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平衡常數
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就叫做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用符號K表示。
注意事項:
(1)化學平衡常數隻與溫度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2)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有固體和液體存在時,由於其濃度可看做「1」,所以不帶入公式。
(3)化學平衡常數是指某一具體反應的平衡常數。若反應的方向改變,則平衡常數改變;若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計量數等倍擴大或縮小,儘管是同一反應,平衡常數也會不同。
2.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的大小是化學反應進行程度的標誌。
一個反應,K值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高,反應進行的就越完全。
(2)根據K與Qc的關係,可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K-平衡常數
Qc-濃度商
Qc<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Qc>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Qc=K,反應處於平衡狀態。
(3)根據K值的變化與溫度的關係,可以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反應為放熱反應。
3.平衡轉化率
平衡轉化率是指平衡時已轉化了的某反應物的量與轉化前該反應的量之比,用來表示反應的限度。
4.化學平衡計算的「三段法」
基本步驟:
確定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
確定反應過程中的變化量;
確定平衡量。
模式:
假定反應物A、B的起始加入量分別為a和b,設A物質轉化的物質的量為mx。
對於反應物:n(平衡)=n(初始)-n(變化)
對於生成物:n(平衡)=n(初始)+ n(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