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8位學者發起集資築巢 花了27年打造「桃花源」

2020-12-19 閩南網

  臺灣「中研院」及島內8位學者,為打造「桃花源」,集結500會員、12億元(新臺幣,下同)資金,買下基隆、汐止山坡地,興建「學人社區」;隨後卻碰上林肯大郡、保育動物棲息等問題,築巢夢一波三折;一轉眼27年過去,去年終於陸續交屋,許多會員等到白髮蒼蒼,甚至撒手塵寰。

◆「學人山莊」的居民走路就能到當地知名景點泰安瀑布觀瀑,自然美景猶如國畫。但山莊距最近便利商店需開車10分鐘,站在山莊大門外,手機信號「零格」

  連遭三個關卡,停擺13年

  1988年,臺灣房價飆高,臺灣「中研院」及島內8學者有感房價暴漲、一屋難求,組成「學人社區」籌委會。

  委員會八成會員為「中研院」學者,也有臺大、政大、師大、「清大」教授,自力造屋消息一出,吸引500會員加入。他們之後成立了開發公司,分3期在基隆、汐止買下85公頃山坡地,公司營運以農地買賣、建案交易為主,並提供會員以股份折抵9折現金優惠價。

  學者嚮往美式花園「House」,原規劃1公頃土地建10戶,每戶150坪(一坪約3.3平方米,下同)綠地,造價僅當時市價四成,會員以認購坪數繳納150萬至200萬元不等,預計3到5年完工交屋,孰料,難度比想像的高。「學人社區」籌建過程接連遭遇3大關卡,一是保育類動物棲息地問題,二是當時臺北縣府停審汐止山坡開發案,三是「集村農舍」法條限制;但學者們憑藉專業一一面對,並克服難關。項目一度被迫中斷,「停擺13年後,才出現一絲曙光」。2011年以「集村農舍」名義申請社區開發七堵泰安,並通知500名會員認購,輾轉以「社區」形式建5棟共11戶的「學人山莊」,去年完工後陸續交屋,也算一圓夢想。

  85公頃土地仍無法開發

  「學人社區」打造臺灣版陶淵明「桃花源」,完工後,卻傳出康姓、王姓會員積欠20%股金及委員會變更設計等爭議,現任主委華昌宜憤而提告,新北地院判華勝訴。華昌宜說,雖有投資客擔心利益不保,但前景瑕不掩瑜。

  不過,當初買下85公頃土地,迄今無法開發,部分會員陸續離世,也衍生土地繼承問題。「桃花源」後續問題仍將是一場考驗。

  相關新聞

  一般民眾想效法行不通

  臺灣房價高、地價貴,學者專家、科技新貴自力造屋打造人間桃花源,成功案例少之又少,一般民眾如想效法,可行嗎?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華昌宜坦言:「行不通!」

  華昌宜說,「政府」以「矯枉過正」心態,嚴格限制山坡地、農地開發,卻沒有配套措施,未來恐「無地可建」。

  華昌宜表示,如基隆山地多於平地,可用建地不多,應在不影響水保、安全前提下,鬆綁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辦法,而非一味限制;此外,農舍回歸農地農用,公平正義實屬合理,但適度鬆綁法令才可呼應有實際需求者。

  華昌宜認為,「修法」有其必要性,但話鋒一轉又說,法令鬆綁勢必引來如同蒼蠅般的建商、投資客進入市場,「政府」如何發揮「蒼蠅拍」功能,除匡正地價稅、加重房地合一稅外,應避免土地資源被少數人壟斷。

相關焦點

  • 重量級專家學者「築巢」深圳
    來源:讀特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對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作出了表述,其中特別提到吸引人才。近年來,深圳本土高校在人才培育、人才集聚過程中,正彰顯日益強勁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加盟,深圳高校「人才蓄水池」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 數十位知名學者,雲集平潭!
    數十位知名學者,雲集平潭!開展學術交流其中一位「網紅教授」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現場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此外,知名設計師、設計與品牌創作精英還將為平潭打造IP文創產品相信有不少小夥伴們都好奇是哪位「網紅教授」
  • 臺民眾集資對蔡英文發起提告
    臺灣和大陸本來是血濃於水的關係,疫情當前臺灣當局不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想要落井下石,這種做法必然是要遭到民眾的唾棄的。蔡英文極力制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地湖北疫情比較嚴重,所以不得不採取了封城的政策,這樣會讓一部分外鄉人滯留在湖北,無法返回家鄉,其中也包括臺灣同胞,為了讓臺灣同胞可以回家鄉與家人團聚,大陸還特意加派班機,將他們送回家鄉,在第1批送回家鄉的臺灣同胞到達臺灣之後,蔡當局並沒有表示反對
  • 10位創業者發起眾籌活動前的10條建議
    10位創業者發起眾籌活動前的10條建議
  • 金門古代共出44位進士 學者建議打造大學島
    原標題:金門古代共出44位進士 學者建議打造大學島   金門用地充足,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素養較高,適合發展高等教育,可將臺灣本島佔地擁擠的大學遷移至金門,將金門打造成「大學島」。在「看見金門新風採」——金門文化資源及旅遊觀光發展論壇上,金門大學講座教授、著名詩人鄭愁予這樣建議。   今年適逢金門建縣100年,「看見金門新風採」論壇近日在金門升恆昌金湖大飯店舉行。
  • 8分鐘讓你愛上桃花源裡的常德
    「德行天下,馬到成功」初創 於2016年的常德柳葉湖國際馬拉松賽當年即獲中國田徑協會「銅牌賽事」稱號2017年獲中國田徑協會「銀牌賽事」稱號2018年獲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8分鐘讓你愛上桃花源裡的常德「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
  • 臺灣「中研院」新增18位院士 海內外學者各半
    圖片來源:臺灣「中研院」  中國臺灣網7月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臺灣「中央研究院」新選出的院士共18人,海內外學者各半,顯示臺灣學術實力提高;而且有4位是女性,創有史以來的紀錄。  臺灣「中研院」第29次院士會議昨天閉幕,從49位候選人中選出18位新院士:數理科學組9人、生命科學組5人、人文社會組4人。
  • 穿越2000年又見桃花源 重慶酉陽有個現實版世外桃源
    (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中國臺灣網5月5日重慶酉陽訊 (記者 李寧)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穿越2000年,又見桃花源。「全國百家網媒全媒體記者重慶行」活動4日來到重慶酉陽桃花源風景區,記者們走秘境、著秦服、訪村舍,探秘這片現代版「世外桃源」。
  • 2018,臺灣青年我想對你說(三):對臺灣青年"引鳳"更要築巢
    與此同時,各種調查和統計顯示,臺灣青年人來中國大陸讀書、就業的願意越來越強。2017年11月,據臺灣《聯合報》進行的年度民意調查顯示,約有40%的臺灣民眾願意來大陸就業,比2016年大幅增加9個百分點;願意來大陸創業的人也從上年的22%增為27%。其中30歲以下臺灣年輕人的意願由2016年的30%增為53%,30-49歲的青壯年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就業。
  • 臺灣桃園市 讓人驚豔的現代桃花源
    很多人知道臺灣桃園僅限於桃園機場,跟團遊,無論是環島線路還是深度線路,都不會把桃園當做目的地來遊覽。當個人遊開放的時候,不喜歡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的朋友,可抽空來個「桃園一日小旅行」,相信你會愛上這個讓人驚豔的現代桃花源。
  • 十裡桃花再現 桃花源記手遊周四首次限渠道封測
    備受期待的《桃花源記》手遊即將於3月9日開啟封測!《桃花源記》手遊是由深圳淘樂自主研發,與雲暢遊戲聯合發行的一款2D回合制MMORPG遊戲,遊戲以其唯美的畫面、多元化的環形社交體系深受各位桃粉期待!
  • 臺灣有人發起「懸崖勒豬」,第一個目標是蔡適應!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發起「懸崖勒豬」活動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20日報導,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所修訂的9項行政命令,將在24日進行表決。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發起活動,決定每天挑一個萊豬「立委」(指護航萊豬的「立委」),號召網友到該「綠委」臉書下留下「懸崖勒豬,別護萊豬」的反對口號。
  • 中山大學新增5位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位講座教授、8位青年珠江學者
    中山大學新增5位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位講座教授、8位青年珠江學者 http://www.huaue.com  2017年9月8日  來源:中山大學
  •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介紹史觀由來
    兩岸學者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不會「了斷」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8日在北京召開「『臺獨』『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批判」座談會,邀請兩岸近30位涉臺研究學者介紹「臺獨」史觀的由來,研判臺灣新課綱上路後的實質影響。
  • 十堰竹山打造"女媧補天地人間桃花源"
    湖北日報訊   竹山,女媧鍊石補天聖地,美麗神話傳說神秘幽遠;武陵峽,山水入畫「桃花源」,千百年來令人心馳神往。   竹山發掘女媧文化,開發山水人文資源,打造「女媧補天地、人間桃花源」生態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富有魅力的生態文化大縣」;放大文化效應,弘揚女媧精神,給力跨越崛起,打造「特色鮮明的山區經濟強縣」,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
  • 臺灣最後的荒野集資預購 呈現臺灣美
    長期致力守護生態的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近日出版《臺灣最後的荒野》,期望能使更多人看見臺灣之美。(莊旻靜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出身新竹縣芎林鄉的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徐仁修,長期透過鏡頭記錄生態,他將出版攝影集《臺灣最後的荒野》,採取集資預購方式,徐仁修期望用鏡頭下的畫面,喚起大眾保護生態的心。    徐仁修曾在1987年出版攝影集《不要跟我說再見.臺灣》,他投入生態教育及生態攝影超過半世紀,以影像紀錄臺灣生態變化,更訴說大自然的美妙。
  • 現實版的「桃花源記」,就在南海!
    月27日,佛山市南海區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推進大會召開,標誌著南海城鄉融合步入「快車道」。城市綠肺,森系美城桃花之鄉,花名遠揚千畝桃園阡陌縱橫萬株綠樹迎春送秋現實版「桃花源記」就在這裡!
  • 清朝臺灣首府臺中,富有神話色彩的桃花源
    文/阿匠說到臺灣,大多數人都熟悉臺北、臺南,而臺中,知道的人都相對比較少了。作為清朝時期的臺灣首府,臺中不但有豐富的物產,更有充滿了神話色彩的各種傳說,景色美輪美奐,人們安居樂業,堪稱當代的桃花源。臺中市,它是由康熙帝下令所建立的,因為臺中在當時佔據重要地理位置,所以就成為了臺灣當時的行政中心。這裡出太陽的時間比較多,氣溫不會很低,比較溼潤,但是如果你在夏天來到臺中旅遊,也一定要記得帶稍微厚一點的衣服,因為夏季是臺中的雨季,下大雨颳大風的臺中溫度會比較低。
  • 賴聲川:看《暗戀桃花源》如同洗「三溫暖」
    臺灣導演賴聲川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看《暗戀桃花源》如同洗「三溫暖」   《暗戀桃花源》是臺灣導演賴聲川的作品之一,賴聲川的頭上有很多光環,比如「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臺灣劇場最璀璨的明星」、「臺灣現代劇場的締造者
  • 臺灣「國史館」限制大陸學者查檔,倒行破壞兩岸學術交流
    7月26日下午,臺灣「國史館」網站宣布「臺北及新店閱覽室自8月1日起停止閱覽服務」,進行為期約一個半月的整修;在整修完成後,同步調整閱覽規則。新規則規定,以所謂「平等互惠原則」為由,拒絕大陸及港澳地區學者調閱館藏資料;若是臺灣人士則改為延長審核時間的申請預約制。