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旅遊:恢復重建中上臺階獲新生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

水磨景區遊客多

映秀鎮,引進麗江「一米陽光」開發旅遊

  雲視網訊(記者趙亮華):汶川縣恢復重建中重點大棗旅遊產業,以「世界汶川、大禹故裡、熊貓家園」為旅遊定位,成功創建汶川三江生態旅遊景區、汶川水磨古鎮、汶川映秀5.12紀念地、汶川大禹文化旅遊區等四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4月25日,記者走進「5.12」特大地震震中汶川縣,感受到震區恢復重建帶來的巨大變化,見證了汶川在廢墟之上迅速崛起的人間奇蹟。

  震中映秀鎮,引進麗江「一米陽光」開發旅遊

  從山上峽谷中奔流而下的漁子溪水,衝擊河底的巨石發出很大的聲響,左岸充滿濃鬱民族風情的小鎮正笑迎八方來客。剛到映秀鎮,記者真的不敢想像,三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廢墟,如今人流如織,花團錦簇。

地址遺址紀念地成為景點

地址遺址紀念地可以買到菊花祭奠地震遇難者

  與小鎮隔水相對的是汶川地震的遺址,無言地記錄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發生的一切。

  按照災後恢復重建的整體規劃,映秀鎮引進麗江「一米陽光」開發旅遊產業,在原址200米外重建了現在的旅遊街區。很多村民現在都住進了統一規劃的新房,一樓是一間臨街的門面房,二、三樓是各家的住房,居住經營兩相宜。春節前,王青秀和丈夫搬進了新居。「三年前,我們開了個農家樂。地震完全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現在,王青秀在新居的門臉房開了個小店,專賣民族服飾和物件,「來得人還是挺多的,生意還行。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挺好的。」

映秀溫情小鎮的生意非常火爆

王青秀的小店內每天都顧客盈門

  「我們多次開辦了培訓班,教大家怎麼做生意。」映秀鎮黨委副書記孫飛告訴記者,地震映秀並不是以旅遊為主。地震後,因為這裡的工業受到毀滅性的損害,根據規劃,映秀鎮工業外遷,發展旅遊。「沒做過生意的老百姓,就通過培訓,讓他們儘快上崗。」孫飛說,現在到映秀來的遊客很多,這裡的停車場每天都是滿的。目前,汶川映秀5.12紀念地已被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旅遊定位為旅遊溫情小鎮、防震減災示範區和「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紀念地。

旅遊旺季還未到來,水磨鎮已是人滿為患

土特產品商店,門前的老臘肉吸引人們眼球

禪壽老街幾家水磨豆腐店,逛到這裡來一碗

水磨作證 展示汶川旅遊重生奇蹟

  與映秀不同,水墨羌城在震前就是一個十分成熟的景區。

  3年前的汶川水磨鎮風景秀美,但突如其來的「5・12」大地震將這美景全部變成廢墟。3年,在廣東佛山的對口援助下,水磨終於涅槃重生,並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災後重建最佳範例」。

  走進場鎮的中心位置——和諧廣場,你就會真切地感受到水磨鎮人不一樣的眼光和民族團結的力量。有著濃鬱的藏羌文化和生活氣息的中國羌城,具有川西民居風格的禪壽老街,廣場中央藏族同胞的吉祥白塔,還有禪壽老街牌坊、水磨亭等大型標誌性建築,展示著各民族風情。

  根據水磨羌城獨特的建築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濃鬱的民族風情,當地政府和對口支援方經過客觀科學的分析研究,確定以旅遊觀光、文化追蹤、休閒度假、避暑納涼、餐飲娛樂為主題和定位方向,把羌城變為步步是景觀、處處是文化、家家是特色和真正意義的不夜城。

在水磨景區可以看到美麗可愛的熊貓

  震後汶川,這裡依然美麗

  以「世界汶川、大禹故裡、熊貓家園」為旅遊定位,經過三年的災後重建,汶川已經成功創建三江生態旅遊景區、汶川水磨古鎮、汶川映秀5.12紀念地、汶川大禹文化旅遊區四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十一五」四川省鄉村旅遊發展先進縣的稱號,下一步還將啟動創建龍溪羌人谷、威州、草坡三個國家AAAA級景區,並申報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國家級旅遊休閒度假區。濃鬱的羌族風情,生態的自然風光將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

  先導產業富民生,科學重建更美麗。汶川縣按照「旅遊統籌,全域景區,一三互動,接二連三」的旅遊發展模式,在重建中始終堅持把旅遊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以「精品景觀、精美村寨、精緻農莊」為發展方向,以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為抓手,向海內外展示災後重建的新面貌,把災後重建成果作為旅遊新的增長極來培育。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旅遊環線提議浮出水面
    變被動恢復為主動打造 汶川地震旅遊環線的提議浮出水面  汶川地震環線是中華民族感動之旅  本報記者 閔捷 實習生 楊恬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四川旅遊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每年5月四川開始進入旅遊旺季,而地震後的5月,四川旅遊出現比淡季還淡的境況。  為儘快重振四川旅遊信心,國家旅遊局和四川省旅遊局全面啟動地震災後旅遊的重建規劃工作。6月2日,四川大學災後重建聯合調研組的旅遊博士專家團,向省旅遊局遞交了《打造汶川地震旅遊環線,帶動地震災區經濟發展》的調查報告。
  • 國際合作助力汶川災後植被恢復重建
    中國園林網8月31日消息:記者從日前在京召開的「5·12汶川地震災後植被恢復重建理論與技術研討會」上獲悉,我國的林業專家以「中日技術合作四川省地震災後森林植被恢復項目」為依託,與日本學者合作在汶川地震災區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工程示範,在災區災後植被恢復重建上獲得了一系列進展,同時取得的成果在應對未來我國可能遇到的同類地震災害治理問題上將發揮重要作用
  • 人大代表:汶川大地震後四川旅遊業的重建與對策
    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極大地帶動了城鄉居民的就業,目前四川旅遊從業人員已達70多萬人,其中僅導遊就有近1.5萬人,旅遊帶動相關從業人員達180多萬人。由於旅遊業對於四川社會經濟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在5.12大地震後恢復四川旅遊業,就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5.12大地震主要破壞區域是岷江中上遊山區。龍門山區及其山前地帶,在這一區域中重建工礦業具有相當的難度,也難以防備多種地質災害。
  • 汶川|地震過後十年,再去汶川旅遊,災後的景色多了某些意義
    為了汶川這個美麗的地方!今天,汶川地震過去幾近十年,這個地方依舊美麗,甚至是我心中一直嚮往的地方,不僅是因為過去的災難,更因為這十年之間汶川的發展。上圖是汶川的一座橋的風景,橋的盡頭通往汶川!,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具有特色的古寨而言,被地震所毀是不幸的;重建工作一直都在進行,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於受損的古寨盡全力恢復到了原來的模樣,對於一些文物進行了保護,今年春天的時候,遊客還在古寨遊玩拍照,走在古寨裡,感受到的是面對天災人們恢復一切的決心,和自古至今保留的淳樸氣息。
  •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推薦對象公示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解放軍總政治部《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1〕206號),我辦認真組織我省推薦評選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工作。
  • 汶川地震三周年:災後重建1萬多億資金從何來?
    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四川省需要1萬多億元資金,即使加上中央財政資金、省級財政資金、對口援建省份資金及社會捐款,仍然存在5000億元的巨額資金缺口。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當代史上造成破壞最大的地震。根據官方統計數字,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人民幣,下同)。
  • 偉大時代鑄就不朽豐碑——「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啟示錄
    今年2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關注人類共同命運,攜手應對自然災害——中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記憶」圖片展上,歐洲議會副議長帕帕迪莫裡斯表示,「汶川十年的巨大成就令人欣慰和振奮」。  這是汶川災區對所有關注與愛心的回應。從廢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跨越,于振興中騰飛,汶川的故事走向世界,中國的精彩贏得讚譽。  轉眼十年,夢想飛揚。
  • 汶川作證 中國力量創造人間奇蹟——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
    第一時間,中央領導親臨一線,現場指揮,確保了災區人心穩定;第一時間,黨中央科學決策,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第一時間,黨中央、國務院啟動災後重建,出臺重建條例,印發總體規劃,為恢復重建清晰勾畫了科學、法治、陽光的軌道……在人們記憶中,無論是搶險救援的危急關頭,還是災後重建的關鍵時刻、發展振興的重要節點,中南海始終與汶川零距離,成為我們穿越災難、崛起危難的「主心骨」和「定盤星」。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19:08:48  中國網:最新消息,根據今年以來旅遊業發展情況,預計2009年四川旅遊總收入將達1200億元,從而完全恢復到大地震前水平。今年1月,四川旅遊總收入增長455%,實現旅遊開門紅。第一季度,四川周邊遊和省內遊迅速恢復,入境旅遊市場逐漸回暖,旅遊總收入337.9億元,同比增長12%。
  • 四川副省長談災後重建 稱災後重建需1.7萬億元-災後恢復 魏宏 四川...
    社會穩定、人心安定,群眾生產生活加快恢復,幹部群眾的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省委省政府有決心、有信心帶領全省幹部群眾紮實工作,在災後恢復重建的徵程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使災區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努力奪取災後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魏宏]:各位記者朋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既是人世間的一場重大磨難,也是前進中的一場重大考驗。
  • 汶川縣城(威州鎮)災後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按照生態重建區的規劃要求,「區內只可適度發展旅遊業和農林牧業,嚴格限制其他產業發展,原則上不得在原地恢復重建工業企業」。    五、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1.推薦規劃方案    環評在「災後重建規劃」、「2004年老規劃」、「零方案(不實施恢復重建方案)」三個方案的對比基礎上認為:「災後重建規劃」規避了後兩個方案的不足,在人口規模、縣城規模、用地總體布局、產業布局上總體符合《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國發[2008]31號)、《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城鎮體系專項規劃》等上層次規劃的要求
  • 汶川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亞洲開發銀行緊急援助貸款
    汶川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亞洲開發銀行緊急援助貸款  四川農村公路項目專題匯報片  是路,讓她成為帶動一方走向富裕的領軍人……  這條路,是汶川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亞洲開發銀行緊急援助貸款四川農村公路項目(以下簡稱「亞行貸款項目」)中的一條
  • 經濟日報:央企在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中做貢獻(上)
    在抗震救災鬥爭中,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代價,不講條件,動員一切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千方百計搶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奮力搶修電力、通信、交通等重要基礎設施,迅速籌集和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為抗震救災做出了重要貢獻。本報以「央企在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中做貢獻」為題,全面報導8家中央企業在抗震救災、恢復重建中的典型事例,以饗讀者。
  • 5月12號汶川之行,12年變化很大,但看到廢墟遺址依舊讓人悲痛
    每年的5月12日,我都會來四川旅遊,不僅僅是旅遊,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汶川,12年前,這裡曾有震天動地的響聲,給四川乃至全國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痛,轉眼間,汶川地震12周年,當我看到這些廢墟時,仍會感到心痛每年的5月12日,我都會來四川旅遊,不僅僅是旅遊
  • 奮鬥築造美好新家園 ——四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紀實
    望著接近尾聲的工程,滿頭銀髮的橋梁專家鄭群、年輕的北川縣交通局幹部顧晨建向記者表示,親身參與交通基礎建設,見證災後恢復重建、發展振興的歷史性成就,是人生中倍感驕傲的經歷。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的佳山村,坐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上。村黨支部書記王朝運介紹,地震前的佳山村基礎設施落後,農業生產靠天吃飯。
  • 百度地圖上線汶川全景圖:線上紀念館不設限
    距汶川地震已過去整整十年,大眾從新聞報導、照片視頻了解到地震災區已逐漸建起新城走向新生。曾經,汶川常帶著未愈之傷出現在眾人視線中,那麼現在的汶川是什麼樣子呢?
  • 國務院關於印發舟曲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_2010年第32號...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舟曲災後恢復重建,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災區各級政府有效組織領導,災區幹部群眾自力更生,社會各界積極支援,加上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將為恢復重建提供根本保障。汶川、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將為恢復重建提供有益借鑑。
  • 汶川地震10周年:她們重獲新生
    Liao Zhi [Photo from web]鼓上舞者:她戴上假肢追求舞蹈夢想5.12汶川地震中,廖智失去了雙腿,但是她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用殘缺的肢體在鼓上演繹力與美,並通過義演籌款為家鄉受災民眾籌款捐衣
  • 512汶川地震2年後,我來到四川,見證悲痛後的震後重建
    文 | 張宜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芮氏8.0級大地震。一時間,全國人民籠罩在悲痛、悲傷之中。在最短的時間內,舉國上下捐款捐物,共產黨員繳納特殊黨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川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重建,兩年以後,一個嶄新的汶川站了起來。
  • 汶川1200萬受災群眾全部搬進新居
    【本報北京訊】新華社11日播發《(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特別報導)在灑滿陽光和愛的大地上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心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紀實》。報導指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迎難而上,用信心、智慧和汗水,奮力奪取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重大勝利,書寫了人類災後恢復重建史上的壯麗篇章。  據了解,短短3年時間裡,在18個援建省市的幫助下,四川省完成了39個重災市縣區、631個鄉鎮和2043個村莊的恢復重建,25.91萬套城鎮重建住房基本完成,1200多萬受災群眾全部搬進了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