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這門工藝很容易學,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開始學習,但是想要學精它,還需要不斷的鑽研和練習,只有不斷的打磨,才能出精品。
初學剪紙者首先要熟悉剪刀的運用,從臨摹小幅作品開始入手,要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從基礎開始學習,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傳統剪紙的基本技藝,吸收名家之長,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剪紙作品。
剪紙的基本技法就是剪線條,但是線條有長短、曲直之分,怎樣去把這長短曲直恰如其分地運用在每一幅剪紙作品中,具體到每下一剪刀都是有嚴格要求和區分的,這也是評價一幅剪紙作品優劣的基本條件。要掌握好剪紙線條,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剪直線:剪直線是剪紙中最基本的技藝,要求剪口流暢,不能有毛邊和有停頓感。產生毛邊的原因是剪刀刃太鈍,或者是紙張層數過多,解決的辦法一是更換工具;二是動手將剪刀刃磨鋒利;三是減少紙張的層數。
二、剪鋸齒:第一剪,剪刀從一個邊上的一點,向另一個點斜剪;第二剪,在第一剪的起點起剪,斜落在第一剪相反的點上,第一、第二剪長度一樣方向不同,第三、第四剪重複第一、第二剪這樣類推,使保留部分成為「W」形狀。
我們要注意第三剪的力度和深度,既要做到剪斷第二剪,又不要剪過了頭,剪成「X」形很難看,沒有剪斷不要用手去扯斷,否則會很難看,甚至有可能會扯爛作品,要把握好這個度。
鋸齒的粗細不同,代表的含義也不相同,短粗形鋸齒表現堅硬之物,如動物牙齒、山石等。中長形鋸齒帶弧度,表示葉片等。細長形鋸齒,有「尖如麥芒」之感,適合表達禽類的羽毛、動物的毛髮、花朵的花瓣等造型。
三、剪曲線:剪曲線要求弧度流暢而不要有停頓感,相對剪直線來說,剪曲線具有一定的難度,曲線的彎曲程度是隨著圖樣的需要而變化的。這種感覺我們只有在剪的過程中去仔細體會它,不斷的揣摩,才能剪好。
四、剪波浪形:我們按自己的習慣一手拿紙一手握剪刀,往前小幅度地、比較快速地擺動剪刀口剪進,使剪口顯示出不規則的 形狀,我們稱之為波浪形剪法。波浪形剪法實際上也是剪曲線的一種形式,這種剪法一般應用於剪老樹枝,有刺的或者皺、枯、幹的對象,這樣作品看起來既生動又有質感。
五、摳剪:「摳」是「去掉」的意思,摳剪在剪紙中是難度較大的技藝,其特點是能使作品達到玲瓏剔透的效果,這隻魚的魚鱗就是用摳剪的手法來完成的。
怎樣操作摳剪手法呢?我們按習慣一手拿紙一手握剪刀,把剪刀張開,用其中一半剪尖對準紙張需要摳去位置的正面,拿紙手的食指尖墊在位置的反面,接著讓剪刀尖慢慢左右旋轉直到穿透紙背,當剪刀尖接觸到食指指面時應該立即改變方向,移開食指尖沿著規定線條剪下去。
如果是摳剪圓孔,另一隻手要及時調整紙張的方向,配合剪刀的運動,將剪刀向順、反方向分兩次剪成兩個半圓完成。細小的點孔,民間藝人用縫衣針或者針錐直接在紙上扎孔。
以上五種方法是剪紙的基本手法,需要我們平日細細的琢磨,不斷的加以練習,這幾種方法掌握好了,你的剪紙功底就更上一層樓,還等什麼呢,快來練一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