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趣味冷知識!圓周率π最大的特點

2020-12-15 淘氣的菲菲

大家好,這裡是一個分享冷知識的網站,包括生活、動物、健康、科技、歷史、愛情等有趣的冷知識。發現冷知識,傳播冷知識,讓你漲姿勢!

1 據研究發現,如果將人在白天中眨眼和閉眼的時間加在一起,那麼一個人在白天眨眼和閉眼的時間就大約有1.2個小時。

2 圓周率π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限不循環且沒有任何規律。

3 很多人都不知道,每頭豬都是雙眼皮!

4 澳大利亞作為大洋洲最大的國家,地處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

5 高血壓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被稱為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

6 自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之後,如今人類已經產生了38000多個太空垃圾,其中有超過兩萬個直徑超過十米。

7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是根據古羅馬神話的名字來命名的,只有地球是個例外。

8 一罐啤酒的熱量相當於吃了一片麵包,現在你還以為喝酒不會胖?糧食+澱粉+糖=啤酒肚。所以愛喝酒的男人特別容易形成啤酒肚

9 金錢豹在捕獵的時候,會去吃一些有迷幻效果的植物,這種植物會讓他們捕獵更加方便一些。

10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胡蘿蔔不屬於蘿蔔,而是和芹菜、茴香一樣的分類。

如果您對我們的內容滿意,請點讚、評論支持我們!

評論區更精彩哦!

相關焦點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
    德國數學史家康託說:「歷史上一個國家所算得的圓周率的準確程度,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學發展水平的指標。」直到19世紀初,求圓周率的值應該說是數學中的頭號難題。為求得圓周率的值,人類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的歷史是饒有趣味的。我們可以將這一計算曆程分為幾個階段。  通過實驗對 π 值進行估算,這是計算 π 的的第一階段。
  • 在家用芝麻算圓周率π=3.14159,可行嗎?
    你知道嗎,芝麻不但能做香噴噴的芝麻餅,還可以用來算圓周率π=3.14159!歷史上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提出過非常多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比如割圓法、級數展開法等等。今天我們介紹一種在家用一把芝麻就能動手操作的實驗方法,來測量圓周率的值。
  • 「314」圓周率日 百度百科發起「π」奇幻漂流
    3月14日,百度百科也通過最奇妙的數學常數「π」為網友提供了一次網際網路上的「奇幻漂流」。用戶只要在百度搜索「圓周率日」、「圓周率」、「π」這幾個關鍵詞,搜索結果就會出現一個計算器,不停地顯示出無限不循環小數「π」的數字,這一幕不禁讓人想到「少年派」的主人公小時候在黑板上默寫「π」的情節,有趣又形象地詮釋了「π」。
  • 圓周率π的故事
    在遠古時期,人們就知道圓周長P與直徑D的比值是不變的,即不論圓多大,比值P/D不變(叫圓周率).英國語言學家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1746—1794)於1706年第一個採用π表示圓周率.π在很多數學公式中出現,如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橢圓面積A=πab等.π究竟是多少?
  • 小學數學 | 【數學文化】π 圓周率的歷史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人們稱之為圓周率,通常用希臘字母π表示。1706年,英國人瓊斯首次用π代表圓周率,他的符號並未立刻被採用。
  • 「圓」來如此——關於圓周率 π的36 個有趣事實
    ▌10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驚悚電影《圓周率》之混沌的信仰 (Pi:Faith in Chaos) 描述了主人公如何致力於尋找 π(乃至宇宙)的終極數學模式,進而陷入瘋魔的故事。這部電影在 1998 年的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為他獲得了劇情片導演獎。
  • 圓周率π是如何計算得到的
    圓周率是很多人在小學階段就接觸的一個數,關於它的知識可以從小學一直貫穿到無窮盡。
  • 愛折騰的無理數-圓周率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從前有個教書先生喜歡喝酒,每次總是人給學生留道題,就到私塾的後山上找老和尚喝有酒。一天,他讓學生背圓周率,自己就跑去喝酒了。圓周率位數很多,有個聰明的學生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圓周率編成打油詩來背誦:那「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這下圓周率就好背多了。聰明的你看出來那是什麼意思了嗎?其實那首打油詩就是圓周率數值3.141592653589793238466…的諧音。那個聰明的學生用這個諧音編成打油詩,來諷刺先生的。看來圓周率的作用還是挺多的。
  • 圓周率π,不得不說的一個數
    約在公元530年,印度數學大師阿耶波多算出圓周率約為。婆羅摩笈多採用另一套方法,推論出圓周率等於10的算術平方根。阿拉伯數學家卡西在15世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打破祖衝之保持近千年的紀錄。次年,裡特韋斯納、馮紐曼和梅卓普利斯利用這部電腦,計算出π的2037個小數位。這部電腦只用了70小時就完成了這項工作,扣除插入打孔卡所花的時間,等於平均兩分鐘算出一位數。五年後,IBM NORC(海軍兵器研究計算機)只用了13分鐘,就算出π的3089個小數位。科技不斷進步,電腦的運算速度也越來越快,在60年代至70年代,隨著美、英、法的電腦科學家不斷地進行電腦上的競爭,π的值也越來越精確。
  • 有關圓周率π,你不知道的n個事實
    很有shǐ的feel為了防止模友被小天做的派噁心到,超模君決定自己動手了,精心準備了一頓名為「關於π你所不知道的N個事實」的大餐,下面各位模友可以盡情享用啦!關於π的起源總所周知,圓周率自誕生伊始,便與人類「糾纏」了近4000年。
  • 國際圓周率日:人們背誦「π」吃派慶祝(圖)
    您知道「國際圓周率日」嗎?圓周率?沒錯,就是π!3.141592653……  今天,也就是3月14日,是國際圓周率日,也是國際數學節。早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來源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的圓周率。
  • 3.14圓周率日丨有關圓周率π,你不知道的3個秘密
    在學霸眼裡,π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不管一個圓多大多小,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π。這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他們可以流利背出小數點後的幾十位,甚至幾百位。在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主人公為了向老師和學生說明自己的名字——π(Pi),在黑板上默寫出了數千位的圓周率小數點位數。通過這件事情,他讓整個學校的師生記住了他的名字。
  • 學了這麼多年數學,什麼是π?不是圓周率!
    π是希臘字母,用於表示最廣為人知的數學常數——圓周率根據定義,圓周率是圓周長與其直徑之比換句話說,π=周長除以直徑(π= c / d)這個數字大約等於阿基米德繪製的多邊形給出了圓面積的上下界,他估計圓周率在3又1/7到3又10/71之間。
  • 傳奇數學家用圓周率π破案 π究竟牛B在哪裡?
    圓周率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它定義為圓形之周長與直徑之比,也是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無限不循環小數,不僅是眾多數學物理公式的關鍵要素,也曾幫助數學家破獲驚天殺人案,π到底有多牛B?
  • 追尋蘊藏在圓周率 π 之中的無限美麗
    這樣的教師不僅能引導學生們討論課本以外的知識,而且還能讓其全神貫注在課堂之中。不過話說過來,芬奇先生所說還非100%正確的,因為數學家還沒有證明 π 為正規數。換句話說,數學家們尚未知 π 是否包含從 0 到 9 的所有有限的數字排列。
  • 「π」會不會被算盡?數學家:圓周率算盡就完蛋了!
    自打畢業之後,我的數學知識可以說已經全都還給小學老師了。除了平時買東西時會動用100以內加減法,其他高深的數學知識裡,能算得上比較臉熟的,就只剩下圓周率π了。π≈3.14,必須寫一下,以證明我念過書我們普通人知道的π當然與數學家研究的π不一樣,在數學家眼裡,π不是3.14,而是3.141592653……對於數學家來說,π是一個挑戰、一個難關、一個課題,一切都因為它是個無理數,也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如果光拿紙和筆計算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及各種腦洞大開的估計方法
    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常數,圓周率最早是出於解決有關圓的計算問題。僅憑這一點,求出它的儘量準確的近似值,就是一個極其迫切的問題了。回顧歷史,人類對 π 的認識過程,反映了數學和計算技術發展情形的一個側面。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個地區或時代的數學水平。為求得圓周率的值,人類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的歷史是饒有趣味的。我們可以將這一計算曆程分為幾個階段。
  • 3月14日:圓周率日淺說 π
    3月14日,一年一度的圓周率日來臨,這一天也稱為π節(英語π day)。有些人也許在下午1時59分慶祝,以象徵圓周率π的六位近似值3.14159,有的甚至精確到26秒,以象徵圓周率的八位近似值3.1415926;有的以24小時計時在凌晨1時59分或者下午3時9分(15時9分)慶祝。值此今年不同尋常的圓周率π日之際,選個時刻,好好地祝福自己、祝福親友:一「派」安康、一「派」吉祥。這裡用圖文最簡單、最通俗地說一說 π 的基本常識 。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周率—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周率—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圓周率—π   ▲什麼是圓周率?   圓周率是一個常數,是代表圓周和直徑的比例。它是一個無理數,即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 3.14圓周率日,原來你是這樣有趣的π!
    不不不,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數學協會設立的國際數學日,也叫圓周率日、π日。原因很簡單,π約等於3.14嘛! 圓周率與π π是周長的希臘語 περιφρεια的第一個字母。1706年,英國數學家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最早使用它表示圓周率。隨後,瑞士大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也開始用π來表示圓周率,由此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