅是對孩子規矩性的約束,其實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更是對社會和國家負責。


父母是一切的根源,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成就孩子、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基石。

而不負責任的家庭教育,帶給孩子的無疑就是一場災難。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至於能顯現出怎樣優美的圖案,還要取決於父母手中的那隻筆。

一個家族的興盛,離不開一位好母親,

一個國家的興盛,離不開有品質的後代子孫,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相關焦點

  • 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一點,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任不管
    在我接觸的很多人中,了解到有很多家長對於所謂的「放養式教育」認知,就是不管不問,任由孩子自我發展。事實上放養式教育,並不等於放任不管,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時都做錯了這一點。比如,對於火,他們可能知道火可以煮飯炒菜,但卻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而這些都需要家長來引導的。所以,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任孩子亂來,而是要有一個合適的度,要有一個邊界,要讓孩子從小就對生活中的一些規則有所了解,並且抱有敬畏之心,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長。
  • 《與敵同住》:「放任」與「嚴厲」,都不如「和善而堅定」式教育
    而貫徹放任型教育的珍則認為家長應該跟孩子交心做朋友,並且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權與話語權,她認為孩子不需要「管教」,因為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要給孩子自由。兩位媽媽都在竭力地向對方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對的,但在我看來,無論是嚴厲型媽媽還是放任型媽媽,所取得的教育成果通常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 對待孩子是事事都管,還是放任不管?正確姿勢是「守望式」教育!
    導語:對待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也不能放任不管,讓他自由發展。養育孩子的過程,本就是父母學會如何放手的過程,孩子越長大,對我們的需要就越少。我們的養育挑戰就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一方面,我們要養育、保護孩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嘗試,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人。教育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會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 教育孩子應該「專制」還是「放任」?找到管教平衡,要用雙向教育
    過去這麼多年了,雖然沒有18歲那麼好的年齡,但她依然像當初一樣陽光、燦爛、溫柔,給人的感覺還是這麼美好。雙向教育,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教育,而不是只有父母這一方教育孩子。雙向教育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平衡親子之間的關係,突破一般傳統家庭的「專制、放任」的教育模式,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更適合當代的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家庭裡是獲得尊重和關心的。「專制、放任」的教育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放養式教育≠放任式教育
    這兩位媽媽所採取的教育方式都是放養式教育,但是結果卻各有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放養教育就是什麼都不管,任由孩子野蠻生長嗎?在所有教育理念當中,放養教育才是最考驗父母的教育方式,看似最簡單,實則是最複雜,因為它沒有可供研究的樣本數據,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放養式家庭出現教育危機時,很難立刻從現有的教育邏輯中獲得有效的教育經驗,就很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甚至一生。
  • 逼孩子和放任孩子,究竟哪個更殘酷?引無數家長反思
    或許點中了大部分學生家長內心的痛點。《小別離》熱播後,引發了不少討論:父母到底是該逼孩子學習,還是該放任孩子、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最近有家長反饋說孩子不想學習,但是又不想孩子因為不學習而落後於其他孩子,今天老師再一次和大家來讀一讀這篇文章的故事,相信能給很多家長一些啟示!
  • 放任型母親與專制型母親,教育的孩子大不同,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因此,父母採取的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就會影響到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和心理。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呢?在一個紀錄片裡,兩位母親珍和貝絲到對方家裡體驗,各自所採取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各自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來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放任式教育方式。
  • 管教式教育和放任式教育,選哪種合適?別糾結了,試試二者結合
    其實,管教孩子是一門學問,既不能管得太嚴,也不能完全放任。要將二者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效果才會更好。而如果對孩子完全採用放任式教育的話,危害性也很大。孩子思想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低,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家長從旁約束指點,很容易走向歪路,嚴重的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
  • 學會向孩子道歉,中國式家長的必修課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國式家長最經常也是最容易不經意犯的錯誤,這些錯誤又該如何改正;還有些家長,也意識到了問題,也覺得自己在改正,但為什麼收效甚微?孩子的教育出問題,究竟是孩子的錯還是家長的錯?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 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
    導讀: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撒貝寧家孩子舔地板啃拖鞋,妻子放任不管,老外都這麼教育小孩嗎
    但也有一些家庭會選擇「放養式」育兒,尤其是外國人,他們不像中國父母這麼「緊張」孩子,只要不做太危險的事情,孩子想幹嘛就幹嘛。撒貝寧吐槽妻子放任孩子,舔地板啃拖鞋都不管:說到撒貝寧,大家應該很熟悉了,他不僅一身才華,而且主持風格詼諧幽默,受到無數觀眾的喜愛。
  • 毀孩子一生的「毒藥」,並非是打罵和偏心,而是放任他們玩手機
    父母的這種行為,多半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手機成為了人們的生活必備,仿佛忽然之間大家都成了低頭族,每天拿著手機不放。小朋友自然也難逃手機的魅力,如今的孩子玩起手機的本領絲毫不遜色於成年人。而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乖巧聽話,選擇了放任他們玩手機,殊不知這種行為卻多半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家長鬚知:孩子是自己的,教育不能全靠老師,尤其是這些方面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孩子上學以後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了,家長只用管好日常的生活就好了,如果你現在還抱著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孩子會本能的跟父母學習一些生活上的小習慣,我們做家長的也要善於調動孩子積極性。
  • 焦慮,是中國式家長的黔驢之技
    「中國式」家長,總是習慣了在無謂的比較裡,不厭其煩地散發焦慮。可是,當家長們曾經用苛責的語氣,對孩子說「不考進前100名,你自己想想你以後怎麼辦」時,可曾想過,這些目標是否是孩子能完成的,這些話究竟是不是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法,還是僅僅是因為看到其他孩子的成績心有不甘?焦慮,是中國式家長的黔驢之技。因為不知所措,所以只能焦慮。
  • 馬上評|究竟是「愛的教育」管用,還是「狼爸虎媽」好使?
    7年過去了,這位長年受訓於「鷹爸教育」的孩子,以11歲的年齡成為自考史上年齡最小的大專畢業生,完成了南京大學自考專科學業。「別的孩子躺在沙發看電視的時候,我兒子在雨中跑步做伏地挺身,別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爸爸會心疼地幫他揉,我兒子走在路上會隨時警惕他爸爸在背後推他……」「裸跑弟」的父親何烈勝曾被當作鷹式教育的典型,被網友口誅筆伐。
  • 孩子不聽話,究竟是孩子太潑皮,還是家長教的方法不對
    孩子不聽話,究竟是孩子太潑皮,還是家長教的方法不對大部分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覺得比上班工作難多了,會有一種特別強大的無力感。就感覺自己管不住孩子,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去管,對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歇斯底裡哭鬧,不顧及面子的時候,家長真的是要發瘋了。有的孩子總是亂跑個不停,情緒不穩定非常暴躁,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非常頭疼。
  • 「放養式教育」:父母盲目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可能扼殺孩子未來
    讓孩子無所拘束很多父母想讓孩子變得不受拘束,學習西方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成為朋友,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個性十足的人,於是家長放任孩子,讓孩子不受規矩的束縛,自由的成長。失去規則意識父母的放任,孩子沒有被教育規矩的知識,於是導致這方面孩子意識不夠,讓孩子缺失了合群性,合作能力,最終容易形成問題兒童。因為沒有父母教育規矩,孩子對規矩的意識模糊,不懂得這些規則,導致了很多的問題。
  •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這3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導語:不知從何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開始推崇「放養式」西方教育方式,認為「放養」教育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對孩子不管不顧,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真正的西方「放養」教育其實是一種「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高級教育理念。
  • 教育孩子要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孩子哭鬧,家長要麼放縱孩子,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麼就是用家長的嚴厲地讓孩子妥協。但是教育孩子,不論是放任自由,孩子嚴厲管教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所在。
  • 還是懲罰?教育孩子還有更好的方式
    >,看名字你可能以為這是一本讓父母變得好玩的書,其實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用充滿關愛的人性化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書。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一位註冊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師,也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使用情感引導的方式,能夠讓孩子能夠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並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起良好親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