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過後十年,再去汶川旅遊,災後的景色多了某些意義

2020-12-20 行者降帥傑
去往汶川

汶川,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我不是四川人,可是我的心跟著四川汶川這個地方在跳動,那一刻,全國人的心都在跟著四川汶川在跳動。我當時還是一個中學生,午休被老師叫醒衝出教室去,才知道一個美麗的地方被天災毀於一旦,那一刻,全國人都哭了!我似乎覺得全國人都哭了!為了汶川這個美麗的地方!今天,汶川地震過去幾近十年,這個地方依舊美麗,甚至是我心中一直嚮往的地方,不僅是因為過去的災難,更因為這十年之間汶川的發展。上圖是汶川的一座橋的風景,橋的盡頭通往汶川!

汶川蘿蔔寨,這個「雲朵上的街市」在災難後更加淳樸

小遊客在蘿蔔寨

在去往九寨溝的必經之路上,剛過雁門關,就看到了蘿蔔寨;2008年大地震的時候,古老的蘿蔔寨距離震中只有不到五公裡,遭到嚴重的損壞,甚至可以說是全部損壞;但是災難可以毀壞房屋,卻毀不掉古寨吹普的氣息,以及古寨古老的歷史;地震後,汶川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對於蘿蔔寨的重建工作,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具有特色的古寨而言,被地震所毀是不幸的;重建工作一直都在進行,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於受損的古寨盡全力恢復到了原來的模樣,對於一些文物進行了保護,今年春天的時候,遊客還在古寨遊玩拍照,走在古寨裡,感受到的是面對天災人們恢復一切的決心,和自古至今保留的淳樸氣息。

映秀地震遺址,定格那一刻的傷痛

映秀地震遺址

地震後,地震震中汶川縣映秀鎮在廢墟上建立的映秀地震遺址,將成為一個永恆的時刻被定格在們庫那個適中上的14點28分,汶川大地震從這個鎮上開始撕裂大地伴隨恐怖的巨響,幾百萬立方米的巖石碎塊從陡峭的山崖上傾瀉而下,造成洶湧的巖石流,順山谷呈之字形幾大溝谷兩側山體,形成長達近3千米的巖石流和9處山體擊打面的震源景觀。現在去九寨溝的路上必須經過映秀鎮,面對地震遺址,我們的內心除了傷痛,還有對於未來的信心,地震雖然無情,但是我們要有信心把家園重新建設好,現在的映秀鎮,也在不斷的恢復,新建的映秀鎮,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人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

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熊貓家園更美麗

保護區內的熊貓

地震時,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核桃坪熊貓基地遭到了重創,為了保護國寶大熊貓,當時60多隻大熊貓分批被轉移出基地,大地震對於大熊貓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震後,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加緊開展工作修復受損的大熊貓家園,並且加大巡邏力度,發現有受傷的大熊貓及時給予救治;十年間,大熊貓保護基地早已恢復到正常的狀況,在基地內,大熊貓在保護區的共同努力下正常成長,許多遊客來到這裡來觀賞大熊貓!

龍溪羌人谷,重建後人文風情美到極致

羌人谷現在景色

汶川龍溪羌人谷,一個人文風情美到極致的地方,在地震的時候,龍溪鄉幾乎被完全毀滅,震後龍溪人民頑強不屈,進行重建,讓許多的古羌文化再次展現的淋漓盡致;羌人谷地處汶川西北雜谷腦河東岸,古時是著名的茶馬古道線 ,是我國唯一的釋比文化的發祥地。羌語「阿扎窟」意為秀麗神秘。現在的龍溪羌人谷,人文風情獨特,雖然也有當時地震留下來的傷痕,不過基本上已經恢復到一個正常的狀態,有不少的遊客為了探尋羌人文化,已經數次來到這個曾被地震摧殘,卻重建後依然輝煌的人文聖地!

汶川三江生態旅遊區

轉眼之間,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傷痛會永遠留在我們的心底,逝者安息,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震後共同家園的建設,單從旅遊的角度來講,汶川的景區在震後都很快投入到重建過程中,無論是地址的遺址還是人文景觀的恢復,或是千年古寨文物的保護,都印證了我們可以在天災面前堅強,可以在災後迅速恢復家園,去汶川旅遊不再簡單是去遊玩,更去了紀念,為了緬懷在天災面前不幸離去的同胞!汶川十年,明天更好!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十年前,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WET)」,今天和李京老師一起回到現場,一切恍惚歷歷在目。回望十年,我們改變了什麼?也許我們的容顏在改變,北川的容顏是越來越漂亮的,北川越來越人傑地靈。「汶川地震」後十年的兩大思考尺度開始回望十年痕跡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究竟會有哪些思考的尺度。
  • 汶川地震三周年:災後重建1萬多億資金從何來?
    中新社成都5月9日電 題:四川災後重建1萬億資金從何而來?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1萬億是2007年四川GDP的總量。令山河失色的汶川特大地震,把四川39個重災區變成一片斷壁殘垣。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四川省需要1萬多億元資金,即使加上中央財政資金、省級財政資金、對口援建省份資金及社會捐款,仍然存在5000億元的巨額資金缺口。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當代史上造成破壞最大的地震。根據官方統計數字,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人民幣,下同)。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文/七隻小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距離2008年「512」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到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 汶川地震旅遊環線提議浮出水面
    變被動恢復為主動打造 汶川地震旅遊環線的提議浮出水面  汶川地震環線是中華民族感動之旅  本報記者 閔捷 實習生 楊恬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四川旅遊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每年5月四川開始進入旅遊旺季,而地震後的5月,四川旅遊出現比淡季還淡的境況。  為儘快重振四川旅遊信心,國家旅遊局和四川省旅遊局全面啟動地震災後旅遊的重建規劃工作。6月2日,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聯合調研組的旅遊博士專家團,向省旅遊局遞交了《打造汶川地震旅遊環線,帶動地震災區經濟發展》的調查報告。
  • 偉大時代鑄就不朽豐碑——「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啟示錄
    汶川特大地震十年間,抗震救災中凝結的民族精神,創造的「中國經驗」,不斷在四川及中華大地演進和升華。  從汶川特大地震後加班加點生產搶運救災急需物資,到蘆山地震後有序調運救災儲備物資,有備無患讓救災更加從容、高效。從全國總動員,到探索走出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恢復重建新路,科學重建讓家園更加美好、安全。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美國《僑報》的評論文章指出,災難已生,逝者已去,最好的紀念是在心裡,只有立足於反思的紀念,立足於關懷的紀念,這場奪去了數萬人生命、令數百萬人失去了財產和家園的汶川大地震,才會為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國之一的中國留下真正啟示。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這個收藏了十年的標籤,他特意又貼了上去。今年38歲的蔣傑,曾是駐地在祁縣的原武警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與汶川救災近兩個月,當年6月下旬離川。2012年轉業到祁縣民政局,現為祁縣軍休所所長。離開汶川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任何有關汶川的消息,都能牽扯到他敏感的神經。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汶川地震十年 記者回訪抗震救災英雄子弟兵
    楊志:陪伴犧牲的戰友,見證汶川的巨變「5·12」地震10年前夕,武警阿壩支隊汶川中隊中隊長楊志帶領官兵又一次來到映秀鎮「5·12」地震遇難者公墓,這裡埋葬著數千名遇難者,也長眠著地震和餘震中為轉移群眾犧牲的8名武警戰士。這次祭奠,對楊志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 汶川地震一周年:大災後重拾笑臉的「小紅帽」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專題: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紀念  新華網四川綿竹5月7日電 題:大災後重拾笑臉的「小紅帽」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趙宇思
  •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5.12」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發展紀實
    十年一瞬,曾經滿目瘡痍的「5.12」汶川大地震災區如今已面貌一新,煥發勃勃生機。作為在川央企,十年間,中國電信人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堅持科學重建、科學發展,奮發有為重建家園,實現了從災難中重建到跨越式發展的奮力拼搏,中國電信在四川的網絡與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全面飛越。
  • 汶川旅遊:恢復重建中上臺階獲新生
    按照災後恢復重建的整體規劃,映秀鎮引進麗江「一米陽光」開發旅遊產業,在原址200米外重建了現在的旅遊街區。很多村民現在都住進了統一規劃的新房,一樓是一間臨街的門面房,二、三樓是各家的住房,居住經營兩相宜。春節前,王青秀和丈夫搬進了新居。「三年前,我們開了個農家樂。地震完全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現在,王青秀在新居的門臉房開了個小店,專賣民族服飾和物件,「來得人還是挺多的,生意還行。
  • 人大代表:汶川大地震後四川旅遊業的重建與對策
    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極大地帶動了城鄉居民的就業,目前四川旅遊從業人員已達70多萬人,其中僅導遊就有近1.5萬人,旅遊帶動相關從業人員達180多萬人。由於旅遊業對於四川社會經濟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在5.12大地震後恢復四川旅遊業,就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5.12大地震主要破壞區域是岷江中上遊山區。龍門山區及其山前地帶,在這一區域中重建工礦業具有相當的難度,也難以防備多種地質災害。
  • 汶川地震十年後,北川老城成為地震遺址公園,新城則欣欣向榮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十年前汶川地震受災最重的北川縣,目前已經全部重建。老北川縣城目前還是地震時候的斷壁殘垣和廢墟,而新的北川縣城位於老城南部,一片生態新城的景象。北川老城經歷汶川地震變成了廢墟,目前是一片斷壁殘垣,也可以看作汶川地震的遺址公園。
  • 汶川作證 中國力量創造人間奇蹟——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10萬戶37萬人無家可歸,最後一戶入住新房用了7年時間;2004年美國紐奧良市颶風災害,造成27萬戶受災,到2010年仍有一半受災居民居無定所。將應對災難與恢復重建分開推進,使得國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災後重建進程緩慢,有的長達十年甚至數十年。正因如此,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巨大成就顯得不同尋常。
  •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推薦對象公示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解放軍總政治部《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1〕206號),我辦認真組織我省推薦評選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工作。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我們該用什麼去面對汶川地震?汶川十年祭的時候,白巖松曾說:「我不願意看到我們以敲鑼打鼓和非常反映成就的方式去面對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一個有責任有憂患意識和睿智的媒體人,道出了對災難和傷痛銘記的心聲。汶川地震十二年,從滿目瘡痍、廢墟叢生到廢墟上的崛起和重生,每一個經歷者和旁觀者都有著不同的境遇和感受,無法忘卻並時常在夢裡出現那些畫面,成為了十二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十二年的時光,容顏改變、日漸蒼老而去的人們,會在不經意間忘掉很多人和事,畢竟生活還得前行。
  • 汶川地震後,8萬遇難同胞的銀行存款和貸款,國家是如何處置的呢
    無法想像,在此次地震中有10個縣市成為極重災區,共計遇難8萬多人,還有接近兩千萬人流離失所,最可怕的數字是受災總人口達到了四千六百多萬,這些數據觸目驚心,讓人背脊發涼。汶川地震過後,通過新聞看到汶川的照片,一片廢墟,所有的建築物都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躺著受傷的人,還有痛苦哭泣的人。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愛情故事改編《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去年的九寨溝地震後,一篇名為「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的文章在網絡上爆出,汶川地震親歷者董蕭楊埋藏在心裡深處九年的愛情故事,因再一次的四川地震在作者李小木的筆下而深情流出,感動著成千上萬的網友們,看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時至今日,再讀此文還會忍不住溼潤了眼眸
  • 新華社記者專訪阿來:為何醞釀十年才寫汶川地震
    四川省作協供圖  今年出版的阿來新作《雲中記》,講述了千年古村雲中村,在八級地震中地裂天崩,又在次生災害山體滑坡中消失的故事。  小說主人公是雲中村的祭司阿巴。地震後,他沒有和村民們一起易地搬遷,而是遵從職業的呼喚,回到災後滿目瘡痍的雲中村,焚香禱告,撫慰靈魂,最終與村子一起,在山體滑坡中重歸大地懷抱。
  • 汶川地震靈異事件,盤點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靈異現象
    就在2008年汶川地震搜救期間,救援隊遇到很多靈異現象,當局勒令保密不得洩露,那麼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底發生了哪些靈異事件呢?是真實的還是惡意炒作呢?可惜的是,我們只能從某些小道途徑上尋找出事件的一些蛛絲馬跡,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些靈異現象。1、詭異佛像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