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種茶類中的「泥石流」,「極其兇殘」的味道——滇綠

2020-12-20 泠茶人

喝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是雲南大葉種茶,但云南大葉種的茶可不僅僅只是有普洱哦。同樣用大葉種作為原料的還有滇紅、曬紅——大葉種的紅茶,月光白——大葉種的白茶,而今天泠泠跟大家講的則是同樣用大葉種作為原料,用綠茶的工藝做出來的大葉種綠茶——滇綠。

滇綠——雲南綠茶的簡稱,剛剛也說了,滇綠同樣也是採用大葉種為原料,精選一芽兩葉,用綠茶的工藝,高溫殺青,及時揉捻,快速烘乾、揉捻曬乾、烘乾、炒幹而製成的綠茶。而滇綠主要產自臨滄、思茅、保山等地。

為什麼要單把滇綠拉出來跟大家講呢?實在是因為滇綠真的是大葉種茶類的「泥石流」,甚至很多茶友都覺得大葉種製成綠茶,本身就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而大葉種茶葉本身內含物質就極為豐富,做成未經發酵茶更是放大了鮮葉中的天然物質,再者大葉種耐泡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給滇綠帶來的,真的是「泥石流」般的口感,極其兇殘!飲用過後的茶友,無不「稱讚」其「極為酸爽」。

感興趣的茶友們可自行試試,記得最好在家試,當然,胃不好的茶友要離這款茶越遠越好,這款茶的烈可不是鬧著玩的,老茶友都免不了會醉茶的。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泠泠記得點關注哦,比心。

相關焦點

  • 更貼近自然的茶葉,你會選擇雲南大葉種白茶嗎?
    說起白茶許多茶友也自然會想到福建白茶,因為福建白茶有著悠久的白茶制茶歷史,而雲南白茶出現在市場和茶友圈的時間相對較短,那雲南大葉種白茶的品質究竟怎麼樣呢?不同觀點望茶友指正!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工藝最簡單,只需一步:萎凋即可——將鮮葉採摘下來,經過陰乾,再自然萎凋、乾燥,就成了白茶。
  • 小米有品上線最美好茶,雲南大葉種白茶,掃除白茶盲學
    身邊的人幾乎對白茶都有相同的評語,製作簡單,沒有什麼味道,滋味也比較淡,那麼白茶是什麼,製作工藝又是什麼?白茶究竟是什麼茶呢?乾脆來個科普吧。 白茶的種樹是大白茶、大毫茶以及水仙茶,主要生產在福建、雲南等地,今天文中所提到的蜜蔻浮嵐白茶就是大葉種白茶,產地位於雲南昆明。 白茶的種類?
  • 探究「雲南大葉茶的正宗」——勐庫大葉種的秘密
    眾所周知,雲南普洱茶原材料僅限於雲南大葉種,而勐庫大葉種作為其中的優質品種是雲南的優質茶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其所衍生的茶品倍受廣大茶友所喜愛。那你知道勐庫大葉種有什麼秘密嗎?本期瀟瀟為茶友詳細講解:勐庫大葉種的秘密。-什麼是勐庫大葉種?
  • 茶文化入門必看,六大茶類哪一種茶最適合你?
    ,和每一種的主要適用人群,希望能在看官選茶買茶的過程中,對看官有所幫助。紅茶作為一款全發酵茶,是所有茶類裡最為溫和的一種茶,茶湯喝起來香甜醇厚,常常散發出一股蜜香蘭香,和砂糖,檸檬,牛奶等搭配飲用,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切記,勿將檸檬和牛奶同時放入茶中,容易造成茶水凝結。
  • 六大茶類之「黃茶」
    人們在製作炒青茶時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茶葉即變黃,由此產生了新的品種--黃茶茶類一般對人身體健康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那麼黃茶具有哪些功效。喝黃茶能提神醒腦,消除疲勞,消食化滯等,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堆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
  • 六大茶類其實是一種
    再少年君剛開始學茶的時候很困惑,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是根據茶葉的發酵程度不同而劃分的,從這個理論來看,應該是所有的茶葉都可以做成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和黃茶。事實是否如此呢?比如,雲南產區的大葉種茶樹產的鮮葉,大多會被製成普洱茶,而古樹,幾乎沒有例外。市面上所見的所謂古樹紅茶,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本身不是古樹,最多只是大樹,反正沒有幾人能分辨得出來;二是用的做古樹普洱剩下的料;三是在某古樹產區的臺地茶,因為生長環境的緣故,會有一點古樹的味道,再象徵性的摻幾根古樹茶葉進去,就可以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古樹紅茶了。
  • 為什麼說勐庫大葉種茶是「雲南大葉種英豪」?
    引言所謂「雲南大葉種」,是雲南省西南部所產的許許多多大葉茶品種的一個籠統的習慣稱呼,稱呼之內的品種有幾十種之多,如:勐海大葉種、勐庫大葉種、邦東大葉種、鳳慶大葉種、忙肺大葉種等等。其中,勐庫大葉種因為獨特的特點和豐富的內含物質,有著雲南大葉種「英豪」的美譽。勐庫,地處世界茶樹起源地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在這裡,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它就是勐庫大葉種茶。勐庫大葉種茶產於勐庫鎮,因而得名。如今,以勐庫大葉種茶為原料生產的普洱茶,早已改變了雙江,影響了世界,成為了極富盛名的茶葉品種。
  • 中國難喝的3種飲料,紅色尖叫不算啥,最後一種飲料界泥石流
    常見的飲料有碳酸類飲料、果蔬汁飲料、功能飲料、茶類飲料、乳飲料和咖啡飲料,它們都有不同的營養,不同的作用。最近幾年,又興起了運動飲料、粗糧飲料等,都是根本社會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而研發出來的。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飲料都是深受消費喜歡的,這些飲料口感很獨特,一般人都難以接受。中國難喝的3種飲料,紅色尖叫不算啥,最後一種飲料界泥石流!
  • 原葉同樣是產於雲南大葉種茶樹的「月光白」到底是什麼茶呢?
    若是追尋起來,還得從根源上說起:一般來講,六大茶類的是根據製作方法及其茶多酚氧化(茶葉發酵程度)的不同程度來劃分的,中國茶類可分為綠茶(不發酵)、白茶(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那麼,月光白到底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茶呢?先看看它怎麼做出來的。
  • 普洱茶憑什麼能夠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當前的分類無法滿足新物種的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普洱能夠得到業界共識而獨立於六大茶類的主要原因。今天我想從大眾對普洱茶的常見誤解來解析一下為何普洱茶能夠跳脫出傳統的六大茶類而自立門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但事實上,六大茶類的分類依據是制茶工藝:而我們都清楚的是,普洱分為生普和熟普,它們的加工工藝是不同的,生普放上一百年也不能變成熟普。所以僅從加工工藝上要把它倆統一到一個分類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6大茶類,每一種茶類都有不同的功效,你適合哪一種?
    不過,大部分人未必知道,由於採制品種、加工工藝的不同,六大茶類在內涵物質上有一些微妙的不同,這也使得他們在保健功效上各有側重。 所以,從養生的角度出發,最妙當屬根據不同的身體機能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茶。
  • 綠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但是綠茶一般是如何分類的?
    大家都知道,綠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也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茶種。那麼綠茶本身,還能不能繼續往下分類呢?下面就和小約一同去看看吧。先上結論:能,並且還能按照加工工藝,分成炒青、烘青、蒸青、曬青四大類。先說炒青。炒青的重點在於炒,指茶葉的乾燥方式通過鍋或者滾筒炒制完成。
  • 茶的味道是從哪裡來的?
    除了雞湯,我們常見的海帶、竹筍、香菇等食物,由於其天然的新鮮食材,常會加入湯中,湯中加入美味。雖然「鮮味」被稱為「舌尖上的第五種味」,但他不像酸、甜、苦、鹹那樣刺激、辛辣、清澈,但他確實是一種讓人快樂和快樂的味道。因此從對美食的感知開始,我們就開始了一段終極搜索「鮮」之旅。
  • 大葉種紅茶的麥芽糖香
    年初的時候,工作關係發覺英紅九號,滇紅等大葉種紅茶有明顯的麥芽糖香,且在春茶中的表現尤為突出。年末了,為私事,再次探訪賣紅茶的檔口,重溫了一回麥芽糖香。在茶葉風味輪的工藝特徵香氣系列中,有麥芽香,緊挨著的是焦糖香,如果麥芽香和麥芽糖香還是有那麼些關聯的話,或許,火工適中,可看作成就麥芽糖香的關鍵因素。只不過,從中小葉種紅茶,鮮少能體會到麥芽糖香,以個人經驗判斷,還是認為麥芽糖香是屬於大葉種茶樹的一種,品種因素多於工藝關係的香型。
  • 六大茶類中,誰最「國際範」?
    要問六大茶類中,誰的受眾最廣、擁躉最多、世界銷量最高?那一定是: 紅茶! 紅茶! 紅茶!
  • 最全茶類知識,一文看懂中國茶
    今天就來理一理六大茶類(按照發酵程度區分)的概括性知識,讓你全面了解中國茶。 01. 綠茶 綠茶是中國人飲用最廣泛的一種茶類,產地非常廣,全國的東南西北各產區,幾乎沒有不產綠茶的地方。
  • 六大茶類是如何分類的?(建議收藏)
    以茶鮮葉作為貢品;西周則作為祭品;春秋戰國的時候作為食物和藥物;而到了西漢時期作為主要商品;在西晉的時候更有用茶作為羹飲的記載,直到唐朝蒸青團茶的出現,標誌著在中國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茶類——綠茶(目前還有一種說法是白茶出現最早);隨後宋朝發明蒸青散茶,而明朝創製炒青綠茶、黃茶、黑茶、紅茶,清朝創製白茶、青茶,至此六大茶類基本定型、齊全。
  • 六大茶類中的哪幾種茶,適合秋冬季節來喝?
    轉眼間我們就邁入了秋冬這個季節了,各個地方都飄起了大雪,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了,我們知道現在是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遇到這種寒冷的天氣,喝一壺屬於這個季節的熱茶,應該是一項不錯的選擇,那麼在六大茶類中哪幾種茶是比較適合秋冬季節來喝的呢,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就需要知道,秋冬季節是比較乾燥、寒冷的,那麼我們就需要補水,保暖,起到這兩者作用的茶,莫過於紅茶、普洱茶和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